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莱索托斯威士兰

陈晓红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5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陈晓红  

页数:

349  

字数:

278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莱索托王国、斯威士兰王国是南部非洲两个内陆国家。两国的地理位置、人种、语言相近,在历史文化上具有相似性。两国独立后,都参照前宗主国英国的政治制度,确立了西方式的代议制和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实行自由市场经济,都面临利用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实现经济腾飞的前景。本书是一本全面反映莱索托王国和斯威士兰地理、政治、经济、教育、外交等概况的志书。

作者简介

陈晓红,1962年生,湖南省益阳市人。1983年毕业于湘潭大学历史系并留校任教。1989年和2002年先后获得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导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子课题1项,参加国家七五、八五社会科学重点课题3项,参加国家社科规划重点

书籍目录

前言 莱索托(Lesotho)第一章 国土与人民 第一节 自然地理 一 地理位置 二 行政区划 三 地形特点 四 河流与湖泊 五 气候 第二节 自然资源 一 矿产 二 植物 三 动物 第三节 居民与宗教 一 人口 二 民族 三 语言 四 宗教 第四节 民俗与节日 一 民俗 二 节日 第二章 历 史 第一节 上古简史 一 史前人类 二 莱索托的桑人 第二节 中古简史 一 巴苏陀民族的形成 二 利法肯战争与巴苏陀王国的形成 三 维护王国独立和莫舒舒一世的改革 第三节 近代简史 一 巴苏陀王国反抗殖民者的斗争 二 英国的殖民统治和巴苏陀人的反抗 三 英国间接统治制度的确立 第四节 现代简史 一 巴苏陀兰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二 英国殖民当局的改革 三 巴苏陀兰从自治到独立 四 独立后的历史发展 第五节 著名历史人物 一 莫舒舒一世 二 莫舒舒二世 三 乔纳森 四 莫赫勒 第三章 政 治 第一节 政治制度演变 一 独立前政治制度的发展 二 独立后的政治发展 第二节 立法、行政和司法体制 一 立法机构 二 行政机构 三 司法机构 第三节 主要政党 一 莱索托民主大会党 二 巴苏陀国民党 三 莱索托人民大会党 四 巴苏陀大会党 第四节 军事 一 概述 二 武器的控制与销毁 第四章 经 济 第一节 经济发展概况 一 独立前经济发展状况 二 独立后经济发展状况 三 基本经济指标和产业结构指标 第二节 农牧业 一 农业 二 畜牧业 三 林业和渔业 第三节 工商业 一 工矿业 二 能源业和建筑业 三 商业和服务业 第四节 交通运输和通信业 一 交通运输 二 通信业 第五节 财政与金融 一 财政收支状况 二 货币与银行 第六节 对外经济关系 一 对外贸易 二 外国援助 三 外国资本 四 外债 第七节 旅游业 一 概况 二 主要旅游城市 三 主要旅游景点 第八节 国民生活 一 国民就业和劳工政策 二 工资与物价水平 第五章 教育、文艺、体育、卫生 第一节 教育 一 概况 二 教育体系 第二节 文艺、新闻 一 文学艺术 二 广播电视与新闻出版 第三节 体育、卫生 一 体育 二 医疗卫生 第六章 外 交 第一节 对外关系概况 第二节 与南非的关系 一 ~年的莱南关系 二 年以来的莱南关系 第三节 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一 与美国的关系 二 与西方其他国家的关系 第四节 与非洲其他国家的关系 一 与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国家的关系 二 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第五节 与中国的关系 一 双边互访 二 双边经贸与文化关系 斯威士兰(Swaziland)第一章 国土与人民 第一节 自然地理 一 地理位置 二 行政区划 三 地形特点 四 河流与湖泊 五 气候 第二节 自然资源 一 地质构造和矿产 二 植物 三 动物 第三节 居民与宗教 一 人口 二 民族 三 语言 四 宗教 第四节 民俗与节日 一 民俗 二 节日 第二章 历 史 第一节 上古简史 一 斯威士兰境内的原始居民 二 斯威士兰的桑人 第二节 中古简史 一 班图人迁徙与斯威士民族的形成 二 斯威士兰王国的领土扩张与统一 三 与欧洲人的初步接触 第三节 近代简史 一 王国的巩固与王朝的更迭 二 欧洲人的觊觎和渗透 三 英、布的争夺与斯威士兰沦为德兰士瓦保护国 四 市镇的出现与基督教在斯威士兰的传播 五 英国对斯威士兰的殖民统治 六 索布扎二世与英国殖民当局的斗争 第四节 现代简史 一 斯威士兰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 二 从自治到独立 三 索布扎二世执政时期 四 姆斯瓦蒂三世执政时期 第五节 著名历史人物 一 索布扎一世 二 姆斯瓦蒂二世 三 索布扎二世 第三章 政治、军事 第一节 政治制度演变 一 独立前的政治发展演变 二 独立后政治制度的发展 第二节 立法、行政和司法体制 一 立法机构 二 行政机构 三 枢密机构 四 司法体制 第三节 主要政党与团体 一 年以前的政党与团体 二 年以后的政党 三 主要团体 第四节 军事 一 独立前斯威士兰的武装力量 二 独立后的斯威士兰军队 第四章 经 济 第一节 经济发展概况 一 经济发展政策 二 基本经济指标 三 产业结构指标 第二节 农林牧渔业 一 农业 二 畜牧业 三 林业和渔业 第三节 工矿业 一 制造业 二 采矿业 三 能源业 第四节 交通运输与通信 一 交通运输 二 通信 第五节 财政与金融 一 财政收支状况 二 货币与银行 第六节 对外经济关系 一 对外贸易 二 外国援助 三 外国资本 四 外债 第七节 旅游业 一 概况 二 主要旅游城市 三 其他旅游景点 第八节 国民生活 一 国民就业情况 二 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 第五章 教育、新闻、体育、卫生 第一节 教育 一 教育概况 二 教育体系 第二节 新闻出版 一 新闻出版 二 广播电视 三 主要公共文化及科研机构 第三节 体育与卫生 一 体育 二 医疗卫生 第六章 对 外 关 系 第一节 对外关系概况 第二节 与南非的关系 一 建交前的斯南关系(~) 二 年以来的斯南关系 第三节 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一 与美国的关系 二 与英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关系 第四节 与其他非洲国家的关系 一 与莫桑比克的关系 二 与其他非洲国家的关系 第五节 斯威士兰与中国的关系 一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关系 二 与中国台湾的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公元前8000~公元前7000年,生活在莱索托境内的是属于科萨语系的桑人。①在班图人南迁之前,他们在莱索托、南非共和国、斯威士兰等国的土地上已经生活了上万年。由于没有可靠的历史记载,桑人的历史无法全面地让后人所了解,但他们留下的岩画、生活遗址以及现代桑人的生活方式,为研究当时桑人的社会生活提供了方便。 自殖民时代开始,来自西方殖民国家的考古学家对南部非洲地区进行了大量考古发掘,在莱索托及附近地区发现了桑人留下的大量陶器、史前壁画和浮雕,使桑人的社会状况较为真实地再现于世。 根据莱索托楚利凯附近发现的岩画和在南非、斯威士兰发现的壁画和浮雕,我们可以推断桑人在莱索托生活状态的大致情况。狩猎和采集可食用的根块、植物是他们主要的生存手段,主要食物有野果、野兽、鱼、“桑米”(焙制的蚁蛹)、蝗虫、蜂蜜和某些根茎植物等。桑人在狩猎、采集食物等方面的生存技能在现代人看来充满神秘和不可思议:他们会在水源旁边挖制陷阱,猎捕来这里饮水的野兽;他们是天才的射手,箭头用象牙、骨或者燧石制成。接触班图人之后,他们开始使用金属;他们用螳螂、蛇、蝎或者植物的毒液涂在箭头上,把箭装在鹿皮箭袋中,小心保藏起来,在打猎和战斗时,就把箭袋绑在头上;在日常打猎和战斗中,他们的主要武器是短矛和棍棒,必要时会带上唯一的家畜——狗。 桑人以家庭为单位居住在用树枝和草搭成的半圆形小屋;极少数人甚至穴居岩洞,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亲属关系为网络,组成家族集团或氏族群体。①每一氏族的大本营都设在洞穴里,洞里画有他们氏族的图腾。桑人全家睡在一间草棚里,每人的睡处就是地上挖出的一个小窝,家庭有多少人,地上就有多少个小窝。他们的行为没有过多的节制和规矩。 桑人很有语言天赋,他们的发音充满了咔哒声和舌尖与牙、腮相碰的拍打声,喉音生硬。他们同班图人和白人接触后,很快表现出语言的天赋,顺利地学会了这两种语言。桑人的语言至今在莱索托仍有较深的影响力,莱索托的许多河流和山川仍带有桑人的名字,例如辛库、库信、奎林等,同时桑人的几百个带咔哒声的词汇也被塞苏陀语所吸收。现在许多莱索托人、特别是巴富肯人有着桑人的血统。他们还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即能够不费周折地找到他们以前去过的任何地方;甚至9、10岁的孩子离开父母到100英里以外的远方去,几个月后也能毫无差错地走回来。② P20-21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莱索托斯威士兰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