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切·格瓦拉之死

(古)冈萨雷斯,(古)库普尔 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

(古)冈萨雷斯,(古)库普尔  

页数:

172  

字数:

100000  

译者:

徐文渊  

Tag标签:

无  

前言

在这茫茫的无情世界,没有任何人能成为如此的一个象征。或许,也没有任何一个象征能比得上他:如此不可撼动、如此持久地影响着世界。在这乏美的庸碌人世,唯有他的魅力,如同一个不可抗拒的磁场。随着世界性的沮丧、失败和文化的低潮,愈来愈多的人发现了:他是一种深刻的批判,他是一种可信的精神。他没有死,就在那个玻利维亚的贫瘠小村里,他矗立着,发散着强烈的引力。在这彷徨无依的地球上,当你穿行在资本的全球喧嚣之中,咀嚼着正义感的孤立无援,怀疑已经前途断绝的时候,突然在一个角落,你发现了他的头像。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内心遇上温暖的体验,新鲜而又普遍。确实,无论在欧洲、在非洲,无论你在热闹繁华的马德里还是在炮火纷飞的中东;更不用说在美洲,在墨西哥恰帕斯的丛林里,或安第斯大山腹地的库斯科:那幅英武狮子般的头像,被一代代青年视做最爱,印在胸前,刺在臂膀,如同一个时代信息的传播,如同一个革命幽灵的徘徊。这就是切·格瓦拉,一个在1967年死于南美山林中的游击队员。四十年的时光,于他而言似乎不是淘刷与掩埋。在漫长的时间磨蚀之后,一切都丧失了,一切都蜕变了,几乎所有的纪念碑都被刨倒,几乎所有的英雄像都被涂鸦。人人噤口,不谈革命,似乎革命便是假恶丑,革命只是一片黑污狼藉。经过四十年或更多时间以后,尽管可以甄别出其中的功过毁誉,甚至能辨认出一个诽谤工程的巨大轮廓,但是俱往矣,革命已被丑化和扬弃,良知对资本的历史批判,只做了过耳的风!但天道就是平衡,切·格瓦拉诞生了,为了平衡这歪斜的思想颓势。他不仅诞生于革命的烽火里,更诞生于革命之后对特权和异化的拒绝之中。这极为可贵,因为人们已愤恨得疲倦,为那层出不穷的异化故事。其实谁也无权指责他是什么“游击中心主义”;切·格瓦拉重入丛林的行为,不仅是反对帝国主义战略的国际主义义举,也是对流行革命阵营的、异化瘟疫的抗议。当在美国中央情报局指挥下,他被一阵罪恶的子弹打死的瞬间,也许可以说,一个革命的圣徒诞生了。使用如此词汇是危险的,它会使死者招致纠缠的驳难。但是切·格瓦拉经受住了。死后的他,挺立于诽谤的枪林弹雨中,没有倒下。这样,这一次让我们改变称呼:我们的兄长和榜样、永远的游击队员、真正的美男子诞生了。他不仅诞生在伊格拉村的枪声里,更诞生于死后四十年间帝国主义及其四眼狗对他发动的价值否定战争之中。他的死点燃的批判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游击战,并没有向体制和权力投降。在大多数人中间,切·格瓦拉成了正义的代名词,切·格瓦拉的人格和思想,成了大多数人抗议不公正、批判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依据。缅怀他的人在继续增多。他在继续赢得爱戴和支持。换言之,如果当年他抛弃权力地位重入深山是一种批判,那么在死后四十年,他已贏得了批判战争的胜利。他不可撼动,他如有神助。仿佛唯独对他天若有情,时间放弃了剥蚀和湮灭,张开怀抱保护了他。如今,包括在中国,这个幽灵也愈来愈被人所知了。中国出版的切·格瓦拉书籍,已经开始令人眼花缭乱。在吃尽了貌似公允的实用主义和相对主义的苦头之后,中国人对切·格瓦拉的思考,切·格瓦拉对中国思想的影响,也许都会有新的进步。言及本书,需要说明这是一本带有实证色彩的、资料性很强的新书。作者夫妇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对涉及杀害切·格瓦拉的当事人和在场者,都尽可能做了细致的调查和访问。这些缜密的第一手材料,从一个角度再现了格瓦拉生活的时代,格瓦拉游击战的环境,美国与拉丁美洲国家的政治关系,供思考者咀嚼。更可贵的是,这项细致的作业娓娓揭示出了切.格瓦拉和他为之牺牲的玻利维亚人民之间的深深维系。这一维系才是最感人的。2006年,当玻利维亚民选的第一位印第安人总统埃沃·莫拉莱斯在伊格拉村为缅怀格瓦拉牺牲召开的纪念集会上,代表玻利维亚的印第安人,大声称呼切。格瓦拉为“我们的大哥(haermanomayor)”之时,很多人都在想:从遥遥凝视着这一幕的、一双永远睁着的眼睛里,一定潸然滚下了泪珠。最后如果补充一句,就是该言及:这本书还追踪了参与杀害的每个刽子手。令人吃惊的是,哪个刽子手的下场都不好,如同遭到了诅咒。这简直如一个神秘的谶语,宣布着一种报应的平衡。正是这样,由于有了切.格瓦拉,世界仍是均衡的。索飒写于2008年清明,切·格瓦拉诞辰80周年前夕

内容概要

在这茫茫的无情世界,没有任何人能成为如此的一个象征。 或许,也没有任何一个象征能比得上他——如此不可撼动、如此持久地影响着世界。 在这乏美的庸碌人世,唯有他的魅力,如同一个不可抗拒的磁场。随着世界性的沮丧、失败和文化的低潮,愈来愈多的人发现了:他是一种深刻的批判,他是一种可信的精神。他没有死,就在那个玻利维亚的贫瘠小村里,他矗立着,发散着强烈的引力。 在这彷徨无依的地球上,当你穿行在资本的全球喧嚣之中,咀嚼着正义感的孤立无援,怀疑已经前途断绝的时候,突然在一个角落,你发现了他的头像。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内心遇上温暖的体验,新鲜而又普遍。确实,无论在欧洲、在非洲,无论你在热闹繁华的马德里还是在炮火纷飞的中东;更不用说在美洲,在墨西哥恰帕斯的丛林里,或安第斯大山腹地的库斯科——那幅英武狮子般的头像,被一代代青年视做最爱,印在胸前,刺在臂膀,如同一个时代信息的传播,如同一个革命幽灵的徘徊。  这就是切·格瓦拉,一个在1967年死于南美山林中的游击队员。

作者简介

  弗罗伊兰·冈萨雷斯(生于帕德雷港),法学士;阿蒂斯·库普尔(生于圣地亚哥市),教师,记者。两位作者在古巴圣地亚哥大学和圣克拉拉大学开设了埃内斯托·切·格瓦拉的研究课程。他们是“古巴争取和平与各国人民主权运动”作家委员会成员、古巴作家和艺术家联合会成员

书籍目录

一、尤罗山谷之战的背景二、1967年10月8日三、雷内·巴里恩托斯和美国大使四、伊格拉村午夜后的活动五、在米拉弗洛雷斯司令部里六、密码电报七、三个战俘八、在巴耶格兰德的记者九、遗体失踪.十、砍掉了格瓦拉的双手十一、罗伯托·格瓦拉来到玻利维亚十二、罪行在哈瓦那得到证实十三、希尔薇娅·梅塞德斯·阿维拉的证词十四、丹布拉瓦·维陶斯塔斯的犯罪前科十五、中央情报局特工在巴耶格兰德的活动十六、历史的昭示十七、新的资料十八、和埃尔韦托·奥尔莫斯上校的谈话十九、阿方索·卡马乔·培尼亚博士的证词二十、记者埃克托尔·索拉雷斯的证词二十一、与艺术家马里奥·阿列塔和托塔·阿尔塞的会见二十二、丹尼尔·萨拉曼卡的揭发二十三、雷内·巴里恩托斯之死二十四、目标阿尔弗雷多·奥万多的未遂暗杀二十五、爱德华多·韦尔塔的神秘车祸二十六、罗伯托·托托·金塔尼利亚在汉堡死去二十七、在阿根廷杀害胡安·何塞·托雷斯将军二十八、安德烈斯·塞利奇上校的结局二十九、在巴黎杀害华金·森特诺·安纳亚将军三十、加里·普拉多的证词三十一、与瓦尔特·格瓦拉·阿尔塞博士的谈话三十二、格瓦拉的手表回到了古巴三十三、意大利人菲尔特里内利被捕三十四、费德里科·埃斯科瓦和卡洛斯·巴尔加斯·贝拉尔德之死三十五、菲尔特里内利之死三十六、美国政府的罪责三十七、路易斯·安东尼奥·雷克·特兰将军的揭发三十八、菲利普·阿吉的声明三十九、在巴耶格兰德发现合葬坑四十、诋毁格瓦拉的运动四十一、中央情报局的两名特工四十二、中央情报局的其他特工四十三、迈克尔·拉特纳和迈克尔·史蒂文·史密斯的揭发四十四、安东尼奥-阿格达斯和阿尔弗雷多·阿尔塞·卡皮奥之死四十五、墨西哥抗议加里·普拉多四十六、知识界谴责加里·普拉多四十七、的披露四十八、世界对杀害格瓦拉的反应附录一:地名汉西对照表附录二:人名汉西对照表

章节摘录

插图:一、尤罗山谷之战的背景1967年10月的最初几天,埃内斯托·切·格瓦拉麾下的游击队员停留在伊格拉村附近。6日,他们来到了一个山谷。在一块巨型石板下,他们煮了一整天的饭。凌晨,他们再次上路。格瓦拉写道:“……我们17人在月亮已经升空的时候出发,开始一次十分累人的行军。两点时,我们停下来休息,因为继续行进已经毫无意义。”行军极其困难,因为“中国人”(秘鲁人胡安·巴勃罗·张-纳瓦罗·莱瓦诺)丢失了眼镜,几乎成了瞎子,已经寸步难行。好几个游击队员正生着病。那里荆棘丛生,仅有的小径既陡峭狭窄又遍布乱石,根本无法夜行。即使是白天,情况也十分复杂。那里树木稀少,仅有的植物也只有光秃秃的枝干,附近又有军人和特工。我们的游击英雄在他10月7日的行军日记的最后一段写道:“军队发布的一条奇怪的消息说,在塞拉诺驻扎着一支由250人组成的部队,目的在于阻断躲藏在阿塞罗河和奥罗河之间的37名被围困者的通道。消息看来很可笑。”这个消息是由玻利维亚武装部队司令阿尔弗雷多·奥万多·坎迪亚将军指示发布的。这么做的原因,是要强化他此前下达的一个命令。9月底他曾经下令,要第七营营长在10月5日以前把驻扎在伊格拉村附近的部队转移到阿塞罗河和奥罗河之间的地带。他们深信,游击队员会到那个地区去的。阿尔弗雷多·奥万多将军认为,应该从外围远距离打击游击队,而不要正面作战。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将成为一部具有细节详尽、因果明了、信息充分等特色的格瓦拉全书,它把人类解放史上最激动人心的故事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古巴记者联合支第一副主席 何塞·多斯桑托斯作者用近十年时间进行了细致缜密的调查。在其中的四年时间里,他们走遍了格瓦拉在玻利维亚走过的道路,访问了成百上千位与那个英雄业绩有过这样那样关系的人士,没有漏掉任何一个见证人……此书所披露的最新内容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现代社会进程中出现的许多事情。——古巴作家 恩里克·西鲁莱斯这部作品具有严密、客观、正确的特点,是了解美国及其同盟者不可或所的参考书籍。——美国事务研究与分析员 拉米罗·博松·加西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切·格瓦拉之死 PDF格式下载



只有一个感觉,震撼!


为真理而奋斗一生的共产主义战士。


以前是自己买东西的时候,在T-恤和咖啡杯上看见他的图象,一直不知道他是谁,看完此书,了解了切。格瓦拉的生平。虽然他的事迹在那个国家多有,但是他成为了追求自由和理想的代言。不错


书破掉了 内容不错


一本优秀的传记。


这本书侧重写切的牺牲,牺牲以后社会各界的反应以及切遗体的寻找,同时揭露了CIA与玻反动政府勾结并残害左翼人士的阴谋行动。但是因为侧重历史所以显得比较枯燥,建议想了解切的朋友先读切的生平传记。


比较拘泥于琐碎细节,没有对切的一生做个大致介绍.


本来以为是本传记的,没想到就是一本证据,证明中情局怎么迫害格瓦拉并残忍的杀害了他,没有什么可读性,书中字数最多的冗长的拉美名字,真是够了。


印刷纸张极差,不建议购买...


一般般了。只是描述的切格瓦拉死的那段时光,不过瘾。


不是传记,是介绍有关CHE被杀的情况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切。格瓦拉。


切是这世上真正的男人,拥有永久的理想与行动的典范号召力。那些郐子手只是杀死了一个躯壳。那双深邃的电眼是所有明星所不及的英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