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鲁迅散文

鲁迅,林非 著 太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  

出版社:

太白文艺出版社  

作者:

鲁迅,林非 著  

页数:

259  

Tag标签:

无  

前言

  鲁迅在论述“五四”时期的散文创作时曾这样说过,“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小品文的危机》)。如果对于这个精辟地评价“五四”文学创作的结论,不去做出机械和绝对化的理解,而是从宏观视角考察鲁迅为什么会对当时的散文创作,得出如此重要的评价,就会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这归根结底是因为从事“五四”文学革命的基本目标,在于进行解放人性的思想启蒙,和建构充满现代观念的文化心理,而能够最为直接和广泛地推动这项使命的,自然就非散文这种文体莫属了,事实上“五四”时期的散文创作,确乎也是最为出色地完成了这个时代的任务。鲁迅自己在散文创作方面做出的多种建树,尤其显得无比的灿烂辉煌。  从散文这种文体的审美功能来说,它侧重于宣泄主观的心志,渴望着能够表达自己对于人世和宇宙的印象与体验,倾诉自己胸怀中无穷无尽的情感与思索。正是像这样充满激情地向人们掏出自己的内心,就分外能够拨动或震撼许许多多读者的心,让他们也逐渐变得喜爱抒发自己的情感,阐述自己的思考,从而向着更为美好的人生境界升华。鲁迅很多抒情感怀或议论思索的散文,正是产生着这样的社会效应。

内容概要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作者简介

  鲁迅(188l一1936)文学家、思想家。原姓周,幼名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鲁迅”是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浙江绍兴人。l 898年入江南水师学堂学习。1902年赴日留学。1909年,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成为五四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的第一声号角。接着,发表包括((阿Q正传》在内的14篇小说,1923年集为《呐喊》出版,为中国现代文学和革命奠定了基础。同时,还创作了大量杂文,进行文化批判,解剖“国民性”弱点,形成“鲁迅杂文”独立文体。1924一1925年,发表(《祝福))、《伤逝》等11个短篇小说,结集为《彷徨》出版。并发表了散文诗集(《野草》。1925年前后,参加了语丝社和未名社,出版《语丝》、《莽原》、《未名》等刊物。积极指导和鼓励青年与反动统治作斗争,并以杂文为武器坚持对“学衡”、“甲寅”派、“现代评论”派的斗争。1926年,写了散文集(《朝花夕拾》。1927年,赴上海,与郁达夫合编《(奔流》月刊,编辑《科学的艺术论》丛书。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鲁迅是筹备人和领导人之一。其后,主要以杂文为武器参加各种政治思想斗争和文艺斗争,在反动派的文化“围剿”中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伟人。1936年,逝世于上海。毛泽东高度评价鲁迅一生的业绩,称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空前的民族英雄”。

书籍目录

序言自言自语生命的路无题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秋夜论雷峰塔的倒掉说胡须论照相之类雪风筝看镜有感好的故事夏三虫春末闲谈死火灯下漫笔死后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记念刘和珍君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记“发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写在《坟》后面范爱农略论中国人的脸谈所谓“大内档案”再谈香港在钟楼上看司徒乔君的画柔石作《二月》小引我和《语丝》的始终《自选集》自序崇实为了忘却的记念文章与题目新药夜颂我的种痘查旧账秋夜纪游爬和撞

章节摘录

  “北京却连蛙鸣也没有……”他又叹息说。  “蛙鸣是有的!”这叹息,却使我勇猛起来了,于是抗议说,“到夏天,大雨之后,你便能听到许多蛤蟆叫,那是都在沟里面的,因为北京到处都有沟。”  “哦……”  过了几天,我的话居然证实了,因为爱罗先珂君已经买到了十几个蝌蚪子。他买来便放在他窗外的院子中央的小池里。那池的长有三尺,宽有二尺,是仲密所掘,以种荷花的荷池。从这荷池里,虽然从来没有见过养出半朵荷花来,然而养蛤蟆却实在是一个极合式的处所。  蝌蚪成群结队的在水里面游泳;爱罗先珂君也常常踱来访他们。有时候,孩子告诉他说,“爱罗先珂先生,他们生了脚了。”他便高兴的微笑道,“哦!”  然而养成池沼的音乐家却只是爱罗先珂君的一件事。他是向来主张自食其力的,常说女人可以畜牧,男人就应该种田。所以遇到很熟的友人,他便要劝诱他就在院子里种白菜;也屡次对仲密夫人劝告,劝伊养蜂,养鸡,养猪,养牛,养骆驼。后来仲密家里果然有了许多小鸡,满院飞跑,啄完了铺地锦的嫩叶,大约也许就是这劝告的结果了。  从此卖小鸡的乡下人也时常来,来一回便买几只,因为小鸡是容易积食,发痧,很难得长寿的;而且有一匹还成了爱罗先珂君在北京所作唯一的小说《小鸡的悲剧》里的主人公。有一天的上午,那乡下人竟意外的带了小鸭来了,咻咻的叫着;但是仲密夫人说不要。爱罗先珂君也跑出来,他们就放一个在他两手里,而小鸭便在他两手里咻咻的叫。他以为这也很可爱,于是又不能不买了,一共买了四个,每个八十文。  小鸭也诚然是可爱,遍身松花黄,放在地上,便蹒跚的走,互相招呼,总是在一处。大家都说好,明天去买泥鳅来喂他们罢。爱罗先珂君说,“这钱也可以归我出的。”  他于是教书去了;大家也走散。不一会,仲密夫人拿冷饭来喂他们时,在远处已听得泼水的声音,跑到一看,原来那四个小鸭都在荷池里洗澡了,而且还翻筋斗,吃东西呢。等到拦他们上了岸,全池已经是浑水,过了半天,澄清了,只见泥里露出几条细藕来;而且再也寻不出一个已经生了脚的蝌蚪了。  “伊和希珂先,没有了,蛤蟆的儿子。”傍晚时候,孩子们一见他回来,最小的一个便赶紧说。  “唔,蛤蟆?”


编辑推荐

  作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鲁迅散文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