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飞豹”
2010-1
航空工业出版社
陈一坚
249
刘宇辉
无
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中航工业的院士群体是航空技术领域的学术权威和资深专家,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的振兴和发展建立了卓越功勋,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航空工业的宝贵财富。探寻院士们的成长足迹,给人以启迪和震撼。他们有的少年立志,投身航空,报效祖国;有的家境贫寒,顽强拼搏,奋斗一生;有的屡遭挫折,百折不挠,矢志不渝……他们身上闪耀着坚持真理、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凝聚着自强不息、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展现了淡泊名利、爱党报国的民族精神,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航空报国,强军富民”、“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集团宗旨和理念,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在中航工业加快改革步伐、全面实施“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发展战略的关键时刻,我们推出《中国航空工业院士丛书》,就是要从院士们身上汲取智慧与力量,弘扬精神,放飞思想,激情进取,创新图强,为把中航工业早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大企业集团、把我国建设成为航空工业强国而努力奋斗!
陈一坚是我围著名的飞机设计师、“飞豹”战斗机重大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的决策者和总设计师。本书通过陈一坚本人及其50多位同事、亲朋的回忆,以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报刊、杂志、电视和网络媒体的宣传报道,生动、真实地再现了一位矢志航空报国,命运坎坷、成就卓著的飞机设计师的成长历程和多彩人生。 本书对于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历史沿革、关注中国造“冲天飞豹”前世今生的航空从业者以及广大军事爱好者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第一章 初识飞机 故乡与家世 父亲 童年 初识飞机第二章 辗转求学 志愿写满航空 水木清华 抗美援朝 巧遇良缘第三章 理想起航 迈出第一步——设计歼教l 支援南昌——试制初教6 艰难积累——研制强5、东风107 渐入佳境——参与摸透米格-2l 我和导师徐舜寿 来到603所第四章 运7仿制 研究制定总体方案 主持疲劳试验第五章 十年动乱 蒙受不白之冤 我会脱离苦海第六章 我与“飞豹” 究竟要什么样的飞机 “飞豹”娶了“洋媳妇” 与MBB谈判 规范转轨 方案调整影响深远 “量力而行”要“有所作为” 重现转机第七章 十年铸剑 减重到“克” 计算机辅助飞机设计 没有原准机也要设计好飞机 二十年不落后 全机最优、全周期最好第八章 自成体系的组织架构 传为美谈的“三驾马车” 各司其职的总师系统 全面推行质量管理第九章 一切通过试验 风洞试验 进一发匹配方案与试验 轰5导弹试验机 67%强度试验 弹射救生试验第十章 一飞冲天 砺剑惊心 跨声速振动 试飞一等事故 可靠性补课与疲劳定寿第十一章 横空出世 第一次接受检阅 亮相珠海航展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实弹演习百发百中 补记第十二章 院士十年 为大飞机立项奔走呼号 从总师到教授 温馨晚年附录一 共同走过的峥嵘岁月附录二 印象陈一坚附录三 陈一坚重要文稿附录四 陈一坚生平大事年表编后语
回想起来,家里对我影响最大的是父亲。我的父亲陈昭奇生于1898年。在他的青年时代,清朝就结束了,辛亥革命已经成功。父亲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除了念《四书》、《五经》以外,还念了国立中学、大学,所以,他的思想比较开放。国内学业完成后,父亲打算出国去继续读书。但我祖父不同意,要求他继承祖业。父子俩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父亲拿了些衣服就离开了家,自己考取了公费出国留学,去日本东京学习机械工程。出生于商人世家,子承父业乃人之常理,偏偏到了父辈却斜生旁枝,读书治学代替了经商之道。不过正是父辈的这种执著和追求,加之祖先之灵和“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及第垂范,都对我影响至深,也促使我走向一心求学和航空报国的道路。父亲不顾家人的反对,怀抱“教育救国、科技强国”的美好愿望去了日本。虽然父亲是负气离家的,但到了日本之后,祖父还是给他寄去了生活费。当时,公费已足够个人使用,所以,父亲又将祖父给的钱寄回,要祖父用来供弟弟们念书。父亲在日本念完书后回到国内,受聘于一所学校,正好遇上“一二·九”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父亲愤然走上街头,抗议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暴行,并经常给学生讲述历史上民族英雄抗击外族侵略的故事。我记得,自己当时还很小,父亲每次游行回来都拿着宣传册,很激动地跟我和弟弟讲一些东西。自己那时候还不大能理解,现在想来,父亲温文尔雅的学者风范和强烈的爱国之心影响了自己一生。父亲年轻时有过献身教育事业的抱负,他的理想是教育培养青年一代,他认为,国家积贫积弱,主要原因是缺少教育,从此矢志“教育救国”。但当时由于国民党统治者的腐败,他的理想变成了泡影。他一向痛恨贪污腐化,不愿做随波逐流、同流合污的知识分子。他的朋友当时任江西省公路局长,来电请他去当“官”,他拒绝了。伪教育厅屡次请他担任高工学校校长,公文已经送到了,父亲把它退还,坚决不干,认为还是当教员最好。最后,他谢绝各处的聘请,到学校教书。那时候,家乡福州留学生还比较少,父亲最早受聘于福州国立高级职业学校,一开始就是学校的教务主任,后来又进入福州大学机械系任教授,终其一生。解放前,父亲亲眼目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他的指导思想是明哲保身、无瑕无疵,决不同流合污。然而,家庭生活的担子又压得很紧,所以那个时期,父亲思想上是沉闷而苦恼的。对当时的状况他只有嗟叹的份儿,完全失去了希望,找不到出路,因而他信了佛教。一方面相信科学,另一方面他以唯心的宇宙观当做自己精神的寄托,在这种既怕政治又没办法的情况下,他反对我们参与政治运动。家庭教育也是如何做个清白、高尚、有修养的人,而且具有一定的技术,有一个铁饭碗,争取将来在社会上无求于人,也不欺人。那时,父亲对我们的教育和要求是:财会尽、势会倒,只有自己有本领,学好技术才行。还希望我们不要专做文书生,应该文武双全才好,他希望我们将来做学者、科学家,要我们兄弟姐妹之间相互帮助,不要相互依赖,都要争取学会独立工作和生活。P4-5
提笔之初,陈总就对我讲了这样一番话:“我首先要说明的是,‘飞豹’也好,其他成果也好,都是一个团队的成就,绝对不是个别人的功劳,特别是搞系统工程,更讲究团队合作,我一个人哪能攻下那么多科学难关呢?!从设计论证到投入生产,再到试飞成功,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团队协作,这样才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总设计师只是整个团队中的一个角色,一个代表,做了一些基础性综合集成、协调等工作。依靠大家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才能取得这些成果。”这番话,后来还被这位有着仙风道骨的外形,清瘦儒雅、和蔼从容的老人一遍遍地重复。他就是因中国“飞豹”而声名远播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飞豹”型号原总设计师陈一坚。他和研制团队的传奇故事,经由中央到地方的各种媒体一次次走进千家万户。他是如何与“飞豹”飞机这样一个响亮的名字结下不解之缘的?我们试图用这本书来解读、记述那一个个传奇背后的故事。陈一坚院士在百忙中为我们编写该书提供了大量素材及相关线索,对于水平有限又一心想把这本书写好、编好的作者,陈院士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与支持,一次次配合采访、修改全文,今我们感动不已。给我留下难忘印象的是采访期间,陈院士曾经三次眼含泪水:一次是回忆躲避轰炸时目睹襁褓中的婴儿被妈妈捂死的惨景;一次是提到自己的夫人和孩子伴着他一路走来的付出与艰辛;还有就是说到“飞豹”研制这个团队——感觉他几乎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对于这支托起英雄“飞豹”,也托起他这位工程院院士的可敬团队的赞叹与感激。本书是集团公司企业文化部统一部署并组织编写的((中国航空院士丛书》之一。编写期间,一飞院党委和政治部高度重视,多次召开恳谈会商讨有关事项。该书先后采访了40多位“飞豹”研制亲历者,张国治、徐甘泉、马承麟、易志斌、张克荣、黄炳新、钟定逵、高忠社、浦传彬、陈绍猷、龚国政、卢长吉、钟至人、刘根起、朱余华等院内外老领导、副总师为该书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和相关素材。20多位中青年科技骨干对全书初稿提出了修改意见。沈长河、付大卫、秦凤奎、吴克明、詹孟权、徐嘉善、任长松等老领导、副总师多次对编者给予指导,一次次审改全文。特别需要提到并在此深表谢意的是,该书编写期间,得到集团科技委师元光先生和陕西省著名作家徐剑铭先生及时而重要的指点,使全书在思想性、逻辑性、感染力以及可读性上有了明显改观。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书中的疏漏和不足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无
让人对飞豹和飞豹设计师有了详细了解。
这本书很好,通过读书可以了解陈一坚的心路历程,感受那个非常的年代和人。
内容OK,就是书的装订有些问题!北京凯达印服有限公司水平太差了。
这一套书都不错,老派的知识分子值得尊重啊
不知道是不是普遍现象,反正我买的这些中航院士系列的书籍,封皮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印痕。也不知道是运输问题还是印刷装帧问题。。。。比较悲剧。内容方面很多资料,很翔实而全面。。挺好
内容很一般,图片很少,故事性也不强。反正一般般吧!
内容一般, 几乎没有什么有意思的部分, 故事性不强, 也没有史料价值, 技术相关部分也充斥着低级错误.
看来, 这类书要当事人自己写比较好看, 中国的看屠基达超7史话, 外国的看耶格的自传, 比这个好多了. 作者动笔前也要先充实一下自己再说, 纪实的文字还比不上国外的小说, 以前看<追踪红十月>, 看<宝石勋章>, <魔鬼的抉择>都比这技术性要强.
这是一本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艰辛、曲折发展历程的好书,值得推荐!作者是“飞豹”设计总师,工程院院士,用科学、理性、朴素的语言,对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初创和发展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追述。以前对“飞豹”很不屑,总觉得吹的成分多,毕竟人家3代机都服役多年了,我们中国才搞出个2代机,读了这本书,让我对“飞豹”有了全新的认识。航空工业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中国近代以来就积贫积弱,人才和技术都十分匮乏,1949年意识形态转向后,又长期对外闭关锁国,对内斗资批修,政治运动接二连三,使大批知识精英备受摧残,民族创造力被扼杀,生产力长期徘徊不前,国民经济几近崩溃,而以作者为代表的一群科技精英们,于如此艰难困厄的条件下,以对国家、民族高度负责的精神,忍辱负重,执着坚守,为国防航空工业留下宝贵的种子,等到改革开放后终于开花结果,殊为不易。这本书还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飞豹”计划的三起三落、飞豹首飞就发生的严重震颤、后来又发生的尾舵脱落、机毁人亡等事故,以及“飞豹”在钓鱼岛与日机对抗中的首次惊艳亮相……,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除了作者本人的自述,还加上了“飞豹”研发团队成员的评述,使得本书内容更为全面、真实和客观。在国外,著名飞机设计师、飞行员、宇航员……的个人传记很多,但是,国内由于长期闭塞、保守的意识,使得这一类传记很少,以至于许多科技精英们的工作湮没于无闻,感谢航空工业...出版社组织力量出版了这一系列丛书,让国人对那些长期在国防科技战线上执着坚守、默默耕耘的科技精英们,有所了解,我们期待能有更多这样的图书问世。 阅读更多 ›
国防工业历来保密,不管是新秀还是老朽,武器装备的研制和基本数据长期秘而不宣。这样做有好处,可以不让外敌摸清底细,但副作用也不小。人民不知情,缺乏自信心,见人矮三分。反观外国,总是将自己的军机军舰坦克大炮吹嘘的天花乱坠,给人天下无敌的印象。许多军迷对美国武器的性能数据了然于心,却不能说出我国同类产品的一二。于是,外国权威和国内的准汉奸掌握了话语权,“唯武器论”和“亡国论”甚嚣尘上,军队的战斗力和光荣传统却退居幕后。以至于有人以为解放军连“国军”、“人民军”都打不过,遑论美军了。不要小看此类宣传,它可以麻痹意志。当年的伊拉克今天的利比亚几乎都是不战而曲己之兵。吓也吓趴下了。出现上述情况并不可笑,而是可叹可悲。改变状况的方法之一,就是增加对自己人民的透明度(不是美国人要求的“透明度”),夺回话语权。当世人热议第四代战机的先进性的时候,你还抱着二代半国产战机的保险箱不放有什么意义?如今不同了,从《我和“飞豹”》中可以看见某种变化,有些过程公开了,部分数据解密了。仅此,这本回忆录就具备了较高的阅读价值。
探寻院士们的成长足迹,给人以启迪和震撼。他们有的少年立志,投身航空,报效祖国;有的家境贫寒,顽强拼搏,奋斗一生;有的屡遭挫折,百折不挠,矢志不渝……他们身上闪耀着坚持真理、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凝聚着自强不息、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展现了淡泊名利、爱党报国的民族精神,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航空报国,强军富民”、“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集团宗旨和理念,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对了解大师很有帮助,让人由衷地发出敬仰。但本书和央视里某特辑的内容雷同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