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知识简明读本
2012-3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
苏东 编
199
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系列丛书: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知识简明读本》是国家“六五普法”推荐读物,全景展示了中国法制的特色,系统剖析了中国法律的精髓。丛书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七大部门法,即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分别从结构内涵、法律渊源、法律原则、基本特征、基本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准确、系统、简要阐述。既有从法律体系角度的宏观把握,又有从部门法角度的概括说明;既有简明理论阐释,又有经典案例剖析;既有立法渊源、立法目的考察,又有法律文本重点知识解读。本套丛书内容全面准确、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组织法制宣传的权威用书,也是广大公民进行普法教育、依法维权的实用读本。 近年来,源源不断面世的法学著作和普法读物,让我们从中汲取了无穷的智慧和知识,有的观点被本套丛书引用,在此向熟悉的和未曾谋面的专家学者表达敬意和感谢!虽然我们本着学习、研究、探索的治学态度,力求以最好的质量奉献给广大读者,但受时间和学识所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朋友不吝赐教。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为契机,在全社会掀起新一轮法制宣传教育的高潮(代序) 第一章诉讼法律制度 第一节诉讼制度概述 第二节民事诉讼制度概述 一、民事诉讼活动的构成要素 二、民事诉讼主要特征 三、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四、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五、民事诉讼活动中法院的裁判范围与管辖 六、民事审判组织 七、民事诉讼的期间和送达 八、民事诉讼证据制度 九、一审普通程序 十、简易程序 十一、二审程序 十二、调解程序 十三、特别程序 十四、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 十五、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十六、司法协助 十七、涉外民事诉讼程序 十八、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 十九、民事诉讼的监督 二十、执行 第三节刑事诉讼制度概述 一、刑事诉讼主要特征 二、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三、基本原则 四、刑事诉讼主体概述 五、我国刑事诉讼的法律渊源 六、刑事诉讼的期间 七、刑事诉讼的管辖 八、回避 九、辩护与代理 十、立案 十一、侦查 十二、提起公诉 十三、审判组织 十四、第一审程序 十五、公诉案件 十六、简易程序 十七、自诉案件 十八、第二审程序 十九、死刑复核程序 二十、审判监督程序 二十一、证据 二十二、强制措施 二十三、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 二十四、送达 二十五、执行 二十六、特别程序 二十七、加强对刑事诉讼各个环节的监督 二十八、引渡 第四节行政诉讼制度概述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 二、受案范围 三、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四、行政诉讼案件的管辖 五、行政诉讼案件的受理和审判 六、行政主体的侵权赔偿责任 七、诉讼参加人与诉讼参与人 八、行政诉讼期间 九、审理方式 十、审理的法律依据及其适用规则 十一、判决 十二、执行 十三、审判监督程序 十四、涉外行政诉讼 第五节海事诉讼制度概述 一、受案范围 二、关于海事诉讼管辖 三、海事诉讼的原则与审判程序 四、海事请求保全 五、海事强制令 六、海事证据保全 七、海事担保 第二章非诉讼法律制度 第一节非诉讼法律制度概述 第二节仲裁制度概述 一、仲裁范围 二、实行或裁或审和一裁终局制度 三、自愿原则 四、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员 五、仲裁协议 六、仲裁程序 七、法院对仲裁的监督 第三节人民调解制度概述 一、调解原则 二、调解组织 三、调解员的任职条件、资格和义务 四、调解程序 五、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六、调解协议及其效力 七、调解的衔接机制 八、强化政府指导和支持 第四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概述 一、适用范围 二、解决劳动争议的原则 三、劳动争议的解决方法 四、调解 五、仲裁 第五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制度 一、基本原则 二、调整范围 三、和解与调解 四、仲裁 五、本法主要特点 附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 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 司法部部长吴爱英就落实“六五”普法规划答记者问
版权页: 第一章 诉讼法律制度 第一节 诉讼制度概述 人类社会是一种人与人共同生活的环境,因此人们总是在生存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由于人们之间的主观意识差异和所处客观环境的不同,人类社会不同领域的人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不同的社会冲突。这里的社会冲突指的是社会处于一种非正常状态,发生这种状态会对处于其中的人们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人们为解决不同领域的社会冲突,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自力救济就是人类最早采用的、最原始的解决冲突的方法。其在权利救济方面具有经济性、便利性和一定程度的实效性的特点。例如,当面对小偷偷窃财物时,财物的主人凭借自身的力量赶走小偷从而实现保护自己财物的目的,这就是自力救济方式的体现。当今社会在客观上就决定了人们不能排除自力救济这种最为原始的解决争议的方式,因此自力救济在现实社会中它必然还会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但这种方法容易导致暴力行为,使待解决的社会冲突的性质发生走向对立面的转化,并因缺乏社会公正性而激化矛盾并产生其他争议。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从平等所含原始意义的角度上,开始寻求通过第三人站在中立的立场上来解决当事人之间争议的途径和方法。民间调解便是在寻求对社会冲突予以解决之道的各种各样方法之一,也就是通过与社会冲突没有利害关系的局外人充当冲突双方的沟通人员,及时将双方的需求、要求等向对方传达,最终实现冲突双方化解矛盾,实现和解达到解决矛盾的目的。但民间调解的实效性主要是靠习惯规则、当事人之间的道德约束来实现的,缺乏外在的强制力作为保障。在基于对权利救济公正性、时效性和实效性需要的前提下考虑解决人类社会的冲突,就产生必须借助国家及其强制力解决争议的需要。法院代表国家作为中立裁判者审理和裁判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并通过国家赋予的强制力来保证裁判的实现,这就诞生了诉讼制度。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分类中,人们依据一定的原则和要求,根据法律规范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不同,将我国的法律体系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按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专题研究达成的共识,将我国的法律体系分为七个门类,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属其中之一。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是规范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知识简明读本》内容全面准确、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组织法制宣传的权威用书,也是广大公民进行普法教育、依法维权的实用读本。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