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汉尼拔

[美国] 托马斯·哈里斯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11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作者:

[美国] 托马斯·哈里斯  

页数:

413  

字数:

330000  

译者:

孙法理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莱克特逃匿7年后忽然给史达琳写来了一封信,表示安慰,而这时史达琳正因工作中受到打击排挤而沮丧万分。与此同时,柏森——莱克特早年的一位受害者正大肆悬赏围捕这个食人魔,并打算用更残忍的手段报复。虽然他在意大利的围捕失败,却与迫害史达琳的克伦德勒联手,用史达琳做诱饵,成功抓获了莱克特博士,就在那骇人听闻的私刑即将开始之际,史达琳出现在柏森的农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汉尼拔 PDF格式下载



对于那些同我一样爱读推理和悬疑小说的朋友,这真是一本经典中的经典,太过瘾了!!如果有第三部,我一定毫不犹豫地买回来!绝对是书橱中收藏的必备书!


  这是原著的一个情节,
    关于托马斯的原著,其实也有好多想说的,现在先谈谈电影相信许多用心看过的观众印象最深的
    台词便是那段有关鹞鸽的,
    Do you know what a roller pigeon is, Barney?
    They climb high and fast, then roll over and fall just as fast toward the earth.
    There are shallow rollers and deep rollers.
    You can't breed two deep rollers, or their young will roll all the down, hit, and die.
    Officer Starling is a deep roller, Barney.
    We should hope one of her parents was not.
    鹞鸽喜欢高高地飞到天上,然后炫耀着翻着筋斗俯冲下来。鹞鸽分为肤浅的和深沉的两种,但当两只深沉的鹞鸽结合后,它们的后代往往会俯冲撞地而死……克莱丽斯探员是只深沉的鹞鸽,希望她的父母中有一只是肤浅的鹞鸽…
     在我看来,最后一句是这部影片的点睛之笔,也正是段深沉鹞鸽的评论,给原本只有2个小时的电影以无限的延展。毫无疑问,Dr.Lecter是只深沉的鹞鸽,但他是不会俯冲撞地而死的,他会炫耀地翻着跟头,自由的下降,同时带着戏谑的藐视看着那些飞行能力远远不如他的鹞鸽,有时甚至用一些残忍的手段惩罚一下他们的肤浅。直到他遇见了史达琳。这只深沉的鹞鸽,她娇小身形里蕴含的坚忍和执着,她无畏的救世情怀,她的自卑和骄傲,尽数落入了这个食人魔阅尽人间无数的眼睛里。从此以后,这双眼睛里除了优雅的冷酷,温文的嗜血,多了一点东西,一丝有温度的火光。这丝温度来自同类。惺惺相惜这个词最合适不过了。我觉得,刚开始的时候,Dr.Lecter对史达琳更多是欣赏,来自于同类的。没有多少感情的成分,本来以为他只是在享受一场猫鼠游戏,或者如同《黑暗骑士》中的小丑一般,只希望看着代表光明正义的女探员苦苦求索,玩味她的经历,以此获得乐趣。但在第一部的最后一次会面,那微小的触碰,彻底把两人之间的关系推向了微妙。结尾电话,“那些羔羊停止尖叫了吗”已有了太多关切的意味。
     我赞同,相较于第一部步步为营的情节把握,第二部略显舒缓了一些,相一些较于第一步紧张含蓄的处理,第 ,丝毫不二部浅显活跃了一些。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影响我把他作为看过的最好的悬疑电影,没有之一。我认为是更为细腻微妙的感情处理,给人更深刻印象的剧情,虽然某种程度上会被冠以直白,但是以我的观点来说更喜欢。
     回到开篇,“We should hope one of her parents was not.”Dr.Lecter希望Starling可以放下那种对她而言危险的执念,这样她才可以生存,才可以不被自己的茧束缚了生活的快乐。在第二部里,几乎Dr.Lecter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这个优雅的食人魔对Starling的感情以一种极其内敛而又浪漫的方式缓缓渗透。但当看到他为了Starling伸张正义,惩罚那些伤害她的人,回到美国FBI以及蓄谋把他折磨致死的人的眼皮底下,我惊异了。难道Dr.Lecter不知道国内等着他的天罗地网么,难道他想不到,送她的Gucci凉鞋,轻抚她的秀发可能使自己完全暴露么。毫无疑问,他知道,但还是按照自己的内心去行动,从不压抑,亦从不掩饰,就像他令人头皮发麻的吃人爱好。被这样的一个人爱上,是无比幸福的。便是内心嫉恶如仇的Starling,也能感觉得到,即使她死也不会承认。他的优雅风度,细致温柔,甚至单纯只凭渊博的学识和艺术气质,足以使他能以一个俯瞰的高度注视着底下庸碌的人群。但为了她,他甘愿以身犯险,在被抓缚前一刻还在温情的开导她。
     最后的晚餐一幕已经被无数爱好影片的人士分析回味了无数遍。如果说之前我对Dr的举动是惊异,最后那段话绝对是震撼了。Those people you despise almost as much as they despise you.Will they
    give you a medal,Clarice,dou you think?......and remind you of your courage and incorruptibility? All you would need for that,Clarice,is a mirror.你蔑视的人同样也轻视你,你想他们会给你奖章吗,克莱丽斯?然后你把它装框挂在墙上,每天看着它,提醒自己 有多勇敢和清廉吗?果真如此,一面镜子就够了。这些对她的赞赏,又是如此理解的直达Starling的心脏最深处,穷尽此生也再不会有人,用这样了解的口吻,这样看穿她的内心。
     手起刀落,Dr的手血花飞溅,Starling的内心受到的剧烈震颤可想而知,我很想知道,看着Dr独自断手逃离的那一刻,Starling心中会不会有一丝后悔。Dr又何尝不是只深沉的鹞鸽呢,他个人极端的处世法则,他对自由的强烈渴望,如同他的爱情,永远的荡气回肠。
     深沉的鹞鸽执拗地俯冲地面,无法阻挡你的坠落,那么我先你一步俯冲坠地,让你落下时不会受
    伤。因为你的每一次俯冲,其实是撞在我的心上。
     这是我从电影里体会的,惊悚和爱情的主题。小说里要比电影更复杂和深入。关于社会以及人性。
     以下皆为对小说的一些理解。PS:强烈建议喜欢此系列电影的人看看原著 哦~~
     作为刚从医学院校毕业不久的医生,不管是散落一地的内脏还是鲜血淋漓的食人脑,相对于从前见惯人体解剖的我,完全不算惊悚。我想谈的是在小说中贯穿始终,推动一切情节的,心理。在原著中,Dr.Lecter对Starling的感情是复杂的,除了情愫,他希望把Starling当成一个精神的寄托,某种程度上是妹妹米莎的替身。让他可以有所守护,不会终日沉溺于妹妹被残害自己无能为力的阴影中。在医学上,人在童年时受到的强烈的心理刺激和创伤,如果没有加以疏导和抚平,日后必定会成为心理问题。如果真如《少年汉尼拔》里,从怀疑自己在半昏迷下喝了妹妹的肉汤的那一刻起,少年的心理已经走向变态和阴暗。即使没有,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乖巧亲爱的妹妹被拖走,听到她被斧子砍死,最后做成了肉汤,还是在从前给妹妹洗澡嬉闹的铁桶里,咕咕地冒着泡。这种创伤也是致命的、可以说是永久的。这个恐惧的梦魇像幽灵一样伴随他,甚至在他弹奏古钢琴时,音律弹到丛林,就会浮现童年的那一幕。小说中,Dr捂住脸,发出了微弱的绝望嘶喊。
     正是因为这样,Dr在接触Starling时产生了同类的感情。表面看,两个人的世界观道德观几乎没有任何重合的地方,一个坚强正义一个邪魅嗜血,简直就是完全对立的。有人会说是相似的深沉,这得益于
    电影中鹞鸽的典故,也是我看过的电影中最欣赏的台词之一。两个人的深沉来源于内心。
     现在说说Starling,同样是10岁,自己敬爱的父亲忽然离世,目睹了自己家庭的每况愈下的窘迫和艰难,生活一下子变得卑微、无所依托。有人不太理解Starling农场的这段回忆,其实羔羊的尖叫就如Starling自己的内心遭遇,恐惧无助,因为弱小对伤害无能为力。只是羔羊的尖叫更凄惨、更令人恐惧,因为它们在被屠杀。这种尖叫重合了Starling内心的一直若有若无的声音,她由羔羊的遭遇想到了自己。可以想象,一个寄人篱下的小女孩,在那个夜里听着羔羊的尖声惨叫,带给了她极大的心灵冲击。而她自己的力量太微弱,无法拯救哪怕是一只羔羊这样弱小的生物。这种阴影使得她今后不顾一切地付出几倍于常人的努力,只为拯救那些“羔羊”,其实更是对自我的拯救。以减少那个无助的梦魇带来的恐惧,她可以拯救别人,在世界的残酷面前,在痛苦面前-就像父亲的离去,她不是无能为力的。
     第一次见面,Dr就敏锐地看出了这个女子一路攀登背后的屈辱,后两人交换信息。两个人的经历何其相似,Starling也多少次在童年的那个噩梦中惊醒。只是面对童年的心理创伤,两个人采取了完全相反的处理方式。一个在自我放逐中逃避,一个在自我压抑中救赎。Dr确立了自己的善恶惩罚原则,在食人时不会感到愧疚,以减轻心中的痛苦和对妹妹的负罪感。Starling确立了自己的信念,为事业奉献全部全力以赴,拯救那些落入罪犯手中的弱者,来摆脱曾经的记忆证明自己,和离开的父亲赌气。有人提出Dr食人是惩恶扬善,我是不赞同的。那些人中,有的是完全无辜的,有的有人性的丑恶和弱点,有的行为触动他以前的记忆。但基本都罪不致死。
     Dr,的确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食人魔,亦有心理变态的症状。但我仍然欣赏,甚至为他着迷。
     所以这两个人的碰撞才会产生微妙的关联。之前对Starling漫长的守护,直到有一天因为担心不再沉默。当看着Starling举着枪冲进丛林猪嚎叫的兽棚时,可以想见,在Dr眼里是怎样的美丽。后来独处的日子里Dr为Starling催眠治疗,本来是引导其放下心里的负担。Dr说想找一个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把米莎保存起来,而这个地方便是Starling。只是Dr没想到,Starling之前为了抓获他,反复的研究和探索,如今彼此成了世界上最了解对方那个人。所以Starling可以抚平他的伤痛。在Dr单膝跪下朝她俯过身去时,必是已心神俱醉。
     对原著小说的结局也曾经深度质疑,觉得Starling的世界观不会转变的这么快,和从前可以说判若两人。电影的结局虽然痛彻心扉,但也合乎情理。直到一遍遍的探究,电影中的Starling淡化了小说中的童年背景和一些心理刻画,所以不能说哪一种更深入。小说结尾,Starling之所以最终敞开心扉和Dr一起流浪,是因为Dr治好了她的心理问题,她原谅了父亲,也从此放过了一直压抑的自己。相对于那个金钱等级至上,被种种不公弄得身心俱疲、彻底失望的FBI。试问,Dr那样优雅浪漫的人,他带着浓浓感情的温柔体贴,Starling也是女人,会不心动吗。
     许多年,读过的小说比看过的电影还多,没有哪个结局这么的浪漫,很真实的那种浪漫,没有虚假的感觉。两个深沉的灵魂结合在一起,再也不会有遗世独立的孤独。试想,如果这个世界不出现彼此,不管是Dr.Lecter还是Agent Staring,都不会幸福。
    
    
    止笔于2013-10-1 00:56:09 同样是国庆节 忽然产生了一种难言的惆怅 就像电影结尾处Starling凝望
    着远方的烟火 经典已经完结 明天 还有什么能打动我


  一般人对于《汉尼拔》的印象始终停留在电影中的最具代表性之一幕:汉尼拔•莱克特博士(Dr. Hannibal Lecter)的人脑大餐。事实上,“沉默的羔羊系列”能具有如此经典的地位,原因不只是极度惊悚的震撼。在看似由血腥组成的架构内,还有许多值得读者及观众细细品味之处。
  一个冷静优雅的杀人狂,一个认真孤独的联邦探员,两个原本分处对立世界的人,却因难以言喻的、相惜相怜的情愫,改写了“猫捉老鼠”的游戏规则。
  虽然骇异邪恶的杀人手法、血腥残酷的暴力场面在本书中并不匮乏,但这回作者显然不愿再以食人魔为主要卖点,而尝试以更多人性的角度,刻画所有人物的成长背景及心理状态,意图将这本小说在除了恐怖之外,更建立起强大的人性戏场的张力。
  在这本书中,读者可以得知残酷血腥的莱克特不幸的过去,是如何影响了其日后行为;而从他对幼年即遭人残杀的妹妹的追忆深情、以及对史达琳探员心细如发的关怀的点点滴滴,我们彷彿看到了在使用仪器也测不出情绪波动的冷静杀人魔之后,隐藏着某种情感。
  作者为莱克特博士所作的努力还不只于此。在本书中,作者花了非常大量的篇幅,细细地描绘了这名吃人魔的渊博知识与一流品味:他不仅精通各国语言,更熟知古意大利史与中世纪美术史,担任博物馆馆长;在被监禁的期间,他还曾亲自传授黑人看护拔尼关于苏格拉底哲学与弗美尔的艺术,令对方感念一生。此外,他讲究华服美食,热爱佩德绿堡红酒、绿牡蛎与胰脏肉冻;经常出没在歌剧院与音乐厅,喜爱歌剧与弦乐四重奏,更弹得一手好钢琴,擅长巴赫的“郭德堡变奏曲”。在居家生活方面,他喜欢在铺着乳白的餐桌上,摆满爱尔兰钟形花、荷兰鸢尾花和郁金香,高高的水晶玻璃容器映着烛光……光是这样的设定,就足以使莱克特博士突出于众多的虚构犯罪者之中。而且,作者的人物设定也不是随便用几句话交代过去,而是不明说,直接利用情节发展、角色的对谈及抽离性的客观描述角色的行为举止,而使人物的特色直接渗透出书页。
  在刻意的角色刻画与现场气氛的经营下,代表着绝对邪恶的莱克特,散着无比诱人的魅力,不论是他的智慧或是他的品味。就算他拿着银质刀叉挖被害者的脑子准备烹调之前,还不忘先弹弹大键琴、并为自己与被害者换上高级丝质晚宴服。这种高超的想象力与写作天份,确实是令人叹为观止。作者刻意地将令人反胃的杀人魔,塑造成博学多闻、优雅高贵的贵族之后(父亲是立陶宛的王公贵族,母亲则来自意大利权贵之家),并极尽能事地让这些条件成为伴随“邪恶”所衍生的诱惑力。
  而吃人对于莱克特医生而言,似乎不是出于精神上的变态,而是一种品味的显现、对于礼貌的最高尊重。书中藉由看护拔尼之口,解释了莱克特博士“只吃他最讨厌的没有礼貌的人”。有一次,因为在音乐会上一位长笛手不断出错,稍后莱克特用他的内脏作成美食宴请乐团董事会。
  此部舍弃过去的推理元素,借由水牛比尔一案破案十年后的史达琳在鱼市场中的突袭行动开场。这次的行动,由于有内神通外鬼,使得毒贩事先准备好。她佯装投降,却从手抱的婴儿身下对史达琳同伴开枪。史达琳见伙伴阵亡,只得狠下心对她开枪。有心人士利用媒体,使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在她“残忍的”对抱有孩子的母亲开枪。而一直视史达琳为眼中钉的克伦德更是奸计百出,陷她于最坏的处境。
  莱克特看出史达琳拥有的力量虽小,却不断成长,使他觉得很有意思。他也佩服她的胆识。不过,看她遭到痛苦,玩弄她却带给莱克特快乐。
  我想从最近热播美剧《汉尼拔》起,普罗众生就为这位冷静优雅的汉尼拔爵士倾倒,在《汉尼拔》中背景音乐拨放的交响乐中配合汉尼拔医生烧人肉大餐,让人寒毛直竖,毫无疑问地这本新书和电视剧真得是搭配得宜,电视剧与书皆好看,建议不妨去看看,看看电视剧中汉尼拔医生的表现,我想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唷!


  沉默的羔羊我是先看书再看电影的,非常好的电影非常好的书。我因此爱上了汉尼拔。而汉尼拔我是先看电影后看书的,电影中的结局,虽感遗憾,却也理解。起码我觉得史达琳是爱博士的,博士最后砍断了自己的手,也爱着史达琳。后来在看书前知道原著他们最后在一起了,就更为高兴了,现在看完了书,心情却并不好。我感觉后面的史达琳已不是她自己了,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理解错,我看史达琳要不就是被催眠要不就是失去某部分记忆,要不就是那两支麻醉剂的后遗症,当然我非常不愿意这样,但是我反复看结局,却都是这感觉!!!我想我还是应该再看一次,希望这次能看到我想要的。我想看到大家所看到的美好结局...


   对于一部由小说改编的电影,原著更能吸引我,因为边读书边想着电影中的各种形象的感觉实在太有趣了。所以在电影一遍遍地看过后我很着急地找来了书一探究竟。
   到底谁才是恶魔?
   汉尼拔食人,可多少有点替天行道的意味(当然那个护士很可怜);像克伦德勒虽然衣冠楚楚可干的也不是人事。史达琳生存在男权社会的压抑之下,她又如何是好,最后和汉尼拔一起变恶魔?
   电影中想向我们表达的是,史达琳和汉尼拔之间纵然有微妙的情感,但是史达琳和汉尼拔终究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不可能走到一起,而她也不得不屈从于男权;这与小说的结局大相径庭:史达琳与汉尼拔双宿双飞,成为彼此灵魂的归宿,但是他们一起吃人。矛盾又来了:如果说克伦德勒是恶魔,那么他受到了史达琳和汉尼拔的惩戒,可这种受罚方式未免太过恐怖,他或多或少也受了害;这一对爱侣也受现实摧残,然后蔑视这肮脏的世界,想开了,最后去吃人了,可是多少让人体会到一丝无奈,这说他们是恶魔…是不是也不太合适呢?
   还有,原著的结局还是电影最后的处理哪一个更好?
   P.S.翻译太烂了,整体感觉很生硬,比如“bullshit ”明明要译成“胡扯、鬼话连篇”什么的,人家直接来个“牛屎”,忒不专业了吧,有点影响阅读了。不过没翻译的咱又没那水平直接读,哎。


  当我再度以开始的章节时,印入脑中的是一个个片断,说实话我不喜欢这种电影似的镜头刻画,而这却又是美国文学的特色所在。但是当我逐渐深入到情节之中,我不得不说,它深深地抓住了我。情节是紧凑曲折的,对于莱克特博士的行为是我好奇的点之一。而文章的高潮在于最后博士和史达林的共处,简单温和却又是那样冲击着内心深处,只得让人赞不绝口却只能谙于内心。


  还记得巴尼(Barney)吗?莱克特博士住在巴尔的摩犯罪精神病医院的时候,那个大个子的看守员。这是汉尼拨系列重要的配角之一,仅次于杰克·克劳福德和阿黛莉亚·马普吧。
  
  巴尼早年的时候在海军陆战队服役,退役之后读书的期间犯了一点前科(年少的失足?),结果他无法拿到正式的学位,只考取了高级护理的执照。按照我们的经验,这样的人一辈子的路几乎看到头了:找一份马马虎虎的工作,在柴米油盐之间打发余生;甚或是连工作都找不到,游手好闲继而二进宫以至糊里糊涂地终结。
  
  巴尼找了一份工作,一份在我们看来不登大雅之堂而且与危险和聒噪始终比邻的工作——精神病院的护理兼看守。然而让人惊奇的是,他开始读一个函授的学位,可能是欧美文学的专业或者仅仅就是一些通识课程,总之是人文学科这类“无用”的课程。不知道他是受人启发,还是所在社区的人文环境好到足矣让他自发地产生修读人文函授学位的想法。
  
  巴尼读函授课程期间,恰好是在负责看守莱克特博士,于是这成了他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巴尼说:“我那时在读几门函授课程,他(莱克特)就给我讲他的看法。……他有时一连几个月一言不发,有时就只跟我谈话,在深夜,疯子的叫喊静下来之后。事实上,我那时在读函授,模模糊糊知道些苏埃托尼乌斯(Suetonius)、吉本(Gibbon)什么的,而他实际上却向我展示了整个世界。”巴尼自己也意识到,“在莱克特博士用逻辑的无情重锤敲打他之前,像德姆林(一个被莱克特点评哭了的心理学家)那样的什么人就会把他折腾个够了。”
  
  史达琳第三次去精神病医院访问莱克特时,巴尼在读简·奥斯汀的《理智与情感》,那时他看守莱克特,并且在读函授课程;七年后,巴尼早已拿到了函授的学位,却依然会在工作的闲暇读一些网上的在线课程。学习是生命中持续不断的事情,就在小说的这个细节、一位配角的身上得到了体现。
  
  莱克特激发了巴尼对维米尔(Vermeer,此中文版译作弗美尔)的兴趣。就从那时起,巴尼的梦想是这辈子看到世界上所有的维米尔的作品。在小说的结尾,由于机缘巧合,巴尼得到了一大笔钱,足够他看遍所有的维米尔。巴尼开始了他的梦想之旅,还在旅途中与一位伦敦大学的女讲师发生了美妙的邂逅,一起结伴旅行。这是小说的神来之笔,但即便非如此,有梦想总是好事情,或许巴尼可以辛苦工作,看一些本土的展出,未来总有机会看到更多维米尔的作品。
  


   想同时谈一谈书和电影。两者都有无法超越之处。
  
   书很细致。多数由书改编的电影都做不到这一点,这是应该理解的。关于汉尼拔和克拉丽斯的心理,书里刻画得很细致,很精彩。例如,克拉丽斯受冤屈时,汉尼拔写给她的信,在书里尽展细腻。可以看出,每一句话都是精心锤炼的。
  
   书有一条暗线,就是汉尼拔和克拉丽斯各自的童年阴影。汉尼拔刚开始之所以对克拉丽斯好,我认为,是源于对妹妹米沙的追忆。在他的记忆力,米沙永远是一个抹不掉的疤,因此他迷恋霍金,进行大量数学计算,希望宇宙收缩,时光倒流,茶杯聚合,米沙重新出现在他面前……当然我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他把这种复杂微妙的感情寄托到了克拉丽斯身上,对她的,应该算是一种兄长之爱,至少在刚开始是这样。
  
   克拉丽斯呢,抹不掉童年失去父亲的阴影。父亲的死给了她生活很大的改变,由于少了收入来源,妈妈只能去汽车旅馆打扫卫生,赚取微薄的收入……这样一个下层的白种人,受到的歧视是可想而知的。汉尼拔每每讽刺克拉丽斯的父母,简直是挑动她最脆弱的神经,但是她不得不承认博士洞察力的敏锐,有一种沉坠其中的感觉。
  
   博士优雅迷人,他的礼貌无懈可击,不是生硬的礼貌,而是亲切高雅的礼貌。博士超常的智商,使他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判定准则。他早已明白上帝的伟业虽然旷世无匹,但上帝的暴戾也是罄竹难书的——他再也不把神明放在心上,用自己的标准对手下的猎物进行“超前审判”。他看到克拉丽斯在腐朽的官僚制度下受到的迫害,便一再写信提醒她,希望她能了解自己的处境。
  
   书的最后一个部分很精彩,是汉尼拔和克拉丽斯互相疗伤的过程。在一种半梦半醒的状态中,汉尼拔把克拉丽斯当作米沙,克拉丽斯把汉尼拔当作自己的父亲,两人在对方身上寻找精神依托。记忆中和现实中的形象,离散、重合,最终归为一体,两人的伤好了,打开了记忆之宫里深藏的结,这个时候才真正互相了解对方,作为真实的人,而不是想象中的替代者。这个时候,自始至终朦胧的爱情火焰燃起来了,于是我们看到,克拉丽斯问汉尼拔是不是他妈妈哺乳的情节……
  
   ……若使真爱统治……
  
   关于电影。虽然略去了很多重要部分,但情节还是相当紧凑,扣人心弦的。电影的无法超越之处来自安东尼.霍普金斯骨灰级的表演,那么精湛,那么到位,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向观众展示一个风度翩翩,魅力超凡的博士食人魔。可以说,要是汉尼拔换了一个稍逊一些的演员,这部电影就完了,所以,相当佩服导演的眼力。
   嗅到这一段很精彩:汉尼拔和帕齐的夫人聊天,谈到爱情,他说,“但是她会看出他的苦境 并深深为他痛心吗?”(but would she see through the bars of his plight and ache for him) 深邃的眼光简直就是要延展到远在美国的克拉丽斯。
  
   喜欢电影里从博士走进克拉丽斯的房间到最后在商场送她古奇的高跟鞋那一段,很浪漫。最后的结局开始有点不满,毕竟我是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但最后还是接受了,特别是醉心于博士那深情的一吻和砍下自己手臂之前眼角的一滴泪……这次,一定会很疼。
  
   真爱统治。
  
   我想,在博士砍下刀的那一刻,在克拉丽斯因恐惧而撕心裂肺喊叫的那一刻,在她意识到自己的玉手完好的那一刻,她已经爱上汉尼拔了。这就是为什么她追出去看汉尼拔划走的小船,而没有指引赶来的警察去追捕。
  
   这样一个理性与感性交织的博士,应该打动所有人了吧?或许看到最后,大家都已经原谅了汉尼拔吃人的事实。


   虽然翻译很不尽人意,但是作者让莱克特博士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我觉得故事的结尾没有我想象的有戏剧性,很多时候故事归于平淡了,那种急迫感没有了,复仇、恐惧的心理被一切磨平的时候,才发觉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生活,惊心动魄只能是生活中的调味品而已。
   总之很推荐这本书,比第一部好的多。


   我习惯午睡前看书,所以那段时间的午睡都充满一种奇怪的氛围。缭绕在周围,难以拨开。越看到后面,越觉得自己也像史达琳那样,被他的魅力折服了。对艺术欣赏的高度,对美学的尊重,对人类的挑剔。。。。
  最后一段总是让我觉得汉尼拔就是复仇天使或者末日审判。我承认,我已经原谅了他的血腥,而且忍不住要拍手称快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反思自己要从追溯童年开始,那是影响一生又容易被忽略或者不愿提及的,原谅别人,才是善待自己。


  对于这本书我实在不想做什么评价。翻译的得太差了,一看就属于急功近利之作,特别像用金山词霸翻出来的。典型的烂翻译毁了好故事。


  汉尼拔·莱克特博士在长柄炖锅里放了一大块夏朗子奶油,熬成榛子色时放在一边待用。他取了一玻晶碗冰水,一个银盘,放到保罗·克伦德勒身边,像取下鱼子酱罐头的橡皮圈一样拿下克伦德勒头上的头带,锯开的头颅里泛红的灰白色脑髓清晰可见。汉尼拔拿了一把桃型勺从脑袋里舀出了一片前额叶,然后又舀,一共舀了4勺,全放进了有柠檬汁的冰水里。冻硬的脑髓拿出来放到盘上,用面粉略微吸干,又用新鲜烤面包片吸了一次。放到奶油里炸,炸到两面金黄为止。再加上调味酱和块菌片,还有荷兰芹、水田芥和带梗的刺山果,最后撒上一撮水田芥叶。吃着这份敬客的菜,史达琳(女FBI)唇上的奶油酱油光都特别动人。中间他们还谈论了一次音乐,“管箭大体是中央c下的一个d音,对不对?” “准确。” 汉尼拔·莱克特博士对史达琳笑了笑,牙齿非常白。
  
  
  
  这可能是“汉尼拔三部曲”中最让人难忘的一幕。汉尼拔·莱克特博士第一次出现,是在作家托马斯·哈里斯1981年的小说《红龙》里,他那会儿已经因为杀了9个人入狱,在办理“模仿杀人”案件的FBI探访时出现了一次,可谓惊鸿一瞥的开场。7年后,他在《沉默的羔羊》里见到了缪斯史达琳,并逃出了监狱。之后是1999年的《汉尼拔医生》,他隐遁在佛罗伦萨成了一名图书馆馆长,旧仇人的追杀让他重开杀戒,又玩了一把优雅的杀戮,机智的逃脱,最终不但干掉敌人,还催眠了女FBI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吃脑髓一幕来自于此。三个小说都被拍成了同名电影,《沉默的羔羊》声誉最高,老有人说《汉尼拔医生》不好。情节模糊,吃人镜头恶心,还缺了朱迪·福斯特。但抛开这些,汉尼拔与史达琳的微妙情感让恐怖故事变成了浪漫爱情片。我喜欢这样的结局,一个品位超群,精神变态的食人恶魔整天忙乎什么?不就是追求心灵的安宁,他们总算能在阳光下跳舞了,我们赶快走吧,无论谁发现了他们,都有致命的危险,我们只能知道这么多而活着。
  
  
  
  不过作家托马斯·哈里斯又要告诉我们更多。12月中,第四部“汉尼拔系列”《少年汉尼拔》上架,照着《哈里波特》标准,首印150万册。同名电影也紧张拍摄中,有望2007年中公映。完全是个剧本改编小说,迎合好莱坞的前传风潮,幼年超人,幼年蝙蝠侠,幼年007,幼年兔巴哥,新书讲的是18岁以前的汉尼拔。出生于立陶宛一个富足家庭,在“莱克特城堡”享受愉悦的童年,二战打破平静,汉尼拔的小妹妹米沙被纳粹食人魔掳走,少年亲眼看着妹妹被吃掉。战后被寄养在法国的画家叔叔家,婶婶日本女人“紫女士”成了汉尼拔的启蒙老师:一,写俳句;二,使用日本刀;三“紫女士”被屠夫奸污后汉尼拔第一次杀人并发现人肉之美味。之后汉尼拔一路杀杀杀,完全纸上版《杀死比尔3》,一共干掉8个人,大部分是战时纳粹军官。没有严谨的花样字体,不品评美酒和音乐,缪斯也尚未出现,少年汉尼拔念着妹妹米沙的名字,怀揣复仇的渴望,恶魔就这样炼成了。
  
  
  
  战争就是命运女神掀起的黑色波浪,既有意味深长的大景象,也有命运被改变了的小人物。战争,纳粹,食人魔,甚至还有日本神秘文化?(电影中“紫女士”将由巩俐扮演)也许构成了汉尼拔精神变态的逻辑。从战争里走出来的少年心灵总要受点激荡,如同《法兰西组曲》里的于贝尔,参了几天军就体味了危险、勇气、恐惧和爱情,仿佛神圣的力量注入身体,心一下子开了口。少年汉尼拔则被战争打开了食人魔的胃口。可这个虚拟人物一有了现实参照,不禁让人愣一下,你是不是也有个小妹妹被纳粹残害?你从此就开始吃人了吗?好莱坞的前传风大多吸引儿童观众,《少年汉尼拔》可看成兄妹情深木偶剧《潘趣和朱迪》X级版,小朋友们看完了会央求:“妈妈带我去立陶宛吧,我要去莱克特城堡看童年汉尼拔。”作家托马斯·哈里斯对笔下这个恶魔是很宠溺的,先不说他过人的品位,他杀每个人都遵循武士风范的规则:牺牲品都是纳粹,小偷,杀人魔,恋童癖,心术不正的警察,把他们吃掉是对激怒自己的人表示轻蔑。也许是该给这个儒雅的变态设置一段心路历程,可如果他是个只知道复仇的,停留在口腔期的粗鲁暴徒,谁还会感兴趣呢?
  
  
  
  在完全以汉尼拔为主角的《汉尼拔医生》中,最吸引人的并非吃脑髓,而是汉尼拔不凡的风度和繁复铺陈的讲究。他头发像水獭一样光溜,眼睛褐色,如同能看穿人的脊背,鼻子是高傲的鹰钩形,沉静瘦削,步态岸然,身上有一股上等黑呢衣料的香味。他具有中世纪意大利语和拉丁语的才能,以记忆力见长。对香水和香精的鉴赏力让靠鼻子吃饭的商人也感到惊奇。对酒也颇有研究,最爱依甘堡酒,在朋友生日时会快递一瓶,储备年份与生日正好相符。偏爱乐器与音乐,收藏18世纪晚期的佛兰德斯拨弦古钢琴,泰勒明教授在30年代亲手制作的电子琴,维金纳琴,擅长弹奏亨利八世写的《冬青树郁郁葱葱》和莫扎特的《降B大调奏鸣曲》。他的房子在厚重的家具和高峻的阴暗之中布满了青铜小雕像,车是30年车龄的黑色美洲豹,西服是纪梵希,书看霍金的《时间简史》。对食具和食材最为讲究,喜欢蒂法尼和克里斯托弗的银质餐具,匙子把上有巴黎风格的鼠尾鱼图案;晶质玻璃器选择里德尔牌,搭配锦缎餐巾,餐巾角上绣有血滴般鲜红的小玫瑰。即使在逃亡路上也要把食物装在高雅的、有褐色图案装饰的黄盒子里,用两条色彩互补的丝带拴好,里面有块菌肥鹅肝酱,因刚脱离枝头还泪痕点点的安纳托利亚无花果,外加半瓶圣艾斯台甫酒……即使是吃脑髓那段,把脑髓去掉,就是美食专栏作家最为兴奋的章节。从中可以引申“像汉尼拔一样品酒”,“像汉尼拔一样赏乐”,“当个汉尼拔一般的美食家”等一干著述,他完全是现代精英生活的榜样。童年的汉尼拔可能受苦了,可我们最好奇的不是他幼小的心灵怎么开出了罪恶之花,而是一个阴郁少年如何修炼成如此优雅迷人,恰好喜欢吃人的绅士汉尼拔。
  
  
  
  


  我是用了三个多小时的时间一口气读完的,其中有一些细节的东西因为文化的差异理解起来有些吃力就一带而过了。虽然是翻译的作品,但是还是能感觉到原作者的功力,对于一些情绪和心理上的描写和刻画丝丝入扣。其反常规的结局更是引人深思。不得不承认,老外在一些东西上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电影我只看了前两部,第三部觉得过于苍白的血腥,实在没有勇气看下去:)


  《沉默的羔羊》三部曲包括《沉默的羔羊》、《汉尼拔》、《红龙》,它们都是根据托马斯•哈里斯的同名小说改编为电影。按照小说中的时间顺序,应该是《红 龙》最早,讲述莱克特医生早期的经历。然后是《沉默的羔羊》,讲述莱克特和女特工克拉莉丝作抓捕“野牛比尔”的故事。最后一部《汉尼拔》说的是莱克特.汉 尼拔逃脱以后的新的历险,在这一部作品中他和克拉莉丝有情人终成眷属,双双逃走了。
    
    从电影的角度看,拍得最好的应该是《沉默的羔羊》,其次是《红龙》,但是《红龙》基本上和整个故事没多大关系了,“牙仙”才是主人公。评价最糟糕的是《汉尼拔》,遭到了普遍的批评。但是如果站在小说的角度上看,我觉得《汉尼拔》是最重要而且也是最好的一部。
    
    很多人把莱克特.汉尼拔视为冷血杀手,觉得他是十足的变态。这当然是个很好的法子,把他一举划出“我们”的阵营。但是如果真那么认为,《沉默 的羔羊》就和其它的恐怖片没什么区别了,那么为什么很多人看第一部的时候,会隐隐希望克拉莉丝最后能和莱克特走到一起,为什么会觉察出他们之间存在若有若 无的爱情呢?为什么所有人都暗地里希望莱克特医生最终能逃脱法网,继续在这个世界上逍遥呢?所以,我不认为《沉默的羔羊》系列是一个讲述如何变态杀戮的故 事,它讲述的是人类心灵中的隐密部分,和那些微妙的情感。
    
    在小说《汉尼拔》里,对莱克特何以成为变态食人魔做了解释。莱克特原来是立陶宛人,二战时他和年幼的妹妹米沙为败兵所掳。当时由于食物匮乏, 米沙被败兵当着莱克特的面带走,杀死并且煮食。这是莱克特内心最大的伤痛,直接导致他成年后嗜食人肉的喜好。对于克拉莉丝那种特别的关照和喜爱,有着他对 米沙的怀念在其中。米沙面对的是掌握强权的成人,对于他们的侵害她无能为力。克拉莉丝在《沉默的羔羊》中扮演了一个拯救小女孩子的角色,同时她本人又是 FBI这种强力体制下的小兵,所以以实习生的身份来到恐怖的联邦监狱里看望莱克特医生。莱克特非常清楚地知道,FBI想利用克拉莉丝的女性身份来诱惑他提 供帮助,因而对她产生了极为复杂的情感。随着案件的进展,他也越来越为克拉莉丝所吸引。
    
    到了《汉尼拔》的时空里,克拉莉丝遭到了来自FBI的更多不公和迫害。这时候,莱克特医生开始“怀念”这个无助的小女孩。书中最动人的部分就 是两个人相互治疗的过程,莱克特帮助克拉莉丝认识到父亲之死对自己的影响,认识到多年以来其实自己对父亲之死不能“原谅”,因为正是父亲之死造成了自己艰 难的童年,潜意识里自己成为了那只即将被屠杀却无能力保护自己的“羔羊”。在莱克特的帮助下,克拉莉丝最终和自己死去的父亲“和解”了,也就因此而得到了 精神上的解脱。在FBI工作,对于她也失去了意义,她不再需要用自己的业绩去“报复”父亲。而克拉莉丝的转化,同样影响到了莱克特。对妹妹米沙的怀念和眼 前的克拉莉丝纠缠在一起,随着克拉莉丝的转化,他心中的米沙终于得到了安息,而是代之以克拉莉丝的形象重新出现。于是,杀戮停止了,报复终结了,米沙成为 过去,而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和克拉莉丝一起走下去。
    
    所以,食人脑的一段在书中并非恐怖异常,而是带有非常浓郁黑色幽默的味道。代表体制和强权的FBI领导人,长期欺压迫害克拉莉丝的小人,现在 活吃了自己的脑子。这一幕带有极强的反社会特质,因此导演做了修改:克拉莉丝用手铐把莱克特铐在冰箱门上,试图把他交给FBI探员,以至于莱克特不得不砍 断自己的手腕。原书中两人双双潜逃的结局可能过于“刺激”,所以导演做了大量修改。但是,这种明显的背叛行为并不为观众所接受,而且使得原书的深度变得异 常浅薄,变成了猎手和猎物之间的搏斗,最终破裂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不喜欢看电影《汉尼拔》的人,有必要找出原书来读一读。那将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尤其是对喜爱《沉默的羔羊》的人们来说。可以闭上眼睛想象故事在意大利继续进行,最后在天台上翩翩起舞的那一对人,还是霍普金斯和福斯特。
  


赞,lz对巴尼的解读比某些人对汉尼拔的解读还到位


维米尔的画:http://gallerix.asia/storeroom/306549019/


The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in America
http://www.essentialvermeer.com/
巴尼不用出国了


书里,博士送给克拉丽思的是她出生年份的红酒


红酒和高跟鞋都很有品味


不过博士在人生日时送其生年的酒是很特别的,史达琳甚至还利用这一条线索来追踪他.更重要的是韦热的走狗根据博士买酒的录象在停车场辨认出了他,要不然博士就不会被逮到了.所以要是送高跟鞋,情节就发展不下去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如此讨厌电影的篡改,压根就不注意细节!


电影里改成跟踪克拉丽丝之后逮到的,也还行吧。。。


好吧
电影里成了博士一边玩捉迷藏一边指引S,然后S又想找到他又不想让他被抓
书里是博士在S不知情的情况下在暗处悄悄尾随送礼
我不是想较真
可是后者真的显得博士好可爱


书的结局更适合文学一点,毕竟暗线给突出了,作者最后把男女主角合在了一起,相互了结了各自的心结,这是让两个主角在小说里面不寻常的人性给回归正常。书严格来说并不惊悚,相比前一本而言,这一本更突出了文艺。


" 总之很推荐这本书,比第一部好的多。"
=====================================
+1
我想听听你理想中的结局是怎么个戏剧法.
难道美女与野兽最后快乐风光的平淡结局不大快人心吗?


好久之前看的书了,我没有想过理想中的结局,只是不希望他们的故事就此结束罢了~


是啊好多惊险的故事完结时都挺让人留念的


" 我习惯午睡前看书,所以那段时间的午睡都充满一种奇怪的氛围。缭绕在周围,难以拨开。"
=============================
+1
那种感觉既怪异又让人迷恋
对Harris最后的叙事手法很赞
不过"原谅别人,才是善待自己"我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那段话纯属跳跃思维 联想到自己了


拜托楼上的认真读一读,语言虽然翻译的有些平淡,但是很值得品味。


翻译的的确很烂好不好。
kick your ass他竟然翻译成“踢你的屁股”
明明是一句俚语,正确的是“给你点颜色瞧瞧”好不好。


....我也觉得很多书的翻译很差,(是不是该学好英语去看英文原版?囧)


啊……我觉得还行


lsss··········其实我觉得翻译成“踢你的屁股”要比“给你点颜色瞧瞧”好多了·····你说话的时候会说“给你点颜色瞧瞧吗”·······


同意楼上!!


踢你的屁股这种粗鲁的话····怎么可能会说啊
给你点颜色瞧瞧才 优雅点


我以为打分是针对原作故事而非翻译,没想到居然有人因为翻译烂而打了个低分,主次搞错了吧。


神马叫酷烈刑具啊 残酷的刑具才对吧


以前见过老版本的《红龙》可惜没买


这个版翻译的还可以啊。


相当的细腻


我爱的男人……


《冬青树郁郁葱葱》是什么?


你是怎么做到3个小时的···我花了至少10小时···


你看得真快。


和菜头的评论一直都是很有水准,佩服。。。


原来结果是这样的,看电影时总觉得怪怪的,和<无间道>第一集大陆版一样


的确~电影里鹌鹑的意象让我很困惑,书中好象是鹿的意象


书中败兵先猎杀的是鹿,然后杀掉的是米沙。
而汉尼拔医生在返回美国以后,在接近克拉莉丝的过程中,先猎杀了一个猎鹿人。


谢谢和菜头!


用善恶对莱克特博士进行价值判断是不是太肤浅了?托马斯.哈里斯似乎也有意把他塑造得异乎寻常。某种意义上说,莱克特博士就是个偶像,你在瞠目于他的“难以置信”的“恶”的同时,不得不为他的同样难以置信的智慧和力量折服。


哪里在用善恶进行价值判断了?


电影汉尼拨的女演员换了一个,脸上布满斑点,对于外国人倒也常见,我还是不喜欢.小说最早在译林上看了,觉得翻译得不太好,读得不是很流畅.
红龙只看了碟,但印象不深.霍普金斯也太老了一点.


哎~~怎么说呢,感觉《汉尼拔》的电影比《沉默的羔羊》拍的好,大概是我的审美观出现问题了,《汉尼拔》是一次看完的,《羔羊》则是分了三次才看完~~


喜欢汉尼拔医生那样的气质,哈哈,我变态~~


翻译确实不算好……


我个人觉得《汉尼拔》和《红龙》两部电影跟《沉默的羔羊》比还是有一定差距,可能跟女主角有关,我觉得《沉默的羔羊》里的朱迪.福斯特和霍普金斯表现太完美了...也可能是先入为主...


电影《红龙》已经在主线之外,讲的是一个几乎独立的故事,主角是“牙仙”。从病情上看,牙仙和野牛比尔不是一种。牙仙是多种人格,这就给演员很大的空间,因为他可以表演身体内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格特征。尤其是他和盲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很令人动容。遗憾是警探保护家庭子女的那段,实在太好莱坞了。扮演牙仙的男主人公今年也出现在了奥斯卡获奖电影《永恒的园丁》里。
更有意思的是,今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在《卡波特》里扮演卡波特),也在《红龙》里出现,就是那个被沾在椅子上烧死的小报记者!
《永恒的园丁》里的女主角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而在《大敌当前》里,她扮演苏联女红军,而牙仙扮演者的弟弟,在那部片子里扮演苏联红军的党代表,那个戴眼镜的家伙!
所以,今年的奥斯卡简直可以被称为“红龙年”。
当然,如果横向比较,的确是《沉默的羔羊》水准最高,已经成为经典影片。朱迪.福斯特和安东尼.霍普金斯在影片中的配合简直是珠联璧合,世间不做第二人想。这样的珠玉在前,无怪《汉尼拔》难乎为续。天才演员毕竟是天才演员,我看《沉默的羔羊》时很早,当时对福斯特的那口英文实在是呕吐不已,觉得那种英文非常难听。
后来,看了原著才知道,剧情中她是南方小地方来的女孩子,带着口音。因此,汉尼拔才会在第一次会见她是嘲笑她“可是穿了一双蹩脚的鞋”,意思是说她无论在FBI内如何努力向上,但终归是南方来的一个土蛋。很伤人,是不是?汉尼拔就是那么一个毒辣的家伙,善于打击别人最疼的地方。正如他会见女参议员的时候,询问的唯一一个问题是:您是否母乳喂养?一句话中,既体现了他对女参议员的侮辱,另一方面又非常残忍地提醒女参议员和女儿之间那种亲情联系,一举击垮了女参议员。
OK,回到口音的问题上来。我后来看了对于福斯特的访谈,才知道她正常说话的时候,并不使用那口可怕的南方英语。从这一件小事上,就可以看出福斯特对塑造克拉莉丝的用心程度。而在《汉尼拔》里的克拉莉丝说英文就很流利了,是不是?
拍摄《汉尼拔》的时候,霍普金斯的状态并不是很好。一开始的时候,他明确表示不可能去拍摄续集。好像也就是那个时候,他进入了一种人生中的低潮期。在一次访谈中,他质疑了自己的演出生涯,怀疑表演艺术其实毫无任何意义,甚至对自己塑造的角色感觉非常虚无。
朱迪.福斯特不接《汉尼拔》没有出乎人们的预料,作为“好莱坞”的女儿,福斯特一直以来以其头脑而著称。一方面,续集中克拉莉丝背叛了FBI和食人魔走到一起让她很难接受,在福斯特看来,这是“丧失了基本的原则”。另一方面,福斯特是著名的强硬女权主义者,她拒绝结婚,当起了未婚母亲。所以,对于续集中克拉莉丝臣服于父权形象的克莱特,并愚蠢地陷入爱情这一点,她更难于接受。
《汉尼拔》的导演成功地营造了那种阴暗的气氛,但是大肆修改了原著。因此,喜欢和讨厌这一影片的影迷壁垒森严。喜欢它的人很喜欢充满意大利风格的景色和阴暗的色调,而讨厌这一影片人可能会从女演员开始,一路讨厌到霍普金斯的垂垂老相。
我个人觉得,世间有一部《沉默的羔羊》已经足够。如果《汉尼拔》能够实现超越,那当然是意外之喜。但是做不到,也没有什么。毕竟,《沉默的羔羊》是经典,而经典从来都难以超越。
最后,回到我们的母题上来,正如网友们所说,《汉尼拔》的中文译本不是那么令人满意。但是,如果您也和我一样,是以书迷和《沉默的羔羊》的狂爱者的双重身份去看书,那么翻译并不会构成为一种障碍。至少,我在读这书时,看到克拉莉丝中麻醉枪昏迷的一段里,我看到了温暖的红色。
再次感谢大家的耐心!


大幅度改编原著的电影导演罕有善终的
没有读过这本书
看过这篇大作之后
再次感慨 不能因为电影滥就盲目的排斥原著


原来如此...


同意,不过更加希望能够碰到这样一个人。如果可以嫁给他,就是可能被他吃了也甘心。
如果被欺骗,那就吃了他。


我最初看《沉默的羔羊》时,便被安东尼·霍普金斯的演技所折服。尤其是他那双另人畏惧的延伸,以眼杀人。即使冷冷的坐在角落里,一声不响,也足以使我倒吸一口冷气。
也就是从个时候开始,我迷上安东尼·霍普金斯。
不过我觉得《汉尼拔》里的女主角比朱迪福特漂亮,尤其是最后穿晚装那段,高贵典雅。
看了和菜头的分析,我才明白为什么克拉莉丝从农场里逃出来是怎么回事。3Q~


还是高中二年级时候看的
对《沉默的羔羊》没有怎么用心,因为通过介绍对其知道的已经够多了,倒是看《汉尼拔》时特别上劲,也许欣赏水平问题吧,还算喜欢,感觉也的确是一本好书!


博士为什么曾经想让自己的妹妹复活取代斯达琳的位置,是不是说斯达琳在他心里一度是自己妹妹的象征?


和菜头再酷点就更好了


《汉尼拔》开始拍得还算有气氛,一些细节处理还过得去,但与原著相悖甚远。


跟我对电影内容的理解不一样.
但还是很有水平的.


不行了,和老师一讲完,火柴就觉得放过《汉尼拔》是一件何等致命的错误!赶紧去补课补课!!!


楼上同学不要这样!


电影里面有段钢琴曲很棒,就是快结束前那段
什么名字?


在小说《汉尼拔》里,对莱克特何以成为变态食人魔做了解释。
-----------------------------------
“恶”就是“恶”,何苦解释呢


电影的3部,我还是觉得《汉尼拔》最好,超越《沉默的羔羊》,我有我的角度,电影就是电影,应该表达导演的艺术个性,充实观众对莱克特博士的精神需求。电影《汉尼拔》的结尾更加强调莱克特所象征的顽酷符号。


我当时是先被电影《沉默的羔羊》击中,然后去找书《沉》和《汉》来看的。前一本读得飞快理所当然,印象中好像没有什么地方与电影出入大的,读《汉》时竟也是欲罢不能——一方面是博士的优雅、完美(我当时最“嫉妒”的就是他能闭上眼睛走进脑海中的图书馆随便拈一本书来读的本事,靠,作者写得太好了……)另外就是这种让人顿生顶礼膜拜之感的异彩背后的冷酷和变态的手法:杀那个集市上本打算暗杀他的小喽罗那段,比如,我就觉得我小腹先是一阵冰凉,即而浓稠的热血汩汩涌出……烹调那些器官的时候我竟能闻到伴随油烟滋滋作响升腾起的香味(太可怕了当时觉得,那可是同类的……)。我猜电影肯定要动满多的,比如我觉得吃人脑的那段你怎么能拍出来给人看?结果发现我的担心太技术层面了,人导演才不担心这种小儿科问题呢……大结局的处理确实让人有点失望。
书里,那对璧人最终过上了默默无闻的王和后一般的生活,我那几天每日在课桌下微微颤抖的手终于如释重负,重见天日……
后来我同桌告诉我,以他当时刚接触AV的经验来判断,一开始还以为我看的是啥地下小说呢——心揪紧的时候,呼吸都不正常。哈哈哈哈……


很喜欢这个角色和这本书。
一直觉得《沉默的羔羊》很美妙。


只有朱迪福斯特能够和汉尼拔演对手戏,没有她电影汉尼拔暗淡无光。


我倒是觉得孙法理译得很好了,非常流畅.


跨过长长的时间轴加一句,个人感觉<<汗>>比<<沉>>精彩多了,不知是不是译者不同的原因.文中有好多黑色幽默,和那些恐怖惊悚的描写掺和在一起,叫我一会儿窃笑一会儿毛骨悚然一会又感动得一踏糊涂.


不是很喜欢电影的结局,可是,书中的结局又是最好的么?不过,不得不承认,他们在灵魂上是相通的,与其让史达林回归那种腐败的争权夺利中,还不如,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放开痛苦


先看了书再看电影的,然后觉得电影真的不怎么样,很不怎么样。书大约看了3遍左右,我是说从头到尾。


赞同,很喜欢《汉尼拔》这部小说。


我不认为《沉默的羔羊》系列是一个讲述如何变态杀戮的故 事,它讲述的是人类心灵中的隐密部分,和那些微妙的情感。
完全赞同,我记得我是初二的时候看的,那时候还太小,先看了沉默的羔羊,后来才看了汉尼拔,都是自己买来的书,一边看一边害怕,但是不知为什么,却不害怕汉尼拔,甚至为他们最后的逃跑有点儿欢呼雀跃,也许就是那些微妙的情感在起作用


沉默的羔羊我是先看书再看电影的,非常好的电影非常好的书。而汉尼拔我是先看电影后看书的,电影中的结局,虽感遗憾,却也理解。起码我觉得史达琳是爱博士的,博士最后砍断了自己的手,也爱着史达琳。后来在看书前知道原著他们最后在一起了,就更为高兴了,现在看完了书,心情却并不好。我感觉后面的史达琳已不是她自己了,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理解错,我看史达琳要不就是被催眠要不就是失去某部分记忆,要不就是那两支麻醉针的后遗症,当然我非常不愿意这样,但是我反复看结局,却都是这感觉!!!


不是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吗


电影比书好多了


红龙的电影有两个版本,推荐去看1986年版本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2852/


汉尼拔尔 莱克特??


我也是最近才想起看这个经典名著的,感觉还是异常的激动。虽然买了书,但是总觉得翻译的好糟糕,没有那种感觉。所以只好看电影来弥补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