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杜大伟古韵水墨

杜大伟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  

出版社: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作者:

杜大伟  

页数:

45  

内容概要

`

作者简介

杜大伟,1959年生于河南开封,祖籍安徽萧县,现任《书法导报》副总编辑、国际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原印社副社长、江苏国画院及河南书画院特聘画家。
  其书画作品和书法创作专题报道曾刊发于《西泠艺从》、《书与画》、《美术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中国书法》、《书法》、《书画之友》、《书法报》、《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以及国内外众多书画艺术专题展览作品集,国内多家专业艺术网站发布其书画专题。
  艺术历程:
  2000年 山东菏泽博物馆举办杜大伟书画作品展。
  2002年 广东东莞可园博物馆举办杜大伟书画作品展。
  2004年 出版《杜大伟扇面集》。
  2005年 《荣宝斋》杂志连载杜大伟绘画作品。
  2006年 《十方艺术》杂志连载杜大伟绘画作品。
  2007年 《艺谭》、《艺术与财富》杂志分别刊发专题报道。
  2008年 《艺术中国》、《新美域》杂志分别刊发专题报道。
  2008年 出版个人画集《点将·杜大伟》2008年东莞长安图书馆举办杜大伟绘画作品展。
  2009年 10件绘画作品参加广东岭南画院举办的“河南省中国画名家8人作品邀请展”。
  2009年 出版《杜大伟书法楹联选集》。
  2010年 绘画作品参加“宋庄美术馆开馆暨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中国书画印》杂志刊发其绘画专题报道。

章节摘录

  严格地说,我应该尊称杜大伟先生为老师,这不仅因为他年长我十余岁,也因为他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卓越的艺术成就一直是我心中的榜样。在我与他相识的数年间,虽因两地悬隔,相见为难,然每每相见,他直率简朴的作风、平和温厚的性格,使我妄言无惧、忘形尔汝,觉得如同与一位素交亲厚的兄长相对,持之太恭,反失敬爱之美。所以在我心目中,大伟先生既是老师,也是兄长。  如果有人说,第一次看到大伟的画作而不惊怪,那我倒是要有点惊怪了。乍看他的花鸟画,真可谓是“天惊地怪”,但见张扬的线条横亘于画面,构图随意,丛杂扭结的枝干交织于画面,分枝布叶完全漠视传统的“出招”规范。画中的禽鸟若非喙细身肥,便是脯圆目楞。他的人物画则更是兽体蛙肢、怪形鬼面、喜怒纷呈。即便不视之为怪诞,也要怀疑是《山海经》中“大荒西经”的插图了。对看惯了雅逸恬淡、雍容华丽的传统中国画的人来说,他的画是一种严重的离经叛道。然而我所为之震动的,正是由于他作品中充沛的情感流露和丝毫没有做作之气的坦率画风。他的画,我以为既是最难读懂的,也是最易理解的;既是最现代的,也是最传统的。从他的作品中,我看到了艺术家的巨大真诚和执著——能够在作品中敢于坦诚地直诉,绝不委屈做媚俗的嘴脸和精致的卖弄。  大伟的画之所以容易理解而且十分传统,正是由于他作品的基本出发点牢牢地抓住了中国画的灵魂——笔墨,以至于决绝专注、忘乎所以、义无反顾。笔墨是中国画发展的命脉,情感借笔墨而发,气韵由笔墨而生,物象为笔墨而立。抓住了“笔墨”这一出发点来看他的画,他所坚守的底线是十分明显的。他的画,行不离笔,动不离墨,在这一点上,是传统到不能再传统了。大伟先生是书法家,他笔下的线条,时而钝拙、时而奋迅、时而迟涩、时而犀利。他兼有北人之质和南人之文,因此墨法凝而润、清而厚、纯而浓。他的用笔大胆而勇于变通,因此气度宽畅、执正能化。他作品中严谨的探索态度、纯正的笔墨技巧、明确的审美取向使人一目了然。他的笔墨并没有完全脱离了形象而走向抽象的极端,因此虽然略显怪异,却仍属具象。他作画时一如作字,每将画纸铺于案头,坐在案前,发自一角,随笔而出,且画且动,顺势而下,与其说是作画,更可说是作字。本于此,读他的画当如读字,看他的画不必全盘看,要顺着他的笔势慢慢走,如此,才能品出其中的深意,赏到内在的韵致,才能被他所营造的那种醇厚、清甘的笔墨意境所感动。  正是由于过分专注于笔墨,使得造型被屈居于次,因此他的作品中才呈现了某些形象怪异、夸张的形象。中国书法中有笔法生结构之说,他的画,则是笔墨生章法。形象的构成往往不是造型的需要,而是笔墨的必然之势。当其笔墨酣畅时,枝叶纠结;当其意态消闲时,花石舒朗。线忌于平,笔忌于板,线条的游走带动了造型的扭曲,行于不得不行,止于不得不止。非刻意于夸张,乃不得不变形。他的每一幅作品,就像一部严谨的纪录电影,一篇忠实的报告文学,笔墨清晰地记录了他作画时的情感律动,他将中国画高超的审美情趣和不息的生命动力把握得十分准确,而且展现得自然真诚。  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大伟的花鸟画改变了传统花鸟画法中折枝断写、捕捉动态、删繁就简、雕琢形象的方式,采用了一种整体关照、印象表现的全新角度,因此他的作品气势强劲、活力旺盛。摒弃了传统中国画孤芳自赏、清高冷艳的审美取向,是极富胆略和现代性的创作。他的观察很概念,一掠而过,不刻意于细节,又把握瞬间的情态和四时的变幻。他是透过大气看树木,透过生长看枝干,透过枝干看筋叶,透过筋叶看花果,忽前忽后,时内时外,深入其中,跳出其外。将大自然的随意生发传达于画面,形成笔墨的自由交织,他所把握的是自然整体的蓬勃生命力。他用笔墨的自然阐述了造化的自然,当一笔一墨的生发流动臻于自然了,则一花一叶的穿插亦无不自然,这便是自然之“理”的自然,颇合乎老庄的“道”的理论。做到了这一点,也就达到了“气韵生动”的要求。  我自己也从事书画创作,对艺术创作中的甘苦得失、艰难困顿是有所体会的,因此,对大伟的艺术成就倾心赞叹,对他的精神由衷感佩。现代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所有的看和说无不体现着审美主体的个人意识,我今天写这些,也只是以管窥天,得一望十。大伟曾对我说:“画要往坏里画。”这句话,振聋发聩,我每每思之,肃然起敬,今天随笔记下这些,以志对这位师友、兄长的敬重之情。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杜大伟古韵水墨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