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世界通史 精编(上中下册)

徐寒 编 中国书店
出版时间:

2010-6  

出版社:

中国书店  

作者:

徐寒 编  

页数:

1204  

Tag标签:

无  

前言

  温故而知新。历史总会有所投影,因为它具有绝对的真实性。当我们重温源远流长的世界历史,我们不仅会看到人类昨天的记录,而且还可以从中受到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诸多启示。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在以往历史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进步的历史。人类无时无刻不在渴望建立一个和谐、自由、仁爱的世界,全人类共同的双手与心灵曾经缔造了这个美丽如画的星球,而共同的愿望又令曾经疏远、彼此陌生的人类走上了“全球化”的道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应该超越本民族的界限,从整个世界的角度去领悟人类精神的多样性,去体会和实践“四海一家”的人类情怀。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同时也要学习世界历史;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智慧,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  《世界通史精编》图文珍藏版的出版,顺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全书分上、中、下三册,包括“世界古代史”、“世界中古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又分别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详细描述了世界历史的发展与变化。  全书所记录的,是从人类诞生到21世纪初人类进化与文明发展的全部历程,具有时间跨度长,内容涉及广,内容选择精等鲜明特点,使之成为一本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世界的过去,并为人类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的“温故而知新”的上佳历史读本。  《世界历史精编》还是一部全景式再现世界历史的大型图文版史书,编者在吸收国内外史学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打破了传统历史书籍通常使用的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由抽象的逻辑关系联系人物和事件格式的编辑思路,而是以通史之体例,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辅之大量的图片来将其物象化、具体化。那些虽经风蚀水浸却仍精美绝伦的文物藏品,那些久历岁月消融却雄风依旧的历史遗迹,那些尘封久远但光彩不减的书影旧照……这些丰富多彩的历史图像资料,让历史具备了颜色和质地,具备了可触摸感和可观赏感。这不仅淡化了历史和现实之间与生俱来的疏离和神秘,而且更方便读者从中获得丰富的信息、视觉的美感以及精神的愉悦,同时使读者可以清晰地、系统地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达到史学、文学与美学三者的完美统一。让读者以新视角、多层面地温故历史、感受历史、思考历史,这是本书最大的特色和价值所在。  《中华藏书百部》编委会

内容概要

《世界通史精编》图文珍藏版的出版,顺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全书分上、中、下三册,包括“世界古代史”、“世界中古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一史”、“世界当代史”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又分别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详细描述了世界历史的发展与变化。全书所记录的,是从人类诞生到21世纪初人类进化与文明发展的全部历程,具有时间跨度长,内容涉及广,内容选择精等鲜明特点,使之成为一本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世界的过去,并为人类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的“温故而知新”的上佳历史读本。

书籍目录

世界古代史 生命的起源 走出非洲 由能人到智人 文明的诞生 生活在中国的猿人 农人时代的开端 埃及国家的产生 古代苏美尔:最早的城市 古巴比伦的发展 亚述人的霸权 新巴比伦的复兴 希伯来人的开端 亚述帝国的发展 亚述帝国与乌拉尔图的斗争 夺取巴比伦和征服埃及 亚述帝国的灭亡 苏美尔城市国家的起源 苏美尔地区的统 从文字到文学 苏美尔的衰落 印度文明的基础 最早的印度帝国 奴隶榭的全盛 孔雀帝国的建立 哈拉巴文化的兴起 雅利安人的部落和城市国家 古代希腊概况 爱琴文明 ……世界中古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

章节摘录

  城市与村落的区别 西亚史前史上最后一个重大发展是城市的出现。这一现象可追溯到约公元前3500年到3200年这段时期。由于一些村落是在大约500年的时间里不知不觉地转变为城市的,因而根据城市何以在村落发展的末期产生来描述城市与村落的区别就比较容易了。与村落不同,城市里居住着各种各样职业的人士。早期城市里都有农民居住,因为城市周围的田地与其他田地一样需要有人耕种。此外,城市里还居住着少量工匠和商人,因为城市是在一些手工技艺变得非常专门化、贸易也正成为一种专门行当的时候成型的。但是城市里的显要人物是职业武士、行政官员和祭司,他们的存在确实决定了城市和村落的差异。  城市对村落;统治者对被统治者 概括说来,城市就是为了剥削村落而存在的。城市的第一流居民自己自然不会这样看问题。由于他们是职业武士、行政官员和祭司,因而他们会说他们的天职是通过军事手段保卫这片地区、通过出色的管理提高该地的生产力以及通过祈祷求得上帝的佑护。但是,既然这些人都不参加田问劳动,因而离开农业劳动者生产的剩余产品,他们肯定活不下去。换句话说,城市里居主要地位的居民是其社会的统治者,城市的其他居民和附属村落的村民是被统治者。  美索不达米亚城市:人口压力的产物 毫无疑问,西亚最早的城市产生于美索不达米亚或称两河流域,即位于今伊拉克的处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地区。实际上,人们可以肯定,城市兴起的终极原因是人口压力。前面我们已经谈到,定居人口的繁殖能力比漫游无定者要高得多。的确,一旦西亚居民精于定居农业,食物产量就开始出现惊人的增长,人口也是如此。按照一个保守的估计,伊朗西部丘陵地带的人口在公元前8000年至4000年之间增加了50。倍。在达到一定程度后,过量的人口为了生存必须迁移到新的地区,这在早期农业生产者中尤其如此。由于对作物轮作制或施肥技术一无所知,他们会逐渐耗尽地力。在西亚,这一时刻在公元前4000年来到了,当时伊朗和伊拉克的过剩人口开始大批移入先前无人居住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河谷地带。  美索不达米亚建立政府和实行强制的趋势 农业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肥力以及水分。西亚最早的农业聚居地位于原先生长野生谷物的丘陵地区。这些地区的土地并不是特别肥沃,但至少足以应付作物种植刚开始时的需要,而且那里确实从降雨中获得充足的水分。另一方面,美索不达米亚谷地极其肥沃,但在一年的很长时间里十分缺乏水分,以致如果不引入人工灌溉系统,就不可能进行农业生产。然而,兴建和维持灌溉系统却需要一定程度的规划以及人类社会至那时为止从无先例的繁重而协调一致的劳动。此处所谈的灌溉系统最初见于公元前4000年至3000年这一千年间。要建成这种灌溉系统,就要由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这两条大河开挖主运河和沟渠,通过这些交叉分布的河渠把河水引到干旱的土地。这种工程从来没有完结的时候,因为运河和渠道时常淤塞,必须不断加以疏浚。修建及维修河渠的活计要求组织大量人员,筹集食品供他们食用,大量制作罐盆作为他们的餐具,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因此,显然需要规划人员决定如何劳动、何时劳动、在何处劳动,需要监督人员去指导和强制劳工,同时需要总督去安排、监控监督人员。与此相应,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分化成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尚武精神加强了政府力量 人口压力迫使人们去修建灌溉系统。公元前4000到3200年之间,这种压力在美索不达米亚造成了建立政府和实行强制的趋向,而这一趋向又因尚武精神的高涨而得到加强。一些人是何以设法成长为统治者的呢?无疑,主要解释在于暴力,最精于战事者在社会中最为强大。在我们所谈论的这一千年,军事权力会导致行政权力,并经由一个持续不断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导致更强大的军事权力:金属武器固然优于石制武器,但比石制武器昂贵得多,因而只有那些通过征服和剥削他人获得财富的人才有力量得到金属武器,并借助于它们征服并剥削更多的人。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美索不达米亚本身不产金属,也无任何金属矿石,但在那里发现了大量年代在公元前3500年到3000年的金属武器;显然,美索不达米亚的武士——统治者正变得愈加占据支配地位,地位愈加牢固。  祭司成为统治精英的一员 假如说占有支配地位的武士需要训练有素的行政官员协助他们管理和监督地方灌溉工程,那么单单这两个阶层在核心地点的联手就可以创造出城市。但实际上还产生了一个专职祭司阶层,该集团与前两个集团合力创建了城市。毋庸赘言,宗教并非美索不达米亚的发明。早在数万年前,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在尼安德特人中和冰河时代的洞穴居民中必定就已存在了:尼安德特人在埋葬死者时用食物陪葬,洞穴居民的艺术显然意味着施展魔法。美索不达米亚的创新之处是专职祭司阶层——附着于举行典礼活动的中心即神庙的人——的出现,他们靠其他人的农业劳动的支持来从事诵念咒语、主持典仪活动。  对祭司等级产生之因的解释 对祭司等级何以首先在美索不达米亚兴起的原因人们作出一些推测,但看来有可能的是,到了公元前3500年左右,经济需求和社会复杂化都已达到非常高的程度,以致人们真的需要祭司。游移不定的群落在维持社会凝聚力方面没有困难,因为没有或很少有值得争斗的私有财产,因为职业责任大致等同,也因为群落规模不大——通常不超过500人——足以使群体成员通过互相亲近感到他们心连心。但是这种情形在村落里开始变化。在村落里,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仍然居主导地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随着贸易的发展,财产不平等现象越来越突出;而且,当村落人口由数百增加到数千时。村民们很难互相认识,也就是说,很难做到直呼其名。来自外部的攻击可能为村民提供了充足的社会凝聚力基础,使之免于发生剧烈争斗,但在美索不达米亚灌溉工程充满压力的开始阶段,仍需要更高程度的凝聚力。基于这一公认的推测性的看法,宗教鼓舞大群的人忠诚于一种共同的事业,鼓舞他们怀着是在为地方诸神效劳的信念努力工作。这种规模的宗教奉献要求祭司宣讲信仰并在给人深刻印象的神庙中主持精巧的典仪。  城市是文明的表征 探讨城市的起源实际上与探讨文明的起源是_样的。文明可定义为人类组织的这样一个阶段,其时行政机构、社会机构和经济机构已发展到足以处理(不论如何不完善)一个复杂社会中与秩序、安全和效能有关的问题。  公元前32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已变成文明社会”。也就是说,该地区至少已有五座城市,它们的居民中都包括武士——统治者、行政官员和祭司,它们都拥有一些雄伟的神庙,此外也都以拥有精致的私人住宅、公共作坊、公共储藏设施和大型集市而夸耀。初步的档案保存方法正在为人们所掌握,文字也正在形成过程中。随着文字的出现,西方文明史开始了;随着文字的出现,我们可以开始叙述一个以诠释文字证据和考古发掘到的器物为基础的历史。P9-12  ……


编辑推荐

  《中华藏书百部:世界通史精编(全新校勘图文珍藏版)(套装上中下册)》分上、中、下三册,包括“世界古代史”、“世界中古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又分别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详细描述了世界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世界历史精编》还是一部全景式再现世界历史的大型图文版史书,编者徐寒等人在吸收国内外史学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打破了传统历史书籍通常使用的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由抽象的逻辑关系联系人物和事件格式的编辑思路,而是以通史之体例,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辅之大量的图片来将其物象化、具体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世界通史 精编(上中下册) PDF格式下载



包装很好,书的质量也好,内容还没看完,以后评价


不是编年体,有点乱


完全不值得买,就是中小学历史书大集成,生硬正统,共产主义思想贯彻全书,毫无特色

打3分是因为装潢还好,虽然有几页坏了


还不错,就是字太多,图太少,看起来很枯燥。


这个书和图片上不一样,感觉盗版,没有防伪编码,还摆着当打折书卖,坑爹,大家说我咋么办


自己喜欢,印的不错,


很好,我觉得很好,就是字太紧凑了


很实在的一套书,算是赚到了。。。呵呵呵呵呵呵呵


到手后就退货了,装订简陋粗糙,内容过于简略,仅可供约略了解世界史。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