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云南少数民族图库

《云南少数民族图库 会 周文林 云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5  

出版社:

云南美术出版社  

作者:

《云南少数民族图库 会 周文林  

页数:

全六册  

前言

  怒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约2.7万人。主要分布在怒江州的泸水县、福贡县、贡山县和兰坪县,迪庆的维西县也有少量分布。自称、他称有十余种,分怒苏、阿龙、阿怒、扰柔四个支系。  怒族有语言,无文字。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福贡与贡山两地的语言差异极大,故语支归属尚未确定。从搜集到的新石器遗物表明,怒族是最早进入怒江两岸,并在那里居住的民族,怒江因怒族而得名。这条源于唐古拉山的江流,在怒语中称为“怒米挂”(竞为黑水),故被称为“怒江”。怒族中的“阿龙”、“阿怒”支系与独龙族有着密切的血缘亲族关系。由于他们长期与白族、傈僳族、藏族杂居、通婚、交往、故能兼通多种民族语言。  怒江峡谷,东面是海拔4000多米的碧罗雪山,西边是海拔5000多米的高黎贡山,怒江河床低陷,高差达4000余米,江水所过之处山势峻险、沟壑纵深,水流湍急,江面不能通航,过江的交通多为溜索和吊桥。贡山北部有一段江面,水势平缓、清波荡漾,两岸的怒族以独木舟过江。气候呈立体垂直分布,江边为十热河谷,冬季霜期短;半山为温和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山巅为寒冷地带,约有半年冰雪封山。从高山植物到热区作物应有尽有,还有极其丰富的药材和动植物。  怒族村寨。70%分布在怒江两岸海拔1500~2000米左右的山腰台地上,少数散居在江边一带和大山之巅。每个村寨就是一个村落公社,由两个以上的氏族组成,多数按家族血缘关系形成,大者50多户,小者10余户,一股以20’30户的居多。另一类村落,由怒族和傈僳族、藏族杂居于同一村寨。住房形式,最早以岩洞草棚、茅草房居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交流,陡峭的山巅和坡地出现了“干脚落地”的建筑形式,属干栏式建筑类型的一种;贡山县丙中洛的“石片土墙房”,则是利用当地的风化岩和汲取藏族木楞房的特点而形成的一种形式;木柱房,又称“竖房”,结构分上中下三层,屋檐下为走廊,是一种省工省料,适用方便的房屋类型;石头房,是江边一带采用的房屋形式,取丰富的石块垒墙,上铺草顶,一般二至三间,人畜分离。80年代以后,各类房屋的建材增添了许多新材料,规模也不断扩大,但主体形式仍保留着怒族房屋的古朴风格。  农业生产,是怒族的主要生产形式,采集和狩猎是获取生活资料的补充手段。种植地分水田、梯地、牛犁地、手挖地、轮歇地、火山地。作物以一季大春为主,水田种植一季水稻后便闲置。现在,耕作形式已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多数已改为一年两熟,粮食作物有玉米、水稻、养子、小麦、薯类等,经济作物有油菜、油桐、核桃、漆树、茶叶、水果和药材。畜牧业是以后出现的新产业,一般以猪为主,牛、羊次之,养蜂是一项重要的家庭副业,几乎家家养蜂,户户储蜜。  婚姻以一夫一妻制为主,多在同一家族内,偶有多妻现象,但无妻妾之别。在阿龙支系中有“讨男子”习俗,与汉族的“入赘”不同,男子无须改姓,不受歧视,所生子女也不以家族命名,婚礼与娶妻相同。  怒族男子多穿蓝色条纹的麻布大褂,携长刀、弓弩和兽皮箭包。泸水、福贡一带的妇女喜穿大襟麻布上衣和有花边的长裙,头上和胸前饰以珊瑚、料珠等。贡山妇女则更注重胸饰。  宗教,怒族信奉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同时也崇拜祖先。信奉的鬼灵有13种,凡遇灾祸疾病,认为是鬼魂摄取了人的灵魂,必请巫师占卜驱鬼。同时,还有少数人信奉藏传佛教和基督教。  历史上怒族盛行火葬,不扫墓,火葬场遗址至今仍可辨认。后来改为土葬,并有了扫墓和修墓的习俗。  怒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诗歌、曲调、传说等均靠口传代代相继,诗歌有猎人调、收玉米调、求婚调、哀叹调等,乐器有琵琶、口弦、笛子等,舞蹈有鸟王舞、狩猎舞、洗衣舞、摇篮舞、婚礼舞等。怒江沿岸的匹河乡同平村和果科村的崖壁上还保留有古老的岩画。

内容概要

《佤族》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语支,有四种方言。佤族无本民族文字,人们用数豆数、刻木和结绳记数、记事和通讯。以物传情,如村寨间发生纠纷或经调解后,即送甘火炭表示要烧对方寨子;送子弹或火药表示要与对方打仗等等。   佤族传统的宗教信仰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他们认为各种灵魂和鬼神有大小之分。他们最崇拜的和最大的鬼神,是木依吉和阿依娥。   佤族男子善于雕刻。在佤族村寨,无论是屋脊上,还是祭祀用品,或是公用大房子的墙壁上,都雕刻有人物或动物的图案。   佤族妇女多留长发,饰以银质发箍,有些地区用藤蔑或麻线编织发箍。披肩的长发上常用马尾制作的发网网住,发网上饰有银珠。女子着黑衣、红裙,上衣十分短小,盖胸露腹,无领,对襟,短袖。裙子过膝,常以红色为底,间有黑白绿黄条纹。耳悬银质大耳环,银环一至三个不等,项带二、三个银质项圈和若干彩色珠料,再佩上两三串鸟骨或贝壳制砀项链,五光十色,十分耀眼。裸露的腰腹部缠绕若干竹圈藤圈,染成红或黑色,有的还雕饰有许多花纹。手臂戴两三个竹圈银圈,手腕佩银镯二只,小腿缠竹藤圈数围。   佤族热情好客,客至以水酒相敬。佤族男女普遍皆纹身,男子多在颈下、胸前、脊背和四肢绘刺花鸟、牛虎图案,妇女则在颈下、胳臂和腿上绘刺各种形状的花草。   佤族男女都欢饮酒、吸烟和嚼槟榔。佤族民间文学丰富而优美,沧源岩画十分有名,是佤族艺术的珍品。 《傣族》傣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有自己的历法、语言文字,并以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著称于世。语言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支。全民信仰小乘佛教,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音乐、舞蹈、民歌、民间传说故事等富有民族特色,影响甚广。傣族主要聚居在热带、亚热带的平坝地区,村寨多临江河湖泊,住宅通常每户一座竹楼,竹篱环绕,果树、翠竹掩映,环境十分优美。四周田地肥沃,特产丰富。傣族人民性格温和,喜爱歌舞。   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上一个用织锦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调鲜艳,风格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图案有珍禽异兽,树木花卉或几何图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傣族的节日主要有开门节、关门节、送龙节等,其中最隆重的是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人们认为互洒清水可以消灾弥难,互相祝福。男女青年则除了互相祝福外,还互相泼水为戏。节日里还举行堆沙、丢包、放高升,赛龙舟等活动。届时五洲四海的宾客云集西版纳和德宏,热闹异常。 《哈尼族》哈尼族的历史悠久,早期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人。隋唐时代,哈尼族与彝族的先民又同被称为“乌蛮”。   哈尼族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至今仍在村村寨寨蔚然成风。无论见到熟人或生人总是笑脸相迎,亲切问候。老人处处受到尊敬和照顾,平时在家里,儿子、儿媳、孙子、孙女总要拿最好的食品给老人吃,吃饭时让老人坐上席。在全寨性的节日和会餐活动中,第一口肉要请全村辈份最高的老人吃。平时谁家杀猪,都要请长者到家里做客。在长者面前,后生不能翘二郎腿,否则会被认为不懂礼貌。人们对小孩也很关心,就连称呼也用“阿黑然古”(亲爱的小弟或小妹之意)。   哈尼族盛大的传统节日有“苦扎扎节”(即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十月年”,还有“喝新谷酒”的习俗。届时唱歌跳舞、打摔跤、磨秋、射弩,热闹异常。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把宴席摆到街心,饭桌相连成长龙,进行长街宴,同喝“街心酒”,共庆新春佳节。表现了哈尼族相亲相爱,团结互助的精神。   哈尼族有自己的语言,并有三种方言,彼此差异很大,不能互相通话。语言属汉藏语系彝语支。哈尼族没有传统的文字,1957年制定的拉丁字母拼写的文字方案,为目前通用的哈尼文。哈尼族以泛灵崇拜、祖先崇拜、文化英雄崇拜为信仰中心,此三大信仰紧紧围绕着稻作农耕展开。   哈尼族主要从事农业,还善于种茶。哈尼族种植茶叶的历史久远,哈尼族地区的茶叶产量占云南全省产量的三分之一。 《白族》白族的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公元前二世纪就与中原汉族有较为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受其影响较深,现在习俗部分与汉族相同。白族使用汉字书写,但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艺术丰富多彩。如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望夫云》、《蛇骨塔》、《鸟吊山》、《慈善夫人》等。音乐舞蹈有“大本曲”、“白族调”、“霸王鞭”等。另有从古典戏曲“吹吹腔”发展起来的“白刷”,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白族的文化水准较高,各种人才辈出。   白族民居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住房多采取“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格式。他们十分重视门楼建筑和照壁、门窗雕刻及山墙彩画的装饰艺术。门楼装饰,通常采用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砖和青砖等组成串角飞檐,花枋精巧,斗拱重叠,雄浑稳重,美观大方,体现了白族劳动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   白族人民偏爱白色,他们建房的总体色调是白色,白族传统服装的色调也是偏白色,以白色为尊贵。大理地区的男子通常穿白色的对襟上衣,外面套一件黑领褂;海东地区男子则外套皮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小”,腰系皮带或绣花兜肚,下着蓝色或黑色长裤。妇女是白上衣,再套一件蓝色、红色或黑色的坎肩、腰上系着绣花的小围裙。已婚妇女的头饰一般是蓝色。姑娘是把辫子和一根红绳结在一起,然后把一块五颜六色的手贴缠在头上,雷白的缨穗在头右边飘飘洒洒,很能显出姑娘的妩媚。   大理白族酷爱花,几乎家家都种药,当地有“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之说,姑娘的名字大部分都带有花字,如:金花、银花、德花、美花、春花等。   白族独特的节日有“绕三灵”、“石宝山歌会”、“本主节”“耍海会”和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三月街”、也有白族人自己的“火把节”等众多的节日。 《傈僳族》傈僳族历史悠久,从语言系属和地理分布考察,可推断傈僳族为氐羌族后裔,即藏缅语族的一支。   傈僳文有两种:一种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创制的用变体拉丁大写字母组成的拼音文字,另一种为解放后于1957年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分别称“老傈僳文”和“新傈僳文”。   傈僳族过去信奉原始宗教,相信万物有灵,凡丧葬、节庆、疾病都要请巫师“尼扒”杀牲祭鬼,敬神卜卦。十九世纪末,西方传教士相继进入傈僳族地区,传入基督教和天主教。丽江黎明乡傈僳族中现在还有200多人信奉基督教,在七个聚会点设有简易教堂,逢礼拜天、复活节、圣诞节均以讲法、祷告等形式聚会,教育信教群众不喝酒、不抽烟、注意清洁卫生、不杀牲祭鬼、遵纪守法等等,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狩猎在傈僳族的传统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傈僳族男子都在狩猎生活中练就了高超的射弩技艺,射弩比赛时,射手以能将竹箭射在刀刃上劈为两半者为胜。傈僳族还有纪念汉族英雄的“刀杆节”。丽江黎明乡一带还有端午“赶山节”和立夏“圣水节”。   傈僳族人待客热情,礼仪也十分特别,遇有佳宾,主人端来一大碗酒,与客人各用一只手共捧,互相搂着脖子和肩膀同饮“合欢酒”。此时,盛情的主人会悄悄地把碗向客人一端倾斜,以使客人能多喝一些酒,借此表示自己的敬意。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非常美观,按照各地所穿着的服饰颜色的差异,又分为白傈僳、黑傈僳、花傈僳三种,聚居在云南怒江州一带的白、黑傈僳妇女普遍穿右衽上衣,麻布长裙。年轻姑娘喜欢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绒系辫。有些妇女还喜欢在胸前佩一串玛瑙、海贝或银饰,并在海贝上刻有简单的横竖纹或钻以小圆孔,傈僳语称这种胸饿叫做“拉白里底”。泸水县一带的黑傈僳妇女则不穿长裙,上衣右衽,腰间系一小围裙,长裤,青布包头,耳戴小珊瑚一类的饰品。永胜、德宏一带的花傈僳服饰更为鲜艳美观,妇女均喜在上衣及长裙上镶绣许多花边,头缠花布头巾,耳附大铜环或银环,裙长及地。行走时摇景物曳摆动,显得婀娜多姿,优美迷人。   傈僳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及地理环境,总结出一套适宜 和于本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自然历法,称之为“花鸟历”。这种历法借助花开、鸟叫等,将一年划分为花开月、鸟叫月、烧火山月、饥饿月、采集月、收获月、煮酒月、喜酒月、过年月、盖房月等10个季节月。从类型上看,这种历法可以归入十月历,它是傈僳族人民生产实践的结晶,同时又充分体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怒族、独龙族》独龙族是云南人口最少的特有民族,现有人口5500多人,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滇西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河谷地带,少数散居在怒江两岸的福贡、维西县。史称独龙族为“俅人”或“人”。   独龙族内部分为50多个父系氏族,每个父系氏族中又划分成若干个兄弟民族。独龙族的传统生活方式是以家族公社为中心的原始共产制,共同生产,共同占有生产生活资料。家族长负责处理协调,族人共耕,儿媳轮流煮饭,吃饭时由主妇按人头平均分配。族人之间亲善友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独龙族的传统服装一般穿黑白直条相交的麻布或棉布衣,男子下穿短裤,习惯用麻布一块从左肩腋下斜拉至胸前,坦露左肩右臂。女子多在腰间系戴染色的油藤圈作装饰,以前有纹面的习俗。男女不戴帽,多披头散发、赤足。现在服饰已有了较大改观,妇女仿傈僳族穿长袖衣裙,并佩戴彩色料珠链串,男子喜欢挎腰刀、弩箭。   独龙族以农业,采集和狩猎为生,“卡雀哇”是唯一的节日,多在冬腊月举行。节日里,每个民族和部落都要集体猎取野物,杀猎宰羊,部落主妇将食物分给各个家庭,他们称为“分食”,也有剽牛活动。清晨,人们来到山寨的旷地,随着芒锣的响声,手牵手跳起本民族的传统舞蹈。   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是该语族中保留早期面貌较多的一种语言,使用人口虽少但很有学术价值。独龙族的信仰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灵魂。所以,灵魂观念、鬼的观念、天的观念一直是独龙族原始信仰的核心。灵魂观念的最具体的表现方式即妇女的纹面。

书籍目录

傣族佤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怒族独龙族


编辑推荐

  怒族现有人口2.7万人,云南有2.6万,包括4个支系:怒苏、阿龙、阿怒、和扰柔。主要分布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福贡、贡山及兰坪县的兔峨乡。此外,迪庆州的继西县也有少量分布。由于长期与傈僳族相处,怒族人普遍会说傈僳语。贡山、福贡两县的怒族,是当地最早的土著居民,自称“阿龙”和“阿怒”,在古代就与独龙族有亲属关系。原碧江县的怒族自称“怒苏”,被认为是唐代“庐鹿蛮”的生裔。这两部分来源不同的怒族先民,长期居住在怒江两岸海拔1500-2000米的山腰台地上,互相交往通婚,逐渐形成为一个民族。怒族有自已的语言,怒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怒族人无自已的文字,解放后使用汉语。怒族过去崇拜图腾,信万物有灵。部分怒族信仰喇嘛教或天主教,凡事喜好请巫师占卜。  怒族非常讲究礼貌,团结互相。在路上无论遇到熟人或生人,都会主动让路并致问候。有客人来访,全家起立鞠躬相迎,临别要再三挽留后送到寨边的大路上。一家碰到因难则全寨相帮。  怒族善于演奏乐器,瑟琶和口弦较普及。青年男女谈恋爱,不是用语言来交谈,而是靠“达变”和“拟力”两种怒族乐器来“弹”。这两种乐器音域广,表现力强,怒族青年自小就要学习,如果大了还不会,就会被认为是笨,他有可能连对象也找不到。当怒族小伙向姑娘求爱时,首先拟向她弹响怀中的“达变”,“叮咚”地向她倾诉心中的秘密。女青年听到求爱,会吹起“力”以作答。双方可以提问、讨论,相互交换意见。从思想到生产、生活等各种问题都都可以“弹”,他们都能够从对方的曲调和音色中理解其中的含义。据说有的青年从认识到结婚都不说过一句话,完全靠音乐来沟通,从中可以反映出他们对音乐的独到之处。这种独特的恋爱方式,也许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云南少数民族图库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