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全五卷)

[英] 温斯顿·丘吉尔 南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07  

出版社:

南方出版社  

作者:

[英] 温斯顿·丘吉尔  

页数:

全5册  

译者:

吴良健,刘立,刘精香,王翼龙,王铁生,高卓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温斯顿·丘吉尔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更是长期在英国政府中身居要职,其中许多事件他都直接参与。英国是这场战争中的主要国家,因此,本书详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和亲历性,决定了本书作为表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好版本,无论是从历史学、军事学角度,还是从国际政治学的角度,都是不可或缺的珍宝。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温斯顿•丘吉尔 译者:刘立 等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英国作家、政治家。1940-1945年和1951-1955年任英国首相。1900年进入国会开始他的政治生涯,1906年起历任殖民、贸易、内政、海军、空军、财政、军需、陆军部大臣。为一次大战和二次大战的获胜起了重大作用,在世界史上占有一个重要席位,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誉。2002年英国民意测验推崇丘吉尔为英国第一伟人,凌驾于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和为英国海上霸权的海军上将纳尔逊之上。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的丘吉尔,出于本阶级的理念,仇视苏俄革命,视工农革命为“暴乱”,视苏维埃政权为“暴政”,一次大战后曾积极支持白俄军势力,并努力策划协约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因协约国不齐心,未果而终;但二次大战前丘吉尔出于本国得益考虑,则积极提出联苏制德的主张,在1941年希特勒德国入侵苏联时,立即声明摇动苏抗德;可是,在1946年二次大战结束不久,丘吉尔再次鼓吹西方联盟对抗苏联,揭开了“冷战”时期的序幕。

书籍目录

第一卷 1911—1914年
 前言
 第一章 积压已久的愤怒情绪
 第二章 大规模战争的里程碑
 第三章 阿加迪尔危机
 第四章 在海军部
 第五章 北海前线
 第六章 爱尔兰和欧洲均势
 第七章 危机
 第八章 海军的动员
 第九章 战争:陆军渡海
 第十章 入侵法国
 第十一章 马恩河战役
 第十二章 海战
 第十三章 安特卫普与海峡各港口
 第十四章 费希尔勋爵
 第十五章 科罗内尔和福克兰群岛
 第十六章 炮轰斯卡伯勒和哈特尔浦
 第十七章 土耳其与巴尔干各国
第二卷 1915年
 第十八章 西线的僵局
 第十九章 坦克与烟幕弹的起源
 第二十章 选择
 第二十一章 多格滩战斗
 第二十二章 再次思考和最后决定
 第二十三章 陆军进攻的起因
 第二十四章 外围堡垒的攻克和希腊的第二次提议
 第二十五章 新的决心
 第二十六章 3月18日
 第二十七章 德·罗贝克中将改变计划
 第二十八章 德国潜艇的首次失败
 第二十九章 日益加剧的紧张局势
 第三十章 海滩战役
 第三十一章 登陆之后
 第三十二章 政府的垮台
 第三十三章 山雨欲来
 第三十四章 苏夫拉湾战役
 第三十五章 巴尔干诸国的毁灭
 第三十六章 放弃达达尼尔海峡
 第三十七章 1915年的结果
第三卷 1916—1918年
 第三十八章 血的考验
 第三十九章 法金汉的选择
 第四十章 凡尔登
 第四十一章 日德兰:开端
 第四十二章 日德兰:会战
 第四十三章 索姆河战役
 第四十四章 罗马尼亚的灾难
 第四十五章 美国的介入
 第四十六章 尼韦勒将军的试验
 第四十七章 在军需部
 第四十八章 英国击败德国潜艇
 第四十九章 德军在西线的集结
 第五十章 3月21日
 第五十一章 高潮
 第五十二章 舍曼代达姆岭的突然袭击
 第五十三章 形势的转变
 第五十四章 日耳曼帝国的崩溃
 第五十五章 胜利
 附录
第四卷 东线战争
第五卷 战后
附录

章节摘录

第四十四章 罗马尼亚的灾难我们已经知道,1916年初处于孤立地位的罗马尼亚,多么容易受威逼利诱加入日耳曼强国阵营。我们已经看到法金汉如何把矛头转向西方对准法国,并让奥地利将矛头指向意大利,从而减轻罗马尼亚受到的敌对压力,因而它可再保持6个月骑墙的观望态度。现在一系列有决定性的重大事件即将发生。法金汉愚蠢地策划的两起重大灾难,8月底,第二起灾难落到了中欧帝国头上,即罗马尼亚对其宣战。尽管勃鲁西洛夫6月初的胜利使罗对其宣战的危险步步逼近,德国为阻止危险的发生采取了重大的预防措施,但实际宣战比德国政府预料的还要快得多,这一点令德国舆论为之震惊。一场表示愤怒与憎恶的自发运动席卷德意志帝国;德国的地位在此关键时刻,的确比最终崩溃前的任何其他时期都更为危急。凡尔登战役仍在大量消耗德国的资源,那里即将发生最严重的精神上的失败。索姆河之战正处于高潮,英军并未因遭受的损失而止步,继续将新的部队投入战斗,而且间隔不久就发动可怕的攻击。德军在西线受到的压力非常沉重;凡尔登之战的失败感和在索姆河慢慢被优势兵力压倒和消耗殆尽的感觉,影响了军队的土气。物资的消耗和战斗中的损失使德军的储备捉襟见肘。前线吃紧,严冬御寒物短缺,德军要在此情况下挨过许多星期的危机和应付捉摸不定的局面。与此同时奥地利的失败令人注目,东方的整个南部战线变幻莫测。俄军似潮水般滚滚向前,势不可挡。20多万捷克军争先恐后地投降敌人,并作为独立的兵团编入俄军。意大利向伊松住河的反攻正在开展。奥匈帝国的全部抵抗力量渐渐分崩离析。此时,一支勇敢和训练有素的500000罗马尼亚新军投向了天平的另一端,在日耳曼国家最薄弱和最易受伤害的战区参战。至关重要的罗马尼亚谷仓和油田丧失了,连匈牙利大平原本身也岌岌可危。长期封锁的压力大伤德国民众的元气,多方面牵制并恶化了战争物资的生产。在此暗淡绝望之时,理解德国民众情绪的皇帝求助于战争的两个伟大军人,他们以寡不敌众的兵力长期阻止了东方敌人的推进,在他们的眉宇间仍闪烁着坦嫩伯格胜利的光彩。8月28日,即罗马尼亚宣战的第二天,法金汉接到皇帝军事会议主席冯•林克伯爵的通知说,皇帝陛下已决定召见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法金汉理解这是罢免他的暗示,于是马上辞职;当晚,兴登堡任参谋长,鲁登道夫任副参谋长并享有同等权力,二人共同执掌同盟国战时最高指挥权。此二人之间关系如何?兴登堡将他们的关系描述为美满的婚姻。“在这样的关系中,”他写道,“第三者怎能清楚地分清我们两人的功过呢?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同出一辙,往往一个人说的就表达了另一个人的愿望和感受。当我了解鲁登道夫将军的价值之后,而且是很快了解的,我就了解我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尽快充分发挥他的智慧力量,充分发挥其近乎超人的工作能力和不倦地贯彻参谋长的决定,如果有必要便为他扫清道路,扫清我们的共同愿望和共同目标所指向的道路。……我们的军事政治信念的一致性构成了我们关于正确利用国家资源的共同观点的基础。意见的分歧不难调和,任何一方都不曾产生被迫服从的感觉而妨碍我们的关系。”这位年事已高的陆军元帅,因爱国主义和没有妒忌的性格而始终精神振奋,他已年迈,他军旅生涯黄金时代已过去,由于战争发生的巨变,他甘心情愿地将创议、准备和执行等机会几乎完全交给性格暴烈的同僚,他自己则对完全同意的最重大决定,凭借位高权重清除执行道路上的障碍和反对意见。他们在整个大战期间表现了绝对的团结。但是如果我们透过表面看事实,那末毫无疑问的是,鲁登道夫支配一切,而兴登堡主要是被挑选出来使他能支配一切。重大决定是在鲁登道夫的脑子里作出的。经过兴登堡有能力的手,调动与控制整个德国军队以及军队以外诸多事务。鲁登道夫就是德军总参谋部的主人。这位军事神父,他完全是德国的控制与驱动力量,不但在整个大战的52个月期间,而且很大程度上在战前和造成战争的形势中就起着这样的作用。参谋部的成员由职业的志同道合和信奉共同信条这种最紧密的纽带联系在一起。他们和陆军其他部分的关系有如鼎盛时期的耶稣会教士与罗马教会的关系。他们派在每位指挥官身边的代表和在总部的代表,说的是参谋部的语言和维护对参谋部的信赖关系。担任德国各军、集团军和集团军群司令的将军们,连兴登堡本人在内,被这一伙人几乎难以置信地视为傀儡,往往仅此而已。参谋官安排一切,而对将军们的权威、意见或希望不屑一顾。参谋部指挥战事、制定决策并将这些决策通知下属机构。鲁登道夫俨然是一位无可争议的主人;在他与第4集团军参谋长的多次谈话中,从来不提兴登堡的名字来支持一个决定或证明决定的正确。不过这丝毫无损于兴登堡的名望,他宽宏大量地顺从进程,他肯定这样的进程是符合皇帝和国家的最高利益。但是有必要指出,凡是可以相信的那便是真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全景式历史巨著!由于他精通历史和传记的艺术,还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                         ——瑞典科学院诺贝尔奖颁奖辞书籍的出版可目为大事者寥若晨星,此书即为其中之一。                         ——《纽约时报》真知灼见,鉴往知来,字字珠玑,在位高权重者中堪称独步。                         ——文森特·希恩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想像力充溢着英雄主义,叙述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世界大事时显得游刃有余,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作品中尚属罕见。                         ——《纽约客》杂志


编辑推荐

《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文版)(共5卷)》由南方出版社出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全景式历史巨著!由于他精通历史和传记的艺术,还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瑞典科学院诺贝尔奖颁奖辞书籍的出版可目为大事者寥若晨星,此书即为其中之一。——《纽约时报》真知灼见,鉴往知来,字字珠玑,在位高权重者中堪称独步。——文森特•希恩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想像力充溢着英雄主义,叙述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世界大事时显得游刃有余,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作品中尚属罕见。——《纽约客》杂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全五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