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图解新生儿护理大全

李凤芹,刘月利,张明霞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作者:

李凤芹,刘月利,张明霞  

页数:

154  

内容概要

  一书在手,育婴无忧  宝宝每天都在成长,父母的护理是否科学,是新生儿健康发育且早期智力开发的关键,  新生儿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此时宝宝离开母体进入独立生活环境,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新手爸爸妈妈常常需要聘请育婴师来科学地照顾宝宝,本书由儿科护理专家亲自教您实用的新生儿家庭护理技巧,分步骤图解,帮宝宝顺利渡过新生儿期,花点心思读一下本书,毫无头绪的爸爸妈妈立刻变成育婴师!赶快试一下吧!  本书集合了在新生儿护理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与困惑,针对关注科学养育、早期智力开发的新手爸爸妈妈,由儿科护理专家予以分步骤的详细解答,全方位的为新生宝宝提供生活呵护。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新生儿的正常生理状态一、新生儿期与围生期二、正常足月新生儿的外形特点三、新生儿评分法四、新生儿的正常身高五、新生儿的正常体重六、新生儿的正常呼吸次数七、新生儿的正常体温八、新生儿的正常皮肤九、新生儿的头围和胸围十、新生儿的感觉能力十一、新生儿的情绪反应十二、新生儿的6种意识状态十三、新生儿的听力十四、新生儿的视力十五、新生儿日尿量、胎便十六、生理性黄疸十七、阴道出血十八、眼屎十九、皮肤脱落二十、乳腺肿大二十一、板牙二十二、黑便二十三、新生儿脱发与头发稀少二十四、睡眠二十五、正常新生儿的潜能二十六、新生儿出生后各系统发生的变化二十七、新生儿与生俱来的“本领”二十八、新生儿睡觉的姿势二十九、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三十、新生儿睡眠中的几种特殊反应三十一、新生儿健康的10大标准三十二、新生儿保健原则第二章 新生儿日常护理一、眼睛的护理二、皮肤的护理三、口腔护理四、鼻子和耳朵的护理五、脐部护理六、臀部护理七、新生儿换尿布八、新生儿洗头九、新生儿保暖十、包裹新生儿十一、新生儿洗脸十二、新生儿喂奶十三、新生儿抚触十四、新生儿游泳十五、新生儿剪指甲十六、新生儿抱姿十七、喂药十八、新生儿晒太阳十九、新生儿被动操二十、新生儿洗澡二十一、新生儿饮食护理二十二、头发的护理二十三、生殖器官的护理二十四、给新生儿穿衣服的步骤二十五、宝宝的衣服清洗法则二十六、新生儿理发第三章 新生儿护理操作技术一、新生儿身高测量法二、新生儿的体重及测量方法三、新生儿的头围测量方法四、新生儿的胸围测量方法五、新生儿的体温和脉搏的测量法六、新生儿血压测量法七、新生儿喂养八、约束法九、标本的采集第四章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一、如何发现新生儿生病了二、发热三、脓疱疮四、惊厥五、漾奶六、尿布疹七、夜哭不止八、新生儿眼炎九、新生儿鼻泪管堵塞十、新生儿脐炎十一、新生儿打嗝十二、新生儿便秘十三、新生儿腹泻十四、新生儿腹胀十五、新生儿呕吐十六、鹅口疮十七、新生儿黄疸十八、新生儿肺炎十九、新生儿鼻塞二十、新生儿烫伤二十一、新生儿睡偏头二十二、新生儿佝偻病二十三、新生宝宝常见的皮肤问题第五章 新生儿的科学喂养一、什么时候开始给新生宝宝喂奶二、正确哺乳的方法——按需哺乳三、不要弃掉初乳四、正确的哺乳姿势五、双胞胎的喂养六、母乳喂养新生宝宝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七、母乳喂养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八、怎样进行混合喂养九、新生儿为什么不吃妈妈的奶第六章 新生宝宝的预防接种一、为什么要进行预防接种二、新生儿免疫升级方案三、新生宝宝要进行哪些预防接种四、预防接种前应做哪些准备五、哪些宝宝不宜或不需要预防接种第七章 新生儿的教育一、新生儿期的感觉二、新生儿也需要你的爱三、新生儿是超级内存四、如何判断新生儿是否聪明五、聪明儿童需要什么六、给宝宝唱摇篮曲七、给孩子安全感的声音八、新生儿的视觉启智训练九、新生儿与妈妈尽早皮肤接触十、多给新生儿皮肤触摸十一、与宝宝做短暂而有意义的游戏十二、对宝宝进行听力训练十三、新生儿感觉训练附1:新生儿该准备的物品附2:我国儿童基础免疫程序附3:儿科临床检验有关知识附4:新生儿生长发育标准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新生儿的正常生理状态  一、新生儿期与围生期  新生儿期是指从胎儿娩出结扎脐带时开始至生后28天。正常足月新生儿是妊娠满37至42周娩出。由于新生儿的成熟程度与胎龄及出生体重有关,故对新生儿有如下各种命名方法。  1.根据胎龄长短命名  早产儿:胎龄满28周至不满37周(196~259天)者。  足月儿:胎龄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即11259~293天)者。  过期产儿:胎龄满42周(293天)以上者。  2.根据出生体重不同命名  低出生体重儿:生后1小时内测量,体重不足2500克者。  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低干1500克者。  巨大儿:出生体重大于4000克者。  3.根据胎龄及出生体重关系命名  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小于同胎龄体重第10个百分位者。  适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体重第10个至第90个百分位之间者,  大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体重第90个百分位以上者。  围生期  又称围产期,国内采用的定义是指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这一时期胎儿从胎儿晚期经娩出过程至新生儿早期,经受十分巨大的变化,是生命遭到最大危险的时期。临床实践和流行病学调查都证明围生期死亡率(包括此一时期内死胎、死产和活产新生儿死亡数)较高,是衡量产科和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指标。重视优生优育必须抓好围生期保健。  二、正常足月新生儿的外形特点  新生儿出生体重超过2500克,身长超过47厘米,其皮肤红润,胎毛少,全身皮肤覆盖胎脂,头发分条清晰,耳廓软骨发育良好、轮廓清楚;指趾甲长至或超过指(趾)端,整个足底有较深的足纹交错分开,乳房可摸到结节;男婴睾丸下降,阴囊有较多皱褶;女婴大阴唇完全遮盖小阴唇。  三、新生儿评分法  新生儿评分又称Apgar评分法、阿氏评分,是孩子出生后立即检查他身体状况的标准评估方法。在孩子出生后,根据皮肤颜色、心搏速率、呼吸、肌张力及运动、反射五项体征进行评分。  评分具体标准是:  1.皮肤颜色:评估新生儿肺部血氧交换的情况。全身皮肤呈粉红色为2分,手脚末梢呈青紫色为1分,全身呈青紫色为0分。  2.心搏速率:评估新生儿心脏跳动的强度和节律性。心搏有力大于100次/分钟为2分,心搏微弱小于100次/分钟为1分,听不到心音为0分。  3.呼吸:评估新生儿中枢和肺脏的成熟度。呼吸规律为2分,呼吸节律不齐(如浅而不规则或急促费力)为1分,没有呼吸为。分。  4.肌张力及运动:评估新生儿中枢反射及肌肉强健度。肌张力正常为2分,肌张力异常亢进或低下为1分,肌张力松弛为0分。  5.反射:评估新生儿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对弹足底或其他刺激大声啼哭为2分,低声抽泣或皱眉为1分,毫无反应为0分。  以这五项体征为依据,满10分者为正常新生儿,评分7分以下的新生儿考虑患有轻度窒息,评分在4分以下考虑忠有重度窒息。大部分新生儿的评分多在7~10分之间,医生会根据孩子的评分予以相应的处理。轻度窒息的新生儿一般经清理呼吸道、吸氧等措施后会很快好转,预后良好。而得分与新生儿罹病率及死亡率有密切关系。  四、新生儿的正常身高  身高是反映骨骼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新生儿出生时平均身高N50Nhk,其中头长占身长的1/4。新生儿生后前半年每月平均长2.5厘米,后半年每月平均长1.5N米,1岁时可达75厘米。  五、新生儿的正常体重  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为3000克,正常范围为2500~4000克,新生儿出生3~5天内,体重会一时下降3%~9%,原因是孩子出生后要排泄粪便和小便,还会呕出一些出生过程中吸入的羊水,肺呼吸和皮肤也会散发一些水分,母乳量又往往不足,因此造成了体重下降。只要哺乳得当,3~4天后体重开始回升,7~10天后可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六、新生儿的正常呼吸次数  新生儿的肺容量较小,但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氧气量并不低,故只能以加快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来满足需要。正常新生儿每分钟呼吸约35~45次。新生儿呼吸中枢不健全,常有呼吸深浅、速率快慢不等的现象,表现为呼吸浅快、不匀,这也是正常的表现。  七、新生儿的正常体温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虽已发育,但功能不够完善。与成人相比,按公斤体重计算,体表面积大3倍,加之皮下脂肪较薄,皮下血管丰富,所以造成保温差,散热快,其散热速度比成人快4倍。当新生儿离开母亲子宫内37.5℃的环境后,由于体表裸露与潮湿,通过传导、辐射、蒸发、空气对流四个途径散热,生后30分钟到3小时体温下降1.5~2℃,未成熟儿可降至35℃以下,当时如不及时保温严重者可导致硬肿症。因此产房温度应达24℃以上,新生儿生后应立即擦干,迅速包裹。新生儿期室温以20~22℃、湿度55%为宜。新生儿的体温受外界影响较大,除室温、湿度外,衣被厚薄,包裹松紧,均会影响之。如冬季室温过低可造成新生儿体温不升;夏季环境温度过高、衣被过厚、包裹过紧,均会引起发热。新生儿期应注意监测体温,每日不少于2次,正常新牛儿体温在36.5~37℃。  八、新生儿的正常皮肤  刚刚出生的新生儿皮肤呈浅玫瑰色。在关节的屈曲部、臀部被胎脂覆盖着,在出生后的三四天左右,新生儿的全身皮肤变得干燥,这是由于在此以前一直生活在羊水里。当他(她)来到新的世界后,皮肤就开始干燥,表皮逐渐脱落。1周以后就可以自然落净,不要硬往下揭。由于新生儿皮肤的角质层比较薄,皮肤下的毛细血管丰富,因此,新生儿在“落屑”以后,他的皮肤呈粉红色,非常柔软光滑。  九、新生儿的头围和胸围  在出生时,婴儿的头围大约是34N米,胸围大约是32.4N米,头围比胸围大约多出1~2厘米。通常到了1岁半时,小儿的头围和胸围几乎相等的,都是47.1厘米左右。自此之后,小儿的胸围增长开始超过头围。  十、新生儿的感觉能力  新生儿出生后便用他的视、听、味、嗅、触、温度等感觉器官来感触外界的各种刺激,这就促进他的感觉器官迅速发育,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新环境,熟悉新环境。如出生婴儿已有光感反应,照以强光可引起眨眼,但眼的运动尚不协调,可有一时性斜视及眼球震颤,生后2~4N即消失。第2个月开始能协调地注视物体,3个月就能追寻移动的玩具。出生时由于中耳鼓室充盈空气并有部分羊水滞留,妨碍声音的传导,故听觉不太灵敏。但对大的声音有眨眼、震颤等反应。2周左右即可把头、眼转向声源。其他味、嗅、触觉也都在迅速发育。  十一、新生儿的情绪反应  新生儿虽小,但其实已经有了情绪反应,这时候的情绪主要决定于生理需求满足的情况和健康的情况,如吃饱了、睡足了他就表现出愉快、安静的肯定情绪。相反的,当饥饿、想睡和身体不适时就会哭闹,出现消极不愉快的情绪,而随着需要和认识的发展,新生儿的情感也在发展,2~3个月的婴儿的情绪已经不再像新生儿那样几乎完全与生理的需要相联系,这时婴儿由于和成人接触的需要,因而其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决定于是否有人跟他玩,如果有人的陪伴和他玩耍时,婴儿就会表现出全身的活力和笑声,表现出非常愉快的情绪。  良好的情绪不仅能丰富婴儿的情感世界,而且对健康和智力发育也很重要。情绪饱满的新生儿睡得香、吃得多,而且愿意同外界交流,喜欢接受外界的各种各样的信息;相反地,新生儿情绪不安及低落时,就会出现不思饮食,常哭闹且容易生病,更不用说要学习新知识以及接触外面世界。因此,父母在平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情绪,不要等孩子哭闹,情绪变坏了才去哄他、安慰他(她),平时就应与他(她)多互动。  十二、新生儿的6种意识状态新生儿与成人一样,有睡眠和觉醒,只不过新生儿的睡眠时间比成人长的多,约占一天的90%。新生儿睡眠和觉醒程度可分为六种意识状态。父母掌握了新生儿睡眠和觉醒的规律,就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养育。  1.深睡 新生儿双眼闭合,面部放松,呼吸均匀,全身除偶尔的惊跳和轻微嘴动外,没有其他活动。  2.浅睡 新生儿闭眼,偶尔眼球动,呼吸不规则,面部时有微笑或怪相,有时还出现吸吮或咀嚼。一般这是婴儿觉醒前的睡眠状态。  3.瞌睡 新生儿眼半睁半闭,眼睑闪动。通常发生在刚醒后或入睡前,持续时间较短。  4.安静觉醒 新生儿眼睛睁大,机敏,安静,能专心听人讲话,喜欢看东西.喜欢注视人脸,目光能随东西或人慢慢移动。  5.活动觉醒 新生儿眼睛、面部及全身活动增加。环视周围,发出声音,四肢和全身有节律的活动,但很快会烦躁起来。  6.哭 新生儿一般会在睡前哭一会儿。哭时双眼紧闭或睁开,四肢有力活动,哭一会儿就会进入睡眠。  十三、新生儿的听力  多项研究证明胎儿在宫内即有听力,足月新生儿听觉的灵敏度虽不如成人,但已相当良好。50~90分贝的声响可引起呼吸改变,声音可引起新生儿惊吓反射,眨眼或表现为啼哭,若啼哭时听到声音也可能表现为啼哭停止,有时表现为呼吸暂停。  一个月的婴儿能辨别“吧” “啪”二个音节的微小差别。  十四、新生儿的视力  有短暂的原始注视,目光可反射地跟随在近距离内缓慢移动的物体,能在15~20厘米处两眼协调并调节视力。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图解新生儿护理大全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