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四库全书(全六卷)

张华中 编 泰山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  

出版社:

泰山出版社  

作者:

张华中 编  

页数:

全六册  

字数:

2415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意在秉承四库之精神,发挥国学的经世致用性,力图对传统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更希望通过呈现这样一个异彩纷呈的文化艺苑,增加我们对国学的信仰,让读国学之人自信、自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   本书在卷帙浩繁的四库书海中细心拾撷,精选篇目,力求在保留四库的风格、韵味的基础上,突出四库的博大、精深,突出它的历史厚重感和凝重感,为热爱国学经典的人起到导航作用。

书籍目录

《四库全书 1》 大学 中庸 孟子 论语 尚书 礼记 春秋 诗经 易经《四库全书 2》《四库全书 3》《四库全书 4》《四库全书 5》《四库全书 6》

章节摘录

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①’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②。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③。继世以有天下,天之所废,必若桀、纣者也,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④。伊尹相汤以王⑤于天下,汤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太甲⑥颠覆⑦汤之典刑⑧,伊尹放之于桐⑨。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⑩,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毫。周公之不有天下,犹益之于夏,伊尹之于殷也。孔子曰:“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


编辑推荐

《四库全书(文白对照)(套装全6卷)》编辑推荐:撷四库之菁华,承四海之文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四库全书(全六卷) PDF格式下载



现在,人们的文化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在享受物质文明带来快乐的同时,人们也想要了解和享受传统文化留下来的美妙;为了事业的成功,人们需要借鉴历史的成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内在要求,激发人们学习民族文化遗产,正是这些现实情况,引起了我们对“二十四史”的关注和鉴赏。明朝把《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为“二十一史”。清乾隆年间,又将《明史》和《旧唐书》、《旧五代史》合编整理,依据《永乐大典》辑录整理成书,经乾隆皇帝钦定,由纪昀等整理编撰出“二十四史”,本书秉承四库之精神,发挥国学的经世致用性,对传统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更增加我们对国学的信仰,让读国学之人自信、自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本书博大、精深,突出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凝重感,是国学之经典!


内容虽不完整,但终于得以收藏。书太贵了,不利于普及。


买来送人的,标题标明是豪华精装版的,买来拆开箱子一看,挺失望的,包装没有想象中的精美,只有用塑料膜塑装了一下,没能打开,也不知道纸质如何,总体来说,觉得不值这个价!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