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杜甫集/中国家庭基本藏书·名家选集卷

杜甫 山西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  

出版社:

山西古籍出版社  

作者:

杜甫  

页数:

327  

字数:

30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杜诗现存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但杜甫并非客观地叙事,以诗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广泛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正如浦起龙所云:“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读杜心解》)。天宝后期以来,杜甫写了大量时事政治诗。短篇如《洗兵马》、《有感》、《丽人行》、《三绝句》、《病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长篇如《夔州书怀》、《往在》、《草堂》、《遣怀》,虽内容各异,但都是个人情感与事实相结合,抒情色彩较浓。战争题材在杜诗中数量很大。杜甫对不同性质的战争态度不同。反对朝廷穷兵黩武,消耗国力的有《兵车行》、《又上后园山脚》等;支持平息叛乱,抵御外侮的有《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观兵》、《岁暮》等。《前出塞》、《后出塞》两组诗,既歌颂了战士的壮烈英勇,又谴责了君王拓边无厌和主将骄横奢侈;以一个战士的自白概括了无数英勇士兵的不幸命运。“三吏”、“三别”中,诗人同情人民的痛苦,愤恨野蛮拉丁;但大敌当前,兵源缺乏,他只能忍痛含泪劝慰被征者。表现出作者内心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杜甫有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歌咏的对象,往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是情、景与时事的交融,而不仅仅是情景交融。

书籍目录

前言情圣杜甫(代序)第一阶段 漫游时期(731-745) 望岳 登兖州城楼 题张氏隐居二首 与任城许主簿游南地 房兵曹胡马 画鹰 夜宴左氏庄 赠李白 赠李白第二阶段 长安时期(746-755) 春日忆李白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饮中八仙歌 兵车行 前出塞九首(选二) 丽人行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选四) 重过何氏五首(选三)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 城西陂泛舟 渼陂行 叹庭前甘菊花 秋雨叹三首 官定后戏赠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后出塞五首(选一)第三阶段 任职左拾遗与流亡时期(756-759)第四阶段 漂泊西南时期(760-770)附录 杜甫年谱简编 杜甫著作重要版本 杜甫研究主要著作 《杜甫集》名言警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杜甫集/中国家庭基本藏书·名家选集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