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咬文嚼字书林.吟诵卷-千古美文

徐中玉 编 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1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作者:

徐中玉 编  

页数:

156  

字数:

11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学习、鉴赏诗文,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即“吟诵”。今天所称的“朗读”、“朗诵”、“熟读”、“背诵”,意思大致相同或很近似。这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高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情、精意。这种方法,先秦时代已开始采用,多用于学诗。以后逐渐广及于词、曲、文、赋等各种文章。过去吟诵时曾配合音乐舞蹈,相应还制有谱子,但一般人“徒歌”的多,按文本情调自由高声吟诵。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盛行语体文,对传统文化批评过激,吟诵习惯好像也在破除之列,只在专治古诗词文的学人中,才略有保存。其实,作为一种学习、鉴赏的方法途径,吟诵对理解和继承古代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都仍有积极的作用。至今老辈学人还能记得几十年前吟诵过许多遍、熟极而流的文学精品,对做人作文都大有裨益,便是证明。  有几句古话是耐人寻味的,如: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诗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这些话都是前人读书有得的经验之谈。  应邀主编这套书,意思很单纯,就因顾觉我们历史悠久的吟诵精品之风已越见衰微,非常可惜。香港学校比较重视,听说日本不少学生也能熟背出不少唐诗。我国青少年受到的语文教育过去大多受政治运动干扰,一味追求急功近利,立竿见影,要求为一时政策服务,对语文教育的规律长期缺乏应有的探讨,大家现已痛感问题很多,教学效率不高。对古代长期积累下的成才经验,没有进行科学研究,往往全盘否定,否则像吟诵精品这一传统,就不致愈来愈不景气。此书的出版,正是对此遗憾的一种弥补。

书籍目录

序贾 谊 过秦论上(选)刘 安 塞翁失马司马迁 孔子世家赞司马迁 报任安书(选)韩 婴 螳螂捕蝉刘 向 师旷劝学鲍 宣 谏哀帝疏(选)班 固 曲突徒薪诸葛亮 前出师表(选)曹 丕 典论·论文(选)王羲之 兰亭集序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桃花源记刘义庆 《世说新语》三则袁 粲 狂泉丘 迟 与陈伯之书(选)吴 均 与宋元思书(选)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选)郦道元 三峡魏 徵 谏太宗十思疏王 绩 自撰墓志铭并序李 白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李 白 与韩荆州书(选)韩 愈 送董邵南序韩 愈 师说韩 愈 张中丞传后序(选)韩 愈 杂说四韩 愈 柳子厚墓志铭(选)韩 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选)刘禹锡 陋室铭白居易 与元九书(选)白居易 策林(选)白居易 荔枝图序白居易 与元微之书(选)白居易 冷泉亭记柳宗元 钴鉧潭西小丘记柳宗元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柳宗元 袁家渴记柳宗元 哀溺文序柳宗元 蝜蝂传杜 牧 荐王宁启罗 隐 说天鸡 皮日休 原谤……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咬文嚼字书林.吟诵卷-千古美文 PDF格式下载



令人失望啊!纸张差!,毕竟是8年前的东西了!


和我们的教科书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好多字都不一样,有时候连标点符号呆的地方都不一样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