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心语

本社 编 上海书画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11  

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作者:

本社 编  

页数:

80  

内容概要

  男儿仗剑走天涯。画家程多多赶上了一个时代。先是到中国的农村土插队,后来到大洋彼岸的美国洋插队。在浪迹天涯的旅程中,他没有像堂·吉诃德那样骑着瘦马,拎着长戟,携着美女,而是背着一架沉重的莱卡相机,兴致勃勃地到处揿动着他的快门。日积月累,就有了数以千计的作品。现在他从中遴选出几十张,要我们大家和他一起分享这份喜悦。  多多让我给他的作品写点什么。我曾经在他家里无数次地看他把照片搬进搬出,也曾经为他定格的世界的美丽瞬间而激动过。自以为很有话要说的,却因为是好友,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一个“忠”字,反倒有了压力。写了十来个开头,终未成文。这在我是并不多见的。打电话给多多,多多说,他是拍照片的“票友”。  多多是一个职业画家。的确。他在画艺、画理、画史上所取得的实绩,有目共睹,无须饶舌。摄影,是他画画之外的逸兴雅事。但票友自有票友的好处,就像诗人写词一样。词曾被称为“诗余”。于是。我们在诗中看见那些文学家正襟危坐,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在词中就风花雪月,亲切可爱随和起来。同样,多多在摄影时,虽然仍保持着他一贯严谨的创作态度,但毕竟心态放松,自由得多。一个画家毕竟不需要照片来支撑自己的名声,这样反而获得了一种可贵的审美自由,切中康德大师“无目的的合目的”一说。即以一种没有功利性利害性的“无目的”契合了审美的“目的”。  其二,“票友”对于所票艺术的那份兴趣和想象,大都来自家庭的文化熏陶。多多也不例外。其父程十发先生,其母张金绮女士都是海上画坛的名师大家,又是业余摄影的顶尖高手。从小的耳濡目染,培养的是一份浓烈、持久、不懈的兴趣和热情。这份兴趣和热情,在我看来,是撬动事业这个“地球”的“阿基米德支点”。笔者曾经看到,一些票友对戏曲的痴迷,甚至到了倾其终生所蓄而不惜的感人境地。  其三,因为是“票友”,有时歪打正着,反而会成就一番事业。京剧言派创始人言菊朋早年即是票友,后来下海,终成一代开宗立派的名师。  因为是票友,多多的摄影带着强烈的职业印记。从内容到形式,都渗透了中国画的精妙之处。每次快门的揿动,都是他和大自然的一次倾心对话,是他和大自然的一次期待已久的幽会。他和大自然在那一瞬间,都毫无顾忌地敞开了心扉,热情地投入了彼此的怀抱。在《浪珠》和《流水》中,人们从乱石、树干间喷珠吐玉的水声中,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生机和生命的张力。《太平洋的晚霞》以她的辉煌灿烂的燃烧,抚慰着海外游子思乡的心灵。多多深情地告诉我们:“地平线的下面就是故乡,我常常目送太阳去那儿。这儿的天渐渐暗了,而上海又一个辉煌喧闹的白昼到来了。”燃烧的云霞骚动着思乡的焦灼。  他的许多作品都浸染着静谧、寂寞的情调。在现代的事物中,让我们领略到了中国画独有的古典情致。孤单的海鸥在粼光闪烁的海面上飞翔,孤独的帆影衬托着大海的宁静,孤身只影的水鸟在池水中引颈企盼……他拍下了一组“路”与“车”的作品,用宁静的东方语调讲述了现代人终生“在路上”的故事:清晨在柔和弥漫的雾中出发。傍晚在夕阳余晖下匆匆下班赶路,企盼着前方的家园。我想,一个稍稍有点中国文学常识的人,此时,一定会想起崔颢《黄鹤楼》的名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多多用现代的技术和机器,却创造了东方的古典的“意境”。他用镜头在写诗,写散文。不仅在内涵,而且在形式。中国画“虚实”相生的原理,计白当黑的构图,都被他熟练地用到了摄影中。《傍晚》大江、山峦都若隐若现在一片虚空之中,只要把轮船置换成帆船,活脱脱的一幅米家山水。他的大量作品都把空间留下一片空白,从而达到了中国画“意到笔不到”的效果。诚如安塞尔·亚当斯说的:对于一切富有创造性的作品来说,技巧必须服从于表达的需要。  多多戏称,拍照片就是白相(玩)光线。多多拍照片的过程就是一个用人的心灵把自然人化的过程。而大自然的心灵悸动却又是通过光线瞬间的微妙变化展现的。为了抓住光线变化最微妙最传神的瞬间,多多用自己的生命久久地等待。为了拍摄《天堂》,他一上午没有去上课。为了拍旧金山市政厅的中国国旗,他提前几小时到达现场。更为了拍摄“骄阳》,他等了整整一年。  正是那种苦恋式的期待和追求,使大自然在他面前像娇艳的月季,展现出深藏不露的万种风情,使那些美丽的瞬间凝固、定格。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心语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