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地理环境与民俗文化遗产

王静爱,(日)小长谷有纪,色音 主编 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

王静爱,(日)小长谷有纪,色音 主编  

页数:

443  

Tag标签:

无  

前言

一、开发和保护关于“资源”一词常有“资源开发”、“资源管理”、“资源保护”和“资源安全”等。人类通过劳动使蕴藏于地下的各种自然资源,达到可利用的目的时称作“资源开发”。最近在“资源”一词里又添加了“环境”的概念,也就是所谓的“环境开发”、“环境管理”、“环境保护”和“环境安全”等。原先“保护、安全”等词语指的是什么呢?如果查阅词典会看到“保护、保持、保全”等同义词。保护、保持、保全的主体理所当然是人,也就是说所谓保护、保全是指人类插手的事或者与人类有关的事。与此相对立的是完全与人类无关的大自然的状态,人类从未触动过的原始状态。但是最近一提起地球环境问题,就会发现“保护自然”一词被用于两个不同的意思范畴。一个是为了强调比“过度保护”一词意思更为明显的场合,也就是指用于人类通过行动保护自然的场合,相当于上述的“保护、保全”的意思范畴。另一个是指人类要“保持”或者要“保护”人类完全未触动过的大自然原始状态。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概念使用方法。保护自然环境,恢复自然原始状态或者保持自然原生态等主张的动机之一是缘于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指标。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只要被指定为世界遗产地区,就在很大程度上禁止开发。而且不仅限于此,很多时候会有恢复人类从未触动过的原始状态的主张,在这里消除野生动物的玻坏是另一码事。原因是主张人类毫不作用于大自然,保持自然的原始状态。人有这种意图时就把相关地区围起来,让人们无法进入或者很多时候限制人的进入。这是人的一种主动干预,正如同保护和开发一样,是人类对自然的能动作用。也就说无论是开发还是保护,都是根据人的意图而进行的,在某种意义上“开发”和“保护”几乎没有什么差别。问题不在于意图是什么,而在于结果是什么。

内容概要

本书收录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区域地理研究实验室和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联合主办,中国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日本东北大学理学部地圈环境科学研究所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稻作文化专业委员会协办的“自然环境与民俗地理学”中日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44篇,内容涉及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资源利用与民俗知识、地理空间与民俗空间、环境演变与文化变迁、自然灾害与灾害民俗、区域环境与生态移民。

作者简介

编者:(日本)小长谷有纪 色音

书籍目录

作为历史产物的环境(代序)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 中国的自然环境与人口分布研究 解剖“水井神话”——难道真能缓解贫困吗 从干旱地域考察人类史观及人类文明危机 黑河流域的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 跨越国境的环境问题——韩国的沙尘暴以及对策 地下水的危机 中国公众环境素质的评价——基于1999年以来五次大型公众 环境意识调查的分析 环境保护事业中的社会互动关系 中国南侗自然环境与原生态生存方式的哲理思考——贵州黎平县黄岗侗寨个案分析 关于蒙古先民与凶禽猛兽关系之动态分析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 历史环境保存与文化生态保护 生态博物馆如何避免文化原创性的退化问题 “现在”的文化遗产化——中心的象征性解体之后 对山地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关于日本无形文化财——“和纸” 文化遗产的经济史形态及其启示——以洗车河镇手工艺文化为例资源利用与民俗知识 自然地理环境与浙江采石文化 向地方性知识学习的方法——生活环境主义思想 游牧文化与民族精神 游牧社会的努图格沁——草原生境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使者 干旱与半干旱地带水利用的环境问题——以黑河流域农业开发为例 北京城市工业环境中的用水民俗——以首钢征地村庞村的用水变迁为个案 蒙古族节日民俗之动物元素分析地理空间与民俗空间 北京传统行业自然资源地图研制——以天福号为个案 北京旧城庙宇的地理空间与民俗空间特征 欧亚草原“茶叶之路”上民间生活用具造型的互融与流变 中国饮食文化区域性特征、演进规律及认识方法 地名透视的村落历史——一个农区蒙古族村落相关地名及其叙事的解读环境演变与文化变迁 蒙古高原的环境变化与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变迁 环境变化与文化变迁的边缘地带——黑河“最上游”的50年 额济纳旗自然环境的变化——关于牧民意识的研究 现代生态农业建设与传统自然农业文化修复——以苏州市为例自然灾害与灾害民俗 论爆竹民俗与灾害链韩春英王静爱 内蒙古沙尘暴及沙漠化的成因——关注温室效应 民众水灾风险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初探——基于黄河滩区和长江垸区的调查 牧区旱灾及牧民应对行为之实证研究——以正镶白旗为例 台风灾害脆弱性诊断与减灾对策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萨满教与少数民族环保意识 民间传说与自然环境——治猿传说及猴子危害问题 中国农耕社会禳灾习俗初探——以浙江及其周边地区的舞龙和求雨习俗为例区域环境与生态移民 对生态移民政策中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检验的必要性……

章节摘录

插图:中国的自然环境与人口分布研究王静爱毛佳白媛(中国1.北京师范大学区域地理研究实验室;2.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理科编辑部)【摘要】人口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历来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民俗地理学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建国以来的人口密度分布,即东西人口密度迥然不同,存在着一条重要的人口分界线,即爱辉一腾冲线,这条线主要受地势、地貌、温度、降水等自然条件制约。其次分析了中国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距海越远人口密度越稀疏,且递减迅速;温暖湿润地区人口多,寒冷干燥地区人口少;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山区与高原人口稀少;极端自然环境地区人口密度增加快速。形成的人地相互作用的区域分异,是民俗地理格局的重要科学依据。最后依据灾害系统理论,采用反映人口承灾体的人口密度和反映水旱灾害强度的频数,建立二者的对应关系,编制了水旱风险等级分布地图。研究表明:中国水旱综合灾害高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及四川盆地。随着人口快速增长,承灾体脆弱性加大,致灾因子危险性增大,水旱灾害的整体风险水平在逐步增大。本研究可以为区域人口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和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为民俗地理格局的形成和民俗灾害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编辑推荐

《地理环境与民俗文化遗产》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地理环境与民俗文化遗产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