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金融论坛

李扬 编 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时间:

2008-1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  

作者:

李扬 编  

页数:

331  

内容概要

  知识经济意味着新概念、新方法、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以及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面对这种“知识大爆炸”局面,每一位立志有所创新的研究者,必须终身努力学习。无数学者的学术经历告诉我们:那些最新、最有用处的知识,通常很难从课堂上得到一一它们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在研究一个又一个最新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学有专长的人们相互砥砺而得到的。因此,要想不断更新知识,始终处于学术前沿,我们最需要的,是将国内外学有专长的人”请进来”,是将研究人员最新的学习得和研究成果及时拿出来讨论。举办”IFB中国金融论坛”,就是在营造这样一个,群贤毕至”的学术氛围。经过四年不懈的努力;我们当然不敢说已经做到群贤毕至”,但至少基本上已达到群贤“愿至”的效果。为了能让读者更真切地把握演讲者的学术风格,感受现场的热烈氛围,自2007年起论坛特别增加了演讲实录,并保留了主持人的评点、听众提问及讲者答疑。我们希望读者在欣赏这种“智者对智者”的思想碰撞时,能够有更多的体会和感受。

作者简介

李扬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8~1999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大学兼职教授。
第三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委员;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PECC)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若干省、市政府顾问。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改府特殊津贴”享受者。曾4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和论文奖。

书籍目录

全球经济失衡与美元的地位宏观型对冲基金在金融危机中的操作策略分析确立经纪人制度:建立新层次股票市场的中心点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及其背景结构金融:一种新的金融范式当代美国货币政策研究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与监管中国国库现金管理战略思考与操作安排美国证券市场结构和做市商制度对新《证券法》的解读与评价全球升息下的中国货币政策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推动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拉美的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危机《破产法》的立法情况介绍货币经济学的演变与难题积极稳妥地发展中国期货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一些理论问题保险业与和谐社会创新业务模式和运营模式关于保险业创新的问题扎实推动中国衍生产品的发展保险业的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全球化下的中国经济学发展博士后制度创新国际收支双顺差下的中国货币政策中国银行业监管的新形势全球经济失衡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全球经济失衡与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


编辑推荐

  《中国金融论坛2007》适合各级政府部门决策人员,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企事业单位领导,国外驻华商社及使领事馆工作人员使用。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金融论坛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