第一图书网

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

张荣臣,谢英芬 著 中国方正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2  

出版社:

中国方正出版社  

作者:

张荣臣,谢英芬 著  

页数:

209  

内容概要

党的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依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宣传、发动、教育和组织中国各族人民,从事共同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依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长期性工作。我们党在80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形成了重视和做好群众工作的强大传统优势,成为我们党取得革命胜利、建设发展和改革成功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证。本书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当前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问题;教育群众和引导群众等。

作者简介

  张荣臣,河北人,毕业于南开大学,现为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博士,党的学说史教研室主任。获得过中央党校2000至2001年度科研工作优秀奖。获得过北京市“灵山杯”优秀报告奖。获得过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郑培民精神研讨会优秀论文奖。获得过广东省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先进性教育征文特别奖。是多个高校和培训中心的特聘教授,集中讲授时政和党的建设理论课程。学说史是党的建设基础性学科,张荣臣自从事党建教学和科研工作以来,主要集中在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基础性研究和专题教学上。其专著主要有:《〈共产党宣言〉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国言实出版社2000年出版)、《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出版)、《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思想史》(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年出版)、《共产党执政――理论、历史、规律》(红旗出版社2004年出版),《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论和实践》(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研究》(红旗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与机制》(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年版)。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党的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优势 第二节 正视当前做好群众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 第三节 借鉴其他政党群众工作的经验 第四节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群众工作做深、做好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 第一节 群众观点的与时俱进历程 第二节 群众观点的基本内涵 第三节 坚持群众观点的现实意义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第一节 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党的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大意义 第四节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要求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历史传统和经验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历史传统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 第三节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大意义 第四节 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基本方法第四章 当前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问题 第一节 中国社会群体的分化和变化 第二节 中国社会群体分化变化给党的群众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第三节 不断创新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第五章 培训群众和帮助群众 第一节 培训群众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 帮助群众是党的群众工作的根本目的第六章 宣传群众和组织群众 第一节 宣传群众是提高群众觉悟的重要方式 第二节 组织群众是凝聚群众力量的根本途径第七章 教育群众和引导群众 第一节 用科学理论教育和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理论水平 第二节 用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和引导群众,增强群众的政治水平 第三节 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道德品质 第四节 用社会主义民主教育和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民主意识 第五节 用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和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法制观念第八章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第一节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基础 第二节 教育党的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根本 第三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核心 第四节 正确调整深化改革中的利益格局和利益矛盾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点 第五节 切实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关键 第六节 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有效方法第九章 进一步密切执政条件下的党群关系 第一节 密切联系群众是共产党的本质所在 第二节 以新的视角看待执政条件下的党群关系问题 第三节 建立党群关系的互动模式第十章 建立和完善密切党群关系的长效体制与机制 第一节 建立和完善党联系群众长效体制和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党联系群众长效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建立和完善党联系群众长效体制和工作机制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

章节摘录

  党的干部和广大共产党员,要坚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坚持共产党人的党性,坚持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群众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永远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担当起组织和带领群众为实现党的任务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正因为如此,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斗争中,毛泽东同志总是反复告诫全党同志要把“为什么人的问题”作为“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来解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要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最根本的一条”来坚持,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党的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再要求全党高度重视正确处理党同群众的关系问题,决不能脱离群众;今天胡锦涛总书记也一再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们党的一代又一代的广大干部,正是按照党的要求去做了,才使我们党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得到了人民群众真心诚意的拥护和支持,在长期的斗争中经受住了各种各样的考验,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使中华民族走上了一条全面振兴的成功之路。  第二,坚持党的群众观点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衡量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过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也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也要由人民群众自己来完成。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只有当它不脱离自己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并真正引导全体群众前进时,才能完成其先锋队的任务。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工农大众的最大利益,也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 PDF格式下载



对于了解党的群众路线的人来说,这本书适合大家阅读。


关于群众工作的论述很到位


一本很好的党建参考书


对于从事宣传思想工作或者党的理论研究工作的人员,本书内容丰富,观点深刻,对党的群众工作有着独特的视角和见解,尤其对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于机关干部来说,有很好的启发意义和指导意义.作群众工作,不仅仅是说教,还有很多种方法和理念,学习此书,会为我们打开实践的另一扇大门.


好书,有理论性,很系统。


这些书籍是学术界目前关于党群关系领域仅有的基本祝做了,总体上看,质量还不错,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读物。对于非常专业人士来说,可能深度不够。


内容还好,但新观点不多


书还算可以,为备课而拍的,还算用得上!


理论性太强,不过这种题材的书籍能写到这种程度,也算不错了,写材料可参考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