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纵欲时代

赫连勃勃大王 华艺
出版时间:

2008-11  

出版社:

华艺  

作者:

赫连勃勃大王  

页数:

396  

Tag标签:

无  

前言

  梅毅(赫连勃勃大王),是近几年来成长起来的历史作家。他的本职是金融事业,写作全在业余时间。每当一天劳累之后,他便浸沉在浩汗的史书堆里,勾稽爬梳,探秘索隐。久而久之,积掖成裘,悟性得道,便敲击键盘,一字字地打出他对历史的理解和对朝代更迭、人亡政息的叹谓,于是,一部部著作便在网络中出现。  梅毅以“赫连勃勃大王”的ID行走网络江湖,吸引了众多的读者和出版商,一时间洛阳纸贵,争相出版纸质文本,不几年就成为令人瞩目的大众历史作家。我对他的作品,按出版时序排列了一下,从2005年到现在,短短的四年内,他埋头创作,出书十种,总字数超过500万,确实算得上是个高产作家了。一个年轻人,有此成绩,值得赞许。他的成功,当然与改革开放、时代进步有关。梅毅赶上了好时代,他是幸运的。但是,再好的时代,若不勤奋努力,也难以脱颖而出。“天道酬勤”!时代,总是拥抱那些勤奋者,成功的大门,专为不懈追求的人敞开着。梅毅的经历,印证了这个人所熟知却往往被人忽视的天理。  梅毅写的都是历史。除了几部历史大视野的作品,如《隐蔽的历史》、《历史的人性》等等之外,最受世人注目的是一批类似历史演义体的断代史作品,起始于两晋南北朝,中经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包括南明小朝廷)下迄太平天国,几乎代代赓续,组合成一个中国历史的系列。虽然梅毅的这套历史文集首缺秦汉,尾阙清史,但从中仍可清晰地体察出兴亡继绝、人事代谢的历史脉络。  在近代中国,写历史演义最出名的,是浙人蔡东藩先生。蔡先生于光绪初年,幼而笃学。少长,精于治史。辛亥以后,他侨寓上海,为会文堂书局编写历代通俗演义,自前汉迄于清代,共11部,于1916年起陆续出书。蔡东藩先生的历史演义,虽难称洛阳纸贵,但可说名噪一时。1945年蔡先生走后,时至今日,久不见有此壮举,不免令人惆怅。现在,欣喜地发现,大陆学界出了个梅毅,他以英美文学专业出身的业余历史作家,用七部令人耳目一新的断代史,前后赓续地组成一套中国历史大系。

内容概要

明朝,是一个欲望自始至终都勃勃膨胀的年代。明太祖朱元璋刑网四布的统治欲,明成祖朱棣骇人听闻的杀戮欲,明英宗朱祁镇、明武宗朱厚照毫不负责任的嬉乐欲,明世宗朱厚熄、明神宗朱翊钧爷孙财迷心窍的贪攫欲,明熹宗朱由校放任自流的淫乐欲,明思宗朱由检刚愎自用的控制欲;同时在这些迷狂帝王的欲海中,李善长以营党欲,朱高煦以篡夺欲,王振以虚荣欲,刘瑾以把持欲,严嵩、张居正以求权欲,魏忠贤以变态欲,李自成、张献忠以残虐欲,吴三桂以私情欲,无遮无掩、放荡恣肆地在近三百年间狂暴地躁动,横溢泛滥,莫有止息。最终,欲望湮没了一切,家倾国亡,同归于尽。

作者简介

赫连勃勃大王(梅毅),男,天津人,现居深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研究生毕业后,从事金融工作十余载,致力于资本市场研究工作。业余时间内,著有《生命的伤口》、《赫尔辛基的逃亡》、《表层》等多部中篇小说,并有“伪青春三步曲”——《南方的日光机场》、《失重岁月》、《城市碎片》等三部长篇小说出版,还出版有长篇社会学译著《人类行为》,曾获国家、省、市等多项文学奖项。
  2004年起,以“赫连勃勃大王”为笔名,开始“中国历史大散文”的写作,相继出版有长篇历史散文集《隐蔽的历史》、《历史的人性》、《华丽血时代》、《帝国的正午》、《刀锋上的文明》《帝国如风》、《大明朝的另类史》、《亡天下》、《极乐诱惑》、《铁血华年》。香港中华书局出版有《历史长河的悲喜英雄》、《帝王将相的博弈真相》繁体字版。上述诸种著作的台湾繁体字版和韩文版也陆续面世。
赫连勃勃大王的历史作品,不仅仅在国内诸多大型门户、社区网站受到数千万读者热捧,著名作家李国文、雷达、高洪波、蒋子龙、梁晓声、肖复兴、舒婷、叶延滨、林希等人,著名历史学家张鸣、沈渭滨、雷颐、王学泰、杨念群、钱文忠等人,也对其作品大加推崇。可称是国内极少同时受主流文学界、历史学界承认而又被大众读者认可的历史散文作家。

书籍目录

总序言自序:纵欲的困惑——明朝灭亡的历史悖论从头收拾旧山河——朱元璋的个人“奋斗史” 早岁已知世事艰——濠梁起兵 平定江南首攻坚——击灭陈友谅 卧榻之侧不容鼾——击灭张士诚 中原北望气如丝——驱朝蒙元出大都 再接再厉定国家——方国珍降、陈友定灭、两广归附、蜀地纳款、云南大定 狡兔已死狗当烹——胡蓝之狱最成功最无情的篡弑者——朱棣“半由人事半由天”的帝王之路 独裁老皇帝咽气前的担忧——孱弱太孙不稳固的皇位 不成熟的“正确”选择——建文帝削夺诸藩 潜龙蛰伏——朱棣起兵前的准备活动 狂龙横飞——朱棣的“靖难”起兵 龙虎决斗——“靖难之役”的六次大战 大战之一——真定之役 大战之二——北平之役 大战之三——白沟河之役 大战之四——东昌之役 大战之五——夹河之役 大战之六——滹沱河之役 终极目的——通往帝都的最后胜利 壬申殉难——朱棣残杀建文臣子的倒行逆施 盖棺论未定——明成祖朱棣一生功业得失 有样学样——朱棣死后的“高煦之叛”太监公公要回家——从“土木堡之变”到“夺门之变” “仁宣之治”的修整期 王振当权的时代 “土木堡之变” 于谦的北京守卫战 明英宗的“夺门”复辟 “曹石之变”及诸人结局人生一场戏——性情皇帝明武宗 保泰持盈国泰民安——过渡性帝王明宪宗、明孝宗 气灼天下千刀万剐——刘瑾公公的时代 人生如戏荒嬉一生——明武宗的后十年 志大才疏窥伺龙位——不自量力的宁王朱宸濠 耽乐嬉游体疲身乏——明武宗戏剧人生的终结严嵩的历史机遇与一生浮沉——万事浮生空役役 “大礼议”——名号纷争引致的党争 “青词”圣手——严嵩的政治际遇 独相二十年——严嵩秉政时期的贪横误国 中空的王朝——嘉靖年代的最后岁月被遗忘的盗贼——盗据澳门的“佛朗机” 被明清史臣弄混的国家——“佛朗机”的由来 请狗容易送狗难——赖着不走的葡萄牙商盗 气急败坏成巨盗——杀人劫货的葡国海盗 掩人耳目费心机——窃据澳门的“佛郎机”明朝沿海“倭乱”始末——倭刀狂徒们的覆灭 倭寇——源远流长的祸患 “倭寇”大兴——嘉靖时代的巨患 含冤而死的朱纨 远见卓识的王仔 战胜却遭杀头的张经 权术过人、劳苦功高却不得其死的胡宗宪 力战歼倭的俞大猷、戚继光 老成持重俞大猷 飚发电举戚继光明朝的抗日援朝——朝鲜半岛,大明旗迎风飘扬 华丽帝国背面的百孔千疮——万历中前期的时局 丰臣秀吉梦想的踏板——高丽半岛 相互被瞒骗的“和平”——日本第一次侵朝战争 没有实际内容的“胜利”——日本第二次侵朝战争 竭天下膏血以贡一人的“富裕”——万历终结时代的明朝现实关键的“下半身”——阉人也疯狂的“九千岁”魏忠贤 关键的“下半身”——魏忠贤最早的发迹 步步为营的“上半身”——魏忠贤对朝政的把持 耸人听闻的“绞肉机”——一魏忠贤的果于诛戮 登时消融的权力“冰山”——魏忠贤的灭亡白山黑水飙狼烟——明朝与“后金”的战争 抚顺、清河之战——女真旗开得胜的欣喜 萨尔浒大战——大明朝痛彻心肺的失败 辽沈大战——多事之秋的沮丧 河西大战——窝里斗的败局 宁远大战——后金不败神话的破灭 宁锦大战——坚城利炮的正确体现内忧外困下崇祯帝的自杀选择——北京皇气黯然收 崇祯帝大错之一——枉杀袁崇焕 崇祯帝大错之二——以油浇火的“平贼” 崇祯帝大错之三——轻信农民军“投降”的后患 崇祯帝大错之四——误用杨嗣昌 崇祯帝大错之五——明清松锦大战的错误指挥 崇祯帝大错之六——与满清犹豫不决的和议李自成、张献忠的成败——杀人如草不闻声 狡黠驿卒成王业——李白成 吃人“黄虎”天煞星——张献忠妇人、孺子的杀身救国——徒持金戈挽落晖 巴山蜀水巾帼雄——秦良玉 急赴国难女丈夫——定川援辽的功勋 抗贼御寇保家乡——与张献忠贼军的血战 四海狼烟美少年——夏完淳 香兰生雅庭——夏完淳的家学渊源及忠孝承袭 黄花白草英雄路——夏完淳的不屈殉国冲冠一怒报红颜一明清易世之际“刽子手”枭雄李成栋的反反复复 “诸贼”出身乱世沉浮——李成栋“出山”的时局 弘光昏庸半壁沦亡——李成栋对清朝的降附 嘉定三屠百姓切齿——李成栋亲手策划的大屠杀 先行鹰犬隆武殒落——李成栋对隆武帝的歼灭战 铁蹄迅疾再擒一龙——李成栋生擒南明绍武帝 穷追不舍誓平两广——李成栋对肇庆的进攻 且战且行抵抗重重——李成栋在两广战场连遇挫折 天良发现立意反正——李成栋广州宣布归明 时穷节见杀身成仁——李成栋的最后岁月 “圣朝”不留旧皇脉——满清对崇祯三子及明宗室的杀戮跋:寄史怡情真名士一梅毅(赫连勃勃大王)再印象

章节摘录

  从头收拾旧山河——朱元璋的个人“奋斗史”  朱元璋,今人言及这位大名赫赫的皇帝,往往和“骇人听闻”四字成语联系起来,人们总是指斥他诛杀功臣的千古凶暴和个人性格方面的阴鸷沉猜。确实,这位明朝的太祖爷以酷治国,尽揽朝中所有大权于己手,建立锦衣卫皇家特务组织,禁锢百姓思想。为了诛除功臣,他机关算尽,大肆罗织,戕害无数无辜人命。  在朱元璋时代,帝王皇权不仅仅是被神化,也被推至于至高无上、不容置疑的顶尖地位。同时,文臣士大夫再无“尊严”可讲,随时会被皇帝或者太监一声令下,按在朝堂上当众击打“杀威棒”一样的“廷杖”。看见众臣士大夫在殿下哭滚哀号,朱元璋脑海中很有可能幻化出他自己青少年时代的影像:一位步履匆匆、惊惶四望、衣衫褴褛、手提打狗棒、四处乞讨的和尚。  所以,看见自己的臣下们狗一样地被卫士们用大棒乱打,老朱那变态的心中,肯定会涌起无限的快意。  但无论如何,朱元璋皇帝在开国者最基本的“道德”方面,却无任何让人指摘的地方:明朝得国,正大光明!  中国历史,自上古三代之后,得国最正的,只有汉朝与明朝。刘邦与朱元璋,皆平头百姓出身,一刀一枪拼打出国家,化家为国,由匹夫而成为天子。其兴兵之始,本来就是因于荒乱末世活不下去,而并无欺上造反之心和狡诈乱世之意。而且,他们两个人又不似曹操、司马懿、刘裕、萧道成、赵匡胤之流,那些人凭借在朝中的掌国大权,篡夺老主人的国家。  当皇帝后,朱元璋忌讳多多,唯独不忌讳自己“匹夫”身份的苦出身,在诏书中多次自称发迹前是“准右布衣”,总忘不了把他自己以刘邦自比。也甭说,史书上记载,朱元璋“先世家沛(地),徙句容,再徙泗川。父(朱)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不知是否是老朱授意还是当时记实录的史臣“希旨”,连这位爷“老家”也与汉高祖刘邦同籍。  当然,时代在进步。史臣笔下,朱皇帝他妈不是像刘皇帝他妈那样被“神龙”摁在地上才受孕,而是“(朱妈妈)梦神授药一丸,置掌中有光,吞而后寤,口余香气”,改吃神仙大力丸了,似乎朱老爹没做啥事就有了朱皇帝。  古人每当涉及记载皇帝之生,想象力总是贫乏,刚刚在“神龙”“神虎”梦奸帝母的叙述上有些“改进”,笔势一转,又归流俗:“(朱元璋)及产,红光满室。自是夜数有光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辄奔救,至则无有。”这些当然纯属瞎编滥造。老朱家穷得叮当乱响,不可能连夜烧柴煮鸡蛋。果真数夜屋里发光,也早被元朝政府的探子上报加以铲平。无稽之谈,帝王附会,人们只得是信真疑假了。  朱元璋自濠梁起兵以来,定东南,平“汉”、灭“吴”,击降方国珍,打败陈友定,收取两广,而后收拾队伍,鼎力北伐,平秦晋,取大都,继而收蜀取滇,十五余载苦战经营,终成大一统元明朝。  所以,史臣这句话,绝对不是拍马屁:  “明太祖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  早岁已知世事艰——濠梁起兵  读过宋史、元史的人都知道,元朝的武力之盛,自古罕见,亚欧大陆,无数帝王、国王、部落酋长,皆在蒙古铁蹄下颤抖。然而,这些黄金家族的爷们统治中国才几十年,由于蒙古人“马上得之”,继而“马上治之”,致使国祚日衰。昔日赫赫雄武,竟沦变为不堪一击。  特别是元顺帝继位以来,天灾人祸不断,自广州朱光卿和汝宁的“棒胡”造反以后,全国动乱蜂起,按下葫芦又起瓢,最终闹出了刘福通等人的“红军”,一时间忽变为燎原之态,元朝灭亡,已成必然之势。  朱兀璋,这个名字是他投附郭子兴后由郭爷取的,他原名叫朱重八。朱重八的父亲,也不叫朱世珍,原名朱五四。朱元璋的妈妈叫陈二娘,朱元璋的大哥叫朱重四,二哥叫朱重六。他本人排行老三,所以叫朱重八。  看见这么多“数字”,我们当代人可能奇怪,这老朱家难道是“数学世家”,咋起名字都是按数码排列?老朱家当然不是数学世家,数代都是土生土长的庄稼汉。  清朝人俞樾在他的《春在堂随笔中》写道:“元制,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称其兄之名,正是如此。”他又举当时绍兴乡间之例:“如夫年二十四,妇年二十二,命为四十六,生子即名‘四六’;夫年二十三,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五,肚子即名‘五九’,五九相乘,四十五也”。  据老俞钩沉,明朝大将常遇春的曾祖父叫常四三,爷爷叫常重五,父亲叫常六六;大将汤和的曾祖叫汤五一,爷爷叫汤六一,父亲叫汤七一等等,皆为佐证。猫三狗四,日后皆成为人中龙虎。  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年),淮河大灾,水旱蝗灾祸不单行,活人一个个倒下变成死人,速度快得不及掩埋,当然就爆发传染病。老朱家虽然在朱重八小时候夜夜“冒光”,此时却无任何“异兆”,与常人凡家无异。几天内,朱元璋的父亲、母亲、幼弟均病死,贫不能殓,只得用草席一裹随便挖坑埋掉。又过几天,朱元璋二哥朱重六也染病而亡。  无奈之下,年仅17岁的小朱只得就近人皇觉寺为僧。他并非信佛,只图有口饭吃。仅仅一月刚过,庙里粮食被僧人食尽。树倒猢狲散,小朱重八只得身着僧服,步行西至合肥,在光州、固州、汝州等处辗转流浪,化斋乞食。  三年下来,天天辛勤奔走,只为饱腹活命,朱元璋熬过人生一大劫难,终得不死。  大饥荒之际,淮西地区动乱的种子已经遍布。当地最活跃的“革命家”,当属游方僧出身的彭莹玉,人称“彭和尚”。此人到处散播“弥勒教”,以烧香拜佛为名,奉“弥勒佛”和“明王”为大神,称为“明教”。彭和尚属“明教”南宗一系。北宗一系是家在河北栾城的韩山童。韩家几代人皆为白莲教教主,世为土豪,一直想趁天下大乱时机称王称帝,便也称“明王”要出世,暗中加紧准备。  明教,其实最早叫“摩尼教”,乃波斯人摩尼在公元三世纪创立的一种糅合佛教、袄教、基督教为一体的混合宗教,武则天时代传至中国,一度在汉人与回鹘地区大盛,信众人数颇多。唐武宗时期毁佛,顺便也把“明教”禁了。转入地下后,本来就是大杂烩的“明教”很能适应地方生活,道教及民间淫祀诸神和原始传说日益添入其中,最终形成了类似会道门的邪教组织。北宋时期,明教一度大盛,特别是在江南地区,明教斋堂比比皆是,其中供奉摩尼和耶稣(夷教)的画像。由于明教人戒吃乳葱,以菜为食,又供“魔鬼像”(当地当时的百姓见画像中人皆黄毛绿睛,以为是鬼),不在教的人就称明教为“吃菜事魔”。  但凡邪教发展到一定地步,都会和政府叫板。日后,明教与白莲教合流,在缺少经济联系的广大农村地区如火如荼发展,多次起事,也多次被镇压。元顺帝时,天灾频频,人心涣散,正是邪教之流出手之机,于是信徒们纷纷暗中串连,号称弥勒佛降生,明王出世,蠢蠢欲动。l337年,陈州人胡闰儿(棒胡)起事,就是“明教”规模很大的一次暴动。1338年,彭和尚的弟子周子旺在惠州起事,自称“周王”,率众五千人造反,但很快被元朝平灭,彭和尚由于擅用符水“治病”,为当地民众掩蔽逃走,跑到淮西潜伏起来。  元末大乱,除了各种政治、经济原因以外(可以参见拙作《帝国如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导火索是黄河水灾。时任元朝丞相的脱脱知难而进,非要起国内几十万人工治理黄河。他在至正十一年初夏发调民工,开河280里,以贾鲁主持河政,勒黄河入故道。此举此行,“利在千秋”,患在元朝。  一直寻摸起事机会的韩山童得到消息后,暗中凿刻了个一只眼睛的石头巨人,派人埋于黄陵岗开河必经之地,并派遣徒众四处散布谶谣:“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于是,韩山童以及得力助手刘福通、杜遵道等人四处活动,大肆宣传“明王”出世的消息,开始打起复兴宋朝的旗号。  结果,石人挖出,数万黄河挑夫、兵士亲眼所见,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本来就遭受元朝重重压迫的汉人百姓,均闻言思乱。  于是,韩山童自称宋徽宗八世孙,刘福通自称宋将刘光世后人,大家齐推韩山童为“明王”,聚众起事。不料,人多嘴杂,消息泄露。元朝地方政府派出几百人,在“开幕式”上把韩山童逮个正着,押住这个造反头子立马送县府开斩。刘福通、韩山童之妻杨氏与其子韩林儿好不容易才得脱。  依理讲,擒贼先擒王,韩山童被杀掉,大事应该不成才对。但刘福通有勇有谋,振臂一呼,旬日之问,得河工数万人为兵。这些人均头缠红巾,一哄而起,杀掉元朝监工,四处攻掠。由于红巾军很快攻下朱皋这个大粮仓(今河南固始),开仓放米,马上吸引饥民十余万来人军。这样一来,江南大震,义军四起。  彭和尚闻讯,当然不会闲着,推徐寿辉为主,拉起队伍,攻克沔阳、武昌、江陵、江西等多处府郡。  几个月时间内,数支“红军”几乎占领了西至汉水、东至淮水之间的所有土地,成为元朝的“国中之国”。  元末士人叶子奇在其笔记《草木子》中,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幅元末社会的图景:  “元朝末年,官贪吏污。始因蒙古、色目人罔然不知廉耻之为何物。其问人讨钱,各有名目,所属始参曰拜见钱,无事白要日撒花钱,逢节日追节钱,生辰日生日钱,管事而索日常例钱,送迎日人情钱,勾追日赍发钱,论诉日公事钱。觅得钱多日得手,除得州美日好地分,补得职近日好窠窟,(官吏们)漫不知忠君爱民之为何事也。”  当然,这种景象并非元末才有,实际上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元代,只不过“发展”到末期,“名目”得到更细的划分。  政治上自不必讲,元朝“四种人”的划分,是毫无遮掩的民族压迫。经济方面,蒙元的破坏可谓“罄竹难书”。北方中原地区的汉族人民最为悲惨,几个世纪以来,契丹、女真、蒙古,遭受一次又一次浩劫,人口锐减不说,大部分良田变成荒地,昔日衣冠之邦,长久沦为豺狼异域。蒙古人成为中原大地的主人以后,不仅“继承”了宋、金留下来的大片“官田”和“公田”,把战争中死亡人户的有主土地划为“官田”,还强行侵夺当地汉人正在耕种的良田,没为“公田”。然后,慷慨至极的蒙古大汗和皇帝们很快把这些田地分赐给宗王、贵族以及寺庙。  这些奴隶主领主,各拥赐地,俨然是独立王国的土皇帝,大的“分地”(蒙古贵族在“赐田”以外还有“分地管辖权”),可广达方圆3000里,户数可达20万之多。由于“分地”有免役特权,寺庙又免纳租赋,最后一切沉重的负担,均转嫁到所谓的自由民身上。特别在初期,蒙元贵族不喜欢定居的生产生活方式,上万顷的土地被故意抛荒,使之成为他们思慕梦想中故乡的“草原”,以供放牧之用。而在其间,供他们残酷役使的“驱丁”,则完全是没有任何人身自由的奴隶。  在中国南方,除大量人口被掳掠卖到北方做奴隶以外,当地汉族人民要忍受与蒙元上层相勾结的汉族“功臣”或投附地主的压迫。这些人并不因为自己一直身处南方而在剥削方面稍显温情,他们甚至仿效北方那种压榨“驱丁”的方式盘剥佃户。  元朝的佃户与前后朝代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整家整家地可以被田主任意典卖,他们所生的后代仍是男为奴仆女为婢,完全是农奴制的一种另类表现形式。即使在大罗网中星星点点分散些少量的自耕农,仍旧被蒙元沉重的徭役和赋税压得喘不过气来。无奈之下,他们常常又跌入另一种万劫不复的深渊——向官府以及与官府勾结的色目人借高利贷,即骇人听闻的“翰脱钱”,这种高利贷的利息有个听上去很好听的名字:羊羔儿息——一锭银本,十年后即飞翻至1024锭——比现在入矿股的官员分的息还要多出数倍。  在如此残酷的压榨下,自耕农的破产与逃亡,成为元代社会的常态。  对蒙元帝国大唱赞歌的人们,总是炫耀地声称元代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商品货币关系:纸币交钞是大元帝国唯一合法的通货,在欧亚大陆诸多地区畅行无阻。但是,这种“畅行无阻”,是基于铁火强权和刀锋下的强制。除元初忽必烈时代交钞尚有基本信用外,这种基本上没有准备金的纸币政策只能说明一个事实:蒙元政权贪淫暴政下肆无忌惮的掠夺。  老皇帝忽必烈死后,元朝的通货膨胀一天比一天加剧。红巾乱起后,军费支出增加,元廷只能天天拼命赶印纸币,最终使得这些“通货”形同废纸。即使是在所谓的“和平年代”,蒙元凭这种纸币形式不断地掠夺人民的资产,除支付军费、征服开支以及维持官僚机构运行外,都是套取现货输往海外,换来一船又一船、一车又一车价值连城的宝石、美酒、金银器、地毯等骇人听闻的奢侈品。  所以,一部分东西方蒙元史家夸夸其谈地横跨欧亚的帝国交通线,最初的本来目的就是便于运输这些帝王贵族的“必需”之物以及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把帝国军队派往每一处角落镇压任何可能的反抗。至于后世所谓的“加强了世界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非蒙元统治者的原意,他们至死(甚至元朝灭亡),也没什么人会想到这样的“积极意义”。而且,设驿站、铺道路、开漕运的所有这些“方便”,无不是建立在汉族人民的血汗之上。  报应分早晚,元朝的崩溃,最后很大程度上也源自“钞票”这小小的片纸钞币,财政崩溃后,再想维持统治,难比登天。  施行如此残暴而无人性的统治,在冷兵器时代,元朝的灭亡就成为必然。  身为天下至尊,元顺帝整日与十个“倚纳”宠臣在宫中群交滥交,性活动的过程扑朔迷离,骇人心目:各人赤身裸体,脑袋上都戴顶高色黄帽,上缀黄金打制的“佛”字,手执念珠,光屁股列队在大殿内边行走边念咒语。同时,殿内有美女数百人,身穿璎珞流苏遍体的奇装异服,按弦品箫,玉体横陈,高唱《金字经》,四下蹦跃,大跳“雁儿”舞。顺帝等人,又饮酒又服食春药,心醉神迷,大有一日快活敌千年的极乐之感。  不仅自己快乐,顺帝表示“太子苦不晓秘密佛法,此秘戏可以延年益寿呵”,于是他又让秃鲁帖木儿教太子有样学样,“未几,太子亦惑溺于邪道也”。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淫暴如秦始皇、齐显祖、隋炀帝、金海陵,都是自身宣淫,对下一代储君太子皆付名师硕儒教诲,从未听说上述几个爷们让人教儿子也“学坏”的。这一点,元顺帝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向儿子传授性学古怪大法的皇帝。


编辑推荐

  明朝社会,自上而下,自始至终,爱恨骋意,倨傲以狂,狂放自适,嬉乐贪欢,由些促使个体欲望和群体欲望的无限放纵,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著名历史写作狂人赫连勃勃大五(梅毅)历史散文巅峰之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纵欲时代 PDF格式下载



几千年来,中国社会是一个流氓社会,而明朝则是流氓的集大成者,地地道道自上而下、彻头彻尾的流氓社会!最早在天涯社区看到“赫连勃勃大王”这样的网名,甚为震撼——居然能从千年坟茔里掘出这样美如冠玉而又冷酷血腥的名字,足见其渊博与狂狷!又见赫连勃勃大王说“王莽是个大改革家,书呆子,又是个大演员”,血菊花再次感慨:在这个人云亦云、糊涂混沌的氛围里毕竟还有精英!从《华丽血时代》、《帝国的正午》、《刀锋上的文明》,经历了《帝国如风》,再到眼前的《纵欲时代》,赫大王自己所谓的另类历史并不另类,只不过是对牵强附会、刻板愚民的阶级史观及其教科书的颠覆,是对真实的还原,以至于那些长期以来被愚弄至深的人们感到非常的新奇和陌生。蒙元野蛮,七匠八娼、九儒十丐,朱元璋复汉人正朔,儒士们欣喜地走进了新时代,以为大可扬眉吐气!谁知太祖爷大兴文字狱,把元末明初的文人祸害得十死八九,粗通文墨的小老粗比不通文墨的大老粗更坏,咬文嚼字近乎变态,以无厘头杀各州郡数百高级知识分子。朱元璋设“锦衣卫”,布置“检校”于各级部门,大行特务政治,破“刑不上大夫”古制,大兴廷杖之风,摧残士气。朱元璋暴戾无情、阴骘沉猜,诛杀功臣、文人,开了以特务监视百官、禁锢百姓的先河,其手段不断被后代、后世发扬光大。文臣、儒士再无尊严,不但随时会被皇帝当众廷杖,更甚者几百大臣被太监戴枷罚跪至有渴死者。几百年后那些戴高帽、挂木牌右派“臭老九”及其家人受尽肉体、精神折磨也是有历史源源的,更可笑那些高喊口号、挥舞大棒的红专分子绝然想不到自己祖师爷竟然是自己要打倒的封建代表王振、刘谨、魏忠贤这样没鸡鸡没胡子不男不女的东西!大明朝自太祖立国之日起就充满了阴鸷戾气,失去了汉唐的雄武、两宋的和煦,“道德感被从社会人群中抽离几尽”。清承明制,对中华核心价值的腐蚀和民族精神的摧残从制度上讲实际肇始于明朝,随后的500年里,这种慢火煎鱼式精神圈囿的窒息氛围不断被强化乃至从高层到民间,无孔不入,“在无尽的高压之下,我们的民族性格同趋变得消沉、靡顿和繁琐,昔日天真率直、极富文明创造力的人民,日益成为柔懦和忍耐的‘顺民’。……持续至今日也未全然散尽。”“当满清龙旗在紫禁城的黄昏中被扯下之后,时光又过了快一个世纪,我们不少人心中的‘辫子’,仍然顽固地悬浮在脑后。”回头再看1644年的春天,李自成流贼逼京城之际大明皇宫里的千古怪异:崇祯帝问对策,阁臣们没一个人明确表态,首辅魏藻德一直鞠躬俯首,始终不发一言,气得崇祯帝挥袖把他斥出……他又召首辅魏藻德议事,老魏仍旧一语不发——这老魏任首辅三年从无见地,只知沉默依从,真是厚道人啊。绝望之余,崇祯帝让周皇后自缢,亲手砍死袁妃等嫔妃数人,对十五岁的长女乐安公主叹息:“汝为何生于帝王之家!”掩面朝爱女挥剑,又杀六岁的昭仁公主——国难之际,阁臣们不表态,堂堂首辅一语不发,看似天大的笑话,实乃太祖爷留给自己子孙的一堆宝物,乃至留到今天。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皇室都有怪异、变态的现象,惟独明朝的皇帝、皇室从头到尾、个个怪异、变态,大明朝也充满了不可理喻——明太祖反贪最酷,明朝无官不贪;防宦官最严,明朝“阉祸”最烈;废丞相以分权,大学士却权倾四海。明成祖朱棣暴虐骇人听闻,却修《永乐大典》粉饰镀金。其他如明英宗、明武宗毫不负责的嬉乐,明世宗、明神宗财迷心窍,明熹宗放淫荡无度,明思宗(崇祯帝)貌似勤勉却阴柔沉猜、刚愎自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都是朱家的,明朝宗室却要自己掌握土地的70%以上,自己做地主才安心;大厦将倾之际,却几乎没有宗室拿钱出来筹饷、募兵,而宁愿抱着元宝挨剐;满清已然横扫中原,朱氏诸王、大臣却在江南恶斗……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而朱元璋的子孙们吃了276年的“商品粮”却依然是一副穷人乍富、低级庸俗、狡诈阴险、贪鄙吝啬的饿鬼相,着实让人相信“素质”也是遗传的。就如当今所谓一些“城里人”,其实脱离泥腿子也不过两三代人,却走夜路唱歌——给自己壮胆,为了掩盖自己的粗俗、浅薄,动辄“农民如何如何”地装高贵。很多事情在当时和过后的一段时间里其实不是秘密,只是在特殊的年代被有意弄糊涂、弄成“秘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学者,王力群教授曾说“作为学者,有责任把历史真相还原给社会”,于是看看赫大王还原给我们的大明朝的真相:真正开始以文字兴大狱大规模杀文人的,是朱元璋。满清是跟明朝学的,后来还有更发扬光大的。多年来被无限拔高、歌颂的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是下岗驿卒、张献忠是捕役,是地道的“吃公家饭的城里人”,绝非一般因饥而反的顺民,都是在下层衙门或军门里混过的有不少入世经验的老到坏人,出于卑劣的怨毒,其残虐程度令人发指!青年才俊严嵩学识渊博、泱泱大儒,其“罪恶满盈”不过是桑榆之


自从大学期间看了《华丽血时代》后,就一直琢磨着买他的其他著作,他另类的角度非常有趣,因为我认为很多正统的观点往往会抛开很多并不被人们所接受的东西。我草草看了此书几眼,但还是发现了一些错误。比方说在倭寇那段他多次称足利尊氏为足利尊,说楠木正成是大阪武士也有待商榷。值得一提的是,他说日本南朝杀明使是狂妄的观点我实在不能苟同(对此可以参见赤军的《宛如梦幻》),看来作者仅是对自家历史比较了解吧。我希望今后可以看到梅毅先生写的两汉方面的书。


正在看《华丽血时代》,很想看看梅毅的另类明代历史,他和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有何不同?


不错,看完后,让我对明朝有了改观,值得一看哦


挺好的,梅毅老师一贯的风格!不错!


另类历史散文


朱元璋和他的子孙的一些事。


很喜欢他的书,写历史写得太到位了很有感触,买来收藏~


史书中的东东,在现实生活中有惊人的相似!所以,多读史书,有益当今!


耳闻已久,果然好书。


很不错的书!一系列都买了!


买这本书,我的目的是看里面有关李成栋的一些资料。拿到手里,自然先翻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李成栋的一生写得非常详实。以管窥豹,这本书值得推荐。


封皮有点旧了而已,总这样,书的内容没话说,5分。


很有历史感!


书的质量不错,内容深刻,值得一读


旁征博引作者不知从哪看到的那么多的书,观点独特,非常喜欢!


“纵欲时代:大明朝的另类史”


的确是个纵欲时代 不错 我喜欢 呵呵 梅毅很给力


真的是纵欲时代啊................


该书作者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了明朝历史,更加丰富了明朝的历史,有利于思考明朝的沉败。


看过作者的华丽血时代、刀锋上的文明等书,感觉这本没之前的那么吸引人。相比梅毅,个人更喜欢《五代十国风云录》作者的风格


梅毅的文字总是很有穿透力,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观察描述非常深刻到位。


梅毅的作品重来是深入浅出,而且能用另外一种口吻学习到历史!支持!只是如果对大明历史很熟悉的话就不要买了!


很好看的断代史,畸形史,另类观。


有思想深度,内容也很有趣,读之不厌,是一部不错的作品!梅氏作品代表作!但过于注重政治了


老爸挺喜欢看的,写的挺有意思,推荐。


浅显易懂,从另一角度看还不错


不错的史书,值得收藏,虽不如当年明月。


和当年明月2个风格各有千秋,蛮好的


写得很好,看了电子版才买纸版的,第一次在当当买书,价格不错


看了华丽血时代,就开始收集梅毅的书,尽管很多内容写得简单平淡,但是就当通史来看也不错,能了解下历史概况是不错的。


喜欢正史的朋友千万不要买,但是可以当做小说阅读,不过当当网还是很地道的,不出四天就给我退书啦!好欣慰呀!嗬嗬嗬


历史的写法可以多样,每个人都有心中的历史,此书值得一读


书送的有点慢,质量还不错,内容还没看呢


看的难受


他的书刚看感觉还行,看了几本,就是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的白话


啥叫名不副实,这本书就很充分地演绎了这四个字!呵呵,估计推或写手是个标题党,所以文案题目起的不错,但内容,呵呵,看过明朝那些事儿,这本完全就不用看了。


半文言体书 不是很喜欢 读起来比较费劲 大量引用古籍古诗 有凑数的感觉 读起来也不是很顺


书名党,买重复了!!


1)幽灵,一个幽灵,一个错处满书精神错乱惊恐得浑身发抖的幽灵依附于此书中~~~~~~~~~~~~~~~~~~~~~
2)真怀疑那些叫好的人是否真的看过这本书!
O分!没星!~~~~~~~~~~~~~~~~~~~~~~~~~~~~~~~~~~~~~~~~~~~~~~~~~~~~~~~~~~~~~~~~~~~~~~~~~~~~~~~~


绝对经典,电子书早就看过,此套收藏。


书不错,就是包装太次了。有灰啊。。。


品相内容都不错


喜欢赫连勃勃大王的作品


纵欲时代


买了一些书


  
   看完了欲望时代,感觉这一系列的书,自己可以不用看下去了,或者,暂时,历史书就不看了,书的结构,从他塑造人物的方式上面,来看,感觉是大开大合,直接选取的是极富有代表性的事情,就据此刻画人物,以人物为中心,所以,对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涉及的很少。也是啊,人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书的体裁就是历史散文,为了好看,相信对过于学术的东西,他是不会深究的,这是不是我感觉看起来不太畅快的原因了?
   明朝之前的是元朝,明朝之后的是清朝,皆是外族,有意思,明朝的统治者只注意蒙古外族,却对女真部落掉以轻心,本质是都是外族啊!为什么明朝就没有一视同仁了?
   明太祖朱元璋,以武开国,其遗祸1:封诸子为王,让其镇守边疆,掌管军政大事,直接导致后面的朱棣串位,前车之鉴就是汉朝的七王之乱,地方的权力变大之后,为自己的利益着想,特别是这种子孙世袭的王爷,其权利不是来源与皇帝,而是,来源自己的祖上,更不会对中央感恩,所有的只是利益的纠纷。美国的联邦与中国不同,州长是有人民选的,有人民监督,所以,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就是你没办法保证藩王的后代,像他们的祖先一样看重血亲情,像祖先一样聪明。
   其遗祸2:大肆的建立起特务机构,并且在朝上直接打死士大夫,摧残士大夫的傲骨,导致明后期,文臣没有骨气,武臣怕死。特务机构直接听命与皇帝,大臣规定不可以自己私样军士,估计,这就是明朝没有外官可以直接威胁皇帝地位的原因,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建文帝一笔带过:优柔寡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可以找借口,而不是直接削藩没有自己的主见。
   朱棣的败绩:让内侍可以读书写字,而且还让内侍可以出去带兵,大错特错,因为,内侍靠近皇帝,所以,掌握的直接对皇帝的信息的来源,权力外放。以至于后来的阉党乱国!!控制了对皇帝的信息啊!!
   以上的几点就是后面祸乱的助推器。
   最重要的原因是皇帝的混庸,不是每个皇帝都圣明,一旦,皇帝不管事情,宦官的机会就来了,宦官与士大夫争宠,宦官天天与皇帝在一起,皇帝当然信任宦官一些,土木堡之变就是因为宦官的多事。
   对于大臣的命运也是唏嘘不已啊,于谦是一个好官,由他主持了北京的保卫战。但是,英宗复位之后,他却没有好下场,又是因为权力的斗争,党派的权利斗争,皇帝为什么没有想到,我很惊讶,一直很惊讶,这么简单的道理,结党营私,就容易滋生利益集团,这不是明摆的道理,不同的党派自己为自己的利益而斗争,这么会为这个国家着想!!!党派之争直到南明的时候都一直存在,我感觉这就是内部最大的败因,这么看来明朝实在是太失败了。
   对于所谓的农民军,我表示完全是一群乌合之众,想当年老朱也是农民军起义的,但是,老朱就政令严明的多,而明末的农民军完全就是恶狗,只会烧杀淫虐,没有一点其他的想法,老李不行啊,他的部下更本不是听他的,而是听钱财的,老李没有完成自己再农民军中的集权,是他最大最大的失败,他根本就调动不了刘宗敏等部
   对满清的屠杀,我想说更多的是投降以后的汉臣的歹毒,因为他们投降了,所以,丧失了起码的做人方式,他们完全想的是灭到明朝,自己可以成为开国功勋。投降的汉臣是最可怕的,满清本来人口就少,竟然,完成灭掉大明的不世之功,这说明,明朝的人口还是臣服于暴力了。
   杀人最多的不是满清,而是所谓的农民军,所杀人之多,罕见啊。
   从丰产秀吉想霸占朝鲜,就看出,日本人不是好东西,在《菊与刀》里面就看出来日本民族的国民性,他只臣服与强权与暴力。
   找机会自己好好的分析一下,宁与外邦,不予家奴的心态,是怎样的一种心理!!!
   权利斗争是不择手段的,也是黑暗的,他们没有选择,是历史选择了他们,具体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多尔衮对明的皇子还是杀害了,大皇子还是把问题看的太简单了,康熙也是腹黑之人。
   重点谈谈,杀人欲之个东西,明太祖爱杀人,是为了防止功臣尾大不掉(功臣自己也是不会做,不懂得自己交出兵权),朱棣杀人,因为是夺位,所以,要杀人灭口,李自成杀人屠城是土匪的本性,张献忠杀人,完全是神经病一个,连自己的儿子都杀,十足一个变态。
   天用万物以养人,人无一物以报天,杀杀杀


为什么我的书评没有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