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办事有方法

方明 金城
出版时间:

2009-8  

出版社:

金城  

作者:

方明  

页数:

221  

前言

犹太人有这样一句谚语:拙劣的工匠总是会埋怨他的工具。这句话是说做什么事都要自己动脑筋,掌握一些科学方法,不要埋怨外界条件。人遭遇不成功,往往不是事情多么难办,而是方法不对头。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麻烦事:不小心把麦子和豆子混合在一起了,愚笨的人于是撸起袖子,一颗颗把豆粒拣出来,最后虽然达到了目的,但是费时费力。如果采用了特殊的方法,比如,可以筛麦子,即选择一个筛孔大小恰当(只能让麦粒通过)的筛子,将麦、豆混合物“筛”一遍,这样,豆子就留在筛子里。当然,还有其他的方法,比如使用一个坡度不太大的小斜面,把豆子和麦子都放上去,豆子会滚下来,而麦子受阻会留下来。会办事,事半功倍;不会办事,事倍功半。掌握了办事的技巧和方法,办起事来就会顺风顺水。能够把各种各样的事情办得尽善尽美,不但赢得了当事人的肯定,也给自己的人生增加了一分成功的砝码。古今成大事者,无不是以智慧之头脑,娴熟地驾驭办事之技巧。无论是做什么,都离不开办事。可以说,我们都置身于“事局”之中,学会办事是必须面对的一道人生课题。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办好事呢?有人总结出办事无非就是“跑跑腿,磨磨嘴,拉拉关系,上点小费”。实际上,办事绝非如此厚黑,也绝不会如此简单。对于并不厚黑的人来说,使用这样的四项原则必然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经过了一波三折,仍旧是一筹莫展,无功而返。

内容概要

  本书总结了前人办事的经验,集合了各种事情所需要运用的方法,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办事技巧。全书从办事语言的运用、办事的尺度和分寸、利用人脉巧办事、办事的变通之法、办事的规划、办事应注意的细节、办事时外力的借助以及与不同的人、不同的机构办事应该掌握的方法和技巧等等角度出发,借鉴和汲取了诸多处世智慧的精华,结合当今社会人际关系的特点和规律,理论与实践并重,配以生动的案例,全面阐述了种种办事的方法、手段、技巧。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办事一定要讲方法:抓住关键人物和环节 了解情况,找对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办事要抓住最好的时机 先做最重要的事 求人要选准时机第二章 善于沟通:说话到位才能让事情迎刃而解 能说会道的人办事得心应手 用幽默活跃办事氛围 站在对方的角度说话 求人之前先赞美 巧妙圆场缓解尴尬 绕着弯弯劝诫人 聊别人喜欢聊的话题 掌握求人办事的说话技巧第三章 巧借外力:巧妙利用一切资源和人脉 求上司办事先要成为他的心腹 求下属办事先要以德服人 求同事办事先要搞好关系 求亲戚办事要以情动人 求同学办事要在平时保持联络 求邻居办事在于平时的关系积累 求高人办事要不卑不亢第四章 找准软肋,攻心为上:用真情让一切水到渠成 以柔克刚好办事 用真情打动人心 利用他人的恻隐之心 亲情是最好的理由 给求人办事涂上感情色彩 乡情让你的道路越走越宽 请求别人态度要诚恳第五章 细节决定成败:注意最容易导致失败的几个细节  别让形象成为办事的绊脚石 细节是办事的敲门砖 办事时的礼节不能少 别吝惜你的微笑 小细节也会坏大事第六章 处变不惊,灵活机动:办事一定要活一点 有变化就会有机会 出奇兵,走捷径 用逆向思维来办事 用思考创造机会 巧妙使用暗示法 学会换位思考 曲径通幽,迂回前进 低姿态方可成事第七章 广积人脉:多交朋友多受益 帮人最好雪中送炭 寻找最得力的伙伴 感情投资最重要 助人得人缘 结交比自己优秀的人 打造自己的人脉网络第八章 掌握分寸之道:进退有度使成事顺理成章 进退有度,当退则退 给别人留一点余地 巧设悬念,吊人胃口 忍让也要有限度 率性而为不可取 掌握尺度,划清界限 急于求成事不成 立即行动,办事才不会延误第九章 做好规划,步步为营:办事要遵循一定的程序 要做事前“诸葛亮” 要把目标定具体 大局小局事前谋 审时度势,防患于未然 不做没把握的事 没有条理难成大事  多算才能多胜 力戒急于求成第十章 因人而异:与不同的人办事的潜规则 与傲慢无礼的人办事要不卑不亢 与沉默寡言的人办事要攻心为上 与深藏不露的人办事要谨慎小心 与草率决断的人办事要步步为营 与顽固不化的人办事要动之以情 与私心较重的人办事要大度宽容 与性情暴躁的人办事要晓之以理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办事一定要讲方法:抓住关键人物和环节办事是必须讲求方法和技巧的。只要我们针对事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用最灵活最巧妙的方法,抓住关键人物和环节,果断出手,肯定就能把事情办好。反之,若你不分状况,不计后果莽撞行事,想到哪儿做到哪儿,那你肯定会把事情办砸。了解情况,找对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人叹道:事难办,办事难。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没有充分了解事情的情况,没有找对办事的方法而致使我们办事时步履蹒跚。办事是人生智慧的一种体现。要想获得成功,首先就要摸清情况,做到知己知彼再行动。要想把事办好,只有掌握了有效的方法才会事半功倍。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三角债严重时期,一家民营企业欠了一家工厂一大笔资金,迟迟不还。工厂几次派人交涉都无结果,便使出“杀手锏”,把圆滑世故的人事科长老李派遣上阵。老李打算先不着急找那家企业的经理蒋某,而是先与对方建立私交。于是他多方了解蒋某的性格、爱好等等,蒋某的儿子刚考上重点大学,蒋某爱好广泛,特别喜欢书法,而且造诣颇深,在他家里还挂着他自己写的一些字画。在这个过程中,老李还得知蒋某并非不想还钱,而是在拖延时间,不想那么快还钱,了解这些情况后,老李对催债胸有成竹,已有了全盘规划。老李打电话与蒋某约定时间准备登门拜访。到了那天,老李如期赴约。一进门,老李就嘘寒问暖,极其热情,像是久别重逢、他乡遇故知。落座后,老李只字不提资金的事,而是和蒋某拉起了家常,问及家中有几个儿女?现在境况如何?两人聊得十分火热。当说到儿子刚考上重点大学时,蒋某脸上泛起了得意之色。这怎能逃过老李的眼睛呢?老李说,自己也有一个儿子,快高三了,可惜不成器,学习不好。老李言语间流露出对蒋某有如此上进的儿子的羡慕之情,并耐心向蒋某讨教教育子女的方法。蒋某对此深有感触,侃侃而谈,极尽父母对儿子的教诲之心和望子成龙的期盼,老李不时对蒋某的某些观点表示赞同,大发感慨。接着,老李不经意地抬了一下头,盯着墙上的书法,赞叹道:好字好字!然后转过头来问蒋某,这是谁的墨宝?蒋某连说,过奖过奖!这是他自己的作品。老李又夸了几句,便说自己也酷爱书法,想请蒋某指点一二。蒋某就更来劲了,两人愈谈愈投机。到这些事情都谈罢,老李委婉地说工厂目前十分困难,想请蒋某考虑一下债务问题,蒋某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就这样,那笔欠款被老李轻轻松松地讨回了。老李的成功就是因为在办事之前做了充分准备,对蒋某进行考查了解,掌握了蒋某大量的信息资料,从而能够与蒋某进行广泛而亲切的交谈,进而很自然地得到了对方的支持,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可见,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充分了解情况,是把一切事情办得圆满成功的保证!一个善于在事前做充分准备的人,往往是出现差错最少、办事效率最高的人。一个叫肖恩的美国人,想用80美元来环游世界,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在痴心妄想。肖恩没有理会那些冷嘲热讽,他找出一张纸,写下用80美元旅行要做的准备。1.设法领到一份可以上船当海员的申请表;2.去警察局申领无犯罪证明;3.考取一个国际驾驶执照,找来一套详细的世界地图;4.与一家公司签订合同,为之提供所经国家的土壤样品;……当肖恩完成上述准备之后,他就在口袋里装上80美元,兴致勃勃地开始了自己的旅行。结果是,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以下是他旅行经历的一些片断:1.在加拿大巴芬岛的一个小镇用免费早餐,条件是为这家餐馆拍照并承诺在旅行中宣传;2.在爱尔兰,花5美元买了4箱香烟,从巴黎到维也纳的路费是送司机一箱香烟。3.从维也纳到瑞士,由于他搭乘货车的司机在半途得了急病,已经拥有国际驾驶执照的他将司机送到了医院,并将货物安全送到了目的地。货运公司非常感激他,专门派车将他送到了瑞士,当然也是免费的。4.在西班牙一家新开张的公司门口,由于公司用来拍摄庆祝画面的照相机出了故障,肖恩免费为他们拍摄了照片,他们送给肖恩一张到达意大利的飞机票。5.在泰国,由于提供了一份美国人最近旅行习惯的资料,他在一家高档的宾馆享受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对充分了解情况的肖恩来说,这场旅行在一开始就有了十足的把握,所以才有了80美元环游世界的奇迹。看来在办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真的是十分重要。方法与技巧:有些人做起事来也勤奋主动,但往往事倍功半,无法达到高效。原因就是没有充分了解情况,盲目地办事。勤奋主动仅仅是态度,只有充分的了解和正确的方法才能使事情事半功倍。1.深入细节,了解情况对要办的事情要全面了解情况,深入各个方面,从细节人手,仔细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突破点,把事办成。2.做好计划,找准方法我们在办事的时候会遇到各种不同的人,而这些人的社会地位,家庭情况也会各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与这些不同的人相处的时候要用不同的方法。只有对症下药,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3.随时准备,及时补救有些人遇到突发事件就会手足无措,这是因为没有事先做好准备。只有做足充分的准备,就可以减少甚至避免损失。就像遭遇到自然灾害一样,虽然你无力改变,但有没有准备的后果却截然不同。启示与忠告:俗话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只有充分了解了事情的具体情况,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从而在办事时做到有备而来,胸有成竹。这样事情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很多了。办事要抓住最好的时机要想把事办好,就要学会在时机来临之前积蓄力量,来临之时识别时机,在时机溜走之前采取行动。时刻不忘磨练自己看准时机的眼力,等待时机的耐力。如果能在办事的过程中真正做到等待时机、看准时机,办事就会容易很多。把自己的目标放在心里,然后静待时机,这是高度智慧的体现之一。有一家日本航空公司派出三位代表与美国一家飞机制造公司谈判,日方为买方。美方公司为了抓住这次机会,挑选了最精明能干的高级职员组成谈判小组。谈判开始时,双方并没有像常规那样进行问题交涉,而是由美方展开了产品介绍。他们在谈判室里挂满了许多产品模型,还印刷了许多宣传资料和图片。他们用了两个半小时,三台放映机,放映了好莱坞式的公司介绍。他们这样做,一是要加强自己的谈判实力,二是想向三位日本代表作一次精美绝伦的产品简报。在整个放映过程中,日方代表静静地坐在里面,全神贯注地观看。放映结束后,美方高级主管得意地站起来,拧开了电灯的开关。此时,他的脸上挂满了笑容,笑容里充满了必胜的信念。他转身向三位显得有些迟钝和麻木的日方代表说:“请问,你们的看法如何?”不料,一位日方代表说:“我们不懂。”这句话大大伤害了美方代表,他的笑容随即消失了,一股莫名之火似乎正往上顶。他又问:“你们说不懂,是什么意思?哪一点你们还不懂?”另一位日方代表彬彬有礼,微笑着回答:“我们全部没弄懂。”美方公司的高级主管又压了压火气,再问对方:“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们不懂?”第三位代表严肃认真地回答:“从关掉电灯,开始幻灯简报的时候起,我们就不懂了。”这时,美方公司的主管感到严重的挫败感。但为了谈判成功,他重放了一次幻灯片,这次速度比前一次慢多了。之后,他强压怒气,问日方代表:“怎么样?该看明白了吧?”然而,日方代表端坐在位子上,若无其事地摇摇头。美方的高级主管一下子泄气了,他灰心丧气地斜靠着墙边,松开领带,显得心灰意冷、无可奈何。他对日方代表说:“那么,那么……那么你们希望我们做些什么呢?既然我们所做的一切你们都不懂。”这时,一位日方代表慢条斯理地将他们的条件说了出来,他说得如此慢,以致使美方主管像回答讯问似的,毫无斗志地坐在那里,稀里糊涂地应答着,根本未作什么有效反应。结果,日本航空公司大获全胜,成果之大,连他们也感到意外。


编辑推荐

《办事有方法》:会办事,事半功倍;不会办事,事倍功半。会办事,事半功倍,不会办事,事倍功半。你如果掌握了办事的技巧和方法,办起事来就会顺风顺水。能够把各种各样的事情办得尽善尽美,不但赢得了当事人的肯定,也给自己的人生增加了成功的砝码。古今成大事者,无不是以智慧之头脑,娴熟地驾驭办事之技巧。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办事有方法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