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金融市场信用风险模型研究与应用

李豫 企业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1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作者:

李豫  

页数:

243  

内容概要

  本书在金融机构的日常经营中,由于风险管理不能直接创造利润,因此经常被金融机构的管理层所忽视。根据MM理论,在完美市场等一系列的假设下,给定投资决策,公司的财务决策不会影响公司价值,风险管理作为公司财务决策的一部分,理论上也不创造价值。但由于市场存在摩擦,如果风险的损失太大,将影响公司的融资能力,影响公司的未来投资,甚至导致公司破产。因此风险管理的价值在于保证金融机构乃至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健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

  李豫,金融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金融学院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工程方向博士毕业.师从我国金融工程之父宋逢明教授。曾任中国人民银行直属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正局级巡视员、副总裁.上海国际货币经纪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副司调研员,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副总经理.北京市人民政府研究室暨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局等职。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及省部级项目12项,获省部级一等奖四次。研究成果400多万字,专著10余本.发表于国内外重要报刊杂志论文30余篇。

书籍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路线与思路
  1.2.1 研究路线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现状
  1.3.1 征信系统的有关研究
  1.3.2 国际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和模型的研究与进展
  1.3.3 国内关于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研究
 1.4 信用风险模型实证分析
  1.4.1 国际主流信用风险模型认识
  1.4.2 贷款违约预警模型实证分析
  1.4.3 信贷组合计量模型实证分析
 1.5 实证研究主要结论与本书结构
  1.5.1 实证研究主要结论
  1.5.2 本书结构 
第2章 征信系统与信用风险管理发展
 2.1 征信系统的发展历史
 2.2 国外信贷登记系统发展现状
 2.3 中国征信系统的建立与发展
  2.3.1 企业贷款证制度建设
  2.3.2 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建立
  2.3.3 个人征信系统的试点
  2.3.4 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全面建立
  2.3.5 我国企业资信评级机构的发展
 2.4 征信系统中的信用评级和评分
  2.4.1 国外征信系统信用评分评级方法
  2.4.2 国内银行系统的二元评级
 2.5 本章 小结 
第3章 BaselⅡ信用风险管理国际标准
 3.1 BaselⅡ信用风险管理标准形成过程
 3.2 BaselⅡ信用风险管理原则
 3.3 BaselⅡ违约与相关定义
 3.4.BaselⅡ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3.4.1 标准法
  3.4.2 内部评级法
  3.4.3 内部评级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3.5 发达国家地区银行的信贷评级
  3.5.1 美国银行的信贷评级体系
  3.5.2 英国金融监管局的机构评级
  3.5.3 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新贷款分类
 3.6 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和内部评级
  3.6.1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的监管要求
  3.6.2 中国工商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
  3.6.3 中国建设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
  3.6.4 交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
  3.6.5 光大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
 3.7 本章 小结  
第4章 现代信用风险管理与建模技术
 4.1 信用风险模型框架
  4.1.1 信用风险模型作用
  4.1.2 现代信用风险模型框架
 4.2 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建模技术概述
  4.2.1 专家法和财务比率分析法
  4.2.2 常用统计判别方法
  4.2.3 神经网络技术(NNS)
  4.2.4 投影寻踪判别分析方法
  4.2.5 未来计值(Mark10一Future)
 …… 
第5章 贷款违约预警判别模型
第6章 信贷组合计量模型
第7章 后危机时代风险管理新发展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现代信用风险评估管理技术在国际银行业的应用也逐渐得到推广。1998年美联储、日本银行、英国金融服务局和英格兰银行共同组织召开了信用风险模型专题研讨会,许多国际化银行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研究提出了一些信用风险模型。但总体看,以VAR为基础的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模型还处于试用完善阶段。这不仅因为其发展时间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更主要的是:以VAR为基础的信用风险评估管理技术发展不平衡,核心技术未公布;以VAR为基础的信用风险理论模型的建立和检验的前提是长期积累的大量数据及许多基础性工作(如评级制度等)支持,条件很难在短期内满足。所以,国际化银行对先进信用风险评估管理技术的应用还很慎重,大多数国际化银行目前仍然以传统的方法对信用风险实施有效管理。  1.3.3国内关于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研究  在国内学术界,部分院校和研究机构已开始先进信用风险技术的学习和引进研究,有了好的开始。但由于学术部门大都没有与银行业联合开展工作,缺乏国际先进度量技术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未能深入分析中国商业银行目前的问题和矛盾;相当部分的实证性研究,由于缺乏真实、全面、可靠的基础数据,建立的模型仅仅成为开展学术研究、发表论文的基础,对化解和防范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


编辑推荐

  《中国金融市场信用风险模型研究与应用》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的。上海金融学院人才引进项目,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金融市场信用风险模型研究与应用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