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危机中的清醒人

苏健 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作者:

苏健  

页数:

272  

Tag标签:

无  

前言

2008年岁末,夏斌与几位媒体、财经界的朋友闲聊。虽入冬寒,但茶室内,竹窗灯影,茶清声茂,一派热闹的氛围。夏斌一如既常,经济民生、国内海外,皆谈笑风生、挥斥方遒。在座的一位朋友说道:“夏所长,您可以出本书啊。合时,合事,合人!”夏斌问:“此怎讲?”朋友解释道:“合时,指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您的研究、您的经历是对30年来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参与与见证,出书是一种回忆与纪念。合事,指这么多重大经济、金融决策您参与其中,建言献策,百姓渴望了解其中的因由、故事。合人,指您这一生颇具理想主义和传奇性,出书,您可以为年轻人的价值追求树立榜样。”夏斌哈哈大笑,说:“你们夸我呢,我没想过这些。自己做事、做研究,一是希望于国于民有所帮助,二是个人真心喜欢,乐在其中。”朋友劝道:“现在正国强民富,经济、金融关系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国人也开始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您在这方面造诣深,有贡献,介绍您,既解释过去、记述历史,也引领着他们补充知识、发现未来,实是一件多得之举”。夏斌听之慨然,至此,答应出书一事。然自夏斌答允出书至笔者作此前言,一年又须臾而过。编书过程历时不短,一是因为夏斌数十年的钻研著述、笔耕不辍,可谓著作等身,其结集成册或散于各处的文字累计近百万字,编者删繁就简,摘轻择重,耗时不菲。二是夏斌平时做研究、写文章、参加演讲等,难得空闲,交流一些史故,所以有所拖延。三是本书追求以故事性、通俗性为主导,编者希望尽可能还原与描绘各种观点、事件的大背景,希望以通晓、形象的语言阐述经济原理,解释现象与结论,希望读者不存在阅读障碍的同时能增加一些经济金融知识。因此,对编者的写作能力挑战频频,不得不多费时日。值得编辑人员庆幸的是,这是关于夏斌的书。夏斌曾言:经济学家大致分为三类,一类以原创经济理论为目标,众多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是其代表;第二类以现实、具体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追求经济政策对于社会福利的极大化效应;第三类是“飞机场式”的经济学家,更多的撰写摆放在飞机场书亭的经济学普及读物。此三类都是社会的需要。夏斌认为,结合中国实际,以何种理论为基础,采用何种政策与建立怎样的制度,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和国民福利提高,最具现实意义。夏斌志于此,兢兢业业、精耕细作,长期以来对中国各种经济、金融政策出谋划策,影响深远。全球著名智库美国兰德公司总裁汤姆森说过,写政策文章不能太学术性。夏斌的声音上达决策层,下贴升斗小民,在严谨逻辑的背后,非常注意通晓性,往往化繁为简,准确、严谨、平实的文字中透着至简的道理。“大家”的通俗语言,自然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很大方便。

内容概要

  本书的主人公夏斌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著名的经济金融学家。2009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亲自颁证授予其“国务院参事”一衔。本书就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告诉读者这样一个夏斌:他从80年代初学成之际的“金融改革方向思考”,到眼下时兴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到二十多年一以贯之的货币政策“影子人”;他从金融危机中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到深受百姓关注的房市、股市;上到决策层的采言、美国总统的回应,下到市场人士的瞩目、百姓利益之所寄,夏斌都以其率真的性格、睿智的眼光、渊深的学识,影响、写就着许许多多精彩的故事。  在当下国人关心金融如何危机、经济如何发展的大背景下,本书以夏斌各方面研究成果为“横”,以其人生历程为“纵”,在讲述着学术、政策故事的同时,穿插介绍宏观经济、金融政策、货币政策的演变轨迹,使读者在阅事、知人、增识的同时,了解中国经济金融改革的演变历程,并预知国家未来的政策导向与脉络。

书籍目录

1 货币政策“影子” 草绘“货币政策”蓝图 “副业”之作,获奖之文 “号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货币政策的“魔术师”  走在前面的人 求解“国际收支失衡”  献计“对抗‘过剩流动性”’ 反思“人民币升值” 2 危机中的清醒人 2008年的“绝唱”  为百姓鼓与呼 大家风范——“一揽子”政策 再出奇计救危澜 思深忧远,为国为民 “一片冰心在玉壶”3 不测股市行情,心系股市发展 深交所的峥嵘岁月 漫漫熊途 监管艺术 蓄势待变 看“5·30”前的热情 热情升级 急转直下 风云再起4 信托业“老船长”的心路 峥嵘岁月——屡教不改的“坏孩子”  最后一次整顿——“信托业的老船长” 整顿背后——“好孩子,坏孩子?”  整顿背后——监管之道 金融第四支柱——凤凰涅槃5 破题“金融控股公司” 破题之议 “金融控股研究第一人”  再建一功——风险与监管6 从私募证券基金到私募股权基金 见于未萌——私募基金7000亿元 私募基金——何方“神仙”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国资本市场的“短板”7 四大行改革:背水还有几战 2.7万亿元金融“黑洞”  四大银行改革方案 迈不过去的四道坎 国有银行贱卖否? 异议海外上市 再议海外战略投资者 银行治理结构的思考8 巨额外储怎么办 外汇储备——一国财富 答疑解惑——初次说“度” 建言献策——二次说“度” 老成谋国——催生中投 更上层楼——奇思妙想 “抛售美元”——“吓坏”布什 与国同忧——排解国“难”9 金融创新与监管协调 解“猫鼠关系” 监管协调的下一步10 不断求解金融改革“绊石” 金融改革方向是什么 如何反思亚洲金融危机 坎坷前行的城商行 邮政储蓄与邮政体制:联动改革11 中国房市应以消费为主 “吾家有女初长成”  “青春躁动期的少年”  疯狂的背后——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一文定方向12 直指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探本溯源——金融“海啸”深层次原因 冷静务实——中国“要什么” 人民币区域化路线图

章节摘录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自1988年在海南起步。1988年8月,有着天涯海角之称的海南岛从广东省脱离。一夜之间,这个人口不过160万的小岛成为了全国各地淘金者心目中的“理想国”。鼎盛时期,海南的房地产公司数目达到了2万家,伴随着地产公司数目一起凯歌高唱的是海南房价,1988年海南房地产平均价格为1350元/平方米,短短五年间,在1993年上半年达到了顶峰,7500元/平方米。每80人便有一家房地产公司,谁也不知道房屋究竟为谁而建。所有的人都在玩一个古老的游戏——击鼓传花,只是人们总是乐观地相信自己能在哨响之前,花落他家,而泡沫在传递中越吹越大。1993年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到海南视察,发现海南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失控,一声令下:停止银行贷款。海南房地产热浪应声而落,95%的开发商关门倒闭,数千家开发商卷款逃离,留下了600多栋“烂尾楼”、18834公顷闲置土地和800亿元积压资金,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坏账就高达300亿元。有个故事,后来一位外地银行官员去海南处置不良资产,被带到海边,他纳闷地问:抵押的土地在哪里?向导告诉他:现在涨潮了,等退潮时地就出来了。恍惚之间,天涯、海角的海南变成了天涯、海角、烂尾楼的海南。这是中国第一次房地产泡沫,它轰轰烈烈地来了,又倏忽破灭,留下满目疮痍,令人感慨无限。


编辑推荐

《危机中的清醒人:夏斌与中国经济金融政策演变》编辑推荐:温家宝总理2009年11月13日在中南海紫光阁亲自授予夏斌“国务院参事”证书。夏斌是这样一个人:作为成功的政策经济学者。他始终站在改革的最前沿。务实而前瞻的政策建言屡屡成为高层决策的参考,多项政策轨迹中频频看到他的杨想“影子”。他是当之无愧的“国之策士”。〈br〉——《中华英才》“60年60人”人物评语〈br〉知屋漏,他在宇下明察,成为中国金融政策研究第一人〈br〉知政失,他在草野真谏,彰现中国金融业的诤臣〈br〉知经误,诸子慎思竭虑,是制度建设中的肱股〈br〉——“2006中国金融年度人物”颁奖词〈br〉在编辑此书过程中发现,夏斌不枉为。中国金融政策研究第一人”:一是夏斌的“前瞻性”,他总是能够基于现实需要又领先于他人,提出当下经济、金融最急需研究的课题。早从1 987年的国库券转让方案,晚到本世纪初的“中国私募基金报告”、“金融控股研究第一人”。到2008年美国危机中的“中国两大历史机遇”、“房市调控应以消费品为主”等,均有例证。二是夏斌的“全面性”,其涉及的研究内容几乎涵盖货币与金融的方方面面,从货币政策到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从信托、股市、房市、基金,到汇率改革、金融中心建设;从银行改革、外储管理改革、邮储改革。到国家金融战略、金控公司建设、金融监管协调,均有所涉及。三是夏斌的“预见性”,其无论是前瞻性地提出问题。还是对经济金融形势分析后的政策建议,或者情势危急受人咨询的结果,夏斌的思想、观点及其智慧,都能在政府的政策中找到其“影子”。在书中“信托业的老船长”、“巨额外储怎么办”、“催生中投公司”、“化解四大银行风险一揽子建议”等章节下比比窥见。读者可通过这三方面的内容,了解到夏斌的观点是如何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政策与现实的方方面面,值得慢慢阅读和品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危机中的清醒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