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饥饿的路

(尼日利亚)本·奥克瑞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8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作者:

(尼日利亚)本·奥克瑞  

译者:

王维东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饥饿的路》以一个虚构的城市贫民窟为背景,并以第一人称“我”(即小说主人公阿扎罗)展开叙述。“我”是一个鬼孩,像众多其他鬼孩一样,本不愿意降生到人世间。但“我”厌倦了生与死的循环,也厌倦了介乎生与死之间的、温良却又无趣的存在状态。于是,“我”断然背弃与鬼魂伙伴们订立的誓约,决定再次投生人间,并且永不返回鬼魂世界。从此,“我”跻身于充满痛苦和不幸的生者世界,而鬼魂们则不时出现,竭力把“我”诱回到百忧皆消的梦幻世界。深爱“我”的父母拼命留住“我”的生命,致使他们自己一贫如洗。“我”的父亲与一个又一个对手进行了神秘的较量,母亲则以她的刚毅和坚忍维系着家庭的存在。“我”经常造访寇朵大婶的酒铺;寇朵大婶是个邪恶的女巫,与政客们眉来眼去,互做交易,她本人因此堕落为一个可耻的政坛小丑。“我”亲眼目睹了富人党和穷人党之间的残酷而无聊的争斗,亲身领教了政客们的谎言、打手们的凶暴、普通民众的麻木和愚昧、有权有势者的肉欲和贪婪、穷人的辛酸和无奈、灾祸的无情、路的饥饿、森林的诡异、生存环境的恶劣、巫师的神通之广大、所存无多的真和善、梦想与希望的巨大能量。“我”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命运相抗争。这一切发生在尼日利亚即将摆脱殖民主义统治、获得民族独立的前夜,使“我”的叙述具有一种求索不止的使命感,表达了对生命和历史的深刻反思。正如一些评论家所指出的,《饥饿的路》一书的魅力不在于故事情节本身,而在于它史诗般的叙事方式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但 是作为读者,我们首先有必要领悟本·奥克瑞写作此书的精神主旨。书中“我”的父亲说过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爱比死更难。”倘若仅仅用麻木去迎对苦难,那么生活再苦也会变得较易忍受。爱有时确能消弭苦难,但有时也会加剧苦难。随着故事渐渐趋向高潮,主人公“我”不得不面对选择生者世界,选择在饥饿路上踽踽独行的各种后果。小说自始至终都在描写苦难,但这种描写与曾经盛行一时的自然主义手法迥然不同。本·奥克瑞似乎对苦难主题情有独钟,他把人类的精神历史视为一部苦难史。只是,我们读遍全书也找不到通常意义上的“解决之道”。(在一次访谈中,当被问及“梦幻”将把他带向何方时,作者坦然回答说他根本就不知道。“这种梦幻的特点就是如此;它对于读者有多新,对于我就有多新。”)苦难和不幸的场面在小说中反复出现,有时甚至陷入了惊人的重复。但更惊人的是,作者始终用一种气定神闲的口吻叙述,似乎在与读者比拼耐力。读至最后一章时,我们也许能够发现,整部小说在诉说苦难的同时,更是在讴歌并礼赞苦难。本·奥克瑞用审美的目光看待并再现历史,把苦难视做人类精神历程中的一个永恒现实。另一方面,神话、梦幻和信念也从未消逝,它们构成了现 实世界的又一部分。人们用这些神话、梦幻和信念承受或抵抗苦难的命运。这两方面的现实彼此推动,形成了人类精神史的全部内容。这或许是贯穿于本·奥克瑞所有作品中的一条主线,维系着他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而《饥饿的路》则是其中最优秀的一部。

作者简介

本·奥克瑞1959年生于非洲西部国家尼日利亚。他幼年在伦敦度过,并就读于当地小学,七岁随父回到尼日利亚。中学毕业后,奥克瑞在一家涂料店做店员,十八岁移居英格兰,在艾赛克斯大学(EssexUniversity)研修比较文学。十九岁时即已写出第一部长篇小说《鲜花与阴影》。由于生活窘迫,他未能读完大学。但他自幼深受非洲民间叙事传统的熏陶,阅读面十分广泛,并通过小说创作向世人展示了杰出的文学才华。他的代表作包括《饥饿的路》(1991年)、《非洲挽歌》(1992年)、《迷魂之歌》(1993年)、《神灵为之惊异》(1995年)、《危险的爱》(1996年)等。其中《饥饿的路》于1991年获英国最具权威的文学奖——布克奖。此外,奥克瑞还撰写了许多文论和大量短篇小说。他荣膺多个文学奖项,近年来在世界文坛备受瞩目。他目前作为访问作家(VisitingWriter-in-residence)客居于剑桥的三灵学院(TrinityGllege)。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饥饿的路 PDF格式下载



  这是一部相当吸引人的作品,故事描写画面感很强,且很震撼。
  记得第一次看到这个书的时候就被吸引了,却没有借来,导致后来一直念念不忘,最后硬是捧着回来了、
  
  虽然真本书是以一个鬼孩子的视角去描述,但是不能看出,作者评论的是一个真实而又残酷的世界。以父亲前后情感的变化来刻画更深程度的黑暗的社会。描写了劳苦人,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所见所听,所感受,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生活层面。其中描绘另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寇朵大婶从酒店的好心的老板娘到后来的逐渐走向世俗走向虚浮的人生,给我们更大的心灵冲击和感触。
  
  总之,一本好书还是需要自己亲自读。不过像我这样的人,即使读完了,也写不出什么好的书评,所以就权当是自己看过一部好书之后的兴奋吧。、
  
  给我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头一次看到有作者竟然能把自己的情感这么酣畅淋漓的表达。值得一看、


   毕加索 我想看得懂他的画的人 很少吧! 但是我很早就知道 他的美术基本功有多牛X。 他的东西 模仿不来,因为后面有强大的后台。
  而这种小说,在我看来就是小说界的毕加索,很好,很强大,但是阅读起来真是 费力,像在啃一样


  摘自《光明日报》 作者:邱华栋
  
   每个作家都会有一部代表作。1991年,尼日利亚作家本•奥克利出版了他的长篇小说《饥饿的路》。这是一部相当厚重的作品,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被视为他的代表作,不仅摘取了英语最高文学奖“布克小说奖”,而且还被认为是非洲裔作家写出的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这部小说规模不小,翻译成中文有40万字,共分3卷、8个部分、52章。小说以尼日利亚约鲁巴文化中关于“阿库比”的神话传说作为核心意象,来展开其独特的故事结构和叙事。由于尼日利亚大部分地区还保持着原始传统的生活方式,医疗条件差,婴儿死亡率较高,那些夭折的婴孩在约鲁巴文化传说中会转化成婴孩幽灵,这些婴孩幽灵在幽灵国王的命令下,要继续投胎到人间,又在未成年的情况下突然夭折,成为不断转世的孩子,这就是“阿库比”的传说。
    《饥饿的路》中的叙事者是第一人称,他也是小说中重要的主人公,是一个阿库比,名叫阿扎罗。在小说的一开始,他就投胎到一个尼日利亚穷苦人的家里。他的父亲曾经作为英国军队的雇佣军,退伍之后在尼日利亚一个小镇上当搬运工,母亲是小商贩。这一家人虽然贫穷,但生活还是祥和平静的,父母也很爱这个孩子。最后,这个小阿库比终于得了重病,死亡之后被父母装进棺材里入殓了。结果,幽灵国王怜悯他父母的仁慈和善,就又让这个阿库比还阳了。
    整部小说就是通过阿扎罗的遭遇和他的视线变化,来审视和呈现尼日利亚的当代历史、现实政治和传统文化的。阿扎罗顽强地生活在一个飘摇的世界上,经受着尼日利亚动荡的现实生活的洗礼。比如,他亲眼看到了尼日利亚的穷人党和富人党之间的争斗,看到了政客和富豪的帮凶们的嘴脸,看到了大量普通人生活的穷困和悲惨。他眼看着苦难不断地降临到他父母和周围人的头上,感到困惑和痛苦,同时对亲情十分依恋,不愿意失去这人世的牵挂。
    从总体气质和风格上说,《饥饿的路》是一部具有尼日利亚本土文化传统风格的魔幻之书。小说利用了阿库比的传说,将现实的世界和鬼魂幽灵的世界完全混淆起来,使我们看到了黑非洲的苦难和历史悲情。小说中的两个世界在篇幅、结构和情节上,都是等量齐观的,也就是说,人和鬼的世界是平行的,这是这部小说最令人叫绝的地方。大量的阿库比在两个世界之间自由穿梭,因此带有强烈的神话和魔幻色彩,让我在阅读时感到惊奇和欣悦。小说中隐含了对尼日利亚社会现实的批判,对整个非洲的现实处境也都作了深入的呈现:在小说中,阿库比本身就是一个隐喻,象征着20世纪非洲国家纷纷独立之后,人民争取人权、民主、自由和富裕的梦想的夭折、诞生、再夭折、再诞生,象征着非洲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在现实面前碰壁,又不断地重生新的希望的社会现实。这就是这部小说的核心思想。
    在小说中,路也是一个巨大的象征。《饥饿的路》这个书名,据说来自于索因卡的一首诗《黎明之歌》中的句子:“可能你永远不会走了/那时饥饿的/道路在等待着。”在小说中,路是一个活的物体,路和人一样存在于世界上,并不断地生长。小说的开头这样写道:“起先是一条河。河变成了路。路向四面八方延伸,连通了整个世界。因为曾经是河,路一直没能摆脱饥饿。”阿扎罗的父亲在他小的时候给他讲述,大路之王的胃口特别大,人们要不断给它献祭,只有这样才可以满足它的贪婪,因此,路上才有那么多的带来死亡的车祸。如今,由于大路王吃了带有毒性的祭品发了狂,开始吃掉树木、石头、房屋和更多的人,人们已经控制不住大路王了。在这里,我们可以猜测,“大路王”也许暗示着欧洲殖民主义者引领非洲走向“非洲现代文明”的那条路,可这条路恰恰是由血腥、贪婪、资本和罪恶铺就的。因此,这部小说寓意复杂,十分隐晦,值得深入挖掘和探讨、玩味和品读。小说还非常具有形式感,写法上明显受到上世纪60年代以来拉丁美洲作品的影响,但它又是由非洲本土文化催生的。
    我觉得,与《饥饿的路》在想象力和气势上接近的小说,有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萨尔曼•拉什迪的《午夜的孩子》。我注意到,这三部小说都有着大量神奇魔幻的情节,分别以尼日利亚约鲁巴神话体系、拉丁美洲印地安神话体系和南亚印度湿婆神话体系作为小说背后的文化支撑,这使得这几部小说成为20世纪诞生的最有想象力和魔幻色彩的小说。不过,和其他两部小说相比,本•奥克利显然利用了更多的文化和文学资源,他既借鉴了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又挪用了非洲传统的神话传说,还涉及了《圣经》故事等欧洲文明符号,在几种强有力的文化体系的支撑下,本•奥克利写出了一部呈现了非洲古老文化和丰富现实的小说力作。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