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核击日本

王宏林,肯尼斯・加尔布雷思 京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6-1  

出版社:

京华出版社  

作者:

王宏林,肯尼斯・加尔布雷思  

页数:

261  

字数:

120000  

译者:

王宏林  

Tag标签:

无  

前言

  人类的历史既是一部战争史,也是一部武器发展史。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战争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武器也越来越先进。从早期两个部落之间用刀剑交锋,到近代几个国家数百万人在枪林弹雨中搏斗,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的规模和激烈程度都达到了顶峰。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卷入到这场战争中,几千万人丧生。在战争中,火箭、雷达、飞机等武器悉数登场。可以看出,越到后期,武器发展越先进,战争的规模越大,死亡人数也就越多。  但原子弹出现后,这种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原子弹投下后,最凶残的日本法西斯很快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从那时到现在,全世界尽管局部战争不断,但更重要的是,世界性的大战再也没有发生。每当危机酝酿的时候,总有不少和平人士四处斡旋,呼吁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可以说,最近这60年,是世界历史上最平静的时期,人口增长最快,经济最为繁荣,人们更懂得珍惜和平。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和原子弹这种武器的独特性能密不可分。原子弹可以摧毁一个城市,可以影响整个气候,甚至可以毁灭地球。在原子弹面前,人类显得那么渺小,微不足道,和其他生物一样,在白光闪过之后,和地下的泥土没多大区别。在原子弹面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第一次面临灭顶之灾。面对原子弹,人们不得不思考,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得到那一片废墟?是为了和敌人同归于尽?每一个有理性的人都会清楚地认识到,当交战双方都以原子弹为武器时,没有胜利者,人类可能又会回到远古时期,下一次战争只能以木棒为武器了。  199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回答记者关于当年投掷原子弹问题时表示,尽管当时很多人丧生,这并不意味着杜鲁门总统当时的决定是错误的,也不意味着美国现在应该道歉。许多日本人对克林顿的讲话表示抗议,认为美国的举动严重违反了国际法。  的确,原子弹给广岛和长崎造成了将近30万人的伤亡,但日本又屠杀了多少别国人呢?仅仅在中国,就有3千多万人在战争中死亡。仅仅在南京一个城市,日军就滥杀了30多万人,有些是放下武器脱去军服的士兵,大部分是居民。从1937年12月12日入城开始,连续十多天,日军杀人放火,抢劫强奸,把中国首都变成了恐怖的地狱,这才是真正违反国际法的丧失人性的惊人的罪行。当时,日本没有制造出原子弹,他们滥杀平民时,使用的是刺刀和步枪,但南京的伤亡竟然比两个城市死于原子弹的人数还要多,日本难道不应该主动为自己的罪行道歉吗?  直至今天,世界上大多数人尽管高喊禁止核武器的口号,但并不认为当年投在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是错误的。没有原子弹,日本还会继续负隅顽抗,亚洲还会有更多的人牺牲。广岛和长崎的悲剧是由日本军国主义造成的,它才是应受谴责的对象。对于在日军屠刀下呻吟的亿万人民来说,原子弹使他们早日解脱了痛苦。而且,对于日本这个首先违反国际法的国家,它就不应该再受到国际法的保护。  走进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纪念馆,看到那被炸毁的建筑物残骸、那溶化在玻璃中的断手、那黑色的躯体,再对比馆外青青的草地、盛开的樱花、天真的儿童,每个人都会强烈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美好。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是一本严峻的教科书,教育人类珍惜和平,远离战争。正如广岛市和平公园的原子弹墓碑所说的那样,“但愿这~错误不再重复”。  “错误”不仅指美军投下原子弹,对日本平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还指当时的日本政府所选择的战争道路,它对别国和本国人民造成的伤害更大。当今世界,数十个国家拥有了制造原子弹的能力,某些超级大国所拥有的核武器足以毁灭地球多次。目前,在缺乏有效的办法来防止这些核武器时,我们有理由为地球和人类的命运感到担心。 我们真诚地希望原子弹永远被正义之手所掌握。我们更希望每个国家都选择和平发展的道路,不要重蹈日本的覆辙,不要重复日本的错误。真诚希望世界充满和平,希望广岛、长崎和南京的悲剧都不再重演。

内容概要

五十九年前,广岛、长崎的两声巨响至今余波未平,人间炼狱的惨象告诉我们:和平安宁的弥足珍贵。目前,数十个国家拥有制造原子弹的能力,我们有理由为人类的命运担心。爱因斯坦在生命的最后几天,与罗素一起向全世界发问:“我们将结束人类的生存呢?还是人类将结束战争?
”《核击日本(二战经典战役全记录)》提示了原子弹诞生过程中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实录再现原子弹从产生到投掷的全过程。
《核击日本(二战经典战役全记录)》由肯尼斯·加尔布雷思所著。

书籍目录

第1章 死亡竞赛
No.1 劈开原子核
No.2 德国核计划的破产
No.3 英国的“管合金”计划
No.4 日本的“仁方案”
第2章 “三史弟”诞生
No.1 物理学家的自发推动
No.2 “曼哈顿工程”
No.3 黑夜升起的太阳
第3章 原子战的前夜
No.1 困兽犹斗
No.2 蓄势待发
No.3 魔鬼出瓶
第4章 “小男孩”施魔广岛
No.1 死刑宣判
No.2 恶魔降临
No.3 刻骨铭心的43秒
第5章 广岛惨剧
No.1 人间地狱
No.2 幸存者的回忆
No.3 总统声明
第6章 “胖子”肆虐长崎
No.1 死神选择了长崎
No.2 地下飞出的彗星
No.3 又一处人间地狱
第7章 雪上加霜
No.1 防不胜防
No.2 苏联参战
第8章 帝国末路
No.1 终战诏书
No.2 日落东京湾
第9章 燃烧的良心
No.1 战后的洛斯阿拉莫斯
No.2 痛苦的反思
第10章 不尽的灾难
No.1 恐怖的核辐射
No.2 禁核运动

章节摘录

  No.1 劈开原子核  原子,在古希腊哲学中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含义。古希腊哲学家德莫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某种最小的物质组成的,他把这种最小的物质单元命名为原子。但是,长久以来,人们对原子的概念没有十分重视,在科学书刊中很少使用原子这个术语。  16和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和近代科学的发展,原子学说逐渐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18世纪,以英国的卡文迪和法国的拉瓦锡为代表的化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自然界的物质尽管千变万化,但它们都是由一些有限的基本元素组成的。而每一种元素却是由一些化学性质相同的东西构成的,于是,德莫克利特的原子学说又被重新提起,声望大大提高。19世纪初,英国的道尔顿通过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证实了原子的客观存在,又一次验证了原子学说,并首次提出了原子量表。随着原子量测定工作的更加深入,人们不断发现新的化学元素。19世纪60年代,俄国的门捷列夫在前人基础上编制了更加完整的元素周期表。这张表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秘密:所有的物质都由原子构成,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19世纪,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也是最小的单位,用任何方法也不能把原子分开了。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一种奇异的光线,它穿透力很强,能把衣服口袋里的硬币和手的骨骼显示在底版上,这就是著名的“X射线”。当时没有人能解释这种光线是怎样发射的,所以就取了名字叫“X”。好奇的科学家们纷纷开始研究这种神秘的光线。1896年3月,法国物理学家克勒尔发现,铀盐在不受任何光源的照射时也可以使胶片感光,他证明了,铀元素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波兰科学家居里夫人重复了克勒尔的试验,她进一步猜想,是不是只有铀才具有放射这种性质呢?1898年,居里夫人和德国物理学家施米特同时发现,钍元素也能发出新射线,他们把这种性质定义为“放射性”。这一年7月,居里夫妇和别的科学家合作,又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她把这种元素命名为钋,发音是波兰的第一个音节,是居里夫人为了纪念她的祖国而命名的。这年12月,她又发现了镭。并且经过4年的努力,她在1902年提炼出了0.1克的纯金属镭。镭的能量十分巨大,它的放射性相当于铀的200万倍,放射完毕,就会形成氦和铅两种新的物质。  放射性的发现促使科学家开始思考原子的内部结构,居里夫人在一篇文章里谈到了放射性能量的来源,她说:“放射性物质的原子,从化学观点来看是不可分的,但在这里就可以分了。”1902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放射性现象是原子自行蜕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一种元素的原子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同时发射出射线。这些射线都来自原子核。卢瑟福的原子嬗变理论解释了许多实验事实,它的重要意义有两点:第一,完全打破了原子不可分的哲学和化学定义;第二,他将统计的概念引进到原子研究之中。由于这些贡献,他获得了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  卢瑟福并没有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证实原子可分之后,他和他的学生开始探索原子的结构。当时,比较流行的原子模型认为:带正电的部分和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内是均匀分布的。但卢瑟福在实验中发现,粒子在撞击原子的过程,有时能直线通过,有时却有大角度的散射。这意味着原子内部不是均匀的,有一部分很硬,是它导致撞击原子的粒子发生散射。  卢瑟福很快就提出了他的原子模型。这个模型很像一个行星,大部分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中心的一小部分上,电子围着中心转动,并占据着大部分的空间。大概而言,中心的原子核体积仅为整个原子的万分之一,但质量所占的比例却与之相反。他通过实验还发现,原子内带正电荷的粒子处于原子核中,他把这种粒子命名为质子。卢瑟福还预见说,原子核中还有一些不带电的粒子。这个关于原子模型的假说,打开了原子世界神秘的大门。  1913年,又一部划时代的论著出现了,这就是丹麦物理学家玻尔的博士论文《论原子和分子的组成》,这篇著作使他获得1922年的诺贝尔物理奖。论文进一步完善了卢瑟福的原子模型,他提出,电子在原子内部是随着能量的不同一层一层按级分布的,越往里,能量越大。这种模型把量子理论和经典力学结合起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确定了正确的方向。  为了进一步研究物质的放射性,科学家们不断用粒子去轰击原子。1928年,德国物理学家博特和贝克,在用粒子轰击铍元素时,发现被轰击的原子都出现了一种很强的不带电的射线。4年后,居里夫人的女儿伊伦·居里在实验中也发现了这种射线。但在当时,没有人认为这是新的物质,以为只是一种光量子的发射。在当时,许多人都重复了这种实验,但在轰击一些重的原子核时,往往一无所获。人们逐渐意识到,轰击所用的“炮弹”速度太慢,质量太轻,所以效果不好。193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劳伦斯提出,为了使轰击原子核的质子获得必要的速度,要发明一种装置使质子能够加速。次年,他研制出了一台“回旋加速器”,使质子获得了巨大的能量,能够轻易地射向原子核,并把它击碎,使它释放出能量。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写信向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原子弹是一种战争武器,从来没有人怀疑过可以使用它……我要依照战争法规所确定的方式,把它当做战斗武器来应用。”  ——美国总统杜鲁门    “但愿我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投原子弹的人。”  ——美国飞行员比汉


编辑推荐

  《二战经典战役全记录》丛书以二战中的重大战役为切入点,通过对各个战役的阶段性记录,来展示整个战争的进程,从而对二战进行重点回顾和深入思考。  肯尼斯·加尔布雷思所著的《二战经典战役全记录:核击日本》为其中一册。这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发生的惟一一次核打击,人类战争史上两次伤亡最大的爆炸,一次战争档案中最惨不忍睹的记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核击日本 PDF格式下载



刚开始看到那些被炸得废墟的时候 其实心里面没什么感觉
最后看得有些难过了。毕竟都是战争的错 ,。小日本总是太高估自己了,惨败是必然的
只希望 不要有战争 那些老百姓是无辜的


人类噩梦的开始,但也是全世界对小鬼子报仇的开始。


开发孩子智力培养孩子读书兴趣,了解人间险恶,从小便知和平的可贵!好书希望价格一直维持在十五元左右。


日本鬼子活该 炸得好!


了解二战史必备。


9岁小儿是个军事迷,尤其是几个军事强国,自己选的书,非常爱看,看了好几遍。。。。


图片配的很好


美国人自己写的,虽然有他们的价值观,但是战争的残酷、生命的掠杀,让我们反思:最失败的和平比最正义的战争还是要好些。


日本为其犯下的罪行吞下最苦的果。


内容不错,很具体,但是总觉得没上一个版本好


买给孩子看的,儿子挺感兴趣,有空就翻出来看*我个人觉得纸质略显粗糙*


资料丰富,内容充实,可读性强。


买了一本给我九岁的儿子,他看的津津乐道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