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华夏石文化

谢志峰 羊城晚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0  

出版社:

羊城晚报出版社  

作者:

谢志峰  

页数:

126  

内容概要

  本书是我国著名文物收藏鉴赏家谢志峰老先生继编著《青铜兵器史》、《明清广东书艺》、《瓷砚赏析》等专著后的又一力作,也是他的第十三部专著。该书记录了其本人收藏的诸多历史名人赏玩过的名石和典故,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充分表现了谢老先生丰富的历史名石收藏以及对石语言的理解。

作者简介

  谢志峰,原名祝新,斋名节香楼,广东梅县人,1937年生。曾任中共广州市委政法委员会副秘书长,广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主编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探索》,1997年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国预防犯罪通鉴》400万字的编审工作,并任编委会副主任。现为广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研究学会名誉会长。 从政之余,潜心中国文学、书画、文物研究,致力于文物收藏保护工作,倡导“藏宝于民,国宝归国”,并身体力行,自1985年以来,先后八次将家藏文物献给国家。广州市、梅州市等有关政府曾授予《贡献文物美德宜彰》、《功德无量》、《功在千秋》、《贡献文物一代风范》等八块奖匾。1988年后,历任广东省中国文物鉴藏家协会会长、广州市人民政府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学术研究方面,提出“以物见史,以物论史”主张,主要学术著作有《青铜兵器史》、《明清广东书艺》、《当代中国名家书画点评》、《宋元明清嘉应词人录》、《瓷砚赏析》、《瓷砚史》等十二本专著。偶习丹青,其书法宗颜真卿、怀素。六十岁后,又涉足陶艺。1996年荣获世界名人传记文学成就金碟奖。2002年度,荣获世界华人保护华夏文物卓越贡献奖。

书籍目录

赏石篇长卷铭刻宋·新疆寒玉石·玉皇顶明·岭南白腊石·白羊羔明·灵壁石·灵山梦境明·大理石·崦嵫晚烟清·白英石·冠云峰清·铁陨石·完璞清·岭南黄腊石·补天遗石清·木鱼石·掌上乾坤清·岭南黄腊石·南极星精清·岭南黄腊石·文章山斗清·岭南黄腊石·谷城之英清·白太湖石·灵芝峰清·墨太湖石·大鹏展翅清·端石·名家书法碑刻清·岭南黄腊石·洞天一品清·青田彩石·龙吟清·岭南黄腊石·虎啸清·岭南黄腊石·夕照古崖清·岭南黄腊石·嵌空螭影清·罗浮石·小华山清·岭南桃花冻黄腊石·芙蓉簇锦清·岭南黄腊石·问天清·古动物齿化石·金石为开清·岭南黄腊石·玉女峰清·岭南黄腊石·秋光叠嶂清·岭南黄腊石·鱼跃龙门清·岭南黄腊石·壁上观清·铁矿石·石破惊天清·陨铁石·顽仙清·岭南黄腊石·太白醉酒清·岭南黄腊石·风云洞清·岭南黄腊石·十二石斋仙桃峰得十二石斋遗石仙桃峰记清·岭南黄腊石·长者之尊清·岭南黄腊石·龙争虎斗清·红英石·风骨清·岭南黄腊石·漏月峰清·岭南黄腊石·渊明醒石清·岭南白腊石·昭君出塞近代·石铁陨石·天石现代·珊瑚化石·群龙崛起现代·铁陨石·天外来客现代·风棱石·塞外艮岳现代·孔雀石·景泰僧归现代·风棱石·香炉峰现代·广西彩墨卵石·壑岱云高现代·广西彩墨卵石·天赐圣境现代·古动物骨化石·碧浪滔天现代·岭南黄腊石·石景奇峰现代·广西青腊石·东海鱼珠现代·长白山卵石·雪竹图现代·灵壁石·雪梅现代·广西八步腊石·赤壁怀古现代·美国海滩卵石·自由之坟现代·日本火山熔岩石·富士山下的怨妇现代·木化石·高山流水现代·天山天湖卵石·天山飞鸿现代·风棱石·大漠石窟现代·黄河卵石·黄河之水天上来现代·嵩山卵石·心中有佛现代·泰山卵石·目览众山小现代·峨眉山卵石·敢把明月抱回来现代·芙蓉石·骊山遗韵现代·新疆玉石·冰消雪化露峥嵘现代·风棱石·冰山雪莲现代·风棱石·大漠玫瑰现代·湖北云锦石·彩云追月现代·湖北云锦石·蟾宫玉兔现代·风棱石·越秀连峰现代·风棱石·层云漫卷现代·尖晶石·鲁冰花现代·广西墨石·大雁戏水现代·广西墨石·一帆春风,半船明月现代·风棱石·佛手现代·玛瑙石·雪熊现代·雨花石·血染雨花台现代·玛瑙石·开荒牛现代·英石·人类发展和平现代·英石·猿人现代·英石·发展中的人类现代·英石·和平鸽现代·广西来宾石·蛙鸣天地外现代·风棱石·南山野菊现代·广西彩陶石·亘古的渴望近代·广西墨石·孤峰出群现代·岭南白腊石·一石八景,三山五岳现代·木化石·刺破青天现代·长江卵石·孤鸿夜宿现代·树脂化石·古道残堡石种菖蒲的由来及人格化的文化情结汉代·古陶盆·黄腊石种金边菖蒲明代·绿釉瓷荷叶水洗盆·黄腊石种虎须菖蒲清代·汉白玉石盆·黄腊石种香菖蒲清代·宜兴紫砂盆·黄腊石种斑叶菖蒲现代·白玉石水洗盆·玛瑙石种药菖蒲近代·六角绿釉瓷水洗盆·黄腊石种大、小叶菖蒲现代·石湾陶塑·米芾拜石现代·石湾陶塑·东坡醉石现代·陶塑·月夜朦胧见洞天现代·陶塑·洞穴穿空听雨声现代·陶塑·玉人在水中央现代·陶塑·笔架山现代·陶塑·醉倒亦是故乡土谢志峰写石芝图·关山月大师题李煜诗谢志峰写拳石图·黎雄才大师题曹雪芹诗谢志峰写东坡之石·赖少其题记谢志峰写寿石仙芝图·启功题《乐天者寿》谢志峰写竹石图·程十发题郑板桥诗谢志峰写太湖石·曹用平补兰·程十发题记谢志峰写石并诗·杨之光补米芾拜石并题谢志峰写寿石·唐逸览写竹·曹用平补灵芝并作题记谢志峰写石并诗华夏石文化概说石的审美要略后记

章节摘录

  “玉皇顶"此名石出自新疆天山,学名冻玉,俗称新疆寒玉。青灰色,质细色美,硬度大,韧性强,手感凉,陕。一块圆柱形大状的玉石,由于亿万年冰川流水的冲击和强劲风沙的吹打磨磋,刮去了粗松的杂质,形成嵌空穿眼、宛转险峻之势,槽沟纵横、笼络隐起之美。尽管通体凹凸错致,但任何部位的表面均光滑泽润,显得朴拙沉雄,傲岸凝重,顶天立地,有王者之气,在自然形成的玉石山子中,应属硕大之尊,重三十六公斤,是殿堂清供之宝。  据史料记载,此石是明代著名学者、书法家陈白沙(名献章,字公甫)在崖门所得,铭刻有“公甫"款。包浆宝光醇厚,有历尽沧桑的岁月感。  如此重宝。是谁弃之崖门的荒郊野岭?传为南宋末代皇帝赵昺遗弃之石。细看确有皇家气派。因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帝王玩石的狂热期,宋徽宗以倾国之力来运作,集天下名石之大成,闹得民怨沸腾。如“花石纲"事发,成为方腊起义的导火线。由于朝政腐败无能,结果宋徽宗及其儿皇帝钦宗均成了异族的阶下囚,丢掉了半壁江山。而高宗(赵构)被迫南迁杭州,传至帝昺(赵昺)时,气数已尽,败于崖门弃玺。大宋半壁江山维持了一百五十二年。这块新疆寒玉石山子,也许见证了宋代的兴亡史。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  谢志峰先生是我的忘年之交。古往今来,画家与收藏家就有着天然的情结。他待人坦诚、磊落,我很佩服他的为人品格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他夫人常埋怨说:“老谢是个事业狂,无法劝他休息。”我认为,志峰先生是一位有很强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责任感的学者。近十年来,基本上是一年一部专著,去年刚出版发行《广东民问藏珍》,今年又马不停蹄地赶写《华夏石文化》,这是他的第十三部专著,可谓是当今高产的学者、收藏家。  我们知道,收藏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志峰先生集收藏家、学者、作家于一身,其历史知识尤为渊博,文化底蕴特别深厚、坚实。人们常用的“学富五车”成语,就出于收藏。它是讲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惠施收藏的书有五车之多,后来以此形容博学多才的饱学之士。志峰先生的文物收藏就不只是五车了,瓷、铜、竹、木、石等古玩文物及历代名人字画均各成系列,洋洋洒洒,蔚为大观,这就奠定了他本身雄厚的实力根基。所以他的一切成就都植根于中华民族这块丰沃的土壤,同时也来自于他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诚之心。  他常说:“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虚度年华等于慢性自杀。生于斯,长于斯,人们可以赤条条地来到人世,但不可以赤条条地离开自己的母亲——祖国,总得留下一点东西。”“人活着是为人民、为祖国而活着,生命才有意义。”我认为,这就是志峰先生为之奋斗的动力和真谛。  《华夏石文化》一书,记录了许多历史名人所赏玩过的名石和典故。志峰先生说,因为这些历史名石,都是他所收藏的,这本书只能由他来完成,任何人都是无法代替的。所以当书成之后,他又向历史作了一个交代,给祖国——伟大的母亲,又留下了一点东西,如释重负。但我却发现他又苍老了许多,头发白花花的,额头上深深的皱纹增加了几道,在书中的字里行问,还可以发现他付出的丝丝心血。然而,志峰先生却还是那么自信,那么坦然,在平静如水的心中流露出对读者的一片真诚。作者颇费心思地做到图文并茂,专史与杂谈兼融,让广大读者从中愉快地获得丰富的石文化知识,同时也可以得到稀世的历史名石图册珍藏。这是作者对时代、对读者的奉献。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深信,今人读了会产生这样的感慨,后人读了亦将会与我这篇短文一样,产生情感的共鸣。  杨之光于2004年秋月 (杨之光,原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当代中国著名人物画家)  后记  谢志峰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文物收藏鉴赏家、著作家、学者,博学多才。他收藏之丰,品位之高,系列之全,已享誉海内外。但他为人谦和,以终身学生定位,能为师而不称师,德行高而又甘为人下。许多真诚拜他为师者,他均以朋友相待,反串以友为师,又回到学生的定位。我们交往多年,深知我文化底子浅薄,要我在文化上不断“充电”。有幸入其门下,得以厚爱,受益良多。现先生所著《华夏石文化》一书,即将付梓出版,理当全力支持。  对于石文化,过去在我脑子里是一片空白,后来见先生所藏历史名石多了,耳闻目睹,才有所领悟,特别是拜读了《华夏石文化》的初稿后,对石文化又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这本专著,可以说是前贤往迹,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看图识字。确实是一本“以物见史,以物论史”的典范。物以精胜,珠玉纷陈;文以才胜,言简意赅。先生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其对历史名石丰富的收藏,对石头语言的理解,从文化的角度,以民族的传统心理,引导我们走进华夏石文化的历史长廊,启迪读者了解石文化的堂奥。在当今我国广阔的土地上,各地“奇石馆”林立,玩石、藏石爱好者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十分需要对石文化的诠释。  我深信,《华夏石文化》一书的出版,将是我国藏石、赏石、玩石界值得关注和庆幸的一件事,将对推动和促进中国石文化发展史的研究,以及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石文化传统方面起到积极、有益的作用。我作为第一读者,不揣冒昧,聊赘数言,有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指教。  赖世昌 2004年7月28日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华夏石文化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