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青海湖畔的人与神

仇保燕 方志
出版时间:

2007-11  

出版社:

方志  

作者:

仇保燕  

页数:

362  

字数:

299000  

前言

  这是一部讲述青海湖周边逐水草而居的藏族人民俗、民风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描绘了藏族人衣食住行、婚葬嫁娶、生老病死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逸事。  青海湖畔是一片令人神往的土地。这里有雪峰、大漠、湖泊、森林、河流、草原,空气恬静而透明,地理环境的相对封闭,使她与外界的联系受到阻隔。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藏族人祖祖辈辈在这里与大自然奋力搏斗,造就了这个民族淳厚、善良的品格。这里映射着原始自然风光的旖旎,也摇漾着藏族人文景观的恢宏,茫茫雪域遮盖着诗化的神秘。  这部作品是笔者在藏区多年耳闻目睹的漫记,在写作中力求内容翔实和文笔流畅。应该说,该作品绝非仅仅具有生活情趣,而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着力于藏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表现,将艺术化的人生哲学倾注于笔端,由此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审美标准和人的价值观。  阅读这部作品,您会从中产生清新圣洁的感受,从字里行间看到一个徒步于茫茫雪域的行者的身影,在对世界屋脊的骋目中,领略一个民族风情美所具有的深刻内涵。让我带您前行。

内容概要

这是一部描述青海湖周边逐水草而居的藏族人民俗、民风的作品。作者用他那儒雅流畅的文笔,客观再现了藏族人衣食住行、婚葬嫁娶、生老病死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逸事。其中“帛画‘唐卡’”“画乡吾屯”、“话说活佛”、“学海无涯”等篇章,描写细腻、深刻,内容尤为精彩。全书描绘的是一个清新圣洁的世界,体现出了藏族风情美所具有的深刻内涵。

作者简介

1930年出生于北京。曾任中共青海南部工委秘书、《祁连山报》副主编、海北藏族自治州政府文教局局长、中共海北州委宣传部部长、海北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青海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
1949年随军进入青海省,1952年赴青海牧区,在牧区工作33年。1980年以来,在

书籍目录

青藏高原江河源头安多娃多彩的服饰食俗种种饮茶识趣游牧生涯话帐房爱情三部曲牧场上的婚礼抢婚喜剧婚姻与家庭人之初天葬概观信仰民俗入微世风索隐古朴民风送真情高歌畅舞藏传佛教记事纳入膜拜体系的美术话说活佛甘守清寒的阿卡黄教圣地后记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8.3万平方公里的地域面积是一种什么概念呢?可以这样认为,这块地方和欧洲的奥地利共和国的国土面积基本等同,或是比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面积还要大一些。  考察队员们抵达可可西里后就惊奇地发现,8月,正当内地挥汗如雨酷热难当的盛夏,高处不胜寒的高原腹地却是飞絮频频,平地积雪。科学家们刚刚进入无人区的边缘,就受到了风雪的欢迎。铅云欲坠,漫野皆白,疾风凛冽,气温降到一6摄氏度,人们在羽绒服里缩着身子。据说在冬季,这里的最低气温是摄氏零下四十多度,狂风可持续二十多天,人们会面临被暴风雪困死的危险。这里河流纵横,湖泊交错,其中一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就有一百多个,但这些湖泊大多是咸水湖,能供人饮用的淡水不多。在艰难的跋涉中,他们看到,犹如台风中心的平静,青藏高原虽峰峦簇拥,而它的腹地却山舒水缓。这里的谷地平畴开阔,形成世界屋脊上偌大的高台。在这片地方,气候变幻无常,急风和暴雪司空见惯,明明是晴朗的天空,瞬间狂飙大作,乱云飞渡,青紫色的浓雾笼罩山峰,把天地连接在一起。随之,闪电在地表跳跃,滚地雷刺耳的爆炸声由近及远,闪电雷鸣过后,鹅毛大雪就开始漫天飘洒。属于这里的寒冷别开生面,属于这里的温暖也自成一格。这里是特别受太阳恩泽的地方,紫外线辐射强度超出平原地区两倍以上,这种强度的紫外线不仅能把人的皮肤晒黑,而且能导致严重晒伤,皮肤老化,白内障和角膜生出不正常块状物,引起视觉障碍。清晨,夏天的太阳一露出地平线就燃烧起来,发出让人有烧灼感的光芒;到了中午,更是赤日炎炎,晚上九时,落日余晖依然发出炫目的红光。但是,一旦进入夜间,气温便急剧下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昼夜温差极大。  这里不是生命禁区,生命在这里虽谈不上潇洒和辉煌,但也充满生机,有二百多种耐寒植物在这儿扎根。


编辑推荐

  雪峰、大漠,湖泊、森林,河流、草原,空气恬静而透明,茫茫雪域遮盖着诗化的神秘。这里映射着原始自然风光的旖旎,也摇漾着藏族人文景观的恢宏。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青海湖畔的人与神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