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东周列国志

冯梦龙 岳麓书社
出版时间:

2002-8  

出版社:

岳麓书社  

作者:

冯梦龙  

页数:

828  

字数:

857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东周列国志》叙写了春秋战国时代五百多年间的历史,全书一百另八回,刊印于明末,是当时出现的一系列历史演义小说中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一部,深受人们的喜爱。 最早讲述列国故事的当推宋、元话本,如《七国春秋平话》、《秦并六国平话》等。到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有福建建阳县人余邵鱼,继承话本成果,删去其中严重与史实不合的情节,也掺杂一些如“苏妲己驿堂被诛”、“穆王西游昆仑山”等民间传说,从妲己驿堂被诛,至秦统一天下,较全面地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编写了《列国志传》(一名《春秋列国志传》,共八卷,二二六节,二十七八万字,刊于明嘉靖、隆庆间。今传世有八卷本和十二卷本二种)。以后,著名的通俗文学家冯梦龙(字犹龙,即墨憨氏。1574~1646)在此书基础上进行改写,扩充到一。八回,近七十万字。在增补中,冯氏发现“旧志事多疏漏”,“兼以率意杜撰”,便把《左传》、《国语》、《史记》诸史传作为、依据,对“凡国家之兴废存亡,行事之是非成毁,人品之好丑贞淫,一一胪列”,而删去了‘旧作中没有依据、凭空设想的情节。经过重新增删、更改、编次的《新列国志》,则比《列国志传》更符合史实。如“秦哀公临潼斗宝”故事,冯梦龙予以删节,是因为秦哀公之世,“秦方式微”,“南附于楚”,不可能号召十七国君主同赴临潼斗宝,如果保留下来,会前后失去照应,互相抵牾,不合情理。但冯氏在剔除了“杜撰而不顾是非”的幻想虚构成分后,进行了某些创造,如高渐离以筑击秦王乃秦王中年事,为使故事连贯便提前了。这样处理,做到“事真而列国理不赝”,使作品更符合历史真实。清乾隆时代,又有秣陵蔡元放(名奡,别号七都梦夫、野云主人)把《新列国志》略加修订润色,并加了不少评语和夹批、夹注,改名为《东周列国志》,于乾隆年间刊行,成为后来最通行的本子。 公元前七七。年,犬戎又起不义之师,大举入侵周疆,岐、丰之地,半被戎兵占领,渐渐逼近镐京,势甚猖獗。周平王不采取积极的御敌之策,也不听谋臣的劝阻,断然决定东迁洛邑,西周遂.亡,周室从此失去控制诸侯的力量,王朝日趋衰落。《东周列国志》第一回、第二回,可以说是故事的引子,自第三回起,直至第八十三回,充分叙述了春秋三百年间,各国诸侯连年战争,五霸先后兴起。但是诸侯兼并的结果,导致一些大夫乘时而起,逐渐夺取诸侯手中的权力,形成了强有力的家属势力,于是大夫问的鲸吞替代了诸侯兼并,从三家分晋标志着战国的开始,广泛描写了二百年左右的这一历史时期的故事。《东周列国志》就是在广阔的范围内,描写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兴亡盛衰,形象而生动地再现这一纷乱的历史。 但是“各相吞并裂封疆”的混乱而分裂的局面,如何“定于一”的呢?作者强调指出,不论是创立霸业或一统天下,关键是国君能否选拔贤士,排斥奸佞,改革政治,即所谓“总观千古兴亡局,尽在朝中用佞贤”。齐桓公能开创春秋霸业,就由于不记一箭之仇,拜管仲为相国。管仲省刑罚,薄税敛,发展盐铁,注重农商,他的“修理国政,立纲陈纪”的一整套富国强兵、爱民图霸的革新措施,使齐桓公才能奉天子以令诸侯,终成霸主。然而桓公当了霸主之后,雄心渐失,追求安乐,亲近奸佞,日离贤良,最后连命都葬送在易牙、竖刁一班小人手中,齐国的霸业遂寿终正寝。西秦地处西北,关河险固,攻守自如,少与中原相通。到了秦穆公即位,任用百里奚、蹇叔为左、右相,由余当谋臣,施行“立法教民,兴利除害”的改革政策,使秦国大治,称霸西戎,威震中原。而秦孝公也因为用人得当,由商鞅“变立新法,使秦国富强,天下莫比”,为秦始皇统一中国打下基础。其他如楚成王任用子文为令尹,改革楚政,与开创春秋霸业的齐国抗衡;魏文侯任用西门豹为邺令,破除了“河伯娶妇”的旧俗;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使楚国“雄视天下”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寄托了作者的政治愿望。 作者在称颂明主贤臣的同时,也无情地揭露和鞭挞那些荒淫无耻、残酷暴虐的统治者,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卫宣公筑台纳媳、卫懿公好鹤亡国、齐襄公兄妹淫乱、陈灵公徊服戏朝、楚灵王喜欢细腰、楚平王娶媳逐世子、晋灵公支解膳夫等。对臣子杀死这类暴君、昏君的举动,作者表示肯定和同情。如齐襄公之死,说是“恶贯已满”,罪有应得;齐懿公被弑,说是“国人方幸其死”;晋灵公死于非命,说是“百姓怨苦日久,反以晋侯之死为快,绝无一人归罪于赵穿”。作者还成功地塑造了“行仁义失众而亡”的宋襄公。宋襄公“德力俱无”,却一心求伯,硬要充当诸侯的盟主,听信了公子荡“借楚力以聚诸侯,复借诸侯以压楚”的权宜之计,结果堕入楚人的圈套,被执受辱,“似木雕泥塑一般,只多着二行珠泪”。这种愚蠢无能而又妄自尊大的丑态实在可笑。 在国与国的吞并,人与人的残杀时代,作者不惜笔墨,赞誉了那些舍生忘死、含垢忍辱、刚正不屈的忠臣义士。其中、赵氏孤儿这个故事,着墨较多,用笔也细。春秋未期,晋景公听信奸臣屠岸贾之言,将赵氏满门抄斩。赵朔即将分娩的妻子庄姬是景公的姑母,入宫避祸,才死里逃生。未几庄姬分娩,生了个男孩,谎报女婴,并说出世不久死去。屠岸贾不信,入宫搜索,欲斩草除根,结果一无所获。程婴和赵氏另一门客公孙杵臼决计救孤,由杵臼把程婴的儿子抱往首阳山中,诈称赵孤,而程婴则到屠岸贾处告发。屠岸贾信以为真,亲率家丁赶往围捕杀死杵臼和假孤儿。与之同时,忠臣韩厥命人扮做草泽医生,入宫治病,盗出孤儿,将婴儿交付程婴。程婴指为己子,带同乳妇潜入孟山藏匿抚养。十五年后,晋悼公即位,拜韩厥为中军元帅。韩厥乃私奏悼公,说明赵氏蒙冤真相。悼公传旨,接回孤儿,诛灭屠岸贾全族。程婴见赵氏已复官报仇,不忍公孙杵臼独死,遂自刎而亡。赵武请命于晋侯,把程婴与公孙杵臼同葬于云中山,谓之“二义冢”。这个故事说明了忠良必将压倒奸佞、正义必然战胜邪恶的这一深刻的道理。 养士风气,始于春秋,盛于战国。战国时代四公子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养士各在三千人以上。这些官僚贵族养士有着自己邀权固宠的目的,而在这些“士”中确有品德高尚、有真才实学的俊杰侠客。小说在冯欢弹铗、窃符救赵、合纵连横、鲁仲连义不帝秦等故事中,极力描写这些“士”善于利用各国之间的矛盾,发挥自己的善辩机变的才能,纵横捭阖,任侠尚武,赴汤蹈火,所作的事功在一时,名扬千古。 对于春秋战国时期几次著名战役的叙写,小说按照史实,旁采野史,十分成功地写出了战争的某些规律和特点。宋楚“泓水之战”,嘲讽了宋襄公在同强大的楚国作战中所持的那种夜郎自大的丑态,也批判了他这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鲁齐“长勺之战”,说明了战前必须激励士气,熟悉地形,掌握敌情,等到敌军疲惫、我军气盛之时,开始出击,必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齐魏“马陵之战”,揭示了魏将庞涓兵败身亡马陵道,除了他的军事才能不如孙膑,另一个原因是他主观臆断和刚愎自用。而这些战争又都写得条理清晰,丰富多彩。 《东周列国志》在艺术上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尽管全书人物众多,头绪纷繁,但作者文心巧运,从史实中进行剪裁,突出重点,避免了一些演史小说枯乏无味的缺点。例如晋公子重耳出亡、吴越春秋、商鞅变法、孙庞斗智、合纵连横、冯欢弹铗、窃符救赵、荆轲刺秦王等较长的故事,都写得详情细腻,曲折生动。还有许多短小的故事,如千金买笑、掘地见母、假途灭虢、退避三舍、董孤直笔、绝缨大会、二桃杀三士、孙武演阵、卧薪尝胆、火牛破燕、纸上谈兵、毛遂自荐、甘罗早成等,也写得有声有色,脍炙人口。 在塑造人物方面,作者根据春秋战国时期五六百年纷纭复杂的历史事件的特点,从各个方面去刻画人物形象,包括霸主暴君、昏王佞臣、贤相良将、爱妃宠姬,直至义士勇夫、名儒说客、商贾优伶、烈女淫妇,大都写得有血有肉,形象鲜明。作者还主张“人不必有其事,事不必丽其人”,对描绘的人物进行高度艺术概括。如宋襄公的迂顽,晋灵公的暴戾,骊姬的阴险,晏平仲的机智,蔺相如的明理,南宫长万的勇猛,魏牮的神勇,伍子胥的刚烈,孙膑的才略,庞涓的狂妄,程婴的仗义,冯欢的远谋,宰嚭的贪婪,吕不韦的卑劣等,都写得栩栩如生,入木三分。 作者还能够注意细节描写,如百里认妻、弥明搏獒、秦堇父牵布三登逼,阳城、二桃杀三士、鱼藏剑、西门豹乔送河伯妇、商鞅徙木立信、冯欢弹铗、范雎庭辱魏使、荆轲献地图等,都写得较为生动。第十八回曹沫劫齐侯一段,第一百二回朱亥出使一段,描绘得尤为精彩,引人入胜。 从艺术结构来看,全书故事时间漫长,人物众多,事件复杂,头绪纷繁,但作者做到紊而不乱,前后贯穿,上下衔接,宾主照应,布局严整。作者在敷衍这个历史时期所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故事时,能统筹全书,分清主次,运用实写或虚写、详述或略言、插叙或倒叙的手法,巧妙地使每个故事既有相对的独立性,故事与故事之间又环环勾连,蝉联而下,首尾浑成一体,从而构成了一个基本完美的艺术整体。这是本书在艺术方面的最成功之处,也是同时期其他历史小说所不能比拟的。 但《东周列国志》也并非完美无缺,不论是作品的思想性或艺术成就,都存在着某些缺陷。作者在叙写故事时,夹杂着不少神鬼迷信、因果报应、封建说教和忠义等糟粕。这表现出作者的思想的局限性。尤其是对商鞅变法,作者虽然肯定了这一新法为秦国奠定了富国强兵的基础,但又说商鞅“法令虽行,刑戮太惨”,“民间父子兄弟久含怨心”;而当他遭受“五牛分尸”惨祸时,竞说什么“百姓争啖其肉”,“岂非过刻之报乎”,更表现了作品思想上的弊病。 《东周列国志》这部在民间广为流传、颇有影响的历史小说,解放后惟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出版,可惜的是删去了所有的评语、夹评、夹注,以及序言、凡例、舆图、读法。如果我们能仔细研究一下蔡氏的种种评论,不难发现其中那些可贵的东西。如他把历史小说存在的价值,看作是有助于阅读正史。这看法虽有不够妥的一面,但也包含着正确的因素。还有对评点问题的议论,直至对每一事件或不同人物的评批中,积极、可取的东西也不少。至于那些注释部分,更有效了。出于这些原因,我们在整理这部享有盛誉的古典名著时,恢复《东用列国志》的原貌,便于人们阅读和研究。 自清乾隆以来,《东周列国志》流行甚广,刊本极多,有桐石山房藏板本、扫叶山房石印本、星聚堂本、义合斋本、森宝斋殊墨本等。尽管版本众多,却只有一个版刻的系统。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桐石山房藏板是最早的刻本。其第一册封面书题,左上端横刻“书业德”三字,下面单行直刻“东周列国全志”;扉页上端横刻“绣像新镌”,正面双行直刻“东周列国志全传”;又刻双行“桐石山房藏板”小字,右首直刻“秣陵蔡元放批评”;首页为“序”,末署“时乾隆十七年春月七都梦夫蔡元放氏题”;接着便是目录、读法、地图考、绣像。正文每册一卷,共二十三卷;半叶十二行,行二十六字。共有绣像二十四幅。 这次整理以桐石山房藏板为底本,参校他本(包括《新列国志》),对书中明显的舛误,径自改正,不出校记;其余尽可能保持原貌,不敢擅改。 竺少华 谷鸣 一九八九年七月于上海

内容概要

本书叙写了春秋战国时代五百多年间的历史,全书一百零八回,刊印于明末,是我国明朝中期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深受人们的喜爱。本书以桐石山房藏书为底本,并参校其他编写而成,经岳麓书社的专家认真整理,错误率极低,适合广大读者阅读、收藏。 书之名,亡虑数十百种,而究其实,不过经与史二者而已。经所以载道,史所以纪事者也。《六经》开其源,后人踵增焉。训诫论议考辨之属,皆经之属也。鉴记纪传叙志之属,皆史之属也。顾《六经》者,圣人之书也。言体必有用,言用必有体。《易》与《礼》、《乐》,经中之经也,而事亦纪焉。《诗》、《书》、《春秋》,经中之史也,而道亦彰焉。后人才识浅短,遂不得不岐而贰之,贰之斯不能不有所戾。故高谈名理者,常绌于博识之士,而自矜该洽者,其是非或谬于圣人。顾理无二致,故言道之书,虽世不乏著,究其精者,亦不过恢张馀蕴,仅可作佐翼注疏,其卑者糟粕唾馀而已。若稍肆焉,则穿凿傅会,破碎支离之弊出矣。至于事,则不然,日异月新,千态万状,非圣人已然之书所能尽也。故经不能以有所益,而史则日以多。夫史固盛衰成败、废兴存亡之迹也。已然者事,而所以然者理也。理不可见,依事而彰,而事莫备于史。天道之感召,人事之报施,智愚、忠佞、贤奸之辨,皆于是乎取之,则史者可以翼经以为用,亦可谓兼经以立体者也。 自制举艺出,而经学遂湮。然帖括家以场屋功令故,犹知诵其章句。至于吏学,其书既浩瀚,文复简奥,又无与于进取之途,故专门名家者,代不数人。学土大夫则多废焉置之,偶一展卷,率为睡魔所引耳。至于后进初学之士,若强以读史,则不免头岑岑,目森森,直苦海视之矣。《春秋》三《传》,《左氏》最为明备,专经者,犹或不能举其词,况其他乎!顾人多不能读史,而无人不能读稗官。稗官固亦史之支流,特更演绎其词耳。善读稗官者,亦可进于读史,故古人不废。 《东周列国》一书,稗官之近正者也。周自平辙东移,下迄吕政,上下五百有馀年之间,列国数十,变故万端,事绪纷纠,人物庞沓,最为棘目聱牙,其难读更倍于他史。而一变为稗官,则童稚无不可得读,夫至童稚皆得读史,岂非大乐极快之事耶?然世之读稗官者颇众,而卒不获读史之益者何哉?盖稗官不过记事而已,其于智愚、忠佞、贤奸之行事,与国家之废兴存亡、盛衰成败,虽皆胪列其迹,而与天道之感召,人事之报施,智愚、忠佞、贤奸计言行事之得失,及其所以盛衰成败、废兴存亡之故,固皆未能有所发明,则读者于事之初终原委,方且懵焉昧之,又安望其有益于学问之数哉?夫既无与于学问之数,则读犹不读,是为无益之书,安用灾梨祸枣为!坊友周君,深虑于此,嘱予者屡矣。寅卯之岁,予家居多暇,稍为评陷,条其得失而抉其隐微。虽未必尽合于当日之指,而依理论断,是非既颇不谬于圣人,而亦不致遗嗤于博识之士。聊以豁读者之心目,于史学或亦不无小裨焉。故既为评之,而复叙之如此。

作者简介

冯梦龙(1574-1646年),字犹龙,一字耳犹,号姑苏民奴、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墨憨子、茂苑野史民、龙子犹等。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他的代表作,除"三言"外,还编有时调集《挂枝儿》、《山歌》,散曲集《太霞新奏》,改写小说《平妖传》、《新列国志》,传奇剧本《双雄记》等。蔡元放 评

书籍目录

序读法封建地图考第 一 回 周宣王闻谣轻杀 杜大夫化厉鸣冤第 二 回 褒人赎罪献美女 幽王烽火戏诸侯第 三 回 犬戎主大闹镐京 周平王东迁洛邑第 四 回 秦文公郊天应梦 郑庄公掘地见母第 五 回 宠虢公周郑交质 助卫逆鲁宋兴兵第 六 回 卫石蜡大义灭亲 郑庄公假命伐宋第 七 回 公孙阏争车射考叔 公子晕献谄贼隐公第 八 回 立新君华督行赂 败戎兵郑忽辞婚第 九 回 齐侯送文姜婚鲁 祝聃射周王中肩第 十 回 楚熊通僭号称王 郑祭足被胁立庶第十一回 宋庄公贪赂构兵 郑祭足杀婿逐主第十二回 卫宣公筑台纳媳 高渠弥乘间易君第十三回 鲁桓公夫妇如齐 郑子壹君臣为戮第十四回 卫侯朔抗王入国 齐襄公出猎遇鬼第十五回 雍大夫计杀无知 鲁庄公乾时大战第十六回 释槛囚鲍叔荐仲 战长勺曹刿败齐第十七回 宋国纳赂诛长万 楚王杯酒虏息妫第十八回 曹沫手剑劫齐侯 桓公举火爵宁戚第十九回 擒傅瑕厉公复国 杀子颓惠王反正第二十回 晋献公违卜立骊姬 楚成王子乱相子文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儿 齐桓公兵定孤竹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两定鲁君 齐皇子独对委蛇第二十三回 卫懿公好鹤亡国 齐桓公兴兵伐楚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礼款楚大夫 会葵丘义戴周天子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灭虢 穷百里饲牛拜相第二十六回 歌扊廖百里认妻 获陈宝穆公证梦第二十七回 骊姬巧计杀申生 献公临终嘱荀息第二十八回 里克两弑孤主 穆公一平晋乱第二十九回 晋惠公大诛群臣 管夷吾病榻论相第三十回 秦晋大战龙门山 穆姬登台要大赦第三十一回 晋惠公怒杀庆郑 介子推割股啖君第三十二回 晏蛾儿逾墙殉节 群公子大闹朝堂第三十三回 宋公伐齐纳子昭 楚人伏兵劫盟主第三十四回 宋襄公假仁失众 齐姜氏乘醉遣夫第三十五回 晋重耳周游列国 秦怀嬴重婚公子第三十六回 晋吕卻夜焚公宫 秦穆公再平晋乱第三十七回 介子推守志焚绵上 太叔带恄宏入宫中第三十八回 周襄王避乱居郑 晋文公守信降原第三十九回 柳下惠授词却敌 晋文公伐卫破曹第四十回 先轸诡谋激子玉 晋楚城濮大交兵……

章节摘录

书摘 “天定胜人”一语,人人可说,独有君、相不可说。盖君、相原有挽回造化之权者也。 尹吉甫说“人定亦能胜天”,自是至理名言。但天道既示变于上,则人事自当有一番加倍修饰,极力作为,方才挽回得来。如只是平平常常混去,便自然不能胜天了。尹吉甫于幽王即位之后,并不闻一嘉谋忠告,亦未能选举几个正人,使之居于三公六卿之位,何以指望胜天?可惜此数语,亦只是口头体面,说得好听耳。 幽王谅阴之时,便已狎昵群小。此群小从何而来?若非旧王所遗,即系新王所进。吉甫、召虎,受托孤之重,既不能进贤退不肖,以消患于未萌;又不能直言极谏,以感悟人主,不足为贤辅相也。 伯阳父的是妙人,看他卜卦、圆梦、观星诸事,就术数而论,已是的当无疑了。至说山崩川竭一段说话,溯源穷流,援今证古,说理则极精,说数则至确。当日太史不负其职如此,真令人爱煞。幽王虽然暗昧暴戾,然不以石父之言,而加罪伯阳父、叔带;不以擅打褒姒之故,而责王后、太子,还算有分晓,有涵养,可与为善之人。若有贤人辅相,未必不可转凶为吉。可惜被一班奸佞终日在侧逢恶助虐,便把来陷溺了,更无转头日子,可叹! 叔带进谏,真是纯臣之言。虽幽王蔽于奸臣,其言不用,而其忠爱之志,已是较然。其后子孙昌大于晋,亦由祖宗忠厚之遗也。礼义名分,是圣人立教之本。所以维持国家,不致横乱无纪者,全在于此。幽王宠幸褒姒可也,乃不使之往朝皇后,又不起身迎接,无毒乙无义,干名犯分极矣。根本既乖,国欲久安长治得乎?上表谢罪,自是正理。说到感动召还,已落第二义矣。却又说佯认其罪,,又说别作计较,此何理也?自取其祸,夫复谁尤! 进言各有其地。如幽王贬后废子,灭理伤伦,天下人皆可进言。独申侯则有所不可,何也?居嫌疑之地故也。言而见听,近于要君,言而不听,适以取祸。“见几而作,明哲保身”之二语,申侯或未之闻耶? 话说宣王自东郊游猎遇了杜伯、左儒,阴魂索命,得疾回宫,合跟便见杜伯、左儒,自知不起,不肯服药。三日之后,病势愈甚。其时周公久已告老,仲山甫已卒,乃召老臣尹吉甫、召虎托孤。二臣直至榻前,稽首问安。宣王命内侍扶起,靠于绣褥之上,谓二臣曰:“朕赖诸卿之力,在位四十六年,南征北伐,四海安宁。不料一病不起!太子宫涅年虽已长,性颇暗昧。卿等竭力辅佐,勿替世业!”二臣稽首受命。 方出宫门,遇太史伯阳父。召虎私谓伯阳父曰:“前童谣之语,吾曾说过恐有弓矢之变。今王亲见厉鬼,操朱弓赤矢射之,以致病笃。其兆已应,工必不起。”伯阳父曰:“吾夜观乾象,妖星隐伏于紫微之垣,国家更有他变,王身未足以当之。”尹吉甫曰:“‘天定胜人,人定亦胜天。’诸君但言天道而废人事,置三公六卿于何地乎?”(若似这等三公六卿,便小觑他些儿,也不为过。)言罢各散。不隔一时,各官复集宫门候问,闻御体沉重,不敢回家了。是夜王崩。姜后懿旨,召顾命老臣尹吉甫、召虎,率领百官,扶太子宫涅行举哀礼,即位于柩前。是为幽王。诏以明年为元年。立申十白之女为王后,子宜臼为太子。进后父申伯为申侯。史臣有诗赞宣王中兴之美云:“于赫宣王,令德茂世。威震穷荒,变消鼎治。外仲内姜,克襄隆治。 于父之蛊,中兴立帜。” 却说姜后因悲恸太过,未几亦薨。幽王为人暴戾寡恩,动静无常。方谅阴之时,(天子居丧,名曰谅阴。阴,音庵。)狎昵群小,饮酒食肉,全无哀戚之心。自姜后去世,益无忌惮,耽于声色,不理朝政。申侯屡谏不听,退归申国去了。(申国,今信阳州。)也是西周气数将尽,尹吉甫、召虎一班老臣,相继而亡。幽王另用虢公、祭公与尹吉甫之子尹球,并列三公。三人皆谗谄面谀之人,贪位慕禄之辈,惟王所欲,逢迎不暇。(贪位慕禄,自然顺欲逢迎;顺欲逢迎,自然谗谄面谀。圣人谓贪夫不可与其国,亦只为其必至顺欲逢迎,谗谄而谀耳。)其时只有司徒郑伯友,(郑,姬姓国。友,厉王少子,宣王所封。今陕西华州城北有古郑城,即其地。幽王时,友人为司徒。)是个正人,幽王不加信用。 一日,幽王视朝,岐山(今凤翔府岐山县。)守臣申奏:“泾、河、洛三川,同日地震。”幽王笑曰:“山崩地震,此乃常事,何必告朕。”(我常谓天公最是多情,却亦最是多事。立口世人家国将亡,本是与他无与,他偏要弄出山崩川竭、物怪人妖许多光景变见出来,且不止一遭两遭而已。此等事,不特人臣多事,不须来告;即天公,我亦怪其何必来告也。)遂退朝还宫。太史伯阳父执大夫赵叔带手,叹曰:“三川发源于岐山,胡可震也!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三川皆震,川源将塞。川既塞竭,其山必崩。夫岐山乃太王(太王,即古公,文王之祖。)发迹之地,此山一崩,西周能无恙乎?”赵叔带曰:“若国家有变,当在何时?”伯阳父屈指曰:“不出十年之内。”叔带曰:“何以知之?”伯阳父曰:“善盈而后福,恶盈而后祸。十者,数之盈也。”叔带曰:“天子不恤国政,任用佞臣,我职居言务,必尽臣节以谏之。”伯阳父曰:“但恐言而无益。”(无论君之听与不听而必言,谏臣之职也。料其不听而不言,知几之士也。然他人知几贝,j可,若谏臣而以知几自居,则为奸佞之所藉口矣,断使不得!)二人私语多时,早有人报知虢公石父。石父恐叔带进谏,说破他奸佞,直入深宫,都将伯阳父与赵叔带私相议论之语,述与幽王,说他谤毁朝廷,妖言惑众。幽王曰:“愚人妄说国政,如野田泄气,何足听哉!” 却说赵叔带怀着一股忠义之心,屡欲进谏,未得其便。过了数日,岐山守臣又有表章申奏说:“三川俱竭,岐山复崩,压坏民居无数。”幽王全不畏惧,方命左右访求美色,以充后宫。赵叔带乃上表谏曰:“山崩川竭,其象为脂血俱枯,高危下坠,乃国家不祥之兆。况岐山王业所基,一旦崩颓,事非小故。及今勤政恤民,求贤辅政,尚可望消弭天变。奈何不访贤才,而访美女乎?”(议论正大,其女口气数何。)虢石父奏曰:“国朝定都丰镐,千秋万岁。那岐山如已弃之屣,有何关系?叔带久有慢君之心,借端谤讪,望吾王详察。”幽王曰:“石父之言是也。”(吾见历古人君之信佞臣,原只见其说得是耳,不知是不几时而家国已随之而尽,更有至愚之君,至死而不悟不悔,真是可悲叮恨。)遂将叔带免官,逐归田野。叔带叹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吾不忍坐见西周有《麦秀》之歌。”(昔箕子去纣,纣亡后,微子行经故商地,见禾黍,乃作《麦秀》之歌。)于是携家竟往晋国,是为晋大夫赵氏之祖,赵衰、赵盾,即其后裔也。后来赵氏与韩氏三分晋国,列为诸侯。此是后话。后人有诗叹曰:“忠臣避乱先归北,世运凌夷渐欲东。自古老臣当爱惜,仁贤一去国虚空。” 却说大夫褒垧(垧,大夫名,食采于褒。)自褒城来,闻赵叔带被逐,急忙入朝进谏:“吾王不畏天变,黜逐贤臣,恐国家空虚,社稷不保。”幽王大怒,命囚珦于狱中。自此谏诤路绝,贤豪解体。 话分两头。却说卖桑木弓、箕草袋的男子,怀抱妖女,逃奔褒地,欲行抚养,因乏乳食,恰好有个姒大的妻子,生女不育,就送些布匹之类,转乞此女过门。抚养成人,取名褒姒。论年齿,虽则一十四岁,身材长成,到像十六七岁及笄的模样。更兼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倾国倾城之貌。一来姒大住居乡僻,二来褒姒年纪幼小,所以虽有绝色,无人聘定。 却说褒垧之子洪德,偶因收敛,来到乡间。凑巧褒姒门外汲水,虽然村妆野束,不掩国色天姿。洪德大惊:“如此穷乡,乃有此等丽色广因想着:“父亲囚于镐京狱中三年,尚未释放。若得此女贡献天子,可以赎父罪矣。”遂于邻舍访问姓名的实,归家告母曰:“吾父以直谏忤主,非犯不赦之辟。今天子荒淫无道,购四方美色,以充后宫。有姒大之女,非常绝色。若多将金帛买来献上,求宽父狱,此散宜生救文王出狱之计也。”其母曰:“此计如果可行,何惜财帛!汝当速往。”洪德遂亲至姒家,与姒大讲就布帛三百匹,买得褒姒回家。香汤沐浴,食以膏粱之味,饰以文绣之衣,教以礼数,携至镐京。先用金银打通虢公关节,求其转奏,言:“臣垧自知罪当万死。垧子洪德痛父死者不可复生,特访求美人名曰褒姒,进上以赎父罪。万望吾王赦宥。”幽王闻奏,即宣褒姒上殿,拜舞已毕。幽王抬头观看,姿容态度,目所未睹,流盼之际,光艳照人。龙颜大喜。四方虽贡献有人,不及褒姒万分之一。遂不通申后得知,留褒姒于别宫。降旨赦褒垧出狱,复其官爵。是夜,幽王与褒姒同寝,鱼水之乐,所不必言。自此坐则叠股,立则并肩,饮则交杯,食则共器。一连十日不朝。群臣伺候朝门者,皆不得望见颜色,莫不叹息而去。此乃幽王四年之事。有诗为证:“折得名花字国香,布荆一旦荐匡床。风流天子浑闲事,不道龙斄已伏殃。” 宋襄让国之举,似是贤人;及为君后,所行之事,无一可取。可见论人者,未可以一事之偶贤,而概论其馀也。 宋襄满口仁义忠信,却执腾君,杀鄫子,围曹伐郑,已是言行不符了。到用兵时,却把“仁义”二字认真起来,真是迂阔可笑之极。图霸争盟,原非歹事。但不度德量力,胡行乱做,便自然要弄出祸来。宋襄志大才疏,识短性躁,即布置小事,未必妥当,况军国重务耶?其败宜矣! 目夷真有相才,公孙固真有将才。使宋襄专任二人以政,徐图定霸,或可希冀万一。乃听子荡之谬言,逞狂躁之胸臆,以致事事贻殃。不能自悔,反强作解说,以文饰之,宋襄杀才而已。 目夷才识俱优,若使为君,必有可观。不知何以当日错看了宋襄也,岂以其能让国,遂谓其真贤耶?若看后来举动,则当日让国之事,亦不过好名之豪举耳。岂亦预料目夷之必不肯受,故为此一让,以博名高耶?不然,这般一个躁妄之人,何以忽有此恬退之事乎? 宋襄陵虐小国,杀诸侯以祭妖神,桀、纣之所不出也。而乃以不击半济,不鼓不成列,不重伤,不擒二毛为仁义,便无异盗贼杀人而取其货,而以埋尸掩骨为仁,分财必均,长少有序为义也,可发一笑。 霸与王异,为其以力而不以仁也。而霸与暴异,为其仍以仁义为名也。故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仁便是仁,何以谓之假仁?假仁便是假仁,何以为之以力?盖其仁非出本心,不过借以为名以服人耳,故曰假仁。假仁,人如何肯服?所恃者有力,故曰以力。但只是以力,则力与我敌者不服我矣。即力不如我者,又依附他人之有力者,则亦不必定是服我。惟我以力之所能为,却一般也行些仁义之事,使人既畏我之力,又贪我之仁。即我之用力处,亦借仁义之名,使人但称我为仁,而不称我为力,又借仁名以合众力,而服但知以力而不能假仁之人,则天下诸侯不我之服而谁服乎?诸侯皆服,而于是乎成霸矣。楚子虽强,是只知以力而不知假仁者也。宋襄知假仁而力不逮,楚成有力而不知假仁,故皆不能成霸也。至于以舅纳甥,则是禽兽之行,本传已明言之,又不止于不能霸而已矣。 晋文人品学问,看来也只平常,安于逸乐,非有远大之谋者也。其得国与成霸,大率皆诸臣之力。而诸贤才之所以尽心相辅者,则以其素能重贤礼士也。齐桓以平常人物,赖管、宁诸贤而成霸;晋文以平常人物,又赖狐、赵诸贤而成霸。可见贤才之有益于人不小,可以化无用为有用也,为国者可忽手哉! 话说楚成王假饰乘车赴会,跟随人众俱是壮丁,内穿暗甲,身带暗器,都是成得臣、斗勃选练来的,好不勇猛!又遣劳吕臣、斗般(子文之子。)二将,统领大军,随后而进,准备大大厮杀。宋襄公全然不知,堕其圈套。正是没心人遇有心人,要脱身时难脱身了。楚王拿住了襄公,众甲士将公馆中所备献享犒劳之仪,及仓中积粟,掳掠一空。随行车乘,皆为楚有。(只算贴他,却不值一声多谢。)陈、蔡、郑、许、曹五位诸侯,人人悚惧,谁敢上前说个方便。楚成王邀众诸侯至于馆寓,面数宋襄公六罪,曰:“汝伐齐之丧,擅行废置,一罪也;滕子赴会稍迟,辄加絷辱,二罪也;用人代牲,以祭淫鬼,三罪也;曹缺地主之仪,其事甚小,汝乃恃强围之,四罪也;以亡国之馀,(殷为亡国。)不能度德量力,天象示戒,犹思图伯,五罪也;求诸侯于寡人,而妄自尊大,全无逊让之礼,六罪也。(前五罪不过陪衬耳,正文自在此句。)天夺其魄,单车赴会,(宋襄单车赴会,原说是忠信,楚人却说是天夺其魄,想败犹可,而此等语最不可耐也。)寡人今日统甲车千乘,战将千员,踏碎睢阳城,为齐、鄙各国报仇。诸君但少驻车驾,看寡人取宋而回,更与诸君痛饮十日方散。”众诸侯莫不唯唯。襄公顿口无言,似木雕泥塑一般,只多着两行珠泪。须臾,楚国大兵俱集,号曰千乘,实五百乘。楚成王赏劳了军士,拔寨都起,带了宋襄公,杀向睢阳城来。列国诸侯奉楚王之命,俱屯盂地,无敢归者。(宋襄虽则有罪,而楚人背信劫盟,执其君而伐其国,则已甚矣。当时诸侯乃无一人敢出言以正之者,何其庸懦至此也。)史官有诗讥宋襄之失:“无端媚楚反遭殃,引得睢阳做战场。昔日齐桓曾九合,何尝容楚近封疆?” ……


编辑推荐

"羽翼信史而不违",是古代文学评论家所认同的历史演义小说的最高境界。中国历史小说中,真正能达到这一境界的,也许只有《东周列国志》了。这部煌煌一百零八回的小说巨著,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冯梦龙继"三言"之后的又一小说佳作。它主要描写的是从周宣王起,到秦始皇为止的五六百年间所发生的历史故事,以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盛衰过程为线索,通过一个个短小的故事,描写了当时各国诸侯为争夺天下霸权而展开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斗争,描写了各国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揭露了统治残暴丑恶的本性,表现了人民群众在动乱年代的灾难和痛苦,以及人民反对战争分裂,要求和平统一的强烈愿望。《东周列国志》以演绎历史为主,所以其叙述描写简洁明快,语言明白流畅口语化,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小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据史实录,"事取其详,文撮其略";"敷演不无增添,形容不无润色"。面对此起彼伏繁杂错综的事件,你来我往既多且乱的人物,冯梦龙充分展现了其杰出的组织素材的能力和深厚的叙述描摹的功力,使得小说信守史实,脉络清晰,堪称一部真正的历史教科书。清雍正年间,南京城里的教书先生蔡元放,对冯梦龙所作进行了润色评点,改名作《东周列国志》,成为清代列国志小说中影响最大的通行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东周列国志 PDF格式下载



本书叙写了春秋战国时代五百多年间的历史,全书一百零八回,刊印于明末,是我国明朝中期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深受人们的喜爱。适合读者阅读、收藏。


读史一定要读东周列国志,这本书需要一点文言文的文字功底.


《东周列国志》采于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其文学艺术水平我认为要高于水浒,逊于三国,其中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叙述,基本上尊重历史,略加修饰而已。其言古雅而不甚深,有一定古汉语水平的都能读懂,对于了解春秋战国的人物事件非常有帮助,我认为它并不次于“四大名著”。


还记得第一次看东周列国志并不是这样的文字本,是一套精美的连环画,其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暗藏在其中的刀光血影尔虞我诈让尚还年幼的我暗暗心惊。然后就是在邻居家中看到的那种类似于线装书包装的老书,打开书卷扑面而来的是老书特有的烟尘味道。现在看到的版本倒也不失精美,失去的也许是当年的心情了。


小时候看过更加白话版的《东周列国志》,对里面的故事感到很新奇,因为并没有一般小说里好人有好报的因果和俗里俗气的情节,表示要买一本原版来好好看看。


一下买了很多书,没来得及看完。但这是我早就想看的书,一定得沉下心来好好读,不然对不起古人也对不起自己的时间。同时感谢当当送书总是及时、准确的!


比起《三国演义来》,在《东周列国传》里可以学到外交、军事、人情事故等。也是一个学做人的好教材哦。


确实是经典,在大学时代就读过该书,当时是陆陆续续,还是一本没有注释的版本,读过之后只能记住一部分故事,至于人名读过就丢进太平洋了。
这次仔细读,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已经读到70回,精彩之极。


很厚一本书,拿在手里很有份量。看中这版有蔡元放的评注才买的,有蔡评的版本已经不多了?书皮很厚很硬,字比较小,纸薄,都能透过背面的字了,不过已经很对得起十几块钱的价格了。配合着史记看这本书,了解春秋战国的历史,以后有时间再把国语和战国策买来看看(☆_☆)


慢慢读,很好。


个人认为,在书评中,蔡元放评东周与毛宗岗评的三国是最出色的,买这个版本,就是为了蔡元放的评点。三国在故事的广度,深度方面远远不如东周。


书不大,方便携带和收藏,特别是有点评和评注,虽然是一家之言,但很有借鉴意义。不足:文章中的点评如果能换成一个字体例如楷体就好了,可以清晰区分。


书很棒,折扣打到这么低难以置信。我同学也买过一本,二十多,从没想过自己这么好运。书的质量也很好。用过中华书局的书,硬皮的,前面容易断胶,看这个感觉不错应该不会出现同样的问题。打算收藏呢


古文书,适合初中以上阅读,可提高历史知识和阅读水平!


终于买了。历史迷,但不喜欢历史书纪年方式的枯燥,只能看小说体质的。


比〈封神演义〉的文言程度要高一些,如果要完全理解,需得读书时放慢速度、认真体会才行。不过书的确是好书,尤其是括号中的书评,写得很精彩!


内容很精彩,书的印刷质量也很好


书非常不错,印刷质量很好


还没来得及看,书包装很好,精装,很厚,纸张看起来也蛮舒服。特别喜欢书里面的封面,是白色的,看着舒服干净。喜欢。


捧在手上很厚实的感觉,看书这样才痛快


一本很经典的书。


书的质量不错,送货挺快的


书有破损 有点伤心呢 ···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值得细细品读,值得珍藏!!


书的质量比想象的好,而且加上了点评,不错


内容丰富、人物极多,不乏术士的谋略。最感动的是部分人物的气节、智慧和操守。


历史通俗演义,有一点古文,较三国生硬一些


我七岁的孙子很喜欢看!大字,彩图,加上注音,想得很周到。内容扼要,重点明确,文字生动活泼,娓娓道来!如此介绍,普及历史与文化,大有可为!


首先书本寄达得时间较短,并且很准确,这点非常满意。然后书本得质量也还是不错的,保存得较好,除了有少数地方有些污点外,还算挺好的,也很满意。在此我觉得当当网得办事效率以及水平都是很高的,非常值得表扬,也值得信赖!


以前听朋友推荐的一本书,这次买回来。刚看了两页。真的是一本好书,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看看


历史再充满权谋的同时,也充满着智慧的结晶,中国人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智慧,莫要埋没了。。。


这是一本经典之作,除了语言上是文言文,看起来稍微费劲外,其他都很好,值得收藏并细读之。


国学精品,慢慢学


小时候最喜欢看了。
这个版本最好,有便宜,有质量好。


之前看了民国时代的版本的,嘿嘿,根本看不懂的好吧,买了!


很好的一部史书!


翻了几页还不错,细读后再写吧


不错,比我想象中精美


这本书挺实惠的啊


这本书没什么说的,经典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所以毫不犹豫的买了,质量还有印刷都很过关


书本身很好,只是有一点点压角了!


只是纸比较薄


这个出版社挺给力的,内容挺全,蔡元放的评价大家要理智地看,废话不少


书皮是白色的不是很好看。质量还算可以。冯梦龙的作品经典!


需要细读


确实是本好书,内容充实,非常值得推荐


一定要买,大家都要拥有的好书。


自己看!便宜!


很好 谢谢


朋友很满意!


服务很周到,图书很好


儿子都看入迷了,好书,全家人都在读。


早就想买一本有蔡元放评语的版本。要是里面有相应的生僻词句的现代释义就更好了。


这个和我的口味,没有解释~~~


值得一买的


很好,满意。


以前看过前半部分,现在看完真爽。封面是精装版的,不错


迷你版


这个商品不错,正版,包装也好,送货服务周到


读史明智,不错


排版不错,文字比较小,不是白话,读起来比较难。


岳麓的书还是不错的,价格也不像某些出版社一样要吃人。文言文,无注释,古文功底不好的不要买。书的第一页破了一个大口,书中有两页被弄脏了一块,看不清字!爱书的人是注重品相的,品相不好影响心情,希望当当下次注意!顾客不高兴~


很小很小的时候看春秋五霸,看战国故事,非常喜欢,可是后来找不到那个版本了。这个书版本不错,美中不足是硬版,翻动不太方便。


关于书本质量 实在无语 且不说你们发货时 是否注意 书的质量,但说对于书的保存你们就应该注意,外层书皮 那叫一个脏,书纸还卷页,要不是看送书的快递小哥辛苦,我绝对你们对会去,下次再发这种质量的书,高低退货!


优点:
岳麓书社的书走的是性价比的路子,书是好书,价格也很实惠,书本的装订和纸张也还行,书很厚重扎实,字的大小也还合适。

缺点:
继承了岳麓书的老毛病,排版比较粗糙,为了节约纸张一页的字太满。蔡某人的评论应该用小字区分,现在的安排影响阅读。


很不错的一本书,给同事买的,说是很不错的书


岳麓书院的书一直很好 支持哦


书很好,纸张比较好


书还好,服务差,寄了22天,书未到,却收到2次确认收货邮件。


书有点紧,翻开费力点,不过内容翔实,如果蔡元放的评注能够以别的颜色或者字体印出,以示区别的话,就更好了。


但是也差不多,还没看,感觉应该不错,岳鹿的书还是挺不错的,


书的内容相信不用说了,质量方面很好。


无论排版还是纸质都很不错,译注稍显不够,如果文言文功底不够,理解起来可能吃力


喜欢里面的情节~但书本文字太小~看起来比较容易累人~


看起来很舒服 不错就是评注直接加在后面括号里 这样看原文时比较不连贯 不过还不错了 非常满意


很全,很好看,就是时间长了一些,不过还是收到了


挺好的,错字很少1


排版比较紧凑,内容还没来得及看


女儿的老师推荐的,女儿还看不懂


质量还不错,有评论,生僻字还有注解。很喜欢


封面设计太差


自己卖的,自己用


我同事也买了,哈哈,说挺好看的


冯梦龙的故事写得还不错,春秋部分大抵都跟左传相符,虽然有些神奇鬼怪,但仍然比较接近历史本来面目,只是蔡的书评夹在中间读起来多此一举,好象一个道学先生得意洋洋地在你耳边指手划脚,聒噪得紧。


东周列国纷争,故事颇多,很有启发教育意义,建议大家都看看,书的掉瓤问题自己粘粘吧,天很冷,快递员也不容易,不麻烦他们跑一趟了


书绝对是好书,每一个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的人都应该读读《东周》,有种中国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感觉。不过这个版本我觉得不太好,首先讲封面设计就比较失败。书嘛,还是简单朴素些好,否则就有暴发户的感觉了。


明清白话文,可以看懂。包装一般,到手后书有离页破损。


真是个简练的书,除了原文什么都没有


内容太多,字体太小,看得有点累:(


比较深奥,需要有古文基础


没有小时候看到的那本厚实了。。。sigh


字小,排版过挤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