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阴证略例

王好古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

王好古  

页数:

89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华医药源远流长,中医药理论博大精深,学说纷呈,流派林立,要想真正理解、弄懂、掌握和运用她,博览、熟读历代经典医籍,深入钻研,精思敏悟是必经之路。古往今来,凡是名医大家,无不是在熟读精研古籍名著,继承前人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厚积薄发、由博返约而成为一代宗师的。  故此,老一辈中医药专家都在各种场合呼吁“要加强经典学习”;“经典是基础,传承是关键”。国家有关行政部门也非常重视,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就明确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确立为中医药领域的优先主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提出了“读经典,做临床”的口号。我们推出这套《中医经典文库》,也正是为了给广大中医学子阅读中医经典提供一套系统、精良、权威,经得起时代检验的范本,以倡导研读中医经典之风气,引领中医学子读经典、用经典,为提高中医理论和临床水平打牢根基。  本套丛书具有以下特点:①书目权威:丛书书目先由全国中医各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一流专家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论证、筛选,然后经专家顾问委员会审核、确定,均为中医各学科学术性强、实用价值高,并被历代医家推崇的代表性著作,具有很强的权威性;②版本精善:在现存版本中精选其中的最善者作为底本,让读者读到最好的版本;③校勘严谨:聘请具有深厚中医药理论功底、熟谙中医古籍文献整理的专家、学者精勘细校,最大限度地还原古籍的真实面貌,确保点校的高质量。

内容概要

《阴证略例》是一部医论著作。一卷,元·王好古撰于1236年。王氏以阴证伤寒难以辨识与治疗,遂采掇前人有关学说,参附个人见解,专以阴证设论,按病举例说明。全书叙述阴证颇详,首列《内经》阴阳脉例,次叙张洁古及作者的内伤三阴例,续举伊尹、扁鹊,张仲景、许叔微、韩祗和诸例,证方俱备,辨证详审理法方药,颇有条理,书末附作者治验。现存光绪《十万卷楼丛书》本、《三三医书》本、《医学大成》本等。

作者简介

  王好古(约生于公元1200-1264年)字进之,号海藏,元代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曾经与李杲一起学医于张元素,但其年龄较李杲小二十岁左右,后又从师于李杲,尽传李氏之学。张元素强调脏腑辨证,重视分辨病变所在脏腑的寒热虚实,李杲阐发脾胃学说,尤重脾胃内伤虚证的探讨。在张、李二家的影响下,王好古又着重于《伤寒论》方面,而独重由于人体本气不足导致阳气不足的三阴阳虚病证,另成一家之说。

书籍目录

祭神应王文岐伯阴阳脉例 问难附又举言外意洁古老人内伤三阴例消导吐下海藏老人内伤三阴例 可温色脉分三经并药附 伤在厥阴 伤在少阴 伤在太阴阴阳寒热各从类生服药同象问湿胜用丸问难附仲景活人许学士改名三药伊尹汤液论例扁鹊仲景例 雾露雨湿山岚同为清邪仲景阴证例易老法霍乱吐泻足阳明总摄六经霍乱与少阴证寒热同候叔和阴脉例注仲景阴证具载沉涩弱弦微阴毒六歌活人阴证例 三阴论 阴毒三阴混说 阴证似阳 阴盛格阳 阴阳易 分阴阳二 孙兆药 举仲景六七日不可治何也 论下膈行脏腑不可轻举仲景先温后下不可轻 系阴阳二毒相伏匿 诸药寒佐品许学士阴证例 阴毒三候辨少阴紧脉证仲景悉附 伏阳一证仲景评辨二章脉歌韩祗和温中例 三阴总论 和解因时 寸口脉小灰包熨法霜露饮冷寸脉小同候阳气下陷躁阳证下之成阴热药冷服脉内有伏阳品海藏老人阴证例总论论雾露饮冷同为浊邪 风温证加减四论阴证躁不躁死生二脉举古人论阴证例论元阳中脱有内外论宜灸不宜灸并汤沐四肢法 外接法 脐下六穴论谵言妄语有阴阳 本草孙真人热药治血证三论下血如豚肝论阴阳二络 谵语死脉论自汗分阴阳论手足自汗论四肢振摇 初病形状 论阴证始终形状杂举例 遍身青黑如花厥伤寒发厥有阴阳论阴证发渴论阴证咳一作吃逆阴证发热论阴证大便秘论阴证小便不通举仲景、《活人》例卷末有外接法论阴证小便赤论得后出余气而解论狂言若有所失论脉次第用附子法论阴阳易分热寒论阴阳易分三经用药 扁鹊治阴阳方仲景治阴阳方发明仲景活人海藏治验录 外阳内阴 阳狂 阴狂 阴易 夜服 阴血 鼓击厨 腹痛后序

章节摘录

  阴阳寒热各从类生服药同象  假令附子与大黄合而服之,昼服则阳药成功多于阴药,夜服则阴药成功多于阳药,是从其类也。况人之疾,独不然乎?若病阳症,昼则增剧,夜则少宁;若病阴症,昼则少宁,夜则增剧。是人之阴阳寒热,从天地之行阴行阳也,寒热之化,以此随之。故前人治阴证用阳药续于夜半之后者,所以却类化之阴而接身与子所生之阳也。《通玄类证》云:小建中汤后亦举日三夜二,及尺脉不至者加黄芪。  予尝云:大便冥者宜汤,大便结者宜丸,以丸蜜润也。仲景治霍乱吐下,脾湿大胜而用丸,何也?  答日:以湿言之,岂有润之之理!此正湿已太过,津液极亡,所以转筋也。筋得血而养,故能屈伸。下利既多亡阴,失血反成枯燥,燥则所以不能屈伸也,故湿剂以润之,只用丸也,与妇人血崩过极不止而用四物汤润剂同意。十剂之法,要当谨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阴证略例 PDF格式下载



有利于对阴证的深入研究,真是一本好书啊


书不错,当邮寄时包裹损坏,书角都折了,精装书更明显。希望当当能改进包装,别让新买的书就看上去很旧。


书不错,价格便宜,质量很好,很喜欢这个版本。便宜实用。


还没看,书的质量还行


还没看书购太多啦


书的类容好好


朋友推荐,很赞的说


于中医功甚大


外行人,看不懂,因为喜欢中医,买来看看


买来留着慢慢看!


开卷有益,多读些古籍吧,我们和先辈的水平差距太大了


这本还没有看,希望不让我失望。


好书,不过要知道取舍,区分正误。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