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单位犯罪刑事责任探究与认定

蒋熙辉 人民法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1  

出版社:

人民法院出版社  

作者:

蒋熙辉  

页数:

357  

字数:

320000  

内容概要

本书以单位犯罪刑事责任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国内外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理论与刑事立法,勾划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立体构造,提要中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立法沿革与完善.探究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认定,展望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研究趋势。

作者简介

蒋熙辉,男,籍贯湖南。法学博士。从事法律学习与研究十余年,现供职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学术旨趣与研究方向:公法基本理论、刑事法学、公司法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国外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理论介评 第一节 各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理论引介 一、英美法系国家 二、大陆法系国家 三、前苏联、俄罗斯与前南斯拉夫 第二节 国外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理论析评 一、国外单位刑事责任理论文献综述 二、两种单位刑事责任理论论证剖析第二章 我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理论回顾与分析 第一节 单位犯罪刑事责任否定论 一、单位主体行为能力的否定 二、单位主体适刑资格的否定 三、个人责任主义中罪责自负原则的违反 四、社会主义法人制度下刑事政策的违反 第二节 单位犯罪刑事责任肯定论 一、大陆地区 二、港澳台地区 第三节 论争的质疑与辩正——肯定论的确立 一、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质疑 二、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辩正 第四节 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两重论证 一、合理性论证——单位行为与单位罪过 二、目的性论证——刑事政策目标的考察第三章 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立体构造理论 第一节 责任构造之一:刑事义务与归责能力 一、单位刑事义务 二、单位归责能力 三、归责能力之比较:单位与自然人 第二节 责任构造之二:刑事归责要素研究 一、单位犯罪故意 二、单位犯罪过失 三、复合罪过的确立 第三节 责任构造之三:责任负担与处罚原则 一、责任观念演进与一体化趋向 二、单位犯罪刑事处罚原则研究第四章 各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立法比较与反思 第一节 各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立法比较 一、英国刑事立法 二、美国刑事立法 三、德国刑事立法 四、意大利刑事立法 五、法国刑事立法 六、瑞士刑事立法 七、日本刑事立法 八、前苏联、俄罗斯与前南斯拉夫刑事立法 九、我国大陆地区与港澳台地区刑事立法 第二节 模式反思: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立法扩大化 一、单位犯罪立法范例的比较与分析 二、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立法扩大化第五章 我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立法回顾 第一节 年刑法之前的单位犯罪立法 一、刑事司法解释关于单位犯罪的突破 二、年刑法修订前单位犯罪立法概观 三、简短的结论:分析与评价 第二节 年刑法之前单位犯罪立法论争 一、单位犯罪的立法模式 二、单位犯罪的名称之争 三、单位犯罪的概念之争 四、单位主体的外延之争 第三节 年刑法单位犯罪立法内容与模式评价 一、年刑法单位犯罪内容概要与评价( 二、年刑法单位犯罪立法模式评价第六章 我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立法完善 第一节 目标设定: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刑事责任等构 一、单位与自然人:以责任一体化为目标 二、刑罚原则完善:两罚制为主单罚制为辅 三、刑罚种类完善:刑罚体系中心的转换 四、配套制度建设:因应单位犯罪的特质 第二节 路径依赖:责任等构的立法追求 一、刑事责任一体化的等构追求 二、慎重修改刑法与多元立法方式的采取第七章 单位犯罪构成的司法认定 第一节 单位犯罪的客体认定 一、单位能否构成刑法分则规定的一切犯罪 二、如何处理刑法分则未规定的单位犯罪 第二节 单位行为的认定 一、 为单位利益的判断 二、以单位名义的判断 三、单位刑事责任的个人分担 第三节 单位犯罪的主体认定 一、犯罪公司的认定 二、机关犯罪适刑资格与认定 三、私有企业适刑资格与认定 四、犯罪企业集团的认定 五、犯罪团体的认定 六、犯罪事业单位的认定 七、犯罪“二级单位”的认定 八、动态中法人犯罪的认定 九、村民委员会犯罪的认定 十、非法社会组织体犯罪的认定 十一、单位代理机构犯罪的认定 第四节 单位意志认定问题 一、谁的决策代表单位 二、单位过失犯罪的认定 三、单位事后追认犯意的认定第八章 单位犯罪形态的认定 第一节 单位共同犯罪的认定 一、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 二、单位共同犯罪立法争议与立法建议 三、单位共同犯罪的界定 四、单位共同犯罪的认定 五、单位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 第二节 单位犯罪停止形态的认定 一、单位犯罪完成形态的认定 二、单位犯罪未完成形态的认定 第三节 单位犯罪罪数形态的认定 一、单位行为个数的判断与确认 二、单位犯罪罪数的认定第九章 单位犯罪的刑罚适用 第一节 单位犯罪的量刑问题 一、单位犯罪累犯的认定 二、单位犯罪自首的认定 三、单位犯罪立功的认定 四、单位犯罪的并罚问题 五、单位犯罪的缓刑适用 第二节 单位犯罪的行刑问题 一、单位犯罪罚金执行的若干问题 二、单位犯罪中责任人员的减刑、假释问题 第三节 单位犯罪的时效与赦免制度 一、单位犯罪的时效制度 二、单位犯罪的赦免制度第十章 单位犯罪诉讼程序的若干问题 第一节 单位犯罪的刑事诉讼法适用 一、如何确定单位犯罪的管辖 二、如何确定单位犯罪的应诉主体 三、单位撤销,能否追究自然人刑事责任 四、如何针对被告单位采取强制措施 五、如何制作单位犯罪裁判文书 第二节 单位诉讼程序的立法完善结束语——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理论研究展望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单位犯罪刑事责任探究与认定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