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太上感应篇图说(上下册)

李昌龄 学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年04月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作者:

李昌龄  

页数:

125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太上感应篇图说》(上下册)源自《抱朴子》,成书于北宋末年,主要谈去恶行善,强调内心的道德修养。今以清人黄正元注、又经毛金兰增补的《太上感应篇图说》为底本进行整理。

书籍目录

太上感应篇(经文)凡例  黄正元得富灵验记得贵灵验记得寿灵验记得子灵验记祈病获痊灵验记遇难成吉灵验记散离复合灵验记合宅同升灵验记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刊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慈悲为怀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

章节摘录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注:人心寂然不动,理欲未形,无理欲自无吉凶。及发而见诸事,刘吉缘理生,凶缘欲集,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自然而不可易。是祸福之来,人所自召,有何门路?古人所以昼勤三省,夜惕四知,戒慎恐惧,于不睹不闻之际,无非趋福避祸之意耳。  案:淮西庠生叶诸梁,家极贫,教蒙糊口。有本城巨室马姓者,延为西席,教伊二子。见叶为人倜傥,深相契重,每岁馆金百两外另有后赠,更出赀代其生发。叶感激知己,竭力教其二子。数年间,叶亦家累千金,成富翁矣。后马为郡悴,病卒任所;二子浪费无度,金珠田产俱凭叶手变卖。叶辗转图谋,尽有其业,致马二子一贫骨立。一日,叶梦至阴司,有官据案而坐,马在阶下历数其负义忘恩之罪,官大怒,罚变为牛。叶再四哀恳,求放回阳,愿尽退前产,照应二子。官曰:“尔既悔过,权放尔还,若不践此言,永堕阿鼻矣。”叶醒,语其妇,妇曰:“今日我家享用,皆马之业也,即使退还原本,仍不失为富翁,何苦与鬼结仇?”叶意遂决。次日访其二子,栖身破屋,荒厨冷灶,凄凉可怜,见叶大哭,叶亦想起前情,执手涕泣,遂挈二子归家,为之整理衣服,赠银百金,先为目前用度。数月后,尽出前所财产,令一子开张典铺,一子出外经商。二子历过艰难,亦痛改前非,辛勤立业,各拥重赀,具本利还叶。叶坚却不受,曰:“老夫赤贫,承令先尊高谊,得有今日,慎勿辞,庶老夫与令先尊终交情,他日地府相见,可彼此长笑耳。”时中秋赏月,醉卧窗下,见马来谢曰:“先生向日所为,虽属不应,但我之二子习成奢侈,留产于彼,亦必花费,幸先生代管数年。吾二子从艰难之后,方克改悔成立,是先生慎守吾产而又成全吾子。此恩此德吾已告诸冥官,转奏上帝,先生后福甚长,特来奉报。”谢别下去。叶自此凡有经营,靡不如意,所获倍于马产,四子克继书香,称  望族云。  [译文]  注:人的心灵寂然平静,是因为善念和恶欲还没有付之行动,自然无吉凶可言。到了善念和恶欲付之行动,那么,善念就得福,恶欲就惹祸,如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不会出现别的结果。祸福降临,是人自己召来的,本来就没有什么门路可求。古人白天再三自省,黑夜不忘慎思熟虑,警戒谨慎,害怕凶祸来临,在清心寡欲之中,无非是想着如何迎来福祥,避开凶祸。  案:淮西秀才叶诸梁家里很贫穷,靠着教孩子糊口。本城一个姓马的大户人家把叶秀才请到家中教两个儿子念书。马公见叶秀才一表人才,非常敬重,每年给金百两以外还有赠送,又出资代为叶秀才发财。叶秀才深为感激,竭尽全力教导马家二子。几年时间,叶秀才家积了千金,由贫穷变成了本地富翁。后来马公任通判,病死在官任上;两个儿子奢侈浪费,家产都经叶秀才之手变卖光了。马家的家业都变成叶家的家业,马家两个儿子一贫如洗,无家可归。  有一天,叶秀才梦见自己到了阴曹地府,阴官坐在堂上,死去的马公在台阶下,马痛斥秀才忘恩负义的罪恶。  阴官大怒,罚叶秀才变成牛。叶秀才苦苦哀求放自己生还,愿意完全退回马家财产,照应马家两个儿子。阴官说:“你既然想悔过自新,暂时放你回去,如果你不履行自己所说的话,就叫你永远堕入地狱。”叶秀才醒来以后,把梦中所见告诉了妻子。妻子说:“今天我家所有一切,都是马家家业,即使退还原本,我们还是富翁,何必与鬼结仇?”叶秀才这才下了决心。  第二天,叶秀才找到了马家二子,见他们住在破烂屋里,没有饭吃,非常可怜,二子见叶秀才大哭,叶也想起前情,拉住二人的手难过流泪,就把二人领回家中,为他二人做新衣服,又拿出百金让二人暂且度过眼前的困境。几个月后,归还了全部家产,叫一个儿子开当铺,一个儿子外出经商。这两个儿子经历过贫穷艰难,也痛改前非,辛勤创业。各自发了大财,要连本带利归还叶秀才。叶坚决不接受,说:“老夫我本来穷得什么也没有,你父亲有情谊,才使我有了今天,请你们不要推辞,这是我和你父亲的一生交情,将来我死了,九泉之下与你父亲相见,可以长笑无愧,”到中秋节夜里赏月,叶秀才喝醉了洒,躺在窗前,见马公来谢说:“先生过去所为虽然说很不应该,但是我的两个儿子养成奢侈习惯,产业留给他们,迟早也会丢掉,幸亏先生为他们代管了几年。我儿子经过这一番艰难,这才改造成新人,这全靠了先生成全了我儿子。我已把先生大恩大德报告了阴官,并转奏上帝知道,天将降福长久,特来报知先生。”马公说完此话,谢别而去。叶秀才从此以后,万事如意,家产超过马家一倍,生了四个儿子,都读书有成,叶家成了地方望族。  不炫己长  注:人有所长,即当善藏其用。故圣人不矜不伐,君子若无若虚。才欲见长,便是短处,如龟以智白害,翠以羽自残,石以抱璞而碎质,象以有齿而焚身。物尚如此,况于人乎!每见少年英异之士,露才扬己,眼中夫人,到底只是平常,甚有困顿而死者。盖器量浅薄,白无受福之地也。  案:弘治年间浙江许容能文章,恂恂自处,未尝以才智先人。时学院试士,有友盗其文,考居第一,扬扬得意,逢人自炫,久而忘其所以,在容面前亦作矜张语。众友代为不平,群欲面而讦之,许止之曰:“文之遭际,关乎运之否泰。彼运应居首,与文何涉?且并非吾文,诸君切勿错认。”友闻之,肉袒请罪,且索其窗稿,许仍检佳者与之。是科七题全遇,友得中式,许反落第。友竟不感,许亦不较。后友选山东滕县尹,许适赴北闱,过其地泊船,友出拜客,见许佯为不认。回衙著乡地驱逐浙人,不许容留在境。许原无抽丰之意,一笑而已。到京登第,钦点山东巡按。友无面相见,出文告病谢职。许慰留之,竟不提前事,相待如初。  [译文]  注:人有了特长,应当妥善地把长处藏起来,因此,圣人不炫耀自己的才华,不夸大自己的功绩,正人君子给人的印象是既平常又谦虚。看到他的长处也就同时看见了他的短处,他的长处也就是他的短处,反之也一样。乌龟因有智慧而被杀害,因为龟背可以用来占卜吉凶祸福;翠鸟因为羽毛而被残杀,因为它漂亮羽毛可以用来作装饰;石头因为怀抱美玉而被打碎,因为石头中间的美玉为人所喜爱;大象因有长牙而被烧死,因为象牙是珍贵之物。生物尚且因为有长处而遭殃,更何况是一个活人呢。每当见到少年英雄和有才能的人士,表露才华,宣扬自己,眼中没有别人,到头来只能是个平常人,还有变成贫困而死的人。这是因为他器量不大、浅薄无知的原因,这种人天生没有享福的命。  案:清朝弘治年间,浙江人许容以文章出了名,许公谦虚谨慎,从没有拿自己和有才的人相比,更没有敢和古代圣贤媲美。当时学校测试士子,许容的一个朋友偷盗了他的文章,考中第一。此人得意忘形,见了人就自吹自擂,竟然忘记被盗文章的主人,在许容面前亦自夸那一篇文章。许多朋友都为许容感到不公平,大家想要当面斥责那个偷文章的小人。许容极力阻止大家,说:“文章的遭遇,关系着一个人的命运。他的命运该当第一,与文章有什么关系?何况那篇文章的确不是我的文章,各位朋友不可错认是我的文章。”朋友听说以后,光着膀子向许容认错。又向他求文稿,许容仍把自己最好的文稿送给他。又是一场考试,得到许容文稿的人因为许容的文稿考上进士,许容反而名落孙山。这个朋友竟然也不感谢许容,许容也没有计较。后来,友人作了山东滕县尹,许正好北上赴考,路过滕县,停船休息,县尹外出拜见客人,看到许容假装不认识。回到县衙后,让人四处驱逐浙江人,不允许浙江人在县境内停留,目的想赶走许容,怕许容说出文章的真相。许容原来就没有停留访友的心思,只好一笑了之。许容到京城后美好的续士,皇帝钦点山东巡按之显职,滕县友人没有脸面来见巡按大人,写了封告病辞职的文书呈上,许容安慰这位朋友,把他留下来畅叙旧情,始终不提先时文章和滕县驱逐的事情,对待他仍然像初相识时一样友好。    包贮险心  注:贮,藏也。包藏于心,人不能测,所谓腹中横剑、笑里藏刀是也。外则满面春风,内则一腔恶念,使人不知防备,而立被中伤。此辈害人最毒,其受祸亦最惨也。  案:前朝穆某、姚某二人,自幼同笔砚,相交最厚。姚有舅张仲先出外经商,其家房屋甚多,且幽静有花木,姚邀穆吟诵其中。仲先有女年已及笄,姚系外兄相见,不避男贪女爱,遂有桑中之事。一日,穆因家务须归,行至半路,忽忆有银二两置床头未收回,至书房遇二人正在行淫。女见穆掩面遁去,姚跪求勿泄,许以重报。穆亦不望报也。及姚登第,为滕县尹,屡书邀穆。穆至任所,姚一见欢然握手曰:“曩蒙兄爱,久未图报,今幸得微名,宿愿可酬矣。”穆不便回答,但愧荷而已。送居僧舍,每有关说,辄辞事小未足偿德。适有富家误杀佃户,姚语穆曰:“非三千金不可。”又曰:“讲说官事,须得现物,过后则难索也。”穆信之,与富家言定封藏。及赴鞫,则姚变色加刑,断富家抵偿。富家疑穆撞骗,供词连及,差役至寓搜出原赃并穆。申详司,姚复用银五十两贿嘱隶役,毙穆杖下。一夜灯下检阅文书,闻窗外铁链之声,从者启牖,见牛头狱卒无数,慌忙告姚。姚亦惕然就寝。梦摄至阎罗王殿,跪于阶下,见穆蓬垢流血,与己对质。王切指呵责,命卒以尖刀刺姚颈,血喷丈余而醒。次日,其颈遂肿,渐大如斗,日见穆来索命,头断而死。其臬司受贿皂卒俱被迫去。  附:癸未秋,延平司李程君从直指使行部至泰宁,宿公署,梦有绯衣投谒,称同乡生者。见之容甚戚,问之曰:“我前令邹也,中某胥毒而死数载矣。以公严明故相告,其受胥指而置毒者,门役某也。”语毕大恸而寤,程大骇。翼日,验籍果有门役某而无胥名。问之他隶,隶曰:“数年前曾给役,此今谢去矣。”计某时,适当邹君为令。程意解,立门役,掠问,具吐为胥毒令状。盖邹初殊严介已廉,得胥奸利事,而未即发,胥惧贿门役,以毒物人茶杯中,邹即喑不能语。众皆以为卒中恶死,无由辩也。于是捕胥对质,亦具服毒,令状狱具,骈斩本邑。以徇而泰宁所部,暨邹令家,乃知邹君之死,由此莫不切齿恨胥,又快其报之显速。以为有天道云。邹君名守尝,戊辰进士,江西丰城人。程君名九万,乙丑进士,江西饶州人。梦中所谓同乡生也。愚山子曰:传有之,匹夫强死,其魂魄犹能为厉,况邹君贤令乎?灵见白日,此以知冥理之恍惚也。小人之敢为恶者,谓无天也,无天而有鬼,恶亦安可为乎,况未尝五天乎?  [译文]  注:“贮”是藏的意思。险恶之心,包藏于内,别人就不易看出来,就是所谓“腹中横剑、笑里藏刀”。从外表看,满面春风,内心却一腔恶念,让人不知道防备,就很易受到伤害。这样的人害人最毒,他本人最后也会受到惨报。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  我国古代很重视“教化”,专门劝人为善去恶的善书有数百种之多。大浪淘沙,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下来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善书不过几种,而最受推崇的则为《太上感应篇》。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善书”。《太上感应篇》又名《感应篇》,是一部道教典籍,它的文化内涵异常丰富,影响非常巨大,明、清两代普及于皇室和民间,各种刻印本“遍及州县,充于街衢”,可谓家喻户晓。要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这本书是不可不读的。  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感应篇》是道教与儒教、佛教相融合的成果。众所周知,三教之间互相斗争又互相吸收,到了宋代互相融合。佛教谈忠说孝,禅宗明显地吸收了儒家的性善论和道家的自然主义。儒家吸收佛、道而变为新儒学,即理学。道教吸收儒、佛而产生了新道教,如:南宋初,何真光于1128年传授净明秘法,以后发展为净明道;王重阳于1163年创立全真教,宣称三教同源。《感应篇》便是新道教早期的著作。《感应篇》一开始就说:“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里说的“太上”,是道教的最高神、宇宙的创造主,或称元(太)始(上)天尊。道书原则上采用“太上曰”、“道曰”的形式,与佛经一样,隐去真正作者的姓名。“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十六个字,是古人从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哲理,为本书的总纲。  道教修行的目的是延年益寿,白日飞升。所谓“福”,便是长生与成仙;“祸”,便是多逢灾难,减本人及子孙之寿。那么,善恶之报,谁来监督和执行呢?《感应篇》指出,有司过之神、三台北斗神君、三尸神、灶神等。这些说法,是道教本有的。东晋葛洪《抱朴子》的《对俗》说:“行恶事大者,司命夺纪,小过夺算,……人欲地仙,当立三百善;欲天仙,立千二百善。”《微旨》说:“《易内戒》及《赤松子经》及《河图记命符》皆云,天地有司过之神,随人所犯轻重,以夺其算,算减则人贫耗疾病,屡逢忧患,算尽则人死。……又言身中有三尸,……又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灶神等考察人一年中善恶的结果及决定第二年祸福的报告,上奏天庭,经玉皇大帝审查和批准后执行。  按照本书总纲,神所给予的祸福,实际上都是人自己的行为召来的。因为神人互相感应,人有善恶神皆感知,所以神才相应地给人以祸福。主动的一方是人,祸福都是人自作自受。这个观点,与传统道教不同,而与儒、佛类似。  传统道教求道的方法是符篆、禁咒、修炼金丹、导引等,本书完全排除这些神秘的东西,坚持日常的伦理实践,去恶行善,济世度人,靠自己的善行来求福避祸,长生成仙。这是道教内部深刻的改革,所以称之为新道教。净明道、全真教等,走的都是这条路子。  儒家和佛教则与《感应篇》这个观点相似,连语言都相近。天人感应本是儒家的传统思想,儒家认为行善就天降吉祥,为恶就天降祸殃,人们要趋吉避凶,必须靠自己行善去恶。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就明确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佛教认为,众生心有听思,口有听说,身有所动,便是作业。“业”是行为或动作的意思。众生身、口、意作业是“因”,必定产生“果”报。前世的身、口、意三业是因,今世的命运是果;今世的身、口、意三业是因,后世将受相应的果报。善业拾乐果,恶业拾苦果。在善恶因果的严密关系中,众生于六道中生死轮回,永无了期。即使是佛,也逃不了这个因果律的支配。显然,在因果律中,关键是人自己的行为,因此,佛教历来劝人:“众生自度,佛不能度。”《感应篇》要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便是佛教《增阿含经·序品》中的话。可见,无论道、佛、儒的说法有何不同,都强调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使这个观点深入人心,《感应篇》是起了作用的。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太上感应篇图说(上下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