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语言文献论衡

李若晖 巴蜀书社
出版时间:

2005-12  

出版社:

巴蜀书社  

作者:

李若晖  

页数:

24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套《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丛书》就要陆续出版了,有幸看到这些成果的面世,作为这个学校最早的一名汉语教师和汉语研究队伍中的老兵,有说不出的高兴。  这些作者,他们或从事汉语词汇研究,或从事语法研究,或研究四川方言,或研究甲金文字与纳西束巴文字的异同,大家都从不同的角度从事汉语汉字的探讨。收入这套丛书的著作,有的得到遇王力语言学奖,有的得到过专家的较高评价,有的是作者十几年研究一个课题的成果。这些探讨都对汉语汉字的研究,或多或少有些推动作用。  从宏观来看,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全世界正在兴起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热潮。因此,研究汉语言文字的队伍也渐渐扩大,这方面的研究也更加需要深入、普及。希望这一套丛书能够在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大业中发挥一点微小的作用。

书籍目录

上编 古汉语专题研究第一章 殷代量词第二章 先秦文学中的“=”符第三章 辞书质疑第四章 古语词考释中编 古汉语专书研究第五章 郭店《老子》偶礼第六章 释《容成氏》“娄者剫数”第七章 《吕氏春秋》诂义第八章 《新语校注》补义第九章 《列子》校正第十章 《列子释文》反切考下编 古典文献研究第十一章 甲骨文的发现者和发现时代第十二章 《论语》辩难第十三章 《史记正义》佚文平议第十四章 古本《文子》蠡测第十五章 船山著作校补第十六章 古文献丛考后记

章节摘录

  同篇:“德仁为固,仗义而强。”(第34页)《校注》:“俞樾曰:‘“固”当作“而固”。”’若晖谨按:“为”犹“而”也,见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上作“为”下作“而”者,变文避复也。  《术事》:“圣人不贵寡,而世人贱众。”(第39页)“圣人不贵寡”原作“圣人贵宽”,《校注》从孙诰让说校改,文长不录。若晖谨按:原文此句而下,率皆上四字,下五字,此不当独异。考《礼记·表记》:“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郑《注》:“宽,爱也。”此盖言圣人爱人,而世人贱人,二者正相对而言,不烦改字。  一《辅政》:“绝恬美之味,疏嗌呕之情。”(第55页)《校注》:“唐晏曰:“‘恬”疑作“甜”。”若晖谨按:“恬”不误。《周礼·天官,酒正》:“辨五齐之名,二日礼齐。”郑《注》:“如今恬酒矣。”孙诒让《正义》:“‘恬’即‘龉’之借字,《盐人》注亦以‘恬’为‘甛’。旧本《北堂书钞‘酒食部》引《韩诗》云:‘龉而不泲,少曲多米曰醴。’《漠害·楚元王传》颜《注》云:‘醴,甘酒也。少曲多米,一宿而孰,不齐之。’《吕氏春秋》高《注》亦云:‘醴浊而龉。’贾《疏》云:‘此醴齐,作时恬于余齐,与酒味稍殊,故亦人于六饮。”’又《盐人》:“王之膳羞,共饴盐。”郑《注》:“饴盐,盐之恬者,今戎盥有焉。”孙诒让《正义》:“《广雅·释器》云:‘饴,饧也。’《内则》:‘枣栗饴密以甘之。’饴味甘,故盐味甘者亦谓之‘饴盐’……‘恬’即‘甛’字。”盖古只用“‘恬”,“甜”为后起区别字。  《辨惑》:“丞相误邪。”(第76页)《校注》:“宋翔凤曰:“‘邪”本作“也”,依《御览》四百九十四校。”’若晖谨按:王引之《经传释词》曰:“也,犹邪也。”黄侃先生批曰:“此‘也’即‘欤’之借。”是则不烦改字。  同篇:“大化绝而不明,道德施而不用。”(第84页)《校注》:“‘施’疑当作‘弛’,谓弛废也。此涉上文‘施于政’义形近而误耳。”若晖谨按:《论语·微子》:“君子不施其亲。”朱子《集注》:“施,陆氏本作弛。”《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遣骠骑大将军杜茂将众郡施刑屯北边。”李《注》:“施读曰弛。”《周礼·天官·小宰》:“六日敛弛之联事。”《释文》:“弛,刘本作施,音弛。”疑者非。  《慎微》:“通塞理顺,分别然否。”(第97页)《校注》:“‘通’原作‘道,,李本、《子汇》本、唐本作‘通’,今据改正。”若晖谨按:“道”不误,为“导”之古字。《说文》二下《辵部》:“讨,古文道从首、寸。”桂馥《义证》:“讨即导。”《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不如小决使道。”杜《注》:“道,通也。”《玉篇》卷三十《寸部》:“导,通也。”检《新语·资质》:“广者无舟车之通。”(第102页)《校注》:“‘通’,宋翔凤曰:‘《治要》作“道”。’”亦不当改。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语言文献论衡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