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啊,上海,你这个中国的安乐窝

姚建斌 岳麓书社
出版时间:

2003-06  

出版社:

岳麓书社  

作者:

姚建斌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以关键词的形式,分类撷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对旧上海描写的片段,并配以精美插图。我们期待能以这样一种新的方式,追忆渐行渐远的上海年华,珍藏依然风姿绰约的上海背影。

书籍目录

笔下的上海,心中的上海住在依服里面 旗袍 站在轻风上 獭绒西装外套 时髦、臭虫与洋裤 新年不洗衣 内外之别 娇嫣欲滴的围颈吃,才是主题歌 草炉饼 藕 卖白果 革命咖啡店 城隍庙里的酒与“过浇面” 消闲的瓜子 我爱厨房 米虫鸽子箱里的鹁鸽 贫民窟 亭子间 弄堂房子 “余屋分租” 热水 风声雨味 屋顶花园克林,克赖 船行黄浦江 潘先生的挤车秘诀 买“官”舱 失而复得的孩子 “大英照会”和“小照会” 电车声声 卖票的窍门Eat,drink and be merry,for tomorrow we die 骨牌声 “Vurry Wul” 疟疾的音乐 露天舞会 大世界 折八扣书和遮阳大伞 城市梦文化的面孔 上海的学校 商务印书馆印象 Nita小姐的书架 “弄堂小学”与小书 “海派”文人的西洋镜 贾壁云的名剧到底是上海人 小西洋人 “情商” 美女玛丽 上海洋奴 新式海上寓公水手 回力球场老板 妓女 扒手 缙绅气的电梯工城市蒙太奇 堡垒——上海租界 金业交易所 过不了年关的商店 城隍庙 鸟市 大饭店 畸形发达的茶楼 静安寺适意的梦境 月光 草场 花园 晨光里的公园 外滩 水和云 黄昏 花草 黄埔月战争与和平 上海在残杀案发生后 打上海 大虐杀 淞沪战云 日军的兽行赞美歌与吊亡诗 上海幻想曲 闹声的沙漠 上海印象 春天不近上海人 地狱上的天堂 惦记上海的缘故 神秘之街

章节摘录

书摘 住在衣服里面 旗袍 最后她又从箱子底下拖出一件薄的棉旗袍,黑绸面子的稍稍旧了一点。她面向着衣柜,将大衣脱了下来,从不明的光线中看见自己那美丽的身躯,微红的颜面,被掩覆在浓厚的黑发之下,托在葱绿的高领上,真是又显得骄贵,又显得动人。她又慢慢去解那单袍的钮子,一缕粉红衬衣的滚边钻了出来。她向自己半裸的肉体投射着爱慕和玩弄的眼光,欣赏那白的颈项和臂膀好一会,她才将那件棉袍罩上来。这袍子很长,衣边都覆在脚背上了,因此更将人显得颀长了。她真是美丽,真是宜人,仿佛不拘穿着什么样色的衣服,都只有增加她的美似的。 站在轻风上 第一次瞧见她……穿着红绸的长旗袍儿,站在轻风I:似的,飘荡着袍角。这脚一上眼就知道是一双跳舞的脚,践在海棠那么叫爱的红缎的高跟儿上。把腰肢当作花瓶的瓶颈,从这上面便开着一枝灿烂的牡丹花。 獭绒西装外套 方鸿渐因为张先生请他早到谈谈,下气银行办公室完毕就去。马路上经过一家外国皮货铺子看见獭绒西装外套,新年廉价,只卖四百元。鸿渐常想有这样一件外套,留学时不敢买,,譬如在伦敦,男人穿皮外套而没有私人汽车,假使不像放印子钱的犹太人或打拳的黑人,人家就疑心是马戏班的演员,再不然就是开窑子的乌龟;只有在维也纳,穿皮外套是常事,并且有现成的皮里子卖给旅客衬在外套里。 时髦、臭虫与洋裤 在上海生活,穿时髦衣服的比土气的便宜。如果一身旧衣服,公共电车的车掌会不照你的话停车,公园看守会格外认真的检查入门券,大宅子或大客寓的门丁会不许你走正门。所以,有些人宁可居斗室,喂臭虫,一条洋服裤子却每晚必须压在枕头下,使两面裤腿!:的折痕天天有洋服 我们先把两个孩子穿好,叫他们楼下去等着。出了一身汗,套上一件狗穿洞的衬衫,我的女人在穿自己手制的巾同料的西装。 ——“为甚么,不穿洋服便不能去吗?”她问了我一声。 ——“不行。穿和服也可以,穿印度服也可以,只有穿中国衣服是不行的。上海几处的公园都禁止狗与华人人内,其实狗倒可以进去,人是不行,人要变成狗的时候就可以进去了。” 我的女人她似平明㈠我是在骂人了,她也助骂了一声:“上海市上的两洋人怕都是些狼心狗肺罢!” ——“我单看他们的服装,总觉得他们是——条狗。你看,这衬衫上:要套一片硬领,这硬领下要结一条领带,这不是和狗颈上套的项圈和铁链是一样的么?”——我这么一说,倒把我的女人惹笑了。 新年不洗衣 因为向例,元旦是应该清闲的。我昨天就已感到这一层,这也可见环境之迫人。昨晨起床,我太太说:“Y.T.你应该换礼服了!”我莫名其妙,因为礼服前天刚换的。“为什么?”我质问。“周妈今天要洗衣服,明天她不洗,后天也不洗,大后天也不洗。”我登时明白。元旦之神已经来临了,我早料到我要屈服的,因为一人总该近情,不近情就成书呆。我登时明白,今天家人是准备不洗,不扫,不泼水,不拿刀剪。这在迷信说法是有所禁忌,但是我明白这迷信之来源:一句话说,就是大家一年到头忙了三百六十天,也应该在这新年享一点点的清福。你看中国的老百姓一年的劳苦,你能吝他们这一点清福吗? 内外之别 走进自己的房间里,关上房门,我就把旗袍脱去,换上套睡衣睡裤。睡衣裤是条子绒做的,宽大,温暖,柔软,兼而有之。于是我再甩掉高跟鞋,剥下丝袜,让赤脚曳着双红纹皮拖鞋,平平滑滑,怪舒服的。 消闲的瓜子 发明吃瓜子的人,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天才!这是一种最有效的“消闲”法。要“消磨岁月”,除了抽鸦片以外,没有比吃瓜子更好的方法了。其所以最有效者,为了它具备三个条件:一、吃不厌;二、吃不饱;三、要剥壳。 俗语形容瓜子吃不厌,叫做“勿完勿歇”。为了它具有一种非甜非咸的香味,能引逗人不断地要吃。想再吃一粒不吃了,但是嚼完吞下之后,口中余香不绝,不由你不伸手再向盆中或纸包里去摸。我们吃东西,凡一味甜的,或一味咸的,往往易于吃厌。只有非甜非咸的,可以久吃不厌。瓜子的百吃不厌,便是为此。有一位老于应酬的朋友告诉我一段吃瓜子的趣话:说他已养成了见瓜子就吃的习惯。有一次同了朋友到戏院里看戏,坐定之后,看见茶壶的旁边放着一包打开的瓜子,便随手向包里掏取几粒,一面咬着,一面看戏。咬完了再取,取了再咬。如是数次,发见邻席不相识的观剧者也来掏取,方才想起了这包瓜子的所有权。低声问他的朋友:“这包瓜子是你买来的么?”那朋友说“不”,他才知道刚才是擅吃了人家的东西,便向邻座的人道歉。邻座的人很漂亮,付之一笑,索性正式把瓜子请客了。由此可知瓜子这样东西,对中国人有非常的吸引力,不管三七二十一,见了瓜子就。 俗语形容瓜子吃不饱,叫做“吃三日三夜,长个屎尖头”。因为这东西份量微小,无沦如何山吃不饱,连吃三日三夜,也不过多排泄了一粒屎尖头。为消闲汁,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倘份量大了,一吃就饱,时间就无法消磨。这勺赈饥的粮食,目的完全相反。赈饥的粮食求其吃得饱,消闲的粮食求其吃不饱。最好只尝滋味不吞物质。最好越吃越饿,像罗马亡国之前所流行的“吐剂”一样,则开筵大嚼,醉饱之后,咬一下瓜子可以再来开筵大嚼。一直把时间消磨下去。 要剥壳也是消闲食品的一个必要条件。倘没有壳,吃起来太便当,容易饱,时间`就不能多多消磨了。一定要剥,而且剥的技术要有声有色,使它不像一种苦工,而像一种游戏,方才适合于有闲阶级的生活,可让他们愉快地把时间消磨下去。 ……插图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笔下的上海,心中的上海 怀旧,似乎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主题。 约莫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不知首先是从哪一个角落开始,别起了—股都市怀旧风潮,这其中就有人们对上海的追忆。“怀旧意味着永远得不到的东西,而在唤醒的过程中,过去必然被理想化;”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于上海的追忆与怀旧却又各不相同:青年人着迷的也许是上海的狐步舞,周璇的歌声;老年人追忆的也许是上海的名牌:收音机、手表、皮鞋、缝纫机;学者李欧梵解读的是《上海摩登》、杨斌华品尝的是《上海味道》,而“良友老人”马国亮的《良友忆旧》则通过“一家画报与—个时代”的独特视角让我们触摸旧上海的真实容颜,作家王安忆也兴头十足地《寻找上海》,梁朝伟、张曼玉担纲的《花样年华》则把社会各阶层对旧上海的记忆与想像用感性直观的方式搬上荧幕,至于其他以上海为题材的电影、电视、书籍一直都层出不穷。但是,无论由谁来追忆与想像,他的视线或触角很少不牵涉到上海的外滩建筑,上海的百货大楼,上海的咖啡馆,上海的舞厅,上海的公园跑马场,上海的“亭子间”,上海的“轮盘赌、咸肉庄、跑狗场、罗曼蒂克的必诺浴、舞女和影星”,上海的“鸳鸯蝴蝶”派文学……而且,无论是以何种方式表现出来,我们对上海的种种追忆、诉说、解读、怀念,甚至诅咒、叹息,没有一个是完全真实的,也没有一千是完全不真实的,它们都是记忆与想像的混合体。对于已经逝去的上海。“不管是30年代的,50年代的,70年代的,80年代的,只要她已经永远地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她似乎就已经被镀上了一层奇异的光彩”,随着岁月的流逝,社会的变迁,上海日渐成为了一个不断被书写、被解读、被涂抹的象征性文化符号,而且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对社会的书写、解读也往往各不相同,但不管上海的色彩如何变换,也不管人或者时代对上海的书写、解读如何不同,都不能否认这“东方巴黎”、这“冒险家的乐园”所具有的含混不清的魅力。 既然上海可以作为一个象征性的文化符号,那么从关键词着手宋对“她”进行书写、解读、涂抹,就不完全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为此,我们编选了这本“城市语词”系列之《啊,上海,你这个中国的安乐窝》,按衣、食、住、行、文化、娱乐、人等11个方面予以分类。入选的文字,其来源体裁不拘一格,或诗歌,或散文,或杂文,或小说。所选文字多少不一,多则整篇整段,少则三两行,要之以能集中反映旧上海的某一侧面为准的,每一处入选的文字前都缀有一个小标题,或直接取之原文,或根据编选意图另行拟定。入选文章,有写作日期的,则在文末注明写作日期(原文有具体写作时间的以作者自署的时间为准,否则以原文最初发表的时间为准,遇有写作及发表时间均不详,而又的确属于1900年至1949年这段时间中的文字,均以大致年代加“?”号标明);写作日期失考的,则注明其出处。入选文字的时间上限为1900年,下限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草炉饼》、《旧上海》两篇除外)。所选文字因年代原因在语法和个别用字(如“象”字的用法)上,有不合现代汉语规范的,为尊重原文,一仍其旧。 此书的编选,源于2001年10月的某天在陶然亭公园湖上荡舟时几个朋友的提议。以关键词的形式来编选反映某一都市文化的书籍,是一件有待尝试的事情。倘若这种尝试能够为读者诸君带来些许的乐趣,则吾愿足已。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本书的编选过程中,得到了挚友瞿吉好君及其相得的几个学生的大力支持。本书最终得以编成,足我们不为时间、空间阻隔的友谊的见证。 刘果小姐的美意和耐心,使我终于得以把一个偶然的提议变成了现实,谨致谢忱, 此书一定还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希望得到读者诸君和方家的指正。 姚建斌 2003年春于乐育1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啊,上海,你这个中国的安乐窝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