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呼兰河的女儿

季红真 现代
出版时间:

2011-5  

出版社:

现代  

作者:

季红真  

页数:

51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萧红全传:呼兰河的女》内容包括了富饶北疆的边陲小城、乡绅地主之家、顽童生涯、祖母死了之后、母亲之死与继母过门等。

作者简介

 季红真,1955年2月生于浙江丽水。当过农工、印刷工,毕业于吉林大学、北京大学.文学硕士,现为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出版文学评论集《文明与愚昧的冲突》等十种,获当代文学研究会颁发“1988年当代文学研究奖”等9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富饶北疆的边陲小城
第二章 乡绅地主之家
第三章 顽童生涯
第四章 祖母死了之后
第五章 母亲之死与继母过门
第六章 觉醒的少女时代
第七章 升学风波
第八章 进入现代大都市
第九章 投身学生爱国运动
第十章 祖父死了以后
第十一章 出走北平求学
第十二章 再次出走北平
第十三章 软禁与逃脱
第十四章 陷落东兴顺
第十五章 投书裴馨园
第十六章 热恋萧军
第十七章 逃出囚笼
第十八章 生产的刑罚
第十九章 落脚欧罗巴
第二十章 筑巢商市街
第二十一章 走上左翼文艺之路
第二十二章 爱情的烦恼
第二十三章 逃离“满洲国”
第二十四章 驻足青岛
第二十五章 初到上海
第二十六章 进入上海文坛
第二十七章 在鲁迅夫妇身边
第二十八章 爱情的“苦杯”
第二十九章 躲到东京
第三十章 重?上海
第三十一章 最后的北平之行
第三十二章 “八·一三”前后
第三十三章 暂居武汉
第三十四章 临汾:两萧分手
第三十五章 西安:情结端木
第三十六章 退回武汉
第三十七章 奔逃重庆
第三十八章 栖身北碚
第三十九章 避居香港
第四十章 情系呼兰
第四十一章 在战火中挣扎
第四十二章 与蓝天碧海永处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第一章 富饶北疆的边陲小城祖国的东北地区,是指山海关以外的所有领土。在清代被称为满洲,辛亥革命之后,则称为前清东北地区。张学良易帜以后,则称为东三省,除了目前的三省之外,还有被划归内蒙古的呼伦贝尔盟等五个盟,所谓东蒙五盟。这块广袤的上地,历来是生命进化与文明发展的宝地。中生代的地质年代,生物向陆地攀缘迁徙的时候,这里就已经繁衍密布着各种生命,包括最高级的物种。朝阳古生物化石的发现,使这里成为“世界第一朵花开放的地方,第一?鸟飞起的地方”。早在17.5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东北地区活动。1996年,在黑龙江省阿城县交界镇,开采石灰石意外发现的溶洞中,大量存留的动物化石上人工打击的痕迹与地面残留着的过火遗踪,都证明着这个事实”,。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还有各种矿产。历来以生产木材、人参、兽皮、山货、珍珠等著称。在漫长的文明史上,各民族人民在那里生息劳作,由釆集、渔猎、游牧、农耕到近代的工业文明。中古时期,满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和锡伯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居住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上。其中,达斡尔、鄂温克和鄂伦春这三个部族,均为契丹血统,由于共同居住在黑龙江中上游两岸,而且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往来密切、彼此交融,清朝文献中统称为“索伦三部。”。东北地区最早的居民主要是四大族系,以蒙古族为主体的东胡族,包括高句丽在内的扶余族,满族的祖先肃慎族和汉族。其中满族的祖先是那里最古老的居民,世代居住在乌苏里江、黑龙江和松花江的下游,以及长白山里。周、秦之前,称之为肃慎,汉魏称挹娄,隋唐称硃輻,之后称为女真。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族,从此,满族居住的东北地区被称为满洲。商、周时期?始,满族就与中原地区来往密切,据史书记载,周武王时进贡“楛矢石始磬”,“周代来服”,可以参加国家的各种典礼,是王室近族。唐代著名的渤海国是硃鞨族为主兼容扶佘族的地方政权,比照长安建立的东京城是当时亚洲第二大城市,不久臣服于武则天执政的唐朝。隋唐、宋明时期,中原政权对他们都有册封。在漫长的历史征战过程中,东北各民族彼此融合,开发了这块寒冷而富庶的土地。元末明初,女真人南迁之后,逐渐形成三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女真人在传统渔猎的生活方式中,已经有一部分具有初步农耕的文明,只有与鄂温克、鄂伦?融合的野人女真仍然以渔猎为生。建州女真逐渐征服统一其他女真部落,至17世纪,满族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民族伦理共同体。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征服海西女真和大部分野人女真之后,建立起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的大金政权,并且把统治下以满族为主的东北各民族人民,组织成政治、军事和生产高度一体化的社会组织,即著名的八旗制度,满族人由此被称为旗人。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族,从此满族居住的东北地区被称为满洲。次年,皇太极改大金为大清,在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打北京的硝烟中,说服吴三桂回兵一起打败李白成,多尔衮迎顺?皇帝人关,从沈阳迁都北京,从此统治中国268年。寿宴结束以后,又过了几天,萧红依依不合地告别了祖父,返回哈尔滨。临走的时候,她一步三回头,像回来的时候一样,又看见祖父苍白的脸,闪现在玻璃窗里,凄凉地看着她。萧红觉得心痛难忍,流着眼泪离开了家Ⅲ。如果仅仅是老祖父的身体情况让她放心不下,似乎不至于这样伤感。仅仅担心自己身体的衰老不支,张维祯对孙女的留恋,也不至于难合难分。祖孙两个的惜别之情中,是否还有更深刻的原因?一旦订婚,萧红就永远是汪或王家的人,不仅是空间的距离减少了祖孙相见的机会,家族文化的传统是更加深广的鸿沟。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没事儿是不可以随便回娘家的。老祖父知道家人为她订婚的事情,意识到自己要永远地失去这个至亲的孙女。当然,这些都是推测,没有准确的资料支撑,但是所有的谜团似乎都汇聚在这次寿宴前后。以萧红的敏感,大概隐隐约约地知道一些家人的谋划,以回避的方式摆脱内心的烦恼。加上对祖父的挂念,订婚的事情大约不是她思虑的主要问题。她对祖父的挂念很快就被国家大事冲淡了,“中东路事件”导致的佩花募捐大会,又一次激发了她的爱国热情。或者说,她以对国家大事的狂热,来有意识地忘却自己的烦恼,也消散对祖父满怀凄凉的思念。一直到6月初,她接到祖父病危的电报,才从迷狂中沉静下来,急忙赶回呼兰家中。下了火车之后,萧红坐着马车,向张家大院奔去。离家门还很远,就看见了高高挑起的白幡,听到怆凉悲号着的喇叭声。马车停在喇叭声中,大门前挑着白幡,门框上贴着白对联,院子里搭着灵棚,许多人闹闹嚷嚷着,吹鼓手们不停地吹着喇叭。祖父已经被放在堂屋的床板上。萧红一头扑过去,掀起他脸上蒙着的纸,冲着他苍白的脸号啕大哭起来。

媒体关注与评论

萧红是中园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她那“女性作者的细致观察和越轨的笔致”,至今鲜有超越。《萧红全传》以翔实的资料和对萧红深切的理解,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伟大作家的今生今世。季红真的文学笔致和研究功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既在云端也在大地的萧红。风云际会的历史和鲜活的个人传奇就这样展现在我们面前。  ——孟繁华季红真是一位具有深厚理论修养和思辨能力的学者,这使得她的萧红研究具有独到的学术价值,她于十几年前出版的《萧红传》就广受好评,此后她一直致力于萧红研究的深度开掘,特别是在资料的搜集发现和文本的反复细读上颇有收获,而这一切学术努力都充分体现在她所撰写的关予萧红研究的新作《萧红全传》上,这部新作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萧红研究的学术空间。  ——贺绍俊季红真的《萧红全传》以“呼兰河的女儿”为题,体现着以乡土与童年为作家创作源泉的学术理念。她曾经三次到哈尔滨考察了几乎所有萧红早年生活的遗迹,走访了她的族亲与资料专家,有着感性的观察与翔实的资料基础,是迄今为止最为富于学理的萧红传记,也是一部植根于深厚历史文化土壤的作家传记。  ——张志忠


编辑推荐

《呼兰河的女儿:萧红全传》:献给萧红百年诞辰!著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贺绍俊、张志忠联袂推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呼兰河的女儿 PDF格式下载



研究萧红的书,此书应该是最到家的了
红真辛苦了


书是好书,就是价格有点贵。作者是研究萧红的大家,这本书是全新修订版。


很惭愧,买了快一年还只看了一半。书的内容很棒,和葛浩文那本萧红传对照着看,非常有意思


看过萧红的这部电影,想了解这位女作家的一生,


有理论内涵,资料翔实。是近年下了一定学术功夫的著作。年轻人学学态度和方法。


书写得很好,给儿子买的,挻喜欢的。


刚买来 写论文用的,内容应该很不错,只是书在装订的时候不是很整齐,看着有点别扭


就是书的装帧有些不整齐,至于内容很好!


这坎坷的一生,造就永远的传奇。


印刷质量不错,书的内容有点冗长。不太像人物传记,倒有点历史考学的味道。


当你真正理解了萧红的人生苦难时,你便剀切地意识到上帝之爱对于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意义。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