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追寻现代中国

史景迁 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04  

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作者:

史景迁  

页数:

319  

译者:

黄纯艳  

Tag标签:

无  

前言

  几个世纪以来,没有任何国家能幸免于动荡和灾难。人类灵魂深处似乎存在着永远无法抑制的躁动和暴戾,以致没有一个社会能够达于完美的宁和。然而,每个国家的人们又都表现出爱美的情愫,求知的激情,文雅的风度,丰富的情感,以及对正义的向往,它们穿透黑暗,使世界充满光明。人们孜孜不倦地努力,以期认识这个世界,使自己免受它的蹂躏,更有效地构建它,将它变成使子孙后代没有饥饿,没有恐惧的乐园。. 中国的历史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一样,丰富而奇异。现在,作为一个国家,它也与其他国家一起投身到寻求稀有资源,展开贸易往来,扩展知识领域的行列。

内容概要

  《追寻现代中国:1600-1912年的中国历史》(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通过对1600年以来中国历史的考察,以作者信守的现代国家概念来探索当西方国家开始步入现代社会以后,中国何以长期徘徊在现代国家行列之外的原因。对历史的追寻远不是本书写作意义的全部,作者更为关注的是对现代中国的解读。

作者简介

  史景迁,1936年生于英国苏尔里,曾就读于英国温切斯特学院和剑桥大学,1965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历史系和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著有多部有关中国历史的著作,主要有《改变中国:在中国的西方人,1620-1960》、《寻求现代中国》、《上帝的中国之子——洪秀全和太平天国》等。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部分 征服与巩固第一章 晚期1 明朝的余辉2 城镇与农村3 堕落与困境4 明朝的崩溃第二章 满人的征服1 清的崛起2 征服明朝3 适应对中原的统治4 阶级与反抗第三章 康熙的巩固1 三藩之乱:1673-16812 台湾和海上中国3 绥服士人4 确立边界5 复杂的遗存第四章 雍正的权威1 经济结构2 税收问题3 中央与权力渠道4 道德权威第五章 中国社会与乾隆政权1 如日中天2 十八世纪的儒学3 《红楼梦》4 乾隆的晚年第六章 中国与十八世纪的世界1 管理“外夷”2 外国人与中国法律3 鸦片4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第二部分 分裂与改革第一章 与西方的首次冲突1 中国儒士的回应2 中国政治的回应3 英国人的武力反击4 新的条约体制第二章 内部危机1 南北社会的动荡2 太平天国3 外国的压力4 捻军之乱5 回民的暴动第三章 改革以求中兴第四章 清朝晚期新的震荡第五章 清潮的覆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追寻现代中国 PDF格式下载



   从前文的序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是可以被用作美国教中国史的教科书的。
   这一本书,语言通俗,融贯400多年的历史,大量纷繁复杂的事情用一个中国发展的脉络串起来。在这样大的历史框架下面,又充满了具体鲜活的例子。是一本生动有趣的历史读本。
   外国人写中国的东西,毕竟还是和国内人写东西不一样。其意识形态所在,总会表露出与国内观点的不同。时代越隔久远,不与现代的情况纠葛 ,所展现出来的描述,更显现客观些。而与近代纠葛越深的历史,尤其是新中国的历史部分,思想的冲撞就会显现非常明显。
   在这本书里,我收获比较大的就是在清朝初年的那段历史。史景迁从中国与西方的互动中来描述当时中国的一些情况。在我的印象中,除了乾隆年间,英国派了一支队伍来中国访问外,中国似乎很少和西方接触,并受到西方的影响。阅读完这本书,才感觉到,中国与世界是那么紧密地相联系着,西方发生的很多事情,直接地对中国产生影响。以鸦片来说,问题不是处在林则徐禁烟的前几年,而是在乾隆,甚至更早的时候(嗯,记不清了),鸦片已经深入到中国,在更早的时候,人们已经开始讨论禁烟的问题了。在这段时间,西方与中国的互动已经很紧密了。
   西方的观念始终对作者产生了很大影响。比如西藏的情况,在我看来,我国对西藏进行改造,废除种姓这样严格的阶级差别,让最底层的人与最上层的人,能有同样的权利,对于西藏来说,是意义非常重大的。史景迁在书中提到,当政府军队进入西藏,宣传说给西藏带去解放和幸福,有的西藏人说他们已经很幸福了,不需要政府来。这一类的东西很多,尤其是在新中国史那一段。


  5.对“现代”的理解
  
  现代不等于当代,不能把过去托付给“传统”,而把将来交给“后现代”。我倾向于认为在1600年或更早——当然也包括此前的任意时间——就有了上述意义的现代国家。然而,不论是那时,还是二十世纪末,中国都不能算是一个确实的现代国家。
  
  19-20.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A.葡萄牙在澳门做中日贸易的中间商(一方面贸易有利可图,一方面中国的银价高于日本);
  B.全球白银贸易网络的狠心是墨西哥和秘鲁,其银矿资源的丰富令人难以想象。他们都处于西班牙人的占领下,白银的开采要获得西班牙皇室的特许。1570年代,当西班牙人在菲律宾的马尼拉建立了新基地,美洲的白银也开始流入中国。这个新的白银来源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国商人,他们售卖布匹和丝绸,带回白银,更为白银涌入中国推波助澜。
  C.信奉新教的荷兰人和英国人打败了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任何葡萄牙人,其贸易帝国日益扩大,国际贸易的格局也随之改变。中国白银的进口量急剧下降,进而刺激了白银的囤积,导致了银铜比价的下降。
  
  1630年代还是一贯铜钱换一盎司白银,到1640年已变成一贯铜钱换半盎司白银,也许1643年已变成一贯换三分之一盎司。这对农民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46-47.欧洲所谓的“贵族阶级”在中国一直不存在么?
  明清时期,中国不存在世代传承的贵族阶层。甚至最辉煌朝代的统治家族的后裔在其王朝覆灭后也不再保有封爵和声望。
  满人也有自己的贵族划分,但是,每次下一个承袭着的爵位会下降一等,若非家族的某人因为卓越的功绩而被皇帝提升,曾经显贵的家族都将回到平民百姓的行列。
  中国还是存在一个“上层阶级”——即使这个阶级既不由贵族血统,也不由一定的经济地位界定——满人征服中原时保留了这个阶级的地位。
  上层阶级的地位由四个因素形成:财富、血缘、交游和官位。最后价值的财富形势仍然是土地。
  
  47.1660年代满人强硬的排汉政策
  
  66.湖南、广西、云南、贵州在康熙一朝始终不能进入王朝的主流生活
  三藩战败后,朝廷对这些地区的不信任感仍然很强。
  
  68.国姓爷——郑成功
  郑氏是往来于福建、台湾和日本南部的海盗商人,郑成功生于1624年,母亲是日本人。
  
  108.雍正-《古今图书集成》-陈梦雷,乾隆-《四库全书》
  
  114.香妃
  乾隆最重要的攻击就是征服辽阔的西部边疆——即后来所称的新疆,在那里设立行政管理机构,并最终解决了准格尔问题,巩固了中俄边界。
  乾隆将新疆一个富裕的穆斯林家庭的女儿纳为妃子,这也是其权力扩及这一地区的证明——《乾隆宫中的维吾尔穆斯林:香妃的意义》
  
  116.清朝从康熙到乾隆一直没有处理好农村税收的问题
  这是一个祸根啊
  
  119.十八世纪的儒学
  十七世纪后半叶,学者们都探头与探讨明朝灭亡的原因,其中的很多人将明朝的灭亡归咎于明朝晚期的极端个人主义和盛行一时的内在道德良知的学说,清朝早起也曾试图宣扬宋代的理学以对抗日显颓废的明朝的学术风尚。朱熹及其后继者相信,明理将有助于人们理性的生活并与天道和谐,也有助于彰显有道之士在公共生活中探寻天理的努力。
  清朝晚期的思想家又否定宋学而另辟蹊径。
  到乾隆时期,很多学者开始不再致力于特定的经典,而更多关注治学方法——“考证”。
  
  120.顾炎武的朋友阎若琚用认真收集的论据证明了《尚书》是后人的伪作。
  
  122.女性作品往往“走不出自己的内心世界”。
  
  122.1701年的《芥子园》画画脚本
  
  197.五口通商
  鸦片战争之后,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中法签订了《望厦条约》,其他各国也纷纷效仿。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鸦片战争带来的商业效果却使大多数外国商人大失所望。虽然五个通商口岸是精心选择的,但是福州和宁波的贸易增长十分缓慢,以至于有人谈到将其换成前景更好地其他口岸。
  到1850年,只有19个外国人住在宁波,而福州只有十个,且其中5个为传教士,厦门的前景也不容乐观,这里的贸易历来都是与台湾和菲律宾展开,很难适应欧洲和美国的需要。
  只有当英国船只开始运送苦力到古巴种植甘蔗,才从贩运人口中获得一些财富。
  
  210.南京城中有4万名满人,其中大约五千人是士兵,他们推到内城,但还是在太平军一轮接一轮的攻击下陷落了。所有没有战死的满人无一例外地被烧死。——(战争,无论什么性质的战争,都是泯灭人性的!)
  
  252.海外华人
  那时美国人认为中国人是劣等人的断言与清朝政治家在其光辉灿烂的时代对世界其他人的看法同样尖刻,也同样能够令人理解。
  
  255.同治皇帝
  突然去世,官方的说法是死于天花,但是广泛的传言却是他放浪不羁的生活及在北京的声色场所任情放纵而死。当他去世时年轻的皇后正身怀六甲,但是慈禧太后召开的决定皇位继承的会议却将她拒之门外。
  
  262.马关条约
  1895年4月最后签订的《马关条约》的内容使中国遭受了惨重损失。若非因为一名日本刺客开枪刺杀李鸿章,打伤其左眼下方,在全世界面前使日本政府遭受了耻辱,情况可能会更加糟糕。中国不得不承认了朝鲜完全彻底的独立自主,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是更有利于日本将朝鲜变为自己的保护国。(这是李鸿章的北洋海军在北方一直希望能够阻止的,260)
  
  266.孙中山绑架案?
  1896年清朝驻伦敦领事馆的职员笨拙(却几乎成功)的策划了一次绑架,想将他押送回国审判并处决。这个戏剧性的故事被西方媒体广泛宣传,孙逸仙也成为了一个著名的人物。
  
  267.宋查理,孙逸仙早期的支持者之一
  宋查理生于中国南方的海南岛的一个大鱼经商的家庭。宋查理离开海南岛,到爪哇与亲戚一起生活,1878年又乘船来到波士顿,在一个中国商人家庭当学徒。宋查理厌烦了那里的生活,又跑去航海,在美国税务机关缉私船当了船员,最后由船长介绍给几位慷慨的北卡罗来纳州的朋友,他们将他送入大学,准备做一名传教士。1886年他回到中国,做过一段很短时间的传教士,但他发现这并不光彩,而且收入菲薄。1892年,他将精力集中到为西方传教士印刷和分发传播《圣经》上,发了大财。不久,他的业务扩展到用西方先进机器生产的面粉厂,搬进了上海郊区一所舒适的洋房。就在此时,他通过秘密社会的关系开始给孙逸仙的非法组织提供经费。
  他的三个女儿后来都在二十世纪中国政坛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309.康有为的大同社会幻想
  在康有为最富幻想的著作中,他推测有可能建立大同世界,已泯灭所有民族主义者的矛盾,他还设计了一个复杂的福利国家的蓝图,那里为人们提供终身的保护和养育。他建议在政治集会上所有参与者都穿无性别特征的衣服,以消除性别的差异,而且还建议用每年签订的婚约取代现行的婚姻形式,夫妇均可选择不再续约,这种婚约也可在两男或两女之间缔结。(很超前!)
  但是这些空想之作仍是手稿,在当时很少有人了解康有为思想的全部内容。
  
  314.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9日汉口的爆炸案之后,当务之急是要一些声望卓著的人担负起暴动部队的领导职责,指导革命运动。最后选中了黎元洪。他虽然并非革命党(最初他在枪口之下不得不接受这一职务),但他似乎是合适的人选,很受咨议局头领们喜爱(他们统一在他的属下供事),而且他能说英语,这能安定武汉大量外国人的人心。
  
  


  简单的评价就是失望。作为一个外国人所撰中国近400年通史,这本书反映出作者的勤力。但显然,用800页试图面面俱到地讲400年,难免会让这段历史显得太单薄。也许本书本就是作为外国人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入门教材?
  尽管从中我们看到一些经济史、人口学方面的考证,但全书的总体关注点仍然是王侯将相的改朝换代,视角毫无新意。而从史料角度看也难称丰富,书中所叙述的史实,连像我这样历史学的半吊子都没有耳目一新之感。至于共和国史的段落,也让人有雾里看花之叹。
  本人鲁钝,只看到简单的史实,没看到深刻的史观。
  
  
  


  史景迁
  一位未曾真正蒙获邀请,踏足大中华腹地深处的海外史学大家,却以一种注史者的特有心态,严谨地审视着从明末清初直至共和建立,发生在广袤中华上的点点滴滴。
  书中记述的,既有一个古老中国僵而待死的凄凄哀叹;也有历经百年内外倾轧,仍顽强挣扎不屈上游的民族写实;更有翻越意识形态禁区之后的客观评述。而这些,都是被禁锢的我们从所未见的思想与事实。
  总之,不管读者诸君手中所握的是一本原汁原味的大部一本,还是某些被意识形态刻意修缮后的主流读本,你都应该为你追寻到这本迟来的专著而绝对庆幸!


  大家自己看看是什么译者,看到大陆版的书,想把他掐死,史景迁的大名就被这人毁了,我网上看到的台版,感觉太麻烦了,是竖排,又是繁体,就去图书馆查了查,还有这书,大陆版的,就预借了。等一个星期,打开一翻,气死我了,要不是图书馆的,我就把它扔洗手间了。


  1、比较浅显,条理清楚,适合对这段历史不太了解的大多数阅读。
  2、让我对“抵制X货”的历史,以及中过民族主义的来龙去脉颇感兴趣。
  


  对于这部三卷本的《追寻现代中国》,我确实没有能力去做专业的评判,就说说自己的大致感受。  现在国内的英文教育是存在很多问题,但也的确培养了更多的英文读者,让他们能直接感受原版图书的文采和思路。对于翻译工业中的粗制滥造,不少人能对比中英文连篇累牍的列举,并更加倾向于阅读英文原文。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这样做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只是,就此书而言,一本书写中国历史的英文书,一个熟稔英文的中国读者并不一定能流畅的阅读,特别是其中的专有名词,虽然我们都很熟悉它们的中文形式。还在学校的时候就听说有一个大学副教授将“Chiang kai-shek”翻译为“常凯申”,让人当成笑料。就我的认识来看,温洽溢先生的译本还是相当的精确的,也比较符合我们的阅读习惯。不过中文版本中有几处印刷错误,另外就是插图没有完全拷贝英文本。而英文本中每一部分开头的汉字书法让我觉得挺有意思。港版三卷本,共有一千页余,不敢购买,只好看pdf格式的,眼睛着实吃亏,呵呵。  看看历史书,就会觉得,历史并非就是一种精神的展开,她是否“就在那里”都值得打一个问号,因为历史的存在必然依附于言说,而且往往是“权威”的言说。“权威”有很多,组织团体,专家学者,社会大众,但必须有相当的受众存在。我想“私人记忆”是不会成为历史的,最多成为自己的魔镜,最终随着自己灰飞烟灭。我们或许相信过我们的长辈,相信过我们的组织,相信过高高的专家,也相信过“最值得”相信的自己。但是,所谓的“在那里”的历史是不存在的。平心而论,《一九八四》或《动物农场》中的选择性失忆是一种必然,只是那里面太极端了。这样不可避免的,很多种历史版本将会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有辨别真伪的能力吗?很难,一般人恐怕只有皈依宗教,落脚于一个“信”上。当然,讲事实,摆道理,总会比那些只叫人信的醉言疯语让人感觉好受些。但有的时候,也仅仅是“好受些”而已。  不过,看看,不影响赚钱,总也可以接受的。


  浮躁的社会,一无所有的我们,把拥有房子成为一种理想与奢侈的我们,哪有时间去读书呢。
  一方面是摇旗呐喊要创新一方面千方百计阻挠我们去追寻真相,既可笑又可悲,可笑的当然是当权者的自相矛盾,可悲当然是我们的彷徨、无知和懦弱。
  近现代史上每一次政权的更替都会有个人政治野心与权力欲望在作祟,都是为了逐鹿中原以万物为刍狗。
  读史使人明智!所谓启蒙,是走出不成熟的状态,勇于求知。
  附上个人搜集的各种的电子版。http://iask.sina.com.cn/u/1710231860/ish?folderid=40711


  Very detailed history from the founding of the Qing Dinasty till the year 2000. The first part is Spence's strongest part, then he becomes unfortunately quite -and clearly- prejudiced after the 1949 period (which is something I do not expect from a historian -especially one highly regarded as Spence-).


   面对黑暗、深沉、迷茫又深陷困惑之中的未来之路,好奇心驱使着人们总是试图多一些了解未来,解开未来的密码似乎隐藏在层层相叠、错综复杂的历史原码中,身处浮躁之世,残酷的现实让人看到比己优秀百倍、比己勤奋千倍者,他勤劳默默耕耘一生,他也有足够的智力应对任何突入而来的困难,他作为个人赢得了尊重,但和他付出的代价(时间、精力、牺牲)相比,他从未得到相对等的报酬或称之为幸福的东西,甚至于更惨只得到微薄的酬劳维持着基本的生存。前面的路是那么黑暗、曲折、崎岖和狭窄,让我徘徊在原地,担忧、犹豫地想着,甚至想象如兔子般地跑开,或者怀念过去,在过去的快乐中寻找幸福感。历史又带给我什么呢?翻开历史书,才真正发现原来考试90多分得到的历史知识是如此浅薄和可笑,发现自己对自己国家的历史如此陌生和无知,正如对整个世界也是那么无知一样,身处其中却浑然不知,传统和变迁,历史详细地记录着,覆灭和兴起、反抗与镇压、妥协与斗争、光荣与屈辱、改革和保守,历史,中国历史又是多么独特、奇异、复杂,令人骄傲又令人惋惜的历史,近代又是多么令人屈辱、悲凉甚至大多数人不愿再去提起或了解的历史,但历史总是奇妙地贯穿在一起,前代人一个不经意或微小的决定,却改变了后面整个的历史进程,似乎偶然和随机的背后,有一种神秘的手在操纵着一切。看书在焦躁的环境中尽力寻找一片安静的地方,尽管时常随波逐流,至少看书能得到意外的收获和说不出来的满足感,当大量的知识填进你空白的大脑时。在先辈们奋斗的历史中,找到历史的影子,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颇为讽刺的事,中国历史却总是外国历史学家要比中国历史学家讲到客观、通俗易懂、甚至文笔也要高明多。找个并不欠当的例子,就好比,软件工业在中国似乎落后现代化国家几十年,尽管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都只能远远地跟在先进国家后面,甚至越拉越远。自己学了一段时间的软件工程的科目,略微懂得分辨优雅和粗劣,崇洋媚外似乎成了难免的,开源软件所代表的自由是多么无约束又有创造力却又十分严谨呀,甚至开始相信外国的月亮会比较圆,不过外国的月亮它是外国的。言归正传,记录一下读书笔记:
  
   书的作者,用优雅的文笔娓娓道来这段宏大的中国历史,从1600年晚明到清帝国的倒台,中华帝国经历了日渐腐朽明朝拖着病弱的、庞大的身躯,被经济危机和自然灾害、连年边界的兵事,以及最要命的朋党之争和宦官当政,最终拖垮,从东北崛起的勇悍骑兵满人用强势的军事优势,加上汉族投降官僚和儒家救世者的合作下,甚少改动地继承了明朝的旧有制度,经济恢复,人口增长,天也风调雨顺,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清朝迎来了盛世时代。发过天花得以继承皇位幼年登基的圣主康熙,面对四面危机,从鳌拜手中夺回权力,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平叛西部准葛尔丹的挑战,绥服土人(汉民族)完成政治统一,确定边界,一代圣主。但税收和乡村管理,他没有太多建设性的改变,他似乎已经接受了业已如此的现实。对于乡村地区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而言,生活仍然是一种挣扎。雍正其整个统治时期,都受到“篡位者”的困扰,无疑雍正是最勤政的皇帝,他性格精细,每天长时间处理政事,常常从凌晨四时直到七时阅读历史典籍(在大量历史的数据和信息中分析变化,为中央的政治决策服务),七时吃早饭,接着会见大臣,直到晌午,然后批阅奏折,直到深夜。康熙喜欢用满文书写,而雍正似乎更喜好汉字,书法流畅清晰。分析中国帝国,根据经济联系而非传统政区划分,可以分为9个区,东北,华北以陕西西安和北京——山东西部地区,以南京周围的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中游的汉口周围,深处长江上游的四川,福建沿海地区,以广州为中心的边缘东南地区,西南的云南和贵州省。大区皆有一个“中心”,经济的活力旺盛,人口稠密,每一中心周围是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程度都稍逊的“边缘”地区。每一大区都有自己内在的经济联系,不同地区间的差异通常有着逐步演化为冲突的危险。清朝中期迅速增长的人口使得社会经济更为复杂。初步统计显示,从康熙中期到乾隆晚期人口增长了三倍,耕地面积仅增长两倍。中国还是一个没有重大的技术革新的推动,以小土地占有和劳动密集型农业为特点的国家。十八世纪,新的作物甘薯在沿海地区广泛传播,玉米和马铃薯在华北和西南地区迅速传播,晚明花生在华南和西南迅速传播,这些能在贫瘠、多山或沙质的土地也能良好生长的作物,有助于增加中国农村劳力摄入的热量。雍正短暂的十二年统治,集中精力解决中国政府最重要的问题,其中包括整顿中国的官僚结构和农村财政,建构有限的秘密信息系统,强化中央行政机构。地税改革,打破了把持中间环节的地方集团的权力,高薪养廉,改革遇到十分强韧的对抗,说明意欲推行的改革迈向了正确的方向。但统治者很少能在一段时间里完全专注于某一问题,中国边境太大。道德权威,雍正所感兴趣的并非仅仅是管理朝政,他还十分关心道德和文化价值,他的很多重大决策都受到其道德信念影响。从十七世纪以来,鸦片在医药和麻醉方面的用处已有记载,吸烟之风盛行于中国。跟同时期的北美和英国相比,中国出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平稳安定和一脉相承的景象。乾隆皇帝怀着乐观的精神开始了他漫长的统治。乾隆受到太多的赞誉,却极少省思,迎合世俗,以丰亨豫大为务(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不明其意,但后文意思指十全老人的文治武功些许浮夸),日常琐事也望得到肯许和颂扬,却未真正做出过棘手或不合众意的决策。在一派繁荣的乾隆中期,已日益显现出了衰退甚至崩溃的征兆。中国最伟大小说《红楼梦》,创作于乾隆中期,它也可以被视为清朝中期精英阶层的生活的缩影,十八世纪中叶清朝社会的繁荣奢华及隐含于其下的含义。乾隆的晚年,似乎是应验了丰卦的警示,乾隆皇帝的晚年危机频频出现。日益恶化的军事边防、地方的叛乱、官僚结构的腐败、皇帝的护短等等。(1786年叫魂一场盛世下的巫术危机),稳定增长的人口给土地带来空前的压力。
   十八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礼仪之争,马戛尔尼率团访华从陆路无奈回到广州,沿途尽可能地记载所见所闻,在其日记中记下了自己的看法。“中华帝国”他在日记中写道:“好比一艘陈旧、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幸赖先后有几位能干且警觉的军官掌舵,才得以航信一百五十年而不至于沉没,它徒然以庞然巨躯令邻邦生畏。”他补充说道,如果由更逊色的人掌舵,中国将逐渐失去控制,直至在“岸边撞得粉碎”。鸦片,中西方贸易失衡,18世纪晚期,英国选择了一种新的产品来交换中国的商品:鸦片。为何清朝中晚期的中国人开始大量吸食鸦片?作者猜测,最初受鸦片诱惑的是那些身负烦恼和压力的人,被宫廷繁文缛节所困的太监们,身居闲职或在宫中担任闲差的满人官员。那些被剥夺了受教育机会,禁止出外活动的富贵之家的妇人们,官吏、商人、参加科考的学生也都吸食鸦片。就连前往镇压农民暴动的士兵在行军路上也在吸食。十九世纪,不断蔓延,卖苦力的劳工也开始或吸食鸦片,藉以消除日复一日繁重的劳作和痛苦,很多农民也成为瘾君子,特别是那些自身把罂粟作为经济作物种植,以获取微薄收入的人。西方人中的中国,黑格尔,中国命运部分取决于地理因素,地理的孤立,偏离了历史的普遍进程。虽然中国有大量的史学家,他们以自己所持的偏见研究本国历史,没有认识到中国自身“犹在世界历史之外”,却预先假定若干因素的结合必然造就活泼且生动的进步。”中国皇帝对百姓也会“庄严、宛如慈父一般的和蔼”,中国百姓却“自视卑微,确信人天生就只配给皇帝拉车。”中国百姓的悲哀,身上的重担让他们无法喘息,然而这却像是无法逃脱的宿命:他们出卖自己为奴,吞进难以下咽的奴隶饭食,却不以为憾。
   鸦片战争,英国坚船利炮用暴力打开了关闭了很久的中华帝国的大门,大门口外的敌人蜂拥而至,漫长的海防线成了他们来去自由的场所,内部的农民起义和镇压,改革和保守,战乱不断,国家的秩序越来越混乱,原有的儒家价值观也受到严重的挑战,羸弱的政府不断地在帝国列强的暴力面前屈服,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帝国一下子成了列强瓜分的蛋糕,地方也渐渐变得各自为政。先辈们在国难当前,不断地寻求中国走向现代之路,尽管它是如此崎岖困难,中国就是沉睡中的巨人。
  
   如果能插上自由的翅膀,雄视地下万物的老鹰是不可能的了,也许做只自由翱翔,四处飞翔,观察着一切的鸽子也是令人羡慕,现在只能是只低头寻找米粒的麻雀。
   遗憾的是,英文原版被删减了很多才得以引进来。所幸网络上可以找寻得到完整版的书籍(港版是不错的选择对于英文实在不行的我而言)
  


  中学时代并没有对历史产生兴趣,很多历史事件与人物仅仅因为考试而短暂的在我的脑海里存在了一段日子。现在生活在一个文化历史价值观远远不同于自己生长地方的社会里,突然发现,对于自己所属文化的历史的空白与无知,使我有时象失去坐标一般茫然失措。知己知彼,是应该好好补下历史课了。
  
  对这本书感兴趣,是因为作者是一位美国人。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我有种期待,它将与我从小到大接触过的国家教育部指定出版学习的历史课本不一样,与央视10套由众教授学者系列播出的百家讲坛不一样,与土生土长的网络写手撰写的引人入胜的历史小说连载不一样。当然,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曾经因为无法放下早期学习植入的历史立场而与作者的论述产生强烈的情绪冲突,但,我仍然相信,历史学家是人,在他们编撰的任何史籍著作的过程中,他们自身的历史观点与立场将影响他们的论述,分析甚至是原始资料的收集。没有一部历史著作不是主观的,我们永远无法通过阅读来还原历史事实的真相。(嗯,有点唯心了。)
  
  这本书主要记载了中国清朝的历史。
  我始终疑惑的是:究竟清朝可以归算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成为,还是这两百多年间只是一场外族的侵略统治,(to be continued)


   张岱的故事
   1631年,张岱住在西湖。这一年冬天,杭州下了大雪,三天三夜不绝。34岁的张岱乘一条小船,独自到湖心亭去看雪。在后来的回忆文章里,张岱写道:“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一年,在当时的纪年是崇祯五年,6月的时候,黄河在孟津决口,军民商户死伤无数;8月,朝廷的军队在山东与叛军激战;9月,山西的农民造反了,其中一个叫李自成的头领,带人占领了修武县,将县令处死;在苦寒的北方,皇太极率领的八旗军正在对关内的土地虎视眈眈。
   在张岱的世界里,这一切仿佛从未发生。他按照一个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最优雅、超逸的姿态生活着——“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陶庵梦忆》序文)
   300多年后,一个英国老头儿回顾这位明朝文人的一生时,他这样描述张岱的世界:“虽说是一切照旧,有些变迁已在悄悄冲击张岱的世界,其中之一就是明代人口的大幅扩张。虽然没有精准的数据,但地方和朝廷的各种纪录显示,明朝肇建时(一三六八年)的人口数大约是八千五百万,到张岱出生时,人数已攀升至一亿八千万,或许还不止。 这无疑给土地和农耕带来新的重担,于是改良稻种使田地能一年收成两次甚至三次,针对沼泽、沿海平地进行排水改良,砍伐高山森林,同时将人口刻意朝西南和东北地区迁徙,以能减轻部分负担。此外,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深入南美洲大陆和加勒比海地区,连带把各式各样的新奇作物横渡太平洋带到中国,只是当时少有人能感觉到它们对未来的深远影响。这些包括有地瓜、玉米和花生,被发现能有效医治疟疾的奎宁等药用植物,以及烟草等其他适合中国土壤的作物。有些西方贸易船只带来的是美洲大陆的白银,用来购买中国的精美商品;当然也不乏有船只运载着香料和稀有的药用植物,如主要用于医治痢疾的鸦片。 ”
   这个英国老头叫史景迁,当代最有名的历史学家之一。他写张岱的那本书叫做《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它的中译本今年3月份在台湾出版。
  
   史景迁其人
   史景迁今年73岁了,蓄着英国绅士式的络腮胡。一米八的身高,在东方人看来是个大个子。他出生在英国苏尔里。长大之后,他在剑桥大学学习欧洲历史。1959年,23岁的史景迁得到一个到美国交流学习的机会,于是渡过大西洋,来到耶鲁大学,打算花上两年时间攻读硕士学位。在那里他遇到芮玛丽(Mary C. Wright)教授,中国近代史和文献研究方面的权威专家,同时也是费正清的挚友。同时,他饶有兴味地发现,学校开设了关于中国历史的课程。
   那时候,这个初来乍到的英国小伙子还叫乔纳森·斯宾塞(Jonathan D. Spence),对于中国的历史一无所知。后来他为自己取了一个汉语名字叫史景迁,以向伟大的中国史学家司马迁表示敬意。
   1965年,史景迁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是《曹寅和康熙皇帝》。在这篇论文中,他再现曹寅作为康熙家臣和耳目的秘密生活,反映了康熙皇帝多疑狡诈的一面、清王朝统治策略及特殊的君臣关系,将清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生动画面徐徐展开。
   在后来的几十年里,史景迁以几乎3年一部的速度,出版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历史的著作。对于中国当代的许多小说作家来说,这个速度非常缓慢了,但是从一位史学研究者的角度看,这样的写作效率实在算得上非常勤奋。
   当这些作品陆续出现的公众视野中时,史景迁过人的叙事才华为他赢得了卓越的名声。他的名字和哈佛大学的孔非力(Philip A Kuh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魏克曼(Frederic J.J. Wakeman)并列,被认为是当今美国最好的中国历史研究专家。
   史景迁相信,历史并不仅仅是由枯燥的数字与冰冷无情的事实组成,那些活生生的个人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奋斗和困境,才是历史的生命所在。
   1981年,史景迁出版《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一书,讲述近代以来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改良和革命的积极推进。这被视为他的代表之作——书中没有冗长的资料和繁琐的考证,代之以平实而优雅的叙述语言。作者对于中国近代的知识分子作了如下评价:“在我考察的这些中国人身上,可以反复看到,明知政治行动充满危险却义无返顾,明知希望没有结果仍一如既往……他们表现出了非凡的生存能力和勇气。这也许有助于清楚我们西方主流意识中长期存在的关于中国人‘冷漠’、‘狭隘’的陈词滥调。”
  
   中国之行
   有趣的是,当史景迁已经成为英语世界最优秀的中国历史畅销书作家时,他还从未到过笔下所描述的国度。
   正当史景迁进行早期的历史研究和写作时,遥远的东方古国则发起了一场绵延十年的文化革命。它对外隔绝,敏感而亢奋,随时准备进行自卫和反击。
   直到1974年,史景迁才初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把英国、美国和中国三个国家真正的联系了起来。”关于这次中国之行,连同后来几次为了写作而进行的考察,史景迁似乎并不觉得有什么必要进行一番来龙去脉的叙述。他更关心的是自己的作品能否被它们所描述的人们阅读和接受。
   2005年,一套名为“美国史学大师史景迁中国研究系列”的图书开始长期占据各大学术类图书排行榜前列。这一年,上海远东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史景迁的绝大部分作品,包括《王氏之死》、《曹寅与康熙 》、《皇帝与秀才》、《追寻现代中国》、《中国皇帝:康熙自画像 》等8部著作。
   中国的读书人在黄仁宇之后又不无新奇地发现了另一种叙述历史的方式——宏图大略和王朝兴替退隐了,小人物的命运挣扎成为焦点。人们将他与黄仁宇比较,发现他们有着微妙的不同。在这个系列最畅销的《王氏之死》中,史景迁根据依据有关县志、官绅笔记和回忆录,讲述了300多年前,山东郯城一个妇人王氏抛弃丈夫任某和情夫出逃,途中王氏被情夫抛弃,最后被丈夫掐死的故事。
   凭借这个故事的线索,史景迁描述了清初山东社会的状况和民众生活,更重要的是,历史在这里得到一种更加富有人性的展示。
   他甚至花了几千字的笔墨,来描写王氏死前的梦境:“世上正是冬天,但这儿很温暖。荷花在冬天的绿水里绽放,花香随风而来,有人想把花摘走,但当船过来时,荷花飘走了。她看见冬天的山上布满了鲜花,房间里金光耀眼,一条白石路通向门口,红色的花瓣撒落在白石上,一支开着花的枝头从窗外伸进来……”
   这样美妙的文字出现在历史书中,以至于许倬云开玩笑说,给史景迁一本电话簿,他可以从第一页的人名开始编故事,编到最后一个人名。
   但是史景迁的意义显然并不仅仅在于讲故事。
   在他为美国的大学生写作的中国近代史教材——《追寻现代中国》一书中,这位老人写道:“我理解的一个现代国家应是整合而且兼容,既保有自己的特性,又能平等地参与探寻新市场、新技术和新理念……不论是那时,还是20世纪末,中国都不能算是一个确实的现代国家。我希望,着力于对现代中国‘追寻’的过程,将能弄清中国历史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我们洞察它的现状。”
   正是这种洞见,赋予了史景迁无可替代的价值。
  


  刚刚从电驴上下好,繁体字就算了,竟然是竖体版的。
  翻了两章,看起来真是吃力。
  不过,我还是决定有时间认真的读完它。
  
  PS:初印象是,文笔非常老道。


  “中正”在我的字典里是一个“S级”的形容词,所谓S就是超越了普通A级的“Super”级。在我对书的评价体系中,一旦一本书拥有了“中正”这个评语,那么整书的评级至少是A。
  
  对于史景迁的这本书,我就这么看。在我看过的描述从明末到清末这三百多年历史的书中,属戴逸主编的《简明清史》和史景迁的这本为最好。然而,戴逸的《简明清史》篇幅是这本书的2.5~3倍,从清朝经济、文化、政治都各个方面分别入手进行介绍,可读性不如史景迁的这本《追寻现代中国》,同时遗留有一定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不值得深究。《简明清史》至鸦片战争为止,清末与近代、现代中国的衔接远不如《追寻现代中国》流畅圆润。
  
  史景迁文史双绝,文章流畅,史实清楚,我认为可以做清史的简明教科书。相比国内的教科书,史景迁最突出的特点还是视角开阔,尤其是在本书后半部分,对于封闭的中国与世界的接触中的许多问题娓娓道来,以一个平和中肯的西方人眼光审视中国融入世界所遭遇的尴尬,很值得我辈深省。
  
  不过本书同样具有中规中矩的教科书的缺点,没有丝毫新奇之处,思想性相对较差。
  
  


  史景迁的巨作《追寻现代中国》因为温洽溢优美的翻译而显得更加像一部“无韵之离骚”。从晚清开始,一直写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为追寻现代化和民主的历程跃然于纸上。这部书恐怕是写这一百多年历史中文笔最优美和最有洞见的著作。
  
  《最后的王朝》有简体字版本,一直写到1912年,也就是中华民国元年。《革命与战争》写的是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一直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作为一位美国的汉学家,史景迁并不为国共两方中的任何一方粉饰,对双方的优劣分析可谓入木三分。《从共产主义到市场经济》则是写的从建国到世纪末的中国社会和政治经济领域的变迁。
  
  中国人民在过去的一百多年时间里,是什么促使了中国的进步乃至达成初步的现代化?史景迁虽然没有明说,但书中所写却分明指向着中国人民对于民主与独立的追求。无论是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那些游行学生反对国民党的腐败与苛政,抑或是1976年,中国人民在历经十年浩劫之后的四五运动,史景迁认为这都是历史的循环,永远不可能是最后一次。
  
  与一般历史学家不同的是,史景迁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气质,并且对他所研究的历史时代的文学和艺术的了解十分的熟捻。在他的著作里,往往会引用不同时期作家或诗人的作品。他紧扣着时政的变迁,但又关心同时代底层人民生活的变化。他对社会的洞见却又不停留于这个世代,作为历史学家,他深信历史乃是一种循环。正如中国的革命和学生运动始终围绕着天安门一样(他另外有一本巨作《天安门:中国的知识分子与革命》)。
  
  在读到书的最后一节时,尽久久不能合上。读完《追寻现代中国》是一种享受,但它对我而言,也不啻是一种遗憾。恐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读不到这么好的书了。
  
  让我们再次来欣赏史景迁含义深远的结尾:一九九七年十月,江泽民主席赴美进行官方访问,受邀莅临费城“独立厅”和“纽约证券交易所”时,江隐约暗示他支持更加开放的立场。数星期之后,就在中国建筑工人完成长江截留工作,俾以展开三峡建坝计划第二阶段工程不久,。。。。几个月后,即一九九八年三月,在中国新任总理朱镕基的演说里,长篇大论畅言中国在未来即将要面对的经济挑战,但对毛泽东却只字未提。实用主义式的发展态度加上更加开放的意识形态立场,似乎提供了一条建设性的道路以资迈入即将降临的新世纪。或许,又再一次,中国人的灵巧和洞察力能获得全面释放;同样地,昔日的遗产和教训亦能激荡出深刻的意蕴。果若如此,也未尝不是一种现代化、和谐、远景可期的机会,并提供给这个世界一种何谓中国人的新视野。
  


  从网上下的,打印出来看,每部分两册,用大夹子夹着,走到哪都能拿出来看,地铁,洗手间,咖啡厅。。。。每部大概需要三天的零碎时间。
  
  好书。治学严谨,体系完整。作为一部通史体裁,结构很好,兼顾了政治,经济等方面,史实叙述简练,评价中肯。
  
  第一部从晚明到辛亥革命。
  晚明和清中前期讲述的比较平实,没有什么出人意料的。对晚明的败亡做了一些浅显的分析。
  
  出彩的是从鸦片战争开始,海外中国史的优势发挥出来了。对鸦片战争的分析是国际视角,把事件与列强政治上的细微变化联系起来,偶然和必然因素、参与事件的人的心态、文化之间的冲突等都分析的比较透彻,帮助我们冷静平实客观地看待这些事件。
  
  根据本书的观点,列强和中国的关系是逐步演变的,对中国的野心也是逐渐变大的,这和满清的无能和进退失据有关。其实南京条约之后,某种意义上列强对清政府还是有基本的尊重的,如同意清政府的禁烟等。之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个词很不准确,跟鸦片有个鸟关系),甲午战争到庚子事变,列强逐步看透了满清的虚弱本质,对中国的胃口逐渐提高,直至欲瓜分中国。
  
  题外话,我感觉林则徐还是莽撞了,戒烟干嘛非要没收英国人的鸦片?管好你自己的海关啊,不让鸦片进来,然后和英国人谈判啊,你们别往我们这儿运鸦片了,运来也我们也不买。你要再卖,我可就不客气了。你们现在的鸦片赶紧拉走,爱卖谁卖谁,我不管。再者,不让你卖鸦片,你赚不着钱是吧,那我们商量商量,看我能不能帮你找点别的买卖干干。
  呵呵,如果是这样方式处理,能打起来吗?你一来就说,少废话,把东西都给我交出来,不给就围你们,再不给就抓人了啊。说实在的,不太理智。人家又不归你中国管,你凭什么没收人家东西?
  
  以上这些是受本书的启发所想到的。在开始的冲突阶段,中国完全没有国际关系的概念,有点乱来。
  
  
  累了,不说了,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全面地,从各个角度去看待历史,每个事件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错综复杂,各种力量纠葛的结果。
  
  这本书值得重读,尤其是1839以后。


  看过这本书,很是喜欢.历史原来有这么多值得看的地方.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如果看过,你也说说你的感受吧.
  
  大家可以到www.puerma.com/bbs这个论坛里发表.呵呵


   今天看完了史景迁的《追寻现代中国》,颇有些失望。
   这本书大概是史氏中国史系列中最差强人意的一本,远远比不上《皇帝与秀才:皇权游戏中的文人悲剧》等,也许史氏最为擅长的是透过某一个人物和事件来透视整个历史背景,比如写文字狱的《皇帝与秀才》,写太平天国的《“天国之子”和他的世俗王朝:洪秀全与太平天国》以及写小人物的《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等。野心勃勃的《追寻现代中国》这本书在构架上过于宏大,企图通过追寻来理解现代中国,然而却最终陷于西方人写中国通史的传统套路,并没有解决其标题所含的宏大话题,整本书显得很平庸,没有什么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我以为,西方人写中国史,最为出彩的地方当属晚清以来的历史阶段,这大抵是因为此时期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历史素材和资料丰富易得;而最为出彩的方法则当属以小见大,透过某具体历史事件来观察当时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然而古代史方面,由于中西方文化是完全沿着不同的两条路径演变的范例,西方学者则较逊色,即使煌煌巨著如《剑桥中国史》系列,窃以为最为精彩的也仅推晚清、民国和共和国三部而已。因此,史氏此书仅仅1600-1912年间打转,就想追寻现代中国之来源,实则大谬。须知现代中国虽在外表上似因外来因素而巨变,而社会发展之基础实则仍建构于先秦以来的传统延续之上,明清如此,民国如此,共和国亦如此。如果不能深刻理解中国千年传统之流变,而拘泥于百余年史实表象,所谓追寻,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
   不过,据说史氏此书在香港出版的正本是一套三册,大陆版只不过是第一册《最后的王朝》内的部份内容而己,真知灼见遗弃无余,因此他日有机会还是要寻得正本来读,才知道是否此次是错怪了史教授。


  断断续续的,花了十几天时间,终于将史景迁的《追寻现代中国》看完了,史景迁是英国人,美国教授,大名Jonathan D.spence,著作等身,因景仰中国古代史学家司马迁而取了个“史景迁”,显然,他是深得太史公老先生之衣钵真传的,在国产史学煌煌巨著越来越变得面目可憎不忍卒读之时,史景迁先生犹如扑面清风让你牙好胃口好吃嘛嘛香,而且最重要的是让你觉得有趣。
  
  一个英国人,美国教授,六七十岁了,他又不是党员,却不远万里,跑来研究中国,显然是有动机的,有什么动机呢? 动机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用他自己的话说叫做“察中国的真实本质”。在他劳动中,有没有一种精神呢?显然也是有的,那就是“认识这个世界,以期免受此世摧残,更有效率地去构筑这个世界,以使子孙得免于饥饿,恐惧之苦。”
  
  一个外国人,毫无中文文化背景,却深得太史公之优美文笔,传承中国优良的史学传统,这是为什么呢?显然这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香港著名专栏作家,素有「香港第一健笔」美誉的林行止先生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时说,“论据踏实,为求问题之深入剖析,从理论方向入手更好;加上內容要充实、态度要老实。”此言似乎可作史先生之正面教材,更可作国内史家之反面教材,我们的为体之“中学”倒跑人家那去了,人家的“西学”却被咱们搞了个四不像——这个世界乱昏昏——这话是民国时期我老家一个叫汪连的著名土匪说的。
  
  史景迁追寻现代中国是从1600年开始的,直至20世纪90年代,可惜的是,我们现在只能看到史先生追寻到1912年止,让我刚刚闻到如茵绿草的现代芬芳,准备舒坦的打个“绿色的喷嚏”却被硬生生的堵了回去,感冒伤风不小。史先生认为,直到二十世纪末,中国都不能算是一个确实的现代国家。也许等到我们能看到史先生的全套追寻现代中国,我们估计是“现代中国”了,却不知,那时是何时?
  


  对于历史一直抱有兴趣。璀璨的希腊历史,浩瀚的中华历史,神秘的玛雅历史……人类世代的活动在时间长河上留下的痕迹,不免会让人们努力去追寻那逝去的往日故事。我们的历史,像是一本延……绵不断的书卷,记载着人类文明曾经岁月。我们今日所处的环境,无不是历史的延续;而我们今日的作为,则是在伸展着历史的画卷。历史和今日,从来不曾有清晰的界线,所以可以以古为镜、以史明今。
  
  中国的历史,从来不是孤立于世界历史之外的故事。自华夏文明诞生以来,华夏之族即与外族或冲突或融合。中华文明历史上第一次重要的文明冲突,即华夏族的周国和东夷之殷商的战争。战争见出分晓之后,中华文明的开创者们也就得以占领中原这块当时东北亚地区最肥沃、最宜居住的大平原,并建立起一个传承两千余年不绝的文明,进而确立了东亚数千年来的文明格局,而这个事件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日。
  
  相同的,明末的中国,也处在一个世界大事件中。虽然明国的从皇帝大臣到商人农民,对遥远的欧洲和新大陆并无了解,但是南洋的贸易活动已经让东方的帝国卷入了“十六世纪对整个世界产生重大经济影响的大规模白银流动”之中。全球白银贸易网络的核心在墨西哥和秘鲁,而这两处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白银的开采需要西班牙皇室的特许。到了十六世纪七十年代,西班牙人在菲律宾马尼拉建立起基地,成千上万的中国商人在此贩售布匹和丝绸,源源不断地带回白银。而十七世纪六十年代,因为明国中断了与日本的直接贸易,在澳门建立了基地的葡萄牙人趁虚而入,在中国市场上收购丝绸,转销给日本,再从日本贩易白银,往来贸易。而中国的银价高于日本,葡萄牙人一次往来就能赚取更多的资本用于收购中国的丝绸,如此日本的白银也源源不断地输入到中国。在1800年以前两个半世纪中,中国从欧洲和日本获得了大约6万吨白银。然而,白银的高速流入,除了给中国商人迅速增殖财富外,也带来诸如通货膨胀、城市经济畸形增长等方面的问题。更为致命的是,遥远欧洲发生的在英国人、荷兰人与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之间的战事,导致了中国白银进口量的剧减,通货的紧缩导致白银囤积,银铜比价大幅度变化。农民在市场上出售粮食换得的只是铜钱,而向官府交税却要白银。而从十七世纪三十年代一贯铜钱可以换约一盎司白银,到1643年一贯铜钱只能换大约1/3盎司白银,这个变化对农民的影响是可谓是一场灾难。
  
  对于十九世纪中期西方列强的入侵,满清做出不少积极的反应。譬如书中写道:“清朝并非只是西方技术和火力的被动目标”,林则徐“在广州时就委托一些学者为他收集西方国家的信息,在广州和新加坡精选外国出版物。他还请美国传教士为他翻译国际法的一些主要章节。”而英国人在1842年就发现,清朝官员已经开始对西方新技术做出积极反应。英军在厦门发现一艘仿造英国样式的双层甲板、装备三十门大炮的战舰几乎已经可以起航,而好几艘相似的舰只也在建造中。在吴淞,又发现五艘装备有黄铜大炮的新式明轮船,在上海,英军则缴获了十六门崭新的装备有准星和燧石装置的十八磅重火炮。1862年,曾国藩即派遣三十五岁的容闳前往美国购买建造小型兵工厂的设备。1864 年,远在欧亚大陆另外一边的普鲁士发动了对丹麦的战争,普鲁士战舰扣押了三艘在大沽港的丹麦商船。恭亲王的总理衙门利用1862年翻译的惠顿之《国际公法原理》解释了中国和普鲁士之间的条约,不仅迫使普鲁士释放了丹麦商船,而且从普鲁士取得了相应的赔偿。1873年,总理衙门对外政策更加积极,组建了三个调查团向清廷报告生活在古巴和秘鲁的中国劳工的生活、工作情况。两个调查团的报告显示了中国劳工被虐待的惊人证据。因着这些报告,自1876年起,残酷虐待华工的行为被禁止,运送华工出洋的过程也得到更好的管理。类似如此的事件,在满清的历史上,绝非罕见。
  
  如书中所言,“了解中国没有终南捷径……我们可以从任何一点切入历史记载,带着萦绕心际的问题,找寻到那些看似能折射现状的事件、人物和历史氛围”。然而,追寻历史还远不是史景迁先生著立本作的全部意义,史景迁先生更为关注的是对现代中国的解读。按照史景迁先生的理解,“一个现代国家应是整合而且兼容,既保有自己的特性,又能平等地参与探寻新市场、新技术和新理念。”“我倾向于认为在1600年或更早——当然也包括此后的任一时间——就有了上述意义的现代国家。然而,不论是那时,还是二十世纪末,中国都不能算是一个确实的现代国家。”
  
  此书的原著其实是讲到1912后的中国历史的,可是这个译本居然只翻译了第一本,倒也不是译者偷懒,实在是真理部的剪刀太厉害。如果能读到港版或者原著,那实在是再好不过。


  总感觉他的着本书不若他的其他书写的好,虽怀有很高的愿望,想通过追寻,来理解现代的中国,但 我总感觉,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却陷入了历史的旋涡,问题不但没解决,反而更是严重了


可以请教一下,您又什么类似的书的推荐吗?


特别是中国近代史的,军阀国共时期的


《晚清七十年》唐德刚
《中国近代史》徐中岳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的奋斗》陶涵
这些有条件的话,买台版吧。
国内的,杨松奎的书,可以读读。
抛开意识形态,神话,宣传。历史也许就是像史景迁写的那样无趣。耳目一新的观点,多是博人眼球,昙花一现而已。


我比较喜欢邓野的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


最近你读了不少书哈


事情不多,瞎看看呗


我也好想看哦。


真的不错么?  我也想看看?


看完这书很有憾慨啊!!!


很想看看这本书啊


我的历史知识也是一片空白,很想看,需要看。


等更新


吾从周 那是歆慕古意了


的确是竖体版的,看起来比较吃力,繁体字倒还可以。
看完徐中约的那本书,再看这本比较一下。


我看的是台版的三卷。


verycd


 从网上下的,打印出来看,每部分两册,用大夹子夹着,走到哪都能拿出来看,地铁,洗手间,咖啡厅。。。。每部大概需要三天的零碎时间。
---------------------------
厉害!


lz哪下的,提供一个链接,谢谢


这书一般,不如徐中约那本《中国近代史》好。主要是对此书只注重历史的阐述,不太在意对史实的分析、反思。从深度来看,不如徐的书。


徐中越的现代史部分(1945年以后)不如近代史分析得到位。
不知史景迁的现代史部分写得如何?


哥 你打印出来花了多少钱


单位打的,不花钱


这果断用公家的打印机


我到认为这本书比徐中约的书好很多,徐的书是喜欢分析,但他的分析客观性如何呢?还不如本书阐述事实,让读者自己去决断


钱钟书当年对史景迁的评语是:“一个失败的小说家。”


读完了一本,不知是翻译的不好,还是真如钱钟书当年对史景迁的评语:“一个失败的小说家。”


知现代中国虽在外表上似因外来因素而巨变,而社会发展之基础实则仍建构于先秦以来的传统延续之上,明清如此,民国如此,共和国亦如此。如果不能深刻理解中国千年传统之流变,而拘泥于百余年史实表象,所谓追寻,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


版主批得没错,我看的是全本,慕大名找来,阅过之后感觉和上文类似,史氏写本书如写通年史,叙事繁杂,却主脉不见,关键的细节也阙误不少,对中国现代化过程的把握还不如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还得找他的其他基本书来看看,才能决定史大教授是不是罔负虚名。


英文原版的一直写到解放后


傻得、因为你看的不全。


台版一直寫到1998年


一是此版只是全书的的第一部,有头无尾。
二是译者不同,台版是溫恰溢译的,所译文字要比黄纯艳的通达晓畅。加上黄纯艳在翻译过程中,为避免触及“敏感地带”而做了不少技术处理,部分地方让人感到别扭,文气欠通。
对比一下开头部分的部分文字:
台版的第一版序
。。。
四,我把「追寻」现代中国看成正在进展的行动,我希望以此为焦点可以厘清中国当前的状况,可以从历史得到启示。中共政府当然能理有所据地声称手中握有革命的印信。但中共政府的官僚机制依旧是一个庞然大物,其领导人仍以超绝真理之名坚持其权力,约制人民在各个生活领域中的远大抱负。这亦与十七世纪晚明、清初的国家面貌并无二致。在与外界的关系方面,中国同样有权宣称她在开创自己的路。然而试图援引外国先进技术解决自身的迫切问题,但又希图避免人民受到腐化流风的濡染,这仍是十九世纪一再俯瞰眺望的探险之域。在单一政治体之内统治十亿公民无疑是史无前例。然在十八世纪时期,中国的人口压力即已告尖锐化;人口成长对土地、经济、治理民间社会所形成的压力自那时就可看得很清楚。
。。。
远东版的变成了出版说明
。。。
第四,我希望,着力于对现代中国“追寻”的过程,将能弄清中国的历史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我们洞察它的现状。十七世纪的晚明和清初,中国政府就以握有超越一切的真理之名行使权力,限制人们在所有生活领域中的追求。在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中,中国也宣称,他在走自己的道路。但是适应用外国先进技术解决自己的迫切需要的同时,它又竭力使其人民不受腐化风气的熏染,这无疑是在重演十九世纪谨慎探测的一幕。在单一的政体中统治十亿公民,这也是史无前例的。但是,就在十八世纪,中国首次出现沉重的人口压力,从那时开始,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不断增长的人口对土地、经济和民间社会管理的影响。
。。。
涉及天朝的字眼被技术处理掉。。。


因为你读的是中文阉割般啊 等你读完了英文版再评论吧


Please, read the English version


读过英文原版的评论一下啊,太大部头不晓得看不看


这本书大概是史氏中国史系列中最差强人意的一本
--------
差强人意


看来是大陆的出版审查害史景迁背黑锅了,如果找不到英文版,建议有兴趣的筒子们看看台版的。。。另外LZ说外国人擅长写清末,个人认为一部分原因是关于清朝历史的书籍大陆会少删那么一丢丢。。。。- -


要读原版。


建议读原版,体会原文行文的优美


這本書原來是有五部,從1600一直講到2000年,我現有臺版。您讀的這個版本被刪減只剩下300多頁。此書是目前講中國史較好的一本著作。


按照台湾的翻译出版,这本书应该有3册:《最后的王朝》、《革命与战争》、《从共产主义到市场经济》,这册应该对应《最后的王朝》,另一册应该是: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10668/;最后一册不知道能不能见到


目前看的这一百多页来看,史更多的是根据一些外国研究者的成果来“追寻”的。不知道是否因为这个缘故,还是翻译上的问题,导致了一些细节上出现了偏差。比如描述18世纪儒学这一节,将今文古文学派之争,简单的描述为西汉和东汉的差异。这种常识性的错误,实在是不应该出现才是。


看完了,依然“述而不作”,基本上是站在西方的角度,把事儿又重讲了一遍。
没什么大问题,不过不是很令人满意,没得到太多启发性的东西。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