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科举文体研究

汪小洋 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3  

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作者:

汪小洋  

页数:

231  

字数:

168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所谓入场之券者,科举之文也。唐以诗赋,宋以策论,元明而后,制义出焉,其文仿宋人经义,代圣贤立言,体用排偶,谓之八股。一生事业,三场文章,得失之际,不綦重与?昔人云: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原夫厥初,晁董之对策,贾郑之经义,可谓惊天地而泣鬼神矣。三唐之试律,若元白,若钱起;两宋之策论,若欧曾,若二苏,皆为一代之作手。明之唐顺这归有光,清之方望溪袁子才,亦足为此道名家。洎乎末造,陈陈相因,剿袭揣摹,剽窃雷同,不一而足。清代末年,新学兴而科举废,鄙而弃之,于兹百年矣。百年之间,宿学凋零,书焚殆尽,昔时童而习之之文,今有皓首而不能句读也。遂使科举文体,成研究之空白,学术之榛莽。今人研究科举,止重其制度,于其文章阙焉不讲,动以陈腐目之,不屑寓目。夫策论诗赋经义八股,科举之舆也,无文章即无科举。舍文章而攻科举,犹舍筏而欲抵岸,可乎?

书籍目录

绪论 科举文体概论 一 科举文体的社会内容 二 科举文体的类型与组合 三 科举文体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 四 科举文体与其他文体之间的关系 五 科举文体与文学的发展关系第一章 科举前的考试文体:汉代的经义与对策 一 汉代选拔人才的考试方法与文章 二 汉代的经义 三 汉代的答策 四 汉代考试文体对后世科举文体的影响第二章 唐代的试策 一 随唐试策与汉代的不同之处 二 隋唐试策的发展 三 唐代的策与时务之举 四 唐代的试策与政治 五 策学的空疏之弊第三章 唐代的试律诗 一 唐人试律诗及其文体特点 二 唐人试律的发展概况 三 试律与律诗的关系 四 唐人的试律诗对科举文的影响 五 试律诗的发展促成了唐诗诗艺化的发展 六 试律诗与赋得体第四章 宋代的策论 一 策与论:相近的两种文体 二 策论考试的范畴 三 宋代试策的特点 四 宋代的策论与政治斗争 五 策论是古文精神的体现 六 策学的流弊第五章 唐宋的律赋 一 律赋及其源流 二 从律赋与进士行卷的关系看其在文学上的地位 三 律赋的作法与八股文的比较 四 律赋的美学价值 五 律赋的用韵 六 关于策论与诗赋的优劣第六章 南宋的经义与论 一 经义与论的不同来源 二 经义与论的同源 三 经义与论的差别 四 经义与论的合流第七章 八股文的文体第八章 八股文的代言第九章 八股文与中国文学第十章 清代的试律诗第十一章 科举文体文化与文学发展附:科举文休年表考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科举文体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