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事件下的中国传媒

黄菊芳 编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作者:

黄菊芳 编  

页数:

272  

Tag标签:

无  

前言

2008年,中国大事颇多。从抗击冰雪灾害到汶川大地震救援,从奥运圣火全球传递到北京奥运会的圆满举行,再到当前影响到各行各业的金融危机。每一个事件的背后,都跃动着传媒人的身影。从年头到岁尾,要说谁经历的最多,当数传媒者。2008年,中国的传媒业在应对一系列的重大公共事件中获得了历练、展示了自己,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无论是从报道方式的转变、新闻价值规律的回归、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还是运营模式的创新,都在与时俱进,从本质和核心促进了传媒的成长、成熟,从而使得在面临金融危机之时而更显从容,而这,或许是中国传媒在2008年的最大收获。评点中传媒的2008,无疑是一件异常辛苦的事情。因为在这一年里,传媒的表现异常不俗,不论是知名度颇高的品牌媒体,还是湮没于传媒海流中的区域报刊。也是在这一年里,中国的网络媒体异军突起,并逐步走进中国主流媒体的行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曾说,今天中国的传媒和传媒人也许有种种的缺点和不足,但在其履行“环境守望”和“社会良知”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追求上,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更加自觉、尽责和到位。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探索和创新,才点燃了我们这个世界的文明之光,拓宽了我们的自由空间。对此我们深有同感。

内容概要

2008年,是中国大事频发的一年。中国的传媒业在应对一系列的重大公共事件中获得了历练、展示了自己,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本书以筛选的十件重大事件为主线,通过对近百家媒体在这些大事件中的表现,分析媒体在新闻创新、报道方式、管理机制、运营模式方面所展露出来的改变和应对举措,从而为媒体间的交流、借鉴提供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

作者简介

黄菊芳,湖南双峰人,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政治系公关专业和中文系新闻专业(现新闻与传播学院)。2005年10月获得芬兰赫尔辛基经济学院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4年12月进入新闻界工作,先后在长沙市委政策研究室、《中华工商时报》、《今日女报》、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东方新报、《大学时代》等报刊社任职。期间先后采写发表新闻文章1500多篇,成功策划实施报业广告经营活动50多个,独立完成报业经营项目10多个。
2006年起任中国报业网总裁,2008年成为中国新闻史学会理事。自2005年以来,成功策划实施了“中国传媒创新年会(2008年10月升级为中国传媒大会)”、“中国品牌媒体高峰论坛”、“中国报网互动共赢高峰论坛”等传媒品牌活动,并提出了“创新激活传媒”、“品牌成就传媒”、“报网共赢”理念,获得业内肯定与好评。

书籍目录

上篇 看大事件彰显媒体新闻价值规律的回归 第一章 春运中国抗击雪灾——风雪中坚定守望的新闻从业者  事例分析  传媒视角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爱心守望,风雪同行   湖南卫视:取消春晚关注雪灾   《中国电力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投入战斗   《中国交通报》:全线出击尽展优势报道   《湖南日报》:为抗冰救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安徽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频道:   暴风雪见证广播媒体的不可替代   《桂林日报》:抗击雪灾责无旁贷   《长沙晚报》:首次春节不休刊   《武汉晚报》:闻雪而动精心谋划   《今日女报》:以笔为武器抗击冰雪灾害   上海《青年报》:突出青年定位彰显社会责任   《新闻晚报》:用炽热的情怀抗击冰雪   《楚天金报》:“小眼”识大局言论暖人心   《随州日报》:雪情中显真情·   《宜春日报》:新闻激情燃烧冰雪   浙江在线:引导舆论维护和谐   赣南日报报业集团:与风雪搏斗前方后方紧密联动   四川省报媒:用爱融化冰雪用情构筑和谐   广东省媒体:推动全社会共渡难关  点评   向暴风雪里的每一位记录者致敬 第二章 拉萨“3·14”——对西方媒体不实报道的反击  事例分析  传媒视角   《人民日报》:部分西方媒体是无知还是偏见   《光明日报》:   新闻传播学者谴责外媒对拉萨事件的歪曲虚假报道   《中国青年报》:歪曲事实的西方媒体让普利策奖蒙羞   《现代快报》:白费爱国广告   《新闻午报》:CNN必须道歉   新华网:对西方媒体不实报道的反击  点评   请还新闻真实 第三章 聚焦全国两会——媒体参与的民主时代  事例分析  传媒视角   中央电视台:全方位报道重点突出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两会报道见功力   中国教育电视台:从少儿视角报道两会   《经济日报》:两会报道特刊取胜   《四川日报》:两会报道大变身   《南方都市报》:用号外、特刊亮剑两会   《都市快报》:发挥地域优势精心策划创新形式   《宿迁日报》:抓住热点瞄准亮点   网络媒体:鼠标也有发言权,拇指也能献一策  点评   媒体让两会更透明 第四章 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借势造势,大打创新牌  事例分析  传媒视角   新华社《奥运火炬接力特刊》:打造媒企联动平台   《海南日报》:见证百年圣火走进内地的神圣一刻   《华西都市报》:亲临珠峰访圣火   《青岛日报》:走遍神州喝彩中国   《华商晨报》:传递圣火传播爱   《贵阳日报》:奥运火炬传递号外凸显贵阳特色   《西藏商报》:见证圣火浴高原   《乌鲁木齐晚报》:圣火光芒照边疆       《三峡日报》:让世界记住宜昌   《安阳日报》:圣火闪耀古城激情辉映安阳  点评   报道圣火,媒体激情无限 第五章 “5·12”汶川大地震——突发事件彰显媒体新闻价值规律的回归  事例分析  传媒视角   《人民日报》:紧急行动起来   《解放军报》:为救灾部队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中央电视台:持续直播抗震救灾情况   内蒙古电视台:快速报道彰显社会责任   河南电视台:情系灾区赈灾有我   《湖北日报》:患难与共传递真情   《中华新闻报》:全国媒体联手扶助灾区孩子   《人民铁道报》:为铁路抗震救灾提供舆论支持   《重庆晚报》:出版《地殇》义卖建学校   《重庆时报》:在地震中传播   大众报业:鲁川血脉浓情共谱大爱篇章   《齐鲁晚报》:抗震救灾行动中的责任与担当   《大河报》:用图片记录苦难   《威海日报》:精心策划做强新闻   《成都商报》:“号外”扶稳“震荡”的家园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新闻现场就是记者的战场   临沂报业集团:抗震救灾尽我全力   成都人民广播电台:电波犹如定心丸   《绵阳日报》:在车库坚守阵地   《阿坝日报》:危情险境挺脊梁   《扬州晚报》:出版“号外”传真情   常州日报社:在突发事件下寻求突破   互联网:吹响抗震救灾“突击号”     手机报:“第五媒体”力助抗震救灾  点评一   媒体让真实跑在了谣言之前  点评   抗震救灾,中国媒体交了一份优秀答卷 第六章 北京奥运会——赛场外中国媒体的“奥运汇”    事例分析  传媒视角   《人民日报》:展示人文奥运的魅力    南方报业:奥运报道有特色   《河南日报》:报网联动服务读者   《广州日报》:移师京城占先机       《太原日报》:一份让太原人骄傲的奥运特刊   《中国体育报》:运筹帷幄报奥运       《中国妇女报》:报道奥运以女性为主角   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构筑奥运报道立体格局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弘扬奥运精神创新报道形式   《重庆商报》:激情在“京典”中燃烧       《辽沈晚报》的奥运攻略       《齐鲁晚报》:以创新的思维报道奥运      《半岛都市报》:奥运报道做出气势和特色   《申江服务导报》:周报报奥运贵在扬长避短       《新文化报》:激情传播奥运牵手火炬接力专刊   《郑州晚报》:报道赛事弘扬精神       《西安晚报》:参与奥运抒写历史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一网三报”构成立体化奥运报道格局   《新晚报》:投身奥运向世界递出城市名片   《秦皇岛日报》:报道奥运规避“短板”显优势   《江南都市报》:深度报道出彩   《沂蒙晚报》:精心烹制“奥运大餐”     杭州汽车电台:西湖之声吹响奥运集结号   互联网:报道奥运优势尽显   新媒体:奥运因我更精彩  点评一   传媒也拿了金牌  点评二   由北京奥运会看中国传媒的竞争与融合  点评三   网络媒体北京奥运会报道的六个新特点 第七章 “三聚氰胺”事件——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第八章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太空漫步的中国人 第九章 全球金融风暴——强化引导 联手救市:应对危机的“强心剂” 第十章 改革开放30年——盘点与被盘点 中篇 传媒人的2008下篇 专家视界

章节摘录

插图:雪趣报道时,不论是小标题还是文字的叙述,明显地洋溢着乐天、达观和轻松,雪松、雪蘑菇、雪灯塔、雪亭……“雪,给熟悉的景色增添了别样的感觉:几乎每条长凳上都‘坐’着栩栩如生的雪人,有的长着一坨‘红鼻子’,有的‘张’着嘴呵呵地笑着,有的还围围巾戴帽子……”在“大雪纷纷落,几多欢喜几多愁”一组报道中,配发的照片是客车站乘客滞留的场面:“雪‘锁’客车站”。大雪对随州交通是一个考验,随州日报是帮忙不添乱,如“在特殊条件下,乘客急而客运站更急,但乘客的安全他们始终放在首位”。这些内容拉近了报纸与读者之间的距离。雪灾带给人们的是一场锻炼,也是一场考验。今年1月中旬至2月上旬,50年一遇的特大雪灾,使随州市成为全省重灾区,城乡生产受到严重损害,养殖场倒棚、鸡鸭死伤,蔬菜大棚倒塌、菜苗冻坏,车间坍塌、延误交货,果树冻死、水产受灾……《雪地扒菜人》、《撒盐保畅通》、《风雪修路人》、《雪中送“煤”》、《风雪随州城雪中见真情》等报道反映了市民迎难而上、团结奋战、展开气壮山河的抗灾救灾斗争。经过艰苦努力,这场斗争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目前,灾后重建工作迅速摆在随州人民的面前。随州日报又开辟《抗灾减灾生产忙》专栏,及时报道灾区干群振作精神、恢复重建的生动实践。拓展领域服务百姓1月13日,随州日报以标题《未来一周仍以雨雪天气为主》为题刊发新闻,提醒市民,未来一周,随州市道路将出现积雪和结冰现象,市民们要注意行车、行路安全,同时冒。《大雪对农作物生长有利有弊,专家建议加强雪后田间管理》,请农业专家谈如何做好田间管理。1月25日,随州日报一版又发出报道,《新一轮低温雨雪天气又要来了,提请相关部门做好防范》,讲述由于随州市前期雨雪冰冻天气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对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较大影响。这次明显雨雪天气将进一步对交通、电力、重的灾害。随后报纸又请相关部门讲解如何防范,让市民把雪灾损失降到最低,更加增强服务性。

媒体关注与评论

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国各种媒体立即行动,使这一突发事件发生不到18分钟就传遍了全世界。中国新闻界在这场灾难中做出的贡献是伟大的,显示了中国新闻工作者在突发事件中的政治责任感和强大威力。你们无愧地行进在世界新闻人的最先列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新闻学泰斗甘惜分奥运是一个契机,使我们的新闻传播活动能更开放一些,透明度更高一些。今年发生的几件事,如藏独分子闹事、汶川地震等,都证明一点,即凡是透明度高的。报道的效果都很好。不要管正面报道还是负面报道,只要透明度高,它的效果往往就是正面的。  ——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方汉奇舆论是比军事、经济等一切硬实力还重要的软实力。“5·12”汶川大地震后,国内外只有一个呼声:抗震救灾。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各种报道,传递灾情,也汇聚人心,让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抗震救灾。检验了我们的经济实力、组织能力,也检验了我们的说话能力、把握舆论的能力。  ——原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 梁衡时代性、规律性、创新性是今年传媒传播体现的公信力。传统媒体在尽可能多地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进行传播,而新媒体也竭尽全力地汇总、整合、归纳传统媒体提供的信息,同时努力将每个普通个人都变成传播者。在这个过程中。结合得越快的媒体,将会拥有更多、更新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争取到更多受众。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赵凯今天中国的传媒和传媒人也许有种种的缺点和不足,但在其履行“环境守望”和“社会良知”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追求上,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更加自觉、尽责和到位。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探索和创新,才点燃了我们这个世界的文明之光,拓宽了我们的自由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 喻国明


编辑推荐

《大事件下的中国传媒》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60年孕育,30年积淀,催生了中国媒体创新行动的总爆发。2008,留给我们的不只是记忆,还有中国传媒改革创新的智慧和勇气。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10个重大事件,报刊、广电、网络、新媒体……近百家媒体,汇聚在读者面前的是中国传媒精彩纷呈的2008年……中国报业网(www.baoye.net)是一家专业服务于中国以报媒为主的传媒产业与传媒人的网站,总部设在北京。网站由一批活跃在传媒界、广告界、lT界与传媒教育界前沿的资深人士于2003年开始合力打造。为网站的传媒会员单位提供互动式的网络产品与信息服务,对传媒品牌提供营销策略、战略规划、市场推广宣传等服务,以全新的服务模式为广大传媒人搭建市场平台,促进中国报纸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传媒产业的不断进步。报业是传媒业最核心和最主要的产业,中国报业网立足中国报业现状,关注传媒发展,有志于成为传媒界最具影响力的网站,成为中国传媒业和全球华文传媒业的首选资讯网站、首选传媒商务网站、首选传媒广告网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大事件下的中国传媒 PDF格式下载



喜欢这类同题比较的专业书,更有针对性,效果更好。


各种大事件的媒体反映


这本书确实不行哈


纸质还是挺差的。内容也不怎么样。。。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