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先秦诸子与中国文学

饶龙隼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5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作者:

饶龙隼  

页数:

504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并起,百家争,鸣,是为诸子时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是经学成为官学,是为经学时代。魏晋之世,玄谈盛行,以《老》、《庄》、《易》为三玄,是为玄学时代。之后,佛教逐渐发展起来,至隋唐之时,佛学有高度发展,而儒门淡泊,是为佛学时代。北宋时期,理学兴起,批判了佛学与道家,恢复了儒学的正统地位,理论思维有进一步的发展,经历元明,是为理学时代。到明清之际,许多学者批评理学的空疏,趋向于考证之学,是谓朴学时代。十九世纪后期以来,西力东侵,西学东渐,到二十世纪,出现了融会中西的学术思想,是为西学东渐的时代。中华学术,根据传统的说法,分为义理之学、考据之学、词章之学。义理之学即是哲学,考据之学即是史学,词章之学即是文学。这是举其大要而言,还有经世之学即政治经济学说以及天文历算、兵法、地理、医药、农学等等。但是义理之学、考据之学与词章之学占主要地位。词章之学即文学,包含诗、赋、词、曲,与一般民众关系较为密切。各门学术是互相影响的。词章之学亦受到义理之学、考据之学的影响。研究历代文学与义理之学、考据之学的关系,是有重要意义的。

内容概要

  《先秦诸子与中国文学(套装上下册)》以先秦诸子文学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从文学制度的层面,考述先秦诸子的文学活动状态,发掘先秦诸子文学的制度内涵,包括创制精神、文学体制、传写形制、用象制度、文用制度、言语形式、前文学观等内容;描写先秦诸子文学制度的演进线索,通过构拟各项内容的单线发展时序来把握诸子文学的总体发展时序;定位诸子讴歌、诸子寓言、诸子《诗》说、诸子小说、诸子用象等文学现象,寻流溯源,返本归正;采用图表统计的办法,梳理先秦诸子文学各类散乱资料,力求穷尽完备、准确明晰。全书由导言、上编、中编和下编组成。导言从人群变动和学术演变两条主线,考述描写先秦诸子的产生及进阶,以确立诸子文学研究的基点;上编考述描写先秦诸子的文学创制活动,包括讴歌啸咏、创制篇什和设为寓言等方面,以显示中国早期文学的创造精神、演述体制、文辞体式、传写形制和用象形义;中编考述描写先秦诸子的前文学批评活动,包括诸子《诗》说、诸子神怪论和诸子“小说”观等方面,以展示古代文学观的前状态,即实用精神、神怪思想和学术变态;下编考述描写先秦诸子的用象制度及形态,包括观念具象的演进历程、基本特性和语言形式等内容,以探寻诸子时代的具象思维状态和言意操控能力。

作者简介

饶龙隼,自号蛟亭,1965年9月出生于江西南丰,1994年6月获南开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94年7月任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999年10月任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出版著作《明代隆庆、万历间文学思想转变研究》、《中国文学源流述考》、《先秦诸子与中国文学》等多种,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教委八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青年基金项目《元末明初东南文人研究》,现从事江西省教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金项目《六经考原》研究。讲授中国古代文学、文学理论、中国文学批评史等主干课程,指导元明清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方向硕士研究生。入选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书籍目录

上编 文学创制第一章 讴歌啸咏第一节 诸子讴歌啸咏的逸文遗迹第二节 诸子讴歌啸咏的文学定位第三节 诸子讴歌啸咏的表演体制第二章 创制篇什第一节 审美情趣之激发体认第二节 最早抒情言志的作家第三节 写本文学之初形第三章 设为寓言第一节 诸子寓言之定名第二节 诸子寓言之定性第三节 诸子寓言之定位中编 前文学观第一章 诸子《诗》说第一节 前诸子《诗》论第二节 诸子《诗》说第三节 增多汇通的孔子《诗》说第二章 诸子神怪论第一节 神系混杂与神怪逸出第二节 诸子论学杂取神话传说第三节 诸子的神怪思想第三章 诸子“小说”观第一节 “小说”名义之误解第二节 “小说”名义之辨正第三节 “小说”与“小说家下编 用象制度第一章 观念具象的演进历程第一节 原型具象略例第二节 介质具象略例第三节 向观念具象转化第二章 观念具象的基本特性第一节 观念属性第二节 自由灵便第三节 组合构形第三章 观念具象的语言形式第一节 观念具象语言形式之表征第二节 观念具象语言形式之定性第三节 观念具象语言形式诸命题主要引用书目与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如前所述,春秋以前是集体创制流行时期,个人创作尚未萌发;而竟然产生如此成熟的个人创作,合理的解释只能是:这些作品创制之初,本为集体表象或集体心理的产物,并不是个人情思的抒发;其事迹实有,而文辞或有或无,不足深考;及流传至个人创作盛行时期,诸子对其加工增饰,而形成事详文明的作品。因此,这些条目是战国时期诸子虚托的结果,而非创制之初即已如此。本书将其看成个人创作,是为了说明诸子文学活动的辐射能量,以进一步认证,个体自为是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文学创制的主导精神。(二)春秋、战国时期没有诸子参与的公侯个人创作,如《晏子春秋》卷七第七条载齐景公鼓盆瓮而歌(见[附表1-1.3]编号310)、《史记·赵世家》载武灵王梦见处女娃赢孟姚鼓琴而歌(参见[附表1-1-3]编号311),这两条创制情形分别类似于[表1-1.1]编号03、48,犹带有个人创作的色彩。又如《淮南子·泰族训》载,赵王迁流放房陵,孤愤思乡,而作山水之讴(参见[附表1-1-3]编号312)。这是典型的个人创作,尽管文辞佚失无征;但可以想见,其抒发的是一己情思。此三例,虽未有诸子参与,却也具有个体自为的特性,可以看成是诸子讴歌啸咏的延伸。(三)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一批擅长讴歌的艺人,如薛谭、秦青、侯同、曼声、韩娥、高渐离、宋子堂上客等。他们的讴歌啸咏,作为一种技艺,广泛流行,颇受欢迎。《辑录》搜集其遗迹共得9条,有事无文。

后记

书的题名,若为《先秦诸子文学研究》,或许更快意些;而用现在的命名,是应《中华学术与中国文学研究丛书》之要求。笔者接受这要求,乃因于一些机缘。说真心话,初始接应此书,心绪颇显踌躇。当时,笔者正进行《先秦诸子的进阶》之撰述。在笔者的研究规划中,它将是多年来研习经子的一个小结,也将是一个更宏伟课题《六经考原》的基点。甚至除了一些专题,诸如《先秦讴歌考》、《诸子“小说”正义》、《诸子寓言正义》、《孔子制度丛考》、《道家师说考》等列入论文写作日程,笔者未尝萌生整体地研究先秦诸子文学的念头。而今有了这项应命,就意味着要暂停案头的工作,怎能不犹豫再三。好在,《丛书》编辑对笔者的研究习性较为宽容;而笔者有六七年研读先秦两汉文籍的经验,于诸子学术较为精熟,对传统小学和现代考古等学科门类亦有所研阅;加上笔者出身为文学研究,获得严正的学术训导;故而着手先秦诸子文学研究,便也不觉得过于繁难。整个撰述进程是顺利的,延至第三个年头开春,即已形成初稿。之后,将若干章节寄请同行专家审阅,吸纳时贤的宝贵意见,作了必要的修改,而成现在这个样子。


编辑推荐

《先秦诸子与中国文学(套装上下册)》对中华学术做了系统的研究,对先秦诸子做了宏观的考察故考周全的论述,力求从文学研究中总结出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规律,同时也为推动中国的学术文化向做出努力,鼓励更多学人参与、致力于继承与发扬近年米中国学术的优秀传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先秦诸子与中国文学 PDF格式下载



该书选取的切入点不错,值得先秦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一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