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东方大讲坛

上海东方电视台 文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  

出版社:

文匯出版社  

作者:

上海东方电视台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近年来,各类讲座、报告会在上海纷纷兴起,听讲座已悄然成为一种时尚。上海图书馆讲座中心的《新世纪论坛》、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社会科学普及讲坛》、上海市科技协会的《科普论坛》以及众多高等院校的各类讲座,构成了申城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上海东方电视台新闻娱乐频道推出的《东方大讲坛》栏目,敏锐捕捉社会、经济、文化等热问题,把其中的名家名篇作成电视节目播出,以其视角独特和观点新颖而受到社会的欢迎。
本书精选了其中的二十四篇演讲,以飨读者。

书籍目录

尹继佐 用文化铸造城市的个性与风范(代序) 潘世伟 上海社会发展的前瞻性思考 周汉民 世博会与上海新一轮发展 陈燮君 上海文博事业的发展 葛剑雄 移民与上海——从历史看未来 毛佳樑 让上海市民居更佳 俞吾金 新上海人的生活观念 李家珉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创新 花建 大城市的文化贡献力 胡守钧 社区发展应树立什么精神 鲍宗豪 社会文化——繁荣国际大都市文化的新视点 刘德强 新世纪人才的素质——人际沟通与语言艺术 杨澜 从历史中寻找灵感 胡鞍钢 经济形势和发展战略 陈湛匀 新一轮经济发展 樊钢 中国经济全球化与长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 华民 长三角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民营企业的机会和挑战 刘永行 民营企业与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 诸大建 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思考 裴钢 生命科学:无尽的前沿 唐季礼 中国影视的与狼共舞之路 葛颖 大众电影的人性化思考 何占豪 音乐当使人类精神爆出火花——从“梁祝”的创作背景及乐曲赏析谈起 鲍日新 女性形象与礼仪 奚纪荣 从伊拉克战争看现代军事高科技的发展 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 历时三年的申博工作跌宕起伏,壮怀激烈。现在,硝烟已散。展望七年后的世博会,我们理应为世界人民奉上一届承前启后、面向未来的世博会。 评价2010年世博会是否成功,有三个不同层面的标准:首先我们要办一届安全、顺利的世博会,这是最基本的世博会成功的标志。184天的展期里,平均每天d0万人,在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办展或参观,最高时还将达每天100万人。确保世博会的安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次,我们要力求使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参观人数和参展国家与国际组织数量两方面双双刷新纪录,同时收支相抵、略有赢余。这是世博会成功的更高层次的标准。最后,我们还要努力使2010年世博会在理念传递、技术创新和文化多元上引领世界潮流,成为和平时期人类最为精彩的文明对话,这才是最大意义上的成功的世博会。 要使世博会在不同层面取得成功,我们应当努力使其体现如下三点特色: 首先,2010年世博会应当是一届开放的世博会。因此,从规划、设计到实施,从硬件提供到软件引进,从场馆建设、会展运营到后续使用,我们都要有开放的胸襟、开放的胆魄、开放的机制、开放的氛围和开放的姿态。一定要八面来风、兼容并蓄,给予参与世博会的方方面面力量以国民待遇,使一切有利于世博会的理念、思路、方案和人才都能为我所用。 第二,2010年世博会应当是一届继往开来的世博会。毋庸讳言,世博会目前正在低谷徘徊。在人类步入网络时代与信息社会的今天,有人开始质疑世博会的举办是否还有必要。因此,我们要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众志成城,团结协作,努力使2010年世博会成为网络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一届崭新的世博会。 第三,2010年世博会应当是一届传承中华文化底蕴并具有浓郁海派特色的世博会。我们的世博会应当传承浓厚的中华文明底蕴,并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民自信而善意的笑容。这需要我们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引进吸收、消化创新;需要我们站在参展国、参展企业以及观众的立场上来考虑世博会的规划与方案,充分发挥各参展国家、国际组织、知名企业和知名人士的积极性,使世博会成为创新之源,提升上海市民的素质,促进城市功能的再造,为上海建成国际四个中心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全面探索。 上海的文明史源远流长,到了近现代、当代,上海的文博事业应该说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最辉煌的是近50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个年头更为辉煌,如果讲最亮丽的,就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以后,上海文博事业的发展与上海的城市发展是同步的。 上海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目前,上海市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市级114处。上海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近50%是各类古代建筑,其中不乏松江方塔、真如寺正殿、松江唐经幢、豫园、龙华塔、嘉定孔庙、松江清真寺等全国著名的古建筑。50多年来,市文管委对文物建筑的维修从未间断。文物建筑的维修,既是建筑施工的过程,更是对文物建筑研究的深入和继续,市文管委通过古建筑的维修实践,不仅取得了适应上海实际情况的古建筑维修管理经验,同时也对上海的古建筑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上海是中国近代百年史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城市。近代上海不仅是中国的商业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也是全国建筑活动最为频繁、成就最为突出的城市。上海自1843年开埠后,随着租界的不断扩展,各国将不同建筑风格的教堂、银行、办公楼、旅馆、影剧院、商店、医院、花园住宅、公寓、夜总会等西方建筑形式引入上海并大批建造,使上海成为世界建筑博览会。与此同时,在西方建筑东渐上海的影响下,上海出现了一种以传统建筑为基础,融入西方建筑风格和手法的新型住宅建筑——里弄建筑。上海的近代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史和世界建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上海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1986年12月8日,上海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上海拥有近代优秀建筑,上海近代优秀建筑的数量之巨、质量之精,是举世公认的。 我是研究哲学的,从表面上看,哲学与我要演讲的内容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其实,哲学正是以人、生活世界和生活观念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真正的哲学总是和日常生活结伴而行,总是在我们的生命遭际中不期而至。所以,从哲学上来探讨新上海人的生活观念似乎并不是不合适的。 要探讨新上海人的生活观念,必须先搞清楚以下两个基本概念:第一,什么是“新上海人”?按照我们的看法,”新上海人”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人。在新上海人中,既包括来的上海市民,也包括移民进来的上海人;既包括年纪较大的、观念相对保守的上海人,也包括以“小资”或“新人类”自居、观念比较前卫的年轻上海人。第二,什么是“生活观念”?我们认为,“生活观念”也就是人们关于生活的各种感觉、经验和理想的总和。新上海人的生活观念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一是生存观念,即如何生存在世界上;二是发展观念,即如何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三是品位观念,即如何过一种有质量的生活;四是公共观念,即以何种方式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去。要言之,我们所要探讨的中心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人的生活观念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一、新上海人的生存观念 人们常说:“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并不只是为了吃饭。”这里说的“吃饭”也就是生存问题。生存观念是生活观念中的基础部分,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在计划经济的生活模式中,虽然每个人都有“大锅饭”可吃,但一切都是按计划规定好的,这样的生存方式很容易造成思维和行为上的懒惰。改革开放以来,“旱涝保收”的“单位人”变成了充满风险的”社会人”。于是,生存意识的重要性就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凸现出来了。上海人向来以“精明”、“头脑活络”著称,尽管这些特长受到计划经济的压抑,但并未消失。随着中国社会向市场经济转轨,新上海人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普遍自觉地确立起新的生存观念。一般说来,新上海人的生存观念是:获得一个薪水比较高、工作比较轻松的岗位,自己生活得比较舒适,也能为家里做一定的贡献。虽然这种生存观念缺乏叱咤风云的激情和高度,却有着小家碧玉般的温馨和现实感。 新上海人的生存观念主要蕴含以下三种意识: 一是定位意识。我们这里说的“定位意识”指的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一个人如何确定自己的生存位置和生存战略。首先,新上海人都有强烈的自我定位意识。他们会认真地分析市场经济发展的各种态势,分析蕴藏在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种种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分析自己的天赋、条件和能力,从而给自己确定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并制定出达到这一目标的相应的生存战略。其次,新上海人中的成年人总是孤心苦诣地为子女今后的努力方向进行定位。他们废寝忘食地了解各种必要的信息,孜孜不倦地研究子女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努力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节衣缩食、含辛茹苦地让子女接受各种业余教育,千方百计地启动各种关系,为实现自己给子女所确定的生存位置和生存战略而奋斗。再次,新上海人也把这种清醒的定位意识贯彻到对任何一个群体、任何一家公司的生存战略的思考上去。在他们看来,没有清醒而明确的定位意识,不管是个人还是群体,都会在生存活动中陷于失败。由于这种定位意识特别强烈,不少新上海人成了市场经济的成功的弄潮儿。 二是风险意识。我们这里说的“风险意识”,是指人们对自己的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风险有清醒的意识。人生既是充满机遇的,也是充满风险的。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尤其是在变动的市场生活的背景中,各种意外的事情,如资金流失、企业破产、工作变动、下岗待业、家庭婚变、蒙受欺诈、出国谋生、意外伤害等都可能发生。一般说来,新上海人的风险意识都比较强。一方面,他们普遍地对生活中可能不期而至的磨难有心理上的准备,因而未雨绸缪,或者在银行里存下一定数量的钱,以供不时之需;或者量力而行,购买相应的保险,在紧要关头可以助一臂之力。另一方面,当意外的变故,如突然下岗这样的情况发生时,他们也不会惊慌失措,而是“既来之,则安之”,竭力调动各种社会信息和资源,寻找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新的生存空间和新的工作岗位。 三是理财意识。我们这里说的“理财意识”也就是指新上海人的“经济头脑”。新上海人普遍地意识到,在市场经济的生活模式中,即使一个人有很高的智商和情商,但如果缺乏财商,也是不行的。新上海人在理财方面是十分精明的,他们总是“横算竖算”,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口上去。首先,他们会千方百计地把家里积累下来的有限的钱盘活。其次,他们善于把亲戚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上下级关系等作为资源加以开发。这样做难免被人指责为实用主义,但在市场经济的生活中似乎也无可厚非。再次,他们努力把自己的消费行为转化为投资行为。比如,为了自己居住而去买房当然是一种消费行为,但不少新上海人也竭力把这种行为转化为投资行为。所以,他们在下决心买房前,会深入地分析以下种种因素,如上海房地产市场的走势、该房子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该地段的房子升值的可能性等等。最后,最能见出他们理财方面的精明的是对子女教育上的投资。他们几乎无例外地把子女理解为“绩优股”,希望通过高投入得到今后的高回报。 以上三种意识是上海人在严酷的市场经济中认真琢磨出来的,是打着他们生命和鲜血印章的宝贵的生存经验。……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代序用文化铸造城市的个性与风范 21世纪的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以知识、信息和知识型的劳动者作为基本的生产力要素,其综合实力的配比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以通讯、电脑、网络集成为三大技术手段,一个全球化的资源网络已逐步形成,生产要素的流动越来越不受空间的限制。在网络型的社会结构中,依靠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一个国家可以跨越空间和国界,去组合更多的资金、技术和市场,推动低成本和高回报的增长。而这种高素质的人,不但是掌握了现代科技和操作技术的能手,而且被创新的热情所驱动,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理念、知识和工具,并以此来推动经济的增长。也就是说他们不仅是“高技术的人”,而且是”高文化的人”。 国际大都市的发展趋势和大量的实证研究都发现,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必然包含文化竞争力,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被建设者和居民们所认识所重视。这里讲的都市文化是大文化概念,而都市文化又是和城市的工业、商业、交通等要素互相渗透并且相互推动的。很多投资者包括跨国公司的巨头在内,都十分看好今后10年的上海新一轮城市建设和商业发展势头。而随着浦江两岸功能性开发工程的启动和上海各区对城市面貌进一步改造热情的高涨,我们应当特别注重都市文化风格的塑造。如果说过去的10年,上海成功地进行了以基础设施大建设为代表的“城市躯体和硬件改造”的话,那么未来10年,上海更应进一步注重城市个性与文化风格的营建,以打造我们这个城市的“灵魂与软件”。这本身也是上海由小康社会向中等发达社会转型时期的内在需求,而这种需求已表现得十分强烈。 首先,独特的城市个性和文化内涵体现了城市的魅力。美国权威的经济周刊(幸福)杂志曾评选出上个世纪世界十座最佳商业城市,这十座国际大都市按其排名顺序分别是:新加坡、旧金山、伦敦、纽约、法兰克福、香港、亚特兰大、多伦多、巴黎和东京。十大城市有何魅力?除了良好的交通、发达的金融、繁荣的商业、丰富的人才等共性因素之外,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具个性的与众不同的文化风格和文化氛围。不同的文化使这些城市有了不同的风格,而不同的文化风格是人们认识和认同这些城市的重要标志,从而构成了一个城市令人神往的魅力。值得指出的是,上述国际大都市所具有的共性特征,上海基本都具备了,但上海的城市个性和文化风格在海外人士的眼里还不够突出,以至于他们总是热衷于缅怀1930年代的上海。 其次,我国主要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都已经开始重视文化在城市中的价值和作用,而上海要率先进入现代化水准也必须在城市文化的营建方面与时俱进。看看兄弟城市的步伐,我们既为这种共识感到高兴,同时也感受到了良性竞争的压力。如一向有中国南方商都之称的广州提出了“大都市以文化论输赢”的观点;以香港为邻的深圳特区也提出了“城市发展,经济为形,文化为神”的主张;江苏省则继提出科技兴省的主张后,又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奋斗目标;而北京更是要借奥运东风实施其底蕴深厚的文化战略。上海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城市文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如缔造了上海人引以为豪的东方明珠、大剧院和新天地等项目。但是,文化在营造上海国际地位,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方面的贡献却还嫌单薄,有必要在“十五”期间予以实质性的改观。 再次,都市文化的浸润本身也是优化城市商务环境的需要。有人和我沟通时曾说“江南可留人”,还说苏州之所以吸引人,是在于它有文化历史古韵。近几年来,苏州经济突飞猛进,不仅成为台商投资的乐园,而且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了江西省。经济学家在总结苏州现象及昆山现象时,往往强调其接受上海经济辐射的主动性和国际资本的比较利益选择,却很少去分析苏州经济起飞背后的文化因素。有学者曾经评论过“苏绣的精致和碧螺春的高雅”是和高科技的精密与高附加值有着共性的;而在对外开放和文化交流的主动性方面,苏州人在1915年就参加了在旧金山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其苏绣作品还荣获一等奖。所以,单以都市文化的积来看,苏州的成功和持续发展都是有后劲的。还有人说,做生意,不在生意之中,往往在喝咖啡谈历史谈莎士比亚之中就达成了协议。这就是文化因素,而上海在下一步的商务环境优化中非解决这个问题不可,这是不能用GDP作简单统计的。 尹继佐 (本文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


编辑推荐

  《东方大讲坛》播出一年我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许多现价纷纷来电来函索取资料要求购买录像带。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项工作一直都没能开展不能不说是一缺憾。在新的一年里应广大观众的要求,编者从《东方大讲坛》已经播出的多期节目中精选出篇,汇编成书公开发行以飨读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东方大讲坛 PDF格式下载



sdcsdcsd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