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川间峁上的沉思

段忠民 段忠民 现代出版社 (2010-04出版)
出版时间:

2010-4  

出版社:

段忠民 现代出版社 (2010-04出版)  

作者:

段忠民  

页数:

260  

Tag标签:

无  

前言

实在说,“川间峁上的沉思”这个“帽子”有点大,因为这里所涉及的古戏台、古村落、古围堡,无论是从所涵盖的地域还是风格的多样性上看,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不但不包括江南,甚至就是北方,也只是山西、河北很有限的一部分,因此也就难说更周全、更详尽地把握住了它们。不过从另一方面看,所见虽然有限,感触也难说有多么独到,那种已经许久不曾有过的冲击感,还是涌动难按,这或许正是坐井观天可欣慰的一面。我接触北方的古村落、古戏台、古围堡实在是出于偶然,甚至可以说是出于盲目与下意识,意思就是说我从来就不是一个理性的艺术文物的探究者。20世纪80年代,当“旅游”还只是一个时髦的字眼时,我已经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一路南下而去了。翻大别山,下武汉,再九江,抵庐、黄二山,经苏杭返京,圆了北京人“下江南”的美梦。那以后,虽然行千里路的夙愿依旧魂牵梦绕,却从未将目光投向西北,总觉得一个北方人是无论如何找不到充足的理由去那片呆板、荒蛮的土地跑上一趟的。直到时过境迁,终于有一天姑苏城的钢筋水泥、秦淮河的灯红酒绿吓得我不敢再去,便蓦地想到京城的周边,想到还有河北、山西,于是便懵懵懂懂地上路了。接下去的竟是一见钟情,难舍难分。

内容概要

  实在说,“川间峁上的沉思”这个“帽子”有点大,因为这里所涉及的古戏台、古村落、古围堡,无论是从所涵盖的地域还是风格的多样性上看,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不但不包括江南,甚至就是北方,也只是山西、河北很有限的一部分,因此也就难说更周全、更详尽地把握住了它们。不过从另一方面看,所见虽然有限,感触也难说有多么独到,那种已经许久不曾有过的冲击感,还是涌动难按,这或许正是坐井观天可欣慰的一面。

作者简介

段忠民,北京戏剧家协会会员。长年或哄孩子扮戏,或游走于高校[冒充]导演,故自谓[戏剧普及工作者]。做校园剧、短剧四十余,获有影响奖项十余篇。报端[豆腐块]数十枚,不足以言。然倍感珍惜者,惟从教于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三十八年。学生无数,欣慰无尽余自幼聪敏,胸无大志。厌学门,乐左道,人嫌,狗不待,故成熟迟缓,晓世甚晚。及至弱冠,遇了鲁迅、柔石、曹禺;识得莎氏、普希金、莫里哀,方知为人之道,为世之理,为情只要。继而猎犬般搜寻一切先哲。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如五柳先生,[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天道酬勤,命不负我,终将自己修成[文革]之异类。三十而立,而我愈六十仍未立,四十而不惑,而我未及四十已不惑:理直气壮的享受自己。

书籍目录

前言曾经的家园——古村落灯火阑珊处的绝响——古戏台走向消失的壁垒——古围堡附件:中国1982——二十五年前的记述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曾经的家园——古村落其实就观光旅游而言,人们走出家门,把自己扔向什么地方,有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准则:哪儿陌生——陌生到全然无知;哪儿熟悉——熟悉到常常在梦里相见,那就是该去的地方。陌生好理解,无非是填充猎奇、探秘的心理,拉大与习惯了的事物之间的反差。而熟悉则深刻、复杂得多,大抵近乎于心灵感应的寻梦,完全是前人、高人、异人早已描绘、锁定好的,等自己活到一定岁月,才觉得那些被描绘、被锁定的,是活出了滋味,脱了俗,成了仙的心悟,是世间最好的去处。于是,也就依着“读万卷书,行千里路”的古训,匆匆忙忙地上路了。东边的向西而去,去闯春风不度的玉门关;西边的朝东而来,来看洪波涌起的沧海。但有意思的是,不管是天子脚下的京城,还是旧时帝都的西安、开封,乃至大多生活在北纬33°以北的人们,但得空闲,总会不约而同地涌向灯红酒绿的秦淮,以及香风弱柳的苏杭。究其原因,据说全是因为亚热带的气候闹的,使得淮河、汉水、洞庭、鄱阳一年四季总是湿漉漉的,像缠绵的思绪,委婉的柔肠,这样的地方自然讨得北人的欢喜。他们在那里滋润肌肤,浸泡情感,享受在北方时难得的朦胧与细腻。至于那些已经逝者如斯的文人墨客,爱江南更是爱得痴迷,爱得贪婪,爱得那么有道理。

后记

不知是怎样一种原由,待书稿完成那一刻,反倒觉得无聊、无趣了。呆板的文字,不无矫情的议论,比之鲜活灵动的外部世界所给予我的,显得那样空洞、肤浅。也是那一刻,才真正理解斯诺、索尔兹伯里、史沫特莱们,为什么在几十年后仍然沉浸在当年“红色之旅”的痴迷中。相比之下,也许是因为自己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缘故,所以才像堂吉诃德似的,那样的不甘。以至越是面对不解与嘲笑,越是冥顽地于得意与虚荣中尽情地享用。还记得《一只小甲虫》是我依据当年在旅途上的经历鼓捣的剧本。如今,本子还在继续着自己的沉梦,而“小甲虫”,变成了老甲虫,且顽强地爬着,爬着……癖好是生命,而生命的存在不需要谁的理解。最后,感谢摄影家曲扬先生为书中照片的整理、润色所做的工作。感谢左湘、王树、李岩、段忠中等在各方面为本书所提供的帮助。

媒体关注与评论

如果没有工业,我们的时代是贫瘠的,而如果没有艺术,工业就是野蛮、愚蠢的。  ——奥斯卡•王尔德现在的中国,是人口、方言、地理、加上主权的新中国。文化的、伦理的、生活方式的那个中国,没有了。  ——陈丹青人们的审美本能需要它们,需要那种在老而弥坚面前享受追忆、赞叹时空的感觉,在衰落、危亡的气氛中,释放哀怨、凭吊的情怀,在与古人的对话中寻找关于人生、宗教、极乐、归宿的答案。  ——段忠民


编辑推荐

《川间峁上的沉思》:城市娇惯了我,继而又让我在她面前虚伪,因为我的心在苍凉的荒原,在那些早已逝去的岁月里。我把我的眼睛“数码”了。我得跟它们唠叨我的私房话,让它们晓得我对它们的敬意,晓得自己的轻浮和愚蠢。大众化压根不是我想要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一瞬,能扯着喉咙喊给一大帮人听吗?中国1982——二十五年前的记述,灯火阑珊处的绝响——古戏台走向消失的壁垒——古围堡•曾经的家园——古村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川间峁上的沉思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