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世界礼仪文化

刘青//邓代玉 时事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时事  

作者:

刘青//邓代玉  

页数:

371  

前言

“礼”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交往时的一种行为规范。有人认为,人类在狩猎时代就已经知道要有礼貌,所以在打猎时,打猎者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演进,以及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人际交往日趋频繁,社会生活更加复杂而多元化,“礼”也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阶级和国家的出现使“礼”的发展也到达一个新阶段,即“礼”已不仅是个人之间交往的礼节,而且成为国家统治的一种手段。在西方,“礼”一词往往指上流社会中的行为规范或宫廷礼仪,以及官方生活中公认的准则,在这一点上,其与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真是不谋而合。在西方,礼仪一词最早见于法语的Etiquette,原意为“法庭上的通行证”,随后它一进入英文就有了礼仪的含义,意即“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在古希腊,关于礼仪的论述更是频频见诸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先哲的经典著述中。之后,中世纪成为礼仪发展的鼎盛时代。文艺复兴后,欧美的礼仪也有了新的发展,从上层社会对遵循礼节的繁琐要求到20世纪中期对优美举止的赞赏,一直到适应社会平等关系的比较简单的礼仪规则,其显现出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由此可见,礼仪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是为了维护一种稳定的秩序以及保持一种交际的和谐而产生的。一直到今天,礼仪依然体现着这种本质的特点与独特的功能。所以说,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礼仪当之无愧地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繁荣。

内容概要

本书从国际礼仪的作用和意义讲起,介绍了世界经典古国和经典古礼仪的成长和发展、奇特的宫廷礼仪以及近现代的饮食礼仪、称呼礼仪、外交礼仪、节日礼仪等内容,并以五大洲的礼仪文化为主线,分类介绍了一百多个国家的饮食礼仪、日常礼仪、社交礼仪、禁忌礼仪等内容。其内容丰富、材料翔实、文笔流畅,既包容古今,又涉及中外,是一部分门别类、细致入微的世界礼仪纵横谈著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解码世界礼仪 第一节 礼仪与国际礼仪简介 第二节 国际礼仪的特点与原则  一、国际礼仪的特点  二、国际礼仪的原则 第三节 国际礼仪与世界文化发展 第四节 礼仪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第二章 世界古礼仪的发展 第一节 世界经典古国礼仪成长轨迹  一、古埃及  二、古印度    三、古代中国  四、古巴比伦  五、古罗马  六、古代日本  七、法兰克王国  八、阿拉伯帝国  九、埃塞俄比亚 第二节 世界经典古礼仪及其演变  一、婚礼    二、割礼  三、洗礼  四、剃发礼  五、亲吻礼  六、拥抱礼  七、鞠躬礼  八、跪拜礼  九、双手合十礼  十、举手礼  十一、脱帽礼  十二、丧礼第三章 奇特的宫廷礼仪 第一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廷礼仪 第二节 宫廷礼仪中的等级制度  一、英国  二、法国  三、中国  四、韩国 第三节 宫廷礼仪中的餐饮 第四节 宫廷礼仪中的服饰 第五节 登基加冕 第六节 宫廷婚庆礼仪 第七节 宫廷祭祀第四章 世界近现代礼仪 第一节 近现代国际礼仪概述 第二节 饮食礼仪 第三节 称呼礼仪 第四节 外交礼仪  附:一些国家的生活礼忌 第五节 教会礼仪 第六节 节 日礼仪 第七节 手势语 第八节 送礼礼仪 第九节 谈话禁忌 第十节 礼貌用语第五章 北美洲国家礼仪 第一节 加拿大  一、饮食礼仪  二、日常礼仪  三、社交礼仪  四、禁忌礼仪 第二节 美国  一、饮食礼仪  二、日常礼仪  三、社交礼仪  四、禁忌礼仪 第三节 墨西哥  一、饮食礼仪  二、日常礼仪  三、社交礼仪  四、禁忌礼仪 第三节 古巴  一、饮食礼仪  二、日常礼仪  三、社交礼仪  四、禁忌礼仪第六章 南美洲国家礼仪 第一节 秘鲁  一、饮食礼仪  二、日常礼仪  三、社交礼仪  四、禁忌礼仪 第二节 巴西  一、饮食礼仪  二、日常礼仪  三、社交礼仪  四、禁忌礼仪 第三节 阿根廷  一、饮食礼仪  二、日常礼仪  三、社交礼仪  四、禁忌礼仪 第四节 哥伦比亚  一、饮食礼仪  二、日常礼仪  三、社交礼仪  四、禁忌礼仪 第五节 委内瑞拉  一、饮食礼仪  二、日常礼仪  三、社交礼仪  四、禁忌礼仪 第六节 智利  一、饮食礼仪  二、日常礼仪  三、社交礼仪  四、禁忌礼仪 第七节 南美洲其他国家  一、厄瓜多尔  二、乌拉圭  三、巴拉圭  四、危地马拉  五、哥斯达尼加  六、巴拿马 ……第七章 欧洲国家礼仪第八章 非洲国家礼仪第九章 澳洲国家礼仪第十章 亚洲国家礼仪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解码世界礼仪第一节 礼仪与国际礼仪简介在西方,“礼”一词往往指上流社会中的行为规范或宫廷礼仪,以及官方生活中公认的准则。至于平民百姓,则只要求他们遵循统治阶级的法律、供权贵们奴役驱使即可。这一点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要求不谋而合。“礼”是人们交往时的一种行为规范,而“仪”无非就是各种礼的仪节、仪式。礼仪则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既被人们所认同又被人们所遵守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简单来说,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礼仪一词,在西方最早见于法语的“Etiquette”,原意为“法庭上的通行证”。古代法国为了保证法庭活动的秩序,将印有法庭纪律的通告证发给进入法庭的每个人,作为要遵守的规矩和行为准则。后来“Etiquette”一词进入英语范围就有了礼仪的含义,成为人们交往中应遵循的规矩和准则,意即“人际交往的通行证”。西方的文明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对礼仪的追求及其演进的历史。例如,西方人为了维持和发展血缘亲情以外的各种人际关系,避免“格斗”或“战争”,逐步形成了各种与“格半”、“战争”有关的动态礼仪。举例来说,为了表示自己手里没有武器、让对方感觉到自己没有恶意而创造了举手礼,后来演进为握手;为了表示自己的友好与尊重,在对方面前“丢盔卸甲”,于是创造了脱帽礼等。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出国旅游、经商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人们的往来交流越来越频繁,所以掌握国际礼仪成为我们走向国际时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国际礼仪是我们维护自身形象、向外宾表示尊重和友好的交际形式,其最重要的精神在于对他人的尊重、对环境的尊重、对一切生命的尊重。要得体地运用国际礼仪,首先应对它的特点和原则有一定的了解。一、国际礼仪的特点第一,必须以相互尊重、主权平等为基础。现代的国家关系应当是完整的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这与封建割据、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之间的关系,宗主国同殖民地附属国之间的关系不同。不论国家大小强弱,主权应当一律平等。第二,除双边关系发展外,国家间多边往来大量增加的趋势十分明显。因此在礼仪的具体做法上也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产生了新的做法。第三,国际礼仪的内涵更加丰富,包括政治外交、经济贸易、文化教育、军事国防以及民间往来等各方面、多层次的国际往来,也都依据一定的礼仪形式进行。特别是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许多公司、企业都设有专职礼仪人员或公关部门。第四,礼仪活动更加讲求实效,活动形式更加多样,具体安排更加灵活。例如领导人之间的会谈更加重视其实质性:日程安排更加紧凑合理;举行宴会讲究礼仪但不事铺张;参加宴会的人数有所压缩;宴会上发表正式讲话的次数有所减少;动员群众参加的大规模场面减少;互访代表团人数减少;生活接待更加注意安全、舒适、便捷等方面。第五,由于国际交往和活动急剧增多,繁文缛节势必成为人们不堪负荷的重担,花去许多时间和精力。


编辑推荐

《世界礼仪文化》:礼仪一词,在西方最早见于法语的“Etiquette”,原意为“法庭上的通行证”。古代法国为了保证法庭活动的秩序,将印有法庭纪律的通告证发给进入法庭的每个人,作为要遵守的规矩和行为准则。后来“Etiquette”一词进入英语范围就有了礼仪的含义,成为人们交往中应遵循的规矩和准则,意即“人际交往的通行证”。经典古礼,人类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的明证,登基加冕,帝王君主走向权力巅峰的必经之旅;宫廷祭祀,古老国家祈盼上苍保佑的心灵诉求;婚庆礼俗,红尘儿女踏入崭新人生的甜蜜约定;社交禁忌,各国民众你来我往崇尚的礼仪标准。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世界礼仪文化 PDF格式下载



内容很详尽,古今中外都有涉及,对学习礼仪文化是一个不错的参考书


很好,学习职场礼仪的必备参考书之一,内容详实,幽默风趣,写了世界近十个国家的风土礼仪,真的很使用,非常好


很全面,很适合想在这方面有深刻了解的礼仪老师


作为一个从事国际实物的人,觉得相当有用


介绍许多的知识,很有用。


有些基本的中世纪骑士礼仪都没提到,有点遗憾


内容比较全,每次有接待外宾之前,可以先学习一下。


这本书总体感觉还可以,但不够简洁,同时还有许多内容没有包含进去,让人觉得美中不足。


总之还可以吧。比较实用。


这本书纸质很好,介绍了不少世界礼仪来由,不过对世界礼仪的具体内容还是少了一点


这书是给朋友带的,内容也很全面。


和同学在学校书店里买的一样噢,速度很快~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