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姜附剂临证经验谈2

庄严 中国中医药
出版时间:

2010-2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  

作者:

庄严  

页数:

329  

Tag标签:

无  

前言

写作此书我有三个初衷:第一,如果我的《姜附剂临证经验谈》让读者认识到大剂姜附剂应用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必要的,那么我想通过此书,让更多的读者清醒地意识到还有不少三阴病不宜使用姜附剂,甚至禁用姜附剂。我的临证体会是,国人的体质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水深是因为滥用抗生素,误用寒凉药物,致寒水泛滥;火热是因为自从火神成一派,欲成燎原之势时,一些初涉中医的爱好者和不细探医理、详辨证机的执业中医师,误用姜附剂或盲目投以大剂姜附剂,此时,彼处水深依旧,此处火势已成灾。姜附剂大刀阔斧的用药法,对于精足之寒实证尚不需多虑,对于精虚之厥阴病,就大有斟酌的余地。一是过犹不及,得不偿失;二是存在有违药典药量界定的医疗纠纷隐患;三是有的虽见短期疗效,但劳命(多耗精气)伤财(多浪费药与财),且远期之隐忧不可不有先见。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厥阴病(体质)和虚劳病,火神派如果仍在一味强调(大剂)姜附,误为少阴病,出现坏病逆证仍以排病反应作解,则更多的是让医生患者敬而远之。中医复兴更待何时?其二,我还想通过此书,让更多的医者能站在高处,真正地料事如神,对于许多常见病能信心十足,手到病除。独生子女政策的落实使得越来越多的父母及爷爷奶奶辈,在孩子或自己患病,决心一试尚不在医疗界占据主流地位并得到广泛认可的纯中医中药,甚至以姜附剂为首进行治疗时,作为医者,我们无法要求他们对中医,对一名无名小辈(这些病我们最有机会接手,专家大家们一是没有机会或少看这类病,二是无法全程跟踪)有着完全的信任和坚定的信心,也无法要求他们一定要坚守、顺应人体正常抵抗之程序、路线和合乎元气本意的或长或短的时间,完全不被自己想当然的错误的认识所干扰、破坏,或因一时的病情顺序演变而患得患失、左右摇摆、倒戈相向,甚则因此对中医、对医者存有抱怨和偏见。我们能做的是尽己之能读懂身体向医者发出的信息、元气的语言,并能推知病、证来自何方,料见得正治、失治或误治后要去往何处;尽可能准确地辨识出能与元气位势吻合的方、药、量、剂数等,并告知在什么时问会出现什么样的正常反应。

内容概要

本书是《姜附剂临证经验谈》的续集。《姜附剂临证经验谈》以春夏秋冬为主线对病证的演变规律和如何顺应元气位势用药进行了探讨。本书以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和当归四逆理中汤证为主线对元气位势的辨识进行了剖析。从方证辨识、应用、元气运行轨迹、方证演变路线四个方面,借用一百多例历代医家和作者本人的医案,论述了姜附剂顺应元气位势的正确辨识和应用,从而使医者正确掌握姜附剂的临床应用,以免多走弯路。同时,也能让更多的中医爱好者窥见姜附剂应用之规和禁忌,避免盲目性。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的辨识方法 第一节 麻黄附子细辛汤六大证 第二节 主证与旁证 第三节 六大证的排列组合分析 第四节 咳喘、小便不利、渴等症 第五节 结合体质综合分析 第六节 君火明昧对主证采集和证显隐的提示 第七节 麻黄附子细辛汤证推断思维的案例解析 第八节 小结第二章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证经验 第一节 少阴病经寒表闭证与太阳病证、太阳经血气外郁证的区别 第二节 麻黄附子细辛汤药量的确定 第三节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服用方法和药后反应 第四节 解决少阴病经寒表闭证的重要性和首要性 第五节 “始得之”含义 第六节 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第七节 少阴病表里寒证分治或合治的取舍 第八节 麻黄附子细辛汤证误判案例解析 第九节 少阴病经寒表闭证与太阳病表闭证辨别之我见第三章 麻黄附子细辛汤顺应元气位势和行进轨迹的用药法 第一节 元气行进轨迹之正解 第二节 逆元气位势和行进轨迹用药案例解析第四章 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向当归四逆理中汤证的方证演变 第一节 方证演变路线 第二节 演变方证辨识方法 第三节 临证意义 第四节 案例说明 第五节 当归四逆理中汤证与柴胡类方证的鉴别 第六节 当归四逆理中汤临证点滴经验附录一 杜姓患者的五次发烧诊治过程记录 第一次 诊治记录 第二次 诊治记录 第三次 诊治记录 第四次 诊治记录 第五次 诊治记录附录二 网络医论选摘附录三 三阴病的健康宣教处方医案索引

章节摘录

需要注意的是,此书所针对的仍是三阴证,读者应明白此点,否则鲜有不张冠李戴者。二、脉沉证(一)脉沉证释义脉沉,说明病位在里,正如“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伤寒杂病论·平脉法》)。“仲景脉法:浮为在表,沉为在里,一定之法也。然浮沉可以观表里,不可以定阴阳。”“诊者当于浮沉之中,参以虚实也。”“是则浮不可以为阳而沉不可以为阴,浮沉之中,有虚实焉。”(《四圣心源》)仲师言脉沉为“反”意在为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定性,以此与表阳证区别。作为后学就不必死于句下,应会其意忘其实指,意即所有恶寒无汗兼未发热或已发热的经表证,只要脉虚与证实或脉阴与证(体)阳相反,就要高度怀疑是否为少阴病或兼附子证的太阳病或太阴病桂枝汤证等。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不是不可见浮脉,但必为重按空或无力的阴脉。周连三认为:麻黄附子细辛汤证“脉亦可现浮,但必浮而无力,临床应不拘脉之沉浮,但见发热恶寒发热,四肢厥冷,身困乏力,面白唇淡,舌淡苔白等症,即可大胆使用”。《伤寒论》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脉之阴阳解为浮沉或寸尺。此处指浮沉:浮取阳脉见紧说明表有寒,沉取阴脉见紧说明少阴底气不虚,未兼附子证或少阴病,当然,脉必搏指有力。《伤寒论》第283条:“患者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此处“阴阳”也是浮沉意,一“反”字既说明太阳病第3条兼无汗证,又说明此条脉虽紧但非元气与寒邪正面交争,而是元气被寒格拒,故日“亡阳也”。“依据八纲分析,同一病位均有阴阳两种不同的病证,表证当然自不例外。”(《经方传真》)“不论是什么病,病变在哪里,只要其症状反应是表阴证兼有痰饮者,用本方(麻黄附子细辛汤药)即见佳效。”(《中国百年百名中园临床家丛书·胡希恕》)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病位在表,病性属实,与麻黄汤证性质一致,只不过有少阴病太阳病阴阳病位的区别。同是表证从邪气一面言,太阳病少阴病的不同从正气抗邪能力强弱一面言。表证可以相同,局部症状(非证)可以一样,但具体六经病位的辨别则不一。所以麻黄汤八大症: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和喘,都可能出现于麻黄附子细辛汤证患者。此时能作出区别的确切指标除但欲寐证外,就是脉象:麻黄汤证是阴阳俱紧,麻黄附子细辛汤证是浮取不论有无紧象沉取必无力或空或弱或缓,浮取无沉取紧。李士材谓:“大概证既不足凭,当参之脉理,脉又不足凭,当取之沉候。”


编辑推荐

《姜附剂:临证经验谈2》:倾听元气的声音,顺应元气的位势。从体气,开合枢、证、方证和方证演变路线入手,精细入微辨析三阴病证治经验之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您有身临其境之感,临证有得心应手之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姜附剂临证经验谈2 PDF格式下载



本书是《姜附剂临证经验谈》的续集。《姜附剂临证经验谈》以春夏秋冬为主线对病证的演变规律和如何顺应元气位势用药进行了探讨。本书以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和当归四逆理中汤证为主线对元气位势的辨识进行了剖析。从方证辨识、应用、元气运行轨迹、方证演变路线四个方面,借用一百多例历代医家和作者本人的医案,论述了姜附剂顺应元气位势的正确辨识和应用,从而使医者正确掌握姜附剂的临床应用,以免多走弯路。同时,也能让更多的中医爱好者窥见姜附剂应用之规和禁忌,避免盲目性。


姜附剂临证经验谈2虽然很多案例相同我还是看了几篇


此书以元气为治病的着眼点立论,察病、立法、处方、治疗都围绕元气为中心,唯元气进退,病无遁形,可说已得内、难之旨,临床应用可谓得心应手,决策帷幄之中,是为扶阳之正脉,中医之正脉!力荐!!!此书是第二册,主要介绍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临床鉴别及具体应用心得,临床价值极大啊!力荐购买!!!建议与《园运动古中医学》《四圣心源》《护阳论坛》等互参。


书还没有看,但是对于姜和附子的运用应该是有帮助的


书好,姜也好


刚开始看。文言功底和中医知识太少,所以读起来比较费劲。应该是先看看经验谈1,或许对理解更有帮助。觉得先生的治疗方式不错,只是不能面诊,自己在家不敢配药。


庄先生对伤寒论的深入与病例分析和对症方药真是论述精辟之极。在误治满天下,大方不见效的当今社会,从事中医的人,学习热爱中医的人,这本书都太有价值了。


经验讲得很仔细,值得中医人士研究与应用.很具实用价值.


不错的书,适合懂点中医的人看。


在三七养生网上看到的,真的很不错,想通过本书了解一点中医,虽然内容对非专业人士来说有点难度,但慢慢啃,总会明白的,只要明白了,就对孩子有好处。


因为仰慕庄先生所以买了他的这两本书,学习,现在小儿正在在庄先生的指导下调理身体。真心的感谢庄先生,希望先生以后能出更多的好书让我们学习。


支持庄严先生,读完后对中医有更清晰的认识


支持中医,不支持庸医


谢谢出版社给我提供了一本深入学习中医“火神派”理论的好书。


如果您的家里有宝宝,如果您不想让孩子遭受西医、抗生素的危害,还是认真学点中医吧。


需要一定的中医基础


相对较难,有一定的中医基础才能看。


一部值得一读,有思想深度、有临床体验的好书


在三七网上认识这位作者,就想看看他的书。


世人不少在学习火神派,相互借鉴经验提高疗效


这是学习火神派的重要参考书!!能告诉我作者的通讯地址吗???


很好的书,在慢慢阅读,有点艰难。


买过很多书,大多数的都是很好的,但是能够像庄严先生的书这样如是记述与分析的书籍很少,这在当今学术腐败的大环境下,能如此确实少见,愿有更多这样的原创的经典的著述能够出版。中国文化的传奇将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境界。


这本书凝聚了庄先生的心血,很值得一看


特别佩服庄严医生,研究中医三阴病必须买,要不都搞不清楚三阴病的来龙去脉!个人认为是庄严医生对三阴病的理解和治疗是目前是最详细的,最有效的。他的医术相当精细,这与他的责任心和洞察力息息相关!,热烈推荐《姜附剂》 还是这些话~


每次在当当都能买到好图书!非常高兴


帮助很大,是好书。是一本学验丰富的好书。


挺好的……喜欢,正在学习当中,期待有更多的收获!


便宜有好货。


看不懂,继续看。


货到神速


别人推荐,值得读


替别人买的,同事说不错呢!!!


物有所值的好书。


跟书店的正品一模一样


超值!喜欢!


真的是要人手一本才行呀。里面的方子太实用了。


此书非常好,值得一看,只是看好多遍才能看得懂.写书者太博学多才了,呵呵!


遗憾!庄严大师的书真的对于学中医的人太好了,但是庄大师的书看起来太痛苦,庄严的文字功力真正不行,好多东西看得人痛苦。我买了姜附剂临证经验谈1,还是看起痛苦。我多么希望能读懂此书。另外,为何庄大师在书中不写上各种体质的东西,不写上王正龙、三七生先生的东西,不要过于在意别人说你抄他们的,你不附上别人看你的东西太痛苦,你本身文字功力不足,看得人实在痛苦。或许我说得不对,不过是我的心理话。


听朋友的推荐买的书,但是看起来有些不懂,建议先看《姜附剂临证经验谈1》再看这本效果会好很多。


附子、生姜、干姜、炮姜的作用即使用。


需要仔细研读

书中有几处印刷模糊


很好的书,值得一买,没啥好说的,支持庄严先生


这本内容不错,值得一看。


虽然不是我想要买的那类,但书还是不错。


读好书,好读书。


有借鉴和启发


朋友推荐的,值得一读,尽管不是特别明白。


与第一期一起看收货更大!


在扶养论坛看到有人提到,买了,感觉非常一般,非中医正宗。


又是一本研究伤寒论的新理论的书,似乎那理论还不那么成熟。


非中医学者,看着累


很有实际参考价值


他写书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死气沉沉,文字晦涩,作孽,看多了会生病。我看扶阳的书多了,就不喜欢这本


  看庄严的书,茅塞顿开啊,里面分析丝丝入扣,没有基础的当然也看不懂啦,我看了两遍才有点底,过几天复习完金匮,再看一遍了。看当代治疗感冒,汗颜啊,我在急诊呆过,医生(西医)动不动就清热解毒,抗炎,我们国民陷入医药混乱之中,我们国民的健康需要太多好的中医师。  我想啊,治不好感冒,就别去治疗其它病了,伤寒论花了一半的篇幅来给太阳偏是有道理了,他病情很复杂,感冒会治疗了,其实其它的就简单了。(呵呵,其实太阳又何尝没有其它经的治法。)  好书,我已经买了,热烈推荐。还有第一季,记得也一起买了。(注:本人读书,凡好者努力网上推荐,不好的书不推荐,因为中医书真的太多了,我们需要挑书来看,以四大经典为中心,觉得我说得对的就买,大家一起进步。)


书的内容很好,但文法表述不如张存悌·傅文录。


1,近年来,中医学术著作,抄袭,造假之风不绝;2,我以为,能够登堂入室,掌握中医的灵魂之才,凤毛麟角。作者可算是一位。读这本书,很受启发。虽然内容不够严谨,有些地方还值得商榷,但作者的文笔很流畅,言之有据的态度,在近年来是少见的。值得肯定。


是慕名来买的,很好的一本书,通俗易懂,商家发货很快!


书是好书,不知大家是不是看得懂,借鉴的地方很多。


值得好好学习中医中药博大精深


我自学医。此书前版即经验谈1刚买来半年内看不懂!但当结合实践体悟才发现价值极高。本书2也是经验性强实践强。极佳。


看懂这本书,你基本上就是个高手了


这是我多年来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远超许多名家的著作。逻辑严密,很有深度,让我对阴阳的认识更准确。以前的疑问解决了不少,对我的临床帮助极大。若每个中医人能读懂这本书,会让我们的中医有光明的前景。


表达过于曲折,内容还行,现在的作者大部分都有这种毛病!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