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5-12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作者:

陀思妥耶夫斯基  

页数:

404  

字数:

337000  

译者:

臧仲伦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不朽名著,以催人泪下的感人笔触描写了两个悲惨的故事。
工厂主史密斯之女是个美丽纯情的姑娘。她爱上了瓦尔科夫斯基公爵。公爵是个人面兽心的恶棍。他骗走了老人全部财产,然后又把他的女儿抛弃在国外。父女俩由于贫病交加,相继死去。
公爵的儿子则是个表面上英俊可爱的花花公子。公爵为了阴挠他的儿子与平民之女娜塔莎相爱和结合,不惜无中生有地诬陷她的父亲鲸吞他的款子。他又玩弄诡计让儿子另觅新欢,抛度了娜塔莎。

书籍目录

惨痛热烈的心声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尾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 PDF格式下载



   第一次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只是在多看阅读上找到的限免。首先就被俄国人民长得不可思议的名字震惊了,以至于一向对名字不敏感的我根本没法记住各个角色,只能不断的翻看第一页的主要人物介绍。。。
   善良的娜塔莎,一个为爱执着的女性,传统善良而又单纯,却爱上了一个软弱无能,优柔寡断,毫无主见的阿廖沙,一次又一次的相信了阿廖沙所谓的承诺,但却始终被其富有心计的父亲掌控于鼓掌之中。不幸的是阿廖沙的父亲与娜塔莎的父亲又是因为一些原因成为了对薄公堂的仇敌。好强重视面子的娜塔莎父亲不惜因为女儿与阿廖沙相爱而将女儿驱逐出家门,并诅咒她,可心里却心如刀绞。
   可怜的内利是万尼亚从酒馆发现的怪老头的外孙女,万尼亚把内利从淫窟救出后,用自己的真心感化与暖化内利那颗已经冰封与不信任任何人的心,原来她的母亲年轻时与一男子私奔,受到了内利外公的诅咒,然后内利母亲却被无情抛弃,带着内利相依为命,最后回到内利外公身边期望得到原原谅,但是内利外公却冷面的拒绝了,即使他很爱她们,以至于内利母亲到死都没有得到原谅。
   一幕悲剧已经发生,万尼亚不想让同样的悲剧上演,去说服娜塔莎的父亲,而可怜的娜塔莎也被阿廖沙附近使计令阿廖沙见异思迁,绝望的娜塔莎也渴望回到父母身边,在爱面前,娜塔莎的父亲放下了所谓的面子,原谅了女儿,终于一家团圆,然而内利却已经病入膏肓。。。
   小说在内利的死去结束,看完给我了极大的情感冲击,人性或美或丑,或善或恶。也许只有纯真的爱能够照亮人性。
  


  在那个年代,19世纪的俄国,也许自尊心是许多人所剩的最后一个所有物。这样的自尊心,人们疲惫的维护着,又无力而痛苦的让它被侮辱与损害着。但就是这可怕儿又可怜的自尊心,有时甚至能超过一切人类看为至宝的情感。
  
  
  1. (P.89) 当女儿离家出走后,倔强的老头为了自己的自尊心,强迫自己忍着难受,在外面做出一副对此不屑的样子:
   ”我再说一遍,这是胡闹,我不愿意看见这些事!大家都以为我的感情这样下流脆弱,把我当傻瓜,当作最下流的流氓,这使我气愤极了。。他们以为我会悲伤的发疯。。胡说!我已经扔开,已经忘记我从前的感情了!我一点都不再去回忆它了!是的!是的!是的!就是这样!。。“
  
  
  2.(P.188) 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小孤女从恶人布勃诺娃那救出,但小姑女却因为自己想独立自主、被人“看得起”的自尊心,语出惊人“
   ”(我要)到她那里,到布勃诺娃那里。她总是说我欠她许多钱,说她花钱埋葬了妈妈。我不愿她说妈妈坏话。我要在她那里做工,还她债。。那时我就自己离开她。现在我仍旧回到她那里去。“
  
  
  3.(P.210) 用最后的自尊心,孱弱的孤女无声的抗拒着:
   ”(我要给乡下人当仆人)。我受得了。他们骂我,我就故意不吭声。他们打我,我就是不说话。让他们打,我说什么也不哭。我不哭,把他们都气死。“
  
  
  4.(P.358) 孤女宁可要饭,也不愿意被人关心,甚至从讨饭中寻找了奇特的自尊心:
  
   ”我妈妈也在街上讨过饭,她快死的时候亲口对我说,宁可受穷在街上讨饭,也不要。。讨饭并不丢人。我向所有的人讨饭,而不向一个人讨饭,所有的人和一个人是不一样的。向一个人讨饭是丢人的,但是向所有的人讨饭并不丢人。“
  
  
  
  5.(P.410、411) 自尊心极强的孤女,遇见了她的外祖父。她的外祖父因为自己女儿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名声”,而排斥他们母女,但再怎么排斥、忍耐,怎能断绝血缘的聚合?:
  
  ”突然(孤女的外祖父)用手杖敲敲楼梯,跑过去开了门,过了一会儿拿出一把铜钱来,都是五戈比的,扔在楼梯上给我。‘给你,拿去吧!’他叫道。‘我的钱都在这里了,拿去,告诉你妈妈,我咒诅她。’接着把门砰的一声关上。钱滚下楼梯。我在黑暗中摸索着。外祖父大概想到,他把钱扔在楼梯上,我在黑暗中很难找到,便开了门,拿出一支蜡烛。。“
  
  ”我到一家铺子里,把卢比换成铜钱,用纸把三十戈比包起来,留下来给妈妈,七十戈比我没有用纸包,故意攢在手里,就到外祖父那里去。我到了那里,推开门,站在门口,把所有的钱扔进屋里,钱滚了一地板。‘诺,把你的钱拿去吧!’我对她说‘妈妈不要,因为你诅咒她。’我把门砰的一声关上,立刻跑掉了。“
  
  
  
  
  
  那可怕而又可怜的自尊心~
  


  第九章主人公救叶列娜(涅丽)的情节以前让我想起#悲惨世界#,而从第11章开始,又有点#这个杀手不太冷#的意味,叶列娜的母亲和祖父的悲剧已经落幕,而叶列娜和的娜达莎以及其父的命运将会如何?
  终于看到最后,还是有点小小的伤悲。悲惨世界里小女孩有着好的前程,杀手不太冷里小女孩也活了下来,而Leon则牺牲了自己。
  


  本评论和文学艺术无关...单纯评论感情问题
  
  
  
  爱情至上的近代俄国贵族穷姑娘 她不过十几岁
  
  小说描述的娜塔莎和父母分离 不过半年多
  
  
  
  说起来 在现今的现实生活中
  
  结婚了 配偶也很可能认识更优秀的异性 很正常!
  
  这时候要做的当然是经营婚姻 经营感情
  
  表达自己的要求 适度控制自己的情绪
  
  而不是放任对方的心思,促成其放荡...
  
  
  
  
  
  唔
  年代不一样 国家民俗不一样 年纪也不一样
  
  这是我做为一个现代中国人妻+远嫁独生女儿的看法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一直在考量这句话的正确性。在陀氏的书中,第一次见识到这种人物:自己委屈牺牲而去成全别人,用痛苦精神突显自己的高尚伟大,自己落得个苦大仇深,对该惩罚的人一点用也没有。娜塔莎和涅莉就是这样的人物。这些小人物明明可以揭露坏蛋公爵的行为,却不行动,而是意图从精神层面上蔑视他们,是希望他们良心发现?可惜的是,不是一个层面的人物,怎能希望用同一标准去对付呢?对于这样的无耻之徒,只能以牙还牙,以血还牙,和他能讲什么道德,这样的惩罚只是自我惩罚罢了,对公爵有什么用?只能换来他的一声嘲讽罢了。
   书中最疯狂的人物我认为是公爵,公爵坏的彻底,通过向加尼亚淋漓尽致的揭露自己的恶行,引得加尼亚的痛恨而以此获得快感。
  
  


  失败在思想的匮乏,模式的单一。这本小说依然有两条线索,各有一个悬念,娜塔莎最后的处境,会否被抛弃?涅莉是不是公爵的女儿?
  但是,两个故事的内核都是爱与伤害,人与人的关系类似,甚至涅莉一线只是作为娜塔莎最后被教化的前车之鉴。涅莉一线想要隐藏的真实,她是公爵的女儿;与娜塔莎最后会否被抛弃,这两个悬念没有共同组成一个隐蔽的故事。更加糟糕的是后者随着故事慢慢的推进,到后面读者已经在看到了娜塔莎与阿寥沙的纠缠以后厌倦。涅莉更是一开始就能猜出。
  不像《卡拉马左夫兄弟》,不同思想的人物分裂角逐故事结局,各自隐蔽一部分真实,最后组成一个故事之中的故事。
  在分镜剧本中,高潮迭起仍然是拿手好戏,公爵突然造访。时空巧合更是陀氏最擅长的,娜塔莎最后的出现。
  对白依旧好看,但是没有思想,因为每个人都是空洞的、浅薄的。变成陀氏用他高潮的技巧在掩饰对白的空虚。公爵反而成为最值得看的人物,涅莉稍微强一点。
  最后在情节的设置上,陀氏仍然舍不得自己的复调结构,把一个故事分两半,又隐藏了马斯洛鲍耶夫。但是悬念过于失败,不同段的故事间看不到联系,马斯洛鲍耶夫本可以成为最后翻盘的机会,但是悬念是失败的,他的行为更加窝囊。
  


    看前半部分觉得这是一个很俗套的故事,一开始就觉得阿辽沙一定会抛弃娜塔莎,他一定会爱上米卡。不过没有想到离开的理由是阿辽沙实在是太善良、无知、天真了,他不是那么始乱终弃,完全一副花花公子样,抛弃了娜塔莎。不然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印象就要打折扣了。现在,他的形象毅然树立在那里。
    看到涅莉叙述她母亲的经历那一部分,真的好感动,深深为她母亲的抉择折服。她竟然能忍受所有的病痛,不去想公爵要求本该属于自己的财富。当公爵那个虚伪的形象暴露后,她竟然说钱给你吧,然后因此建立了自己受侮辱的形象,靠着这样的自我悲剧承受一切痛苦。
    书中好多人都都收到侮辱和伤害,“我”也是,被未婚妻抛弃。每个人选择承受伤害的态度可以如此不同。涅莉选择了用讽刺、坚强、在病中伤害爱自己的人来反抗。“我”选择无私为未婚妻和她情人奔走解决他们问题。尼古拉看到女儿竟然和仇人儿子私奔,一直不肯原谅女儿,虽然他爱她是如此之深。娜塔莎至少阿辽沙最后一定会和米卡在一起,反过来却不断安慰阿辽沙,用谎言让阿辽沙安心和米卡去其他地方。哎,面对伤害,我一定会用伤害去反对给我伤害的那些人。书中的人形象太崇高了。
    同时,书中对家庭、爱情描写的重要性也让我印象深刻。最近完全不想和人说话,扯淡,不想见人,喜欢独处到一个极端了,是不是很严重==
    总之,好书,大赞!


   Песни нашего века, Песни Юрия Визбора唱到【Мама, я хочу домой» 】了。
  
   特意先点开其他人写的书评看的,说实话,能不能来个专业人士的文?
  
   这几天也看了卡拉姆辛《苦命的丽萨》,有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脑海:
  
   外国作家与中国作家在小说创作方面是否存在不同,存在哪些不同(题材,表现主题,语言特点,手法等)
  
   个人的感觉,陀思妥耶夫斯基从来不是一个能把十句话说成五句话的作家。就《被欺凌与被侮辱》来说,几乎是由各种人物对话组成。人物的大段独白不仅叙述了故事情节,同时也借由此对他们复杂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腻的刻画(南江先生序中分析)。如此长而情绪激昂的对话(不确定是否是因为翻译技巧问题)如果出现在中国小说中,大家应该是难以接受的。首先,汉字的文字语言技巧不会认为说得越多就越有力;其次,中国小说写的是中国人的故事,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对我们的教导总体导致的是,内敛。我们不会看到哪个人表达爱情的时候会像傻逼一样大动作地(又是哭又是吻又是下跪)”我爱你,我可怜你“,国民的性格导致了文学作品中此种奇葩不会出现。(当然,不排除像小波这样的”性情“作家。话说回来,我也相信在我没看过的那么多书中肯定存在如此这般的描述,但是,总感觉这种事发生在中国的后现代社会。)
  
  
  
   看这种从我们小时候开始它就是”不朽的名著“的书时,如果在里面找到”原来我不是一个人“的段落,总会觉得这本书到底还是值得读的——这些离我们那么远的伟大作家,竟然有一个点写到自己心里去了。(这么说起来显得自己好没文化,因为,名著之所以为名著,就是因为它写进了当时的人以及到我们现在的人的心里去啊!!)
  
  
   如果要我分析娜塔莎涅莉阿廖沙的人物性格命运,总不免会用到现阶段好粗浅的现世观的,容易忽略时代背景。以后再说。
  
   脑子里想法挺多挺乱的。修行不够,就到这。
  
  
  
   唱到До свиданья, дорогие了。
  


  阿廖莎那个人,典型的公子哥,不能自食其力,遇到问题往后退缩,无法承担责任,所擅长的是对外面世界的天真幻想,而不曾碰壁磨难的心显然也缺乏坚定,年少时靠着家里的资助和漂亮的面孔周旋在一个又一个的女人身边,自得其乐,却荒废了宝贵的青春。
  即使眼下,也有不少年轻人作着同样的事。
  娜塔莎,隐忍,为“爱”离家,一次次的原谅阿廖莎的出轨,她这个性格也挺典型的,可以说她一切苦痛的根源都在于自身的性格、处事习惯。
  在读书的时候觉得这两位都够极品的,阿廖莎那个脑袋空空的家伙或许没意识到,但娜塔莎我觉得她一直在挣扎,她心底深处是了解自己落到那步田地的原因的,也是了解让局面回转的方法的,但她反复犹豫,被困在那里,简直无法自拔了。
  一个清醒理智的大脑,多么的重要,端正的三观以及性格,多么的重要!
  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明知道再如此容忍下去,下一步就是悬崖,明知道再继续拖延下去,下一步就是死地,但依然一次又一次的饮鸩止渴!甚至很豪迈的跟旁人念一句“今朝有酒今朝醉”。
  别人的事,我们终究是不能掺合的。
  万一有一天,遇上如此极品的自己,该咋办捏。
  我觉得李笑来的那个分心二用的方法好使,他提出区分自身的两个态度,例如:要满足某项欲望的态度,考虑到满足这项欲望会带来的噩梦进而理智很多的态度,然后,运用大脑,权衡利弊,控制自己身心活动。
  不过这个法子的前提是,你还有脑子来衡量利弊,有些浮云遮眼或者脑中空空如阿廖莎的人,是没救的,性格缺陷会推他们去死的。
  摊手。


  贫穷不是罪。可是发生的这一切到底谁该来承担后果?这是生活要给我们的启示me?如果是,是不是太过残忍了?
  正直、美好的人永远在挣扎,而龌龊卑鄙的却心安理得。最后,坏人没有得到审判,也没有一个情节告诉我们,这样的人将受到惩罚。故事结束在他们的受难中。戛然而止。
   被侮辱和被损害的,难道没有一点办法么,只有坐以待毙 或者依然在这个死循环里面 默默承受么? 最后的结尾如果一切都是梦,这个梦太可怕,太真实和残忍。
   难道对于不公,除了默默忍受就是最大的报复?


   这是自己看的第2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第1本《罪与罚》看得很辛苦,拿起又放下十多次,看完终于呼出一口气,轻松不少。 然而《被欺凌与被侮辱的》却吸引力十足,拿起很难放下。分析原因,可能与这个故事的倒叙结构有关,而且个人独白中纯粹说教的部分较少,同时书中人物个个性格鲜明、生动。推荐。
  
  
  
  
  
  
  
  


  1、能让人理解周围所发生的事情,并难以忘怀;能让人认识到,最卑微,最渺小的也是人,该称之为我的兄弟
  
  2、这是一种最难以忍受、最折磨人的恐惧,我在害怕什么东西,可我自己也讲不清楚它是什么,那是某种不可理解,超出常规的现象,但它一定会出现,也许就在此时此刻,彷佛为了嘲笑一切理性的论据来到我跟前,作为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站在我面前,一个可怕、丑陋、确定不移的事实
  
  3、那些天性非常善良但神经脆弱的人往往如此,他们固然善良,却会沉浸于自己的悲哀和愤怒而一吐为快,无论如何也要找机会发泄一下,甚至不惜伤害无辜,而受伤害的多半是他最亲近的人
  
  4、无可挽回的事情是你挽回不了的,你知道什么是无可挽回么?
  
  5、人什么事都可能发生,甚至他在任何时候做梦也不曾梦到的时候
  
  6、在某些情况下,她似乎不屑于自控,而把真理放在第一位,在她看来现实生活中的自制不过是无聊的习惯,她似乎还以这种见解而自鸣得意,很多热情奔放的人都有这种特点,甚至在不再年轻时候依然如此
  
  7、要死有一天,人人都把自己全部的实情写出来,所写的不仅是他怕对人说,而且无论如何都不会对人说的东西,不仅是对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怕说,甚至对自己有时也不敢承认的东西——那么这个世界就会臭气熏天,我们所有的人一定会窒息而死
  
  8、既然我明明知道,人类一切美德的基础乃是最深刻的利己主义,一件事越是符合道德,其中利己的成分就越多
  
  9、我不懂什么叫良心的谴责。只要对我有好处,我无所不为,我们这样的人多得不可胜数,我们确实也活得很好。世界上一切都会毁灭,只有我们永远不会毁灭。从世界存在的那天起,我们就已经存在。整个世界都会沉没,可我们总是能浮上水面
  
  10、在这种不幸中有一种令人陶醉的无上快乐,那就是意识到自己完全正确,宽宏大量,完全有理由把欺负自己的人斥为无赖。


   我们要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系列作品,西方文学老师首先推荐了这部小说,原因是这部小说在他的整个创作生涯中是比较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还比较容易看。一是篇幅较短;二是意思比较容易看懂。我拿到书后,先看了序。序里介绍,这部小说是作者整个创作生涯中的一部过渡性的作品,作者的思想以他被判刑流放为转折点,前后期有着很大的变化。这一点是值得关注的。接着我看到他对这部作品过渡性的另一个解说,这部作品是作者的小说创作艺术走向成熟的一个过渡。在这部作品中还存在着一些人物刻画不够鲜明,心理描写还不够多的不成熟,但在此后的作品里作者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对黑暗现实的揭露都更加深刻更加广泛。这是我开始读这部作品前得到的一些粗浅的信息。怀着对这些信息该处以什么样的态度的疑问,我开始阅读这部小说。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我很难像看其他小说那样坚持不动地读这部小说读上一个下午,里边的人物全都处在生病的,发疯的,困窘到绝境边缘的,卑鄙的,残忍的,羸弱无力的,精明的,感情复杂纠结的状况之中,里边的环境都是狭窄的,肮脏的,阴暗潮湿的,拥挤的,简陋的。整个城市老是灰蒙蒙的,充满了雾气或正下着阴冷的雨。我们的心灵无法面对这样一个绝望的世界很长时间,也无法承受在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件又一件令人绝望的事情。但当我一旦进入了这部书以后,也就无法因为心里巨大的压抑和痛苦而这样舍弃这本书,它里面描述的那一群被生活逼迫到疯狂边缘却依然坚忍地生活着的活生生的人物的悲惨命运已牵动起我悲悯的心。在读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系列的几本书后,发现这种像他的作品中所描写的感情一样纠结的阅读心情一直持续着。渐渐的我开始更深地体会到他作品的独特魅力。在读完这部作品一遍之后,只是得到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感受。第二遍是在紧跟着第一遍后粗略的重读了一遍,概括出了每一章每一节的主要内容,对内容加深了印象,但对里边思想性的思考还是零碎的,片段的,比较片面的。于是我又接着读了后边老师介绍的《罪与罚》和《卡拉姆佐夫兄弟》,这样一经过比较就发现了很多这些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大体上就了解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整体特点了。在本篇中主要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艺术特色。
   第一是,这几部作品都有复调的特点,在《被欺凌域被侮辱的》里已经表现出来,在《罪与罚》中表现的最明显,由于我没有拜读过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对那个理论的概念没有很深刻地思考分析过,我这里所说的复调特点是我自己通过对小说的细读,体会出来的一种朦胧的概念,是我自己理解的复调的概念。在《被欺凌与被侮辱的》中作者作为一名叫万尼亚的主人公进入小说,成为小说主人公之一,与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平等对话。他的重要性在于,作者使他与小说的其他主要人物很自然的建立种种关系,使得他得以从各方面了解整个故事,但他无法把握整个故事,作者的声音只是体现在万尼亚一个人身上,他无法控制其他人的声音,他的思想观点只体现在万尼亚身上,作为里边的一个角色与其他人物平等对话,小说中各个人物各有自己的声音,都不受作者的控制,传达作者的某些思想,所以当作者通过万尼亚发表观点时,其他人物就会反驳他,不听他的话,甚至把它的观念推翻。就像在《卡拉姆佐夫兄弟中》作者主要要通过这个家族的故事宣传一种忍受苦难求精神上解脱的基督教精神,但他是通过整个故事的发展和结果来传达这种精神,而在具体的人物上没有去主导他们,作者通过里边的善良、纯洁、博爱的阿辽沙传达了他的观点,但同时又让其他主人公发表了自己的反驳意见,甚至阿辽沙自己也在长老死后,陷入对这种观点的质疑和矛盾之中。在《罪与罚》中主要体现出了作者让各种声音同时存在,各执己见,没有谁是主导。我想这种客观地让各种不同的声音同时存在,而不受作者的操控,作者只是被动的接受他们的各种言论。没有主导意志,同时自己的观点只是作为其中的一个声音与他们平等对话的模式应该就是理解中的复调吧。
  首先,这种复调的模式比起巴尔扎克等现实主义大师自己操控整部作品,俯瞰人间,有自己主导一种基调,其他人物都是配合、衬托这种基调的手法。是一种更客观的批判现实主义,他忠实地描述当时社会上,人们思想中确实存在着的各种观念极其矛盾冲突,更具现实感。
  其次,这种人物各自主导自己的言行,作者只是一个旁观者恰巧目睹了人物的事件的这种表现手法,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就有重要的意义。使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更具鲜明,生动,更具现实感和批判性。
  另外,作者客观的描述人物思想观点,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显现其中其不合理的地方,和逐渐的变化,在最后或者走向死亡,或者回归作者的观点。作者在这种事件的描述中突出人物的思想有叛逆走向统一的一个变化过程,经历的各种悲惨的事件,逐渐促成这一变化,最终故事的结局体现了作者的忍受苦难求得解脱的思想。这种变化过程和结果的描述一方面有利于巧妙的传达作者的思想,更具说服力。另一方面加深了作品的深度。
   第二,在作品结构上,作者都采用多条线索穿插并行的方式,一条主线索,下连接着两条或者多条次要线索,随着故事的进展,主线索把不同时期出现的多条次要线索,带动起来,穿插并行,最后将它们都与主要线索统一起来。这样的形式,在我看来,是有利于更广泛的反响作者看到的,他觉得不得不反映的悲惨的下层人民的状况。增加了故事内容的复杂、丰富性,也提高了反映社会现实广度和深度。
   第三,在作品题材上,通过这几部典型作品,发现作者主要描写的是彼得堡的事情,主要人物是被挤压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的悲惨生活,这些人都不是生来就处在悲惨的环境中,而是在社会的变革中,在各种感情的纠葛中,被生活,被社会的上层,被纠缠着自己的各种感情,和这些虽然贫困却依然清高的人格一步步逼入困境,在这样的落差中,形成一种张力,使他们的悲惨经历更加深刻。作者描写他们在这些困境中的挣扎,反抗。被压扁或获得升华。描写他们的性格,在性格中作出暗示,最后让他们找到上帝来依靠获得拯救和解脱。作品中充满越来越浓重的宗教拯救心灵的情节,在《被气领域被侮辱的》中只是淡淡的宗教情结,在《罪与罚》中,整个故事本身体现了一阵宗教教育的情结,在,《卡拉姆佐夫兄弟》中出现了大量的基督教教义说教的篇章和短对话和辩论,这也成为这部小说的缺点。
   第四,大量的细致的心理描写,作者主要是对作品中的几个主要人物进行大量细致的心理描写,几部作品中描写的主要人物都是被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悲惨的境遇所折磨的精神近乎崩溃的,或者患有羊癫疯,精神不正常的人。描写这样的人物采取大量的心理描写的选择,我想有一定的必然性,这些被重大的事件深深地刺伤神经而疯狂的人,是最可怜的,作者的思想深度决定他的眼光、视角选择了这样的人物来进行描写。而这些疯狂的人的心理都非常丰富的,都是经历过很多悲惨的事情,隐藏着许多惊人的秘密,心理承受能力超过了极限而发疯的。他们经常会有梦呓,头昏产生幻觉,胡思乱想的情形,所以作者要描写这样的人物自然会把重点放在对他们内心秘密的探索上,就自然要重点描写他们的梦,他们的幻觉和他们的心理活动。这是对从作者角度出发对被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双重压迫下的,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俄国人民被生活逼迫的疯狂的心理的描写,与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中,作者反抗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对人的异化,描写自己内心的活动和内意识的流动的心理描写是不一样的。但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心理描写的探索对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家心理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五,在人物的刻画上,有一定的基础模式,作者在这几部不同故事题材的作品中创造了几组对应的,具有相似品质形象和象征意义人物,并且是在逐步的发展当中,通过这一几组人物的设定作者体现怜悯和批判的取向和所要传达的思想。
  如《被欺凌与被侮辱的》中的娜塔莎,《罪与罚》中的索尼娅和《卡拉姆佐夫兄弟》中的卡捷琳娜是一组;这一组中的人物都是漂亮的年轻姑娘遭受爱情和家庭所带来的两重巨大的苦难和侮辱,依然善良的悲悯的,坚强的生活着的形象。
   《被欺凌与被侮辱的》中的卡捷琳娜与《罪与罚》中的杜尼娅,《卡拉姆佐夫兄弟》中的丽萨是一组;这一组人物也是年轻漂亮的姑娘,她们并不出身低微,没有经历特别大的苦难,而心地善良,纯洁,为他人着想,受他人喜爱的人,她们最终的结果也是比较幸福的,这是作者给人希望的一组人物。
   《被欺凌与被侮辱的》中的公爵,《罪与罚》中的卢任和《卡拉姆佐夫兄弟》中的斯迈尔加科夫是一组;这一组人物都是作者批判的对象,侮辱悲惨可怜的人的卑鄙形象,一组一人一个比一个更卑鄙也更复杂,作者对这些人由充满愤怒到最后充满悲悯,在最后一部作品中,作者体现了对斯迈尔加科夫既痛恨有悲悯的情感。
   《被欺凌与被侮辱的》中的伊赫缅涅夫,《罪与罚》中的拉斯科尔尼科夫,《卡拉姆佐夫兄弟》中的米卡是一组;他们是一组属于各个不同年龄段,不同社会阶层的,但都遭遇生活的巨大苦难被贬入社会底层的男性形象。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被欺凌与被侮辱的》中的万尼亚,《罪与罚》中的拉祖米欣,《卡拉姆佐夫兄弟》中的阿辽沙是一组;这一组人物都是与事件无关,但与事件牵涉的人物有关,并关心这些事件的人。在小说中是串联各个故事,拉通各条线索的,目睹整个事件进展的重要角色,《罪与罚》中阿斯科尔尼科夫在病重时,个情节的进展主要有拉祖米欣推动。这些人物也起到代表作者言说的作用。
   《被欺凌与被侮辱的》中的涅莉,《罪与罚》中的卡捷琳娜,《卡拉姆佐夫兄弟》中的格鲁什卡是一组;这一组人物是各小说主情节下的第二条线索的主要人物,这也是一组属不同年龄层和社会层的女性形象,她们都身处社会底层,与上层社会有各种联系,都身世悲惨,性格古怪,受上层社会的欺压,涅莉在隐忍中死去,卡捷琳娜在忍无可忍中发疯,疯癫的反抗过后死亡,格鲁什卡在经受苦难后就开始反抗,最后受到爱情的感化。
   第六,描写的特色,在几部作品中,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小说重人物描写,不太重视环境描写,他的小说都没有什么景色描写,环境描写也没有像巴尔扎克那样花打断篇章精细的描写,相对比较简洁,在作者的笔下,那些人物所处的地方都是陈设简单,阴暗潮湿,狭窄拥挤的,街上老是灰蒙蒙的,或者下着雨,阴冷的。作品中也很少对人物长相和穿着的细致描写,作者应该说是重视事件的发展和人物的心理,而不太注重与此无关的外在。这与其他的现实主义作家是不同的。这种侧重是不同于其他现实主义作家的另一种反响社会现实的一种方法,这种侧重反映方法给读者展现了不同于巴尔扎克笔下现实的另一种广泛而更显深刻的现实。这种重情节,重心里活动而淡化外在描写的反响方法也与后代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反映方法相同,这其中有不同程度的继承和影响成分。
   第七,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的故事发生过程的时间跨度都很短,作者选材的时候,有意选取那段事件密度最大的时间段来描写。作者把这个很短的时间跨度拉开,很长的篇幅来描述这样一个很短的时间跨度中密集发生的几个相互关系、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事件。这样一种集中与这样一种延展得结合很有特点,既不会使小说情节显得拖拉乏味,也是事件过程得到细致的反映,给细致的心理描写留出了空间,从而鲜明的突出人物的性格,对现实的反应更加广泛深刻,集中了情结的冲突,使主题更加深刻地突显。
   第八,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对情节的推动方面有一种杰出的特色,在几个故事错综进展的描写中,作者不慌不忙,一步一步推进,但仔细看了他推进的每一步都是重要的,起关键作用的,没有累赘的情节。在推进的过程中,面对悲惨、沉重、复杂纠结的情节,作者有意描写一些舒缓情绪的,苦中作乐的画面,给小说中的人物也给读者一丝希望,鼓励读者继续读下去。在推进惊险、神秘、具有决定作用的关键情节时,作者或有意跳出来卖关子,或插入另一事件的进展情节, 设置悬念,引诱读者进一步读下去。虽然他描写的故事都很悲惨,但都很生动,跌宕起伏,能够吸引读者。他的杰出著作《罪与罚》中,这种悬念的引诱和情节的舒缓交错表现的最淋漓精致,为后来的悬疑小说创作提供了借鉴。
  


  从我们的儿童时代,我们不惜一切地追求理性,学习“道理”,学习“应该”,学习忍耐与克制。然而读书生活至今,却越来越发现人类的情感的魅力,发现人的语言和动作,人的表情和眼泪。没人能教我们这些,只能读书与生活。我在一次长途旅行之后,一次分别之后,在回家过年这么一个时刻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然后开始怀疑过去强烈认定的那些道理了。今天回到外婆家。午觉醒来,我晕乎乎地坐在沙发上,外婆不停地走来走去,为我拿出各种零食。我觉得连续十分钟之内,她都像哄小时候的我一样,就像陀写的一样。语言有一种魅力,一部长篇能让我用它的语言描述和思考,让我暂时拥有作者的眼睛。当初读三岛的书也有这种强烈的感觉。如果允许,我想人们可以尝试生活中的一切,来获得一点点认识和宝贵的情感体会。


  这是我看过的书中,
  我感觉最幽默的了.
  
  看这本书很震撼,时间也很紧张,
  整个人充满张力,
  泪水也充盈.
  
  家人中,也许更是在意着自尊和面子问题,
  万万不能的就是被家人看不起
  因为家人是自己的精神支柱,而自己不会承认
  所以才会特别别扭的样子吧
  我想今年状态的我,也有这种潜意识吧,所以才逃避得如此久且荒唐.
  
  看到他们和解,
  也很感叹那所谓的自尊问题,
  就像一只藏在黑暗中的魔鬼,
  无形中搅乱你的正常思维,
  不存在的被无限放在,所以特别放不下.
  
  我觉得我们总是在跟想像中的困境较劲,
  而且总到伤痕累累才罢休
  
  老爸跟我是这样,拉不下脸,
  破罐子破摔的想着,是老爸你先不理我的,我也有做出和解的表示,你不接受,那就算了,一辈子都不说话吧,
  老死不相往来吧,可是其实很遗憾,另外就是很庆幸,这样就可以少应付一个了,面对工作问题,是我最不想应付却一直没有解决而且一直在应付着的事情,
  你这又是何必呢.
  你想干嘛?
  
  


  昨天半夜,借着微弱的台灯的光,读完了这本书。以前读书的习惯是,开头很认真的看,到了三分之二就开始快速阅读,但是这本书是完完全全从头看到尾的。
  书的名为“被伤害和侮辱的人们”,但是,究竟是谁才是真正被伤害和侮辱的呢?娜达莎是,她的父母是,斯米特的女儿也是,但是,他们都是被所谓的坏人,也就是可恶的公爵伤害的。在某种程度上,这一家人都各有各的固执,尤其是娜达莎。我同情并可怜她,但是对她也有厌恶的地方。就像最后她说的那样,本来是可以和瓦尼亚好好的在一起的。可是,为什么还要去追求明明知道是不可能的和自己在一起的阿辽沙?既然知道是飞蛾扑火,又何必让短暂的自我满足毁了家庭的幸福,毁了另一个人的希望。既然拒绝了瓦尼亚,为什么还有和他来往,还有求人家像知心朋友那样,撮合自己和阿辽沙。瓦尼亚这个角色简直太尴尬了,作为将故事的人,本来应当是一个旁听者,但是,这里却是一个见证者、参与者,对瓦尼亚的痛苦,书中的描写还是太少了。扯远了。。。。。。继续最开始的话题。。。。。。我觉得真正被伤害和侮辱的人是涅莉,她的惨痛的经历使她无法像一个正常的孩子一样被爱。周围的人都想用爱来拯救她,但是,这是不可能的。被伤害的心是不能愈合的,只有让她顺着自己的欲念生活,她才能活得更久。或者说爱有时候也会侮辱和伤害别人,对待弱者,所谓的善心和慈悲往往是践踏了弱者的尊严而强加的一种束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涅莉一点点的崩溃,然后走向了死亡。。。。。。涅莉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爱与恨,她不需要别人的同情,同情心就像是抹上了蜜糖的刀子,在不合时宜的时候泛滥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人都是脆弱的,尤其是倔强的人,守住自己的自尊是他们生存的唯一依靠,如果连自尊都被瓦解了,那么,生存对他们而言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不要任何时候都悲天悯人,同情有时候会被理解为另一种侮辱,面对受伤的心灵,先认真的倾听,不要以为关爱是唯一的救世主,很多时候,爱,是没有用的。。。。。。


  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伤害与被侮辱的人们》。
  我想他就要成为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和毛姆一样。
  后者是机灵碎片的闪光,前者是深邃山洞里的火焰。
  
  有一段话,太陀思妥耶夫斯基了,太黑了,又有一点天蝎的欲。
  是说一个伪善的阴谋家,骗了所有人的信任,然后和主人公一起吃饭,醉酒以后故意跟他坦白自己的阴暗。他举了一个例子:
   “我对您讲一个笑话:在巴黎有一位官员,是个疯子,后来人们认定他确实疯了,便把他送进了疯人院。他在将疯未疯的时候,想出了一个消遣的办法:他在家里把自己脱得精光,一丝不挂,只剩脚下的一双鞋子,他披上一件长及足踝的宽大的披风,把它裹在身上,于是神色庄重地来到大街上。嗯,从一旁看上去,他和别人一样,正披着宽大的披风在悠闲地散步。但只要他在什么地方遇到一个单身的路人,而附近又毫无人迹,他就带着极其严肃的沉思的样子,默默地朝他走去,突然在他面前站住,掀开大衣,十分……坦然地裸露自己。这情形会持续一分钟,然后他又裹上披风,丝毫不动声色,默默地从惊得发呆的目击者身边走过去,高傲而从容,好像《哈姆雷特》里的幽灵。”
  
  看到这个疯子的人一定会做噩梦,而见到这个讲故事的人恐怕噩梦也不足以宣泄心中的恶心于万一。
  还好在我成长到目前为止似乎没和这种人交锋过,也得益于象牙塔的保护,可以任性点儿不去理会自己讨厌的人。
  但我相信,这种患有精神露阴癖的人是存在的,而且可能还是生活中的得益者。


  有豆油评论这本书是俄罗斯版的琼瑶小说,我部分同意。
  
  故事以反面人物-公爵作为两条故事主线的连接点:一对相爱的男女,因双方父母的反对(嫌隙或门户)而选择私奔,阿廖沙纤弱而孩子气,娜塔莎有着深深的不安全感,同时娜塔莎还有着始终对她不离不弃的作家男配。私奔后最终因为反面人物-阿廖沙父亲-公爵的阴谋,两人分道扬镳。娜塔莎回归家庭。而另一条线则是公爵年轻时的一段骗财骗色式的婚姻。
  
  公爵这个大反派是故事的绝对主角。最精彩之处莫过于公爵对作家的赤裸裸的自我表白。长长的几页纸中,公爵滔滔不绝的剖白,把一个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信条的人性刻画的入木三分。这才是托氏与琼瑶奶奶的区别。
  
  我猜测这本书是作家未臻成熟时的作品。故事的其他角色虽然刻画的惟妙惟肖(尤其是阿廖沙),但难脱模式化痕迹。幸亏作者文笔了得,激情四射,愣是让我陷入这种类言情小说中。
  
  有点儿期待看罪与罚,希望看到更深刻的人性剖析。


  万尼亚这位男主角一如既往被塑造成一大圣人,作为俄国作家,他似乎能看透一切,由此至终为娜塔莎的幸福奔走。我不喜欢娜塔莎,我喜欢涅莉。因也猜想,大多数人也都会喜欢涅莉,这类有血有肉难以抑制自己情感的小女孩。她倔强,宁当一辈子的穷人,向所有人乞讨,也不愿接受一个人的零星施舍。好像我也有这样的想法,有些东西可以向全世界做,就是不能向某一个特定的人做。就是小涅莉骨子里的这股气概,让她始终用犀利的眼神与她的敌人对望,但她还是吻了万尼亚。一直以来,她用强势压抑住自己的软弱,直至爆发的那天,她早已沦陷。
  
  有几份年轻人的爱情。万尼亚对娜塔莎,娜塔莎对万尼亚,涅莉对万尼亚,娜塔莎对阿辽沙,阿辽沙对卡佳,卡佳对阿辽沙。如果有些名字的施者超过了两次,那么表示他们中途下车了,他们是娜塔莎跟阿辽沙。
  
  书里竭力把娜塔莎塑造成一个善良又有思想的女性,但我由此至终对她没多大好感。她抛弃了万尼亚,她滚到了阿辽沙身边,想要用自己所有的爱去照顾一位轻狂的公子哥,而这位公子哥直率,也称任性,遂也离她而去。这期间,她一直手挽万尼亚,今天你在什么时候一定要过来一趟,明晚窗口亮了证明我需要你。为什么她不放他自由呢?她明白万尼亚还爱她,却狠心强迫他与自己分享跟阿辽沙在一起的喜悦激动,又要让他同自己经历被抛弃的悲痛欲绝。可怕的女人,可怕之处皆因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做了坏事。
  
  阿辽沙在我的印象里,除了傻气的诚实外,就是谎话连篇以及男人外遇的典型。他挡着娜塔莎的面,把卡佳夸上了天。这是一位多么善良的人啊,我相信你见了她也会如我一般爱上她的。这样的真诚是可贵的,但未免太伤人。谁又能宽宏大量到接受自己的另一半在自己面前大赞情敌的好?谁也做不到,做到之人必是投入不够。而结局是怎样?娜塔莎猜到,万尼亚猜到,卡佳猜到,阿辽沙的父亲猜到,娜塔莎的父母猜到,任谁都猜到,只是阿辽沙被自己蒙在鼓里,既可怜又可恨。
  
  回到涅莉身上,她很爱她世界里的万尼亚,而曾经一度,我也以为万尼亚爱上了这位小姑娘。可是,到最后,我还是觉得他一直爱着的是娜塔莎,对涅莉,应该是犹如父亲一般的疼爱。
  
  抛开作者对社会罪恶的控诉,在感情世界里,被欺凌与被侮辱的,施害者是自己,受害者亦是自己。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遇到了一种十分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我在缓慢地阅读《被欺凌与被侮辱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这本书,而几乎同一进度上,我又在逐步领略弗格斯•休姆的侦探小说《双轮马车的秘密》。在知道了这两部小说的真相之后,我大吃一惊——这两个故事居然有近乎同样的设置、近乎同样的结构,莫莉小姐即是娜塔莎,而萨尔则就是叶莲娜的另外一种肉体,这样巧合的情形对我而言显然是第一次遇到,所以对于它们的结局我就变得超乎寻常地为关注。于是我战战兢兢地读完这本书,发现这两个故事终究是不同的结局,难以超越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终究技高一筹,他对文字的高超把握,让几乎所有写作者都感到自卑不已,更何况是一个侦探小说家休姆。
  
   毫无疑问,他虽说某种写作角度上继承了果戈理,但他并非“又一个果戈理”,果戈理甚至还未达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高度,对于贫穷人的描绘,他仿佛偏向颓废,尽是忍受与屈辱以至教人读罢悲伤不已,而又饱含悲愤,几乎要刺穿公爵的心脏。始终以第一人称描绘的整个故事,表明那一切荒唐透顶的事情皆为他亲眼所见,那些利欲熏心,高高在上的罪人如何欺辱手无寸铁的人们,就像一幅逼真的油画,展现于诸君眼前,好在叶莲娜死去之后,他又编造了一个勉强安慰人心的结局,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而那个罪人亦不会有太好的将来——并不是颓废到顶点,到也是含有一些抗争的意图。
  
   尾声之时,天气闷热,到处都是被利欲污染了的空气,此时便从空中传来一声惊雷,仿佛是社会的警钟,希望人类思索他们的命运,力图能够达成一些反响,可在我看来却又苍白无力,我一向是读一些社会派推理小说的,但我又丝毫不喜欢社会派小说,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会派推理小说诞生已有近百年之久,如今却依然有人在写,这一文体流传至今仍然存在,即是社会的最大悲哀!文学无法改变社会,这几乎是不争的痛苦事实,席勒般的理想浪漫读来虽然令人赞美,然则却只是一些纸上空物。《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完稿已有一百五十年之久,若你读罢全文后放眼望去,尼古拉•谢尔盖伊奇的命运非但没有变得更好,反而更为悲惨,而令人厌恶的瓦尔科夫斯基非但没有半分忏悔的意思,反而愈演愈烈,愈加明目张胆起来,想必他们会依旧无礼狂妄,目中无人,毫无悔改之意,甚至直至他们被审判的那一天,不知陀氏如果魂灵未散,见到此景会有怎样的感想,会有何种的悲痛。
  
   即便是那些有一样罪过的人,读罢这个故事后亦不会滋生多少恐惧,众所周知,阿尔佐卡是狗,公爵是人,他们已经懂得如何去伪装他们的罪过,以图在这蒸汽污染的人世能不被人认出他们一向丑恶的面目。
  
  


  此书阅读,大概耗时7小时。
  这一次,大胡子同学化身为俄罗斯版琼瑶阿姨,娓娓道来一个关于被侮辱和被损害的故事的故事的故事...
  
  作者在此书中大量采用“对话”推进剧情,有时候一个人一气儿要说1页多,不,不是意识流(意识流是神经病才玩的把戏!),然而对话很吸引人,内容之中,也极少涉及时政和社会乃至哲学的思考。
  
  文中假托“我”,也就是作家之口,讲述了三对父女(女1,2,3)的离合悲欢。
  因为“我”需要讲述,所以“我”要出现在很多场合,这导致剧情有时候看着并不合理,况且,这第一女主人公的爱情,实在不能服人。
  
  不过,感谢上帝,大胡子让第一女主人公(女1)最后活着结尾,并且以精彩绝伦的“父女冰释前嫌”大戏(见书摘2),重磅的压迫和蹂躏了读者(HH)本来就已经稀碎的纠结的心!
  
  那么,另外两位“女儿”(女2,3),只能对不起了。
  年纪最大的“女2”,在弥留之际,得到了父亲的原谅,只是这时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无非给读者一个慰安的理由。
  年纪最小的“女3”,一直到死,也不会宽恕其父亲对她和她母亲(女2)所行的罪恶。
  
  自然,女1也永远不会宽恕这个人,因为这个人用种种手段拆开了其子和女1的“并不服人”的爱情。
  
  如果是快意恩仇版,自然结局是“这个人”去死,然后皆大欢喜。
  
  然而,再怎么不舍得,作家的笔依然无情的“杀死”女3这个角色,而把她父亲留给上帝,去接受他所应得的最后的审判。
  
  文中,某些角色说话的时候偶尔夹杂一两句法语,这个剧情穿越到我天朝,那是会收到批判和批判以及批判的啊!
  
  很想问问作家:杀死一个“女3”,该有多难?!
  
  
  5分,推荐购买
  
  (我看的是河北教育版 名: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
  书摘1
  
  您是文学家,您应当了解大千世界,而您却总是独来独往。我现在不是说松鸡,而是说您..........(这句太恶搞了...)
  
  
  书摘2
  
  啊,感谢你,上帝,这这一切,为这一切,为了你的发怒,为了你的仁慈!也为了你的太阳!在一场雷雨之后,现在它重又照耀着我们!为了这一刻的到来,我感谢你!啊!就算我们是被侮辱的人,就算我们是被损害的人,但我们现在又在一起了,让那些傲慢的、不可一世的人,那些侮辱过,损害过我们的人,现在去洋洋得意吧!就让他们朝我们扔石头吧!别害怕,娜塔莎......我们携手并肩一起走...


题目本来是不知道该写什么复制的歌名上去,不过挺应景的,再见,(亲爱的)朋友。还是会懊恼。


今天读智量先生《论19世纪俄罗斯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年8月第一版),问题好像有一种答案了!
在《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与俄国文化》一文中,智量先生试图从宗教、哲学、道德等几个方面横向观察俄国19世纪50年代文化融汇时期文学与社会文化其他领域的关联。他指出,“宗教意识作为俄罗斯民族的一种精神特质和文化要素,在19世纪后半期仍然浓郁地表现在俄罗斯文学中”。仅从阿廖沙来说,他身上确实流露出了很大的宗教式狂热。(“这完全是一种宗教情绪,一种俄罗斯情结”)
阿廖沙在整部小说中可能是作为一个次要人物,但他确确实实有点像社会矛盾与斗争中的一个“多余的人”。
说到“多余人”形象(“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这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并非罕见,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等等;之所以如此多的伟大作家都曾着力去描写“多余人”,非常基本的现实原因是——这种人在19世纪的俄国大街上是很多见的。(大一大二的时候好多次听黎教授讲过“多余人”形象,现在好像明白一点了)


应该承认,文学作为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的一种,不可能不受到其他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领域的影响(如宗教和哲学)。


在这里我想摘抄一段智量先生在《论<叶甫盖尼 奥涅金>的形象体系与创作方法》中对奥涅金这一不朽的艺术形象的分析:
“(奥涅金形象身上有着某种比反映当时俄国的现实生活状况更广泛也很深刻的意义)奥涅金形象的这一点更深广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觉得,我们似乎应该不仅从它当时社会环境和历史的忠实性与可靠性的角度来评价这一形象,而且还应该从人类的一个根本的矛盾上去寻找答案。


我觉得人作为一种自然的存在,永远是一个个的单独的自我,即使恩爱夫妻或孪生兄弟,也必须作为个体而分别诞生、存在与死亡。因此人必须维护个体,这是合乎客观事理的需要。然而,人为了维护个体与发展个体,又必须借种种关系关系共同相处,结群而居,并形成社会;在群体性的社会生活中,个人又应该维护群体,这便形成了人类中每一个人的一种不可逃避的现实的矛盾。怎样对待这一矛盾,历来因人而异,因为由于个人所处的不同条件,人们会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各种各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只谋一己之利、不顾自己以外的人的死活,甚至”六亲不认“的人是动物般低级的个人主义者。谋求包括个人私利在内的少数人的利益、置大多数人于不顾的人,也是个人主义者,这种人往往还具有自觉的政治上的反动性。与这些个人主义者相对立的,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能够为更多人牺牲个人(有时甚至是牺牲性命)和小集团利益的人,这种人往往是时代的先驱者,我们或可把他们称作集体主义者。这些人在其自我牺牲中也得到自我价值的保存和自我利益的升华,他们的自我牺牲实际上是对他们个体自我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维护,从根本上说这也没有违背个人利益。而往往只有属于革命的阶级和社会集团的人,才会有这种类型的人生观。


那么奥涅金是怎样一种人呢?他两种都不算,这便是他的问题所在。奥涅金是一个个体的人,同时也是当时社会的一员,他身上必然有着人类根本矛盾的体现。
......
奥涅金形象的艺术魅力和价值,主要不在于他是一个俄国社会的多余的人,而在于他具体而感人地体现出了人类这种个体与群体之间与生俱来的永恒矛盾。”


智量先生还对达吉雅娜的形象做了很全面的分析,”在作品中,达吉雅娜主要是作为一个真善美的理想的甚至夸张的统一体,而不是作为一个俄国生活中存在的现实的人而出现的。作家一再称她为'我的理想'、'我的忠实的理想'“。


木心书里说:被损害和被侮辱的人爱损害和侮辱的人。


哇楼主实在是写的太好了!文笔优雅辞藻华丽!平静中透着激情!淡然中透着思考!好文!一万个有用!


这篇文章得好好看~~


@Robbie混在武汉 你不是一个人


楼主不错嘛,挺有启发效应的,我决定去好好看这本书了。。。


楼主写的真好……有好好读书的欲望了!


@yuan 。。。


7个小时 你是有多快……


您.....请用您... 哈哈


“推荐/不推荐购买”的参考价值很高,望兄保持,哈哈


那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后果自负啊,您那!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