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梯形教室的六个下午

陈丹燕 接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  

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  

作者:

陈丹燕  

页数:

200  

字数:

125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什么样的感情才更甜美?心中的偶像会给你带来什么?人的自尊心从哪里来?怎样找到自己的自尊心?纯洁的品格为什么不能污染?在流行文化中如何学会判断? 在上海七宝中学的梯形教室里,作家陈丹燕与中学生们共同度过了愉快无比的六个下午。 在这六个下午的时光里,作家陈丹燕以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生命分别就少男少女们在成长中遇到的种种敏感问题作了非常个性化的演讲,就学生们关心和感兴趣的关于她个人的成长、游历、求学、爱情、婚姻、家庭等非常“个人化”的问题进行了非常坦诚的交流。 不论是她的演讲,还是她对学生们提问的回答,都凝聚着她个人对成长、对学习、对生活及对漫游经历的丰富体验、繁多感悟与真切心得。 阅读本书,就像进行一次亲切的纸上对话,也像一次心灵美景的奇异探险……

作者简介

陈丹燕,一九八二年二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作者早期创作以中学生题材见长,并有多部作品荣获国内外多项大奖。代表作为《女中学生之死》、《女中学生三部曲》等。
一九九一年,代表作《女中学生之死》日文版由日本福式书店出版发行

书籍目录

序问问陈丹燕 问问陈丹燕我求学的日子 中学时代 我们的校园生活 我们的课外活动 我们的无聊课本 我们的而立之年 我们男生与女生的关系 大学时代 我们的高考 我的大学同学 我们的娱乐 我们的“经典”装束 我们的偶像 我们的日常生活 问问陈丹燕十六岁时应该建立的心灵世界 永远的代沟 对抗的“两极世界” 叛逆的发型 自尊心——人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柱 高一的孩子应该建立自己的自尊心 激将与激励,不同的教育方法 自尊尽——防身的利器 纯洁——人非常重要的品格 不能污染的纯洁品格 保护自己的道德观 远离人生禁区 感情——人非常娇嫩的“味蕾” 感情不是简单的东西 感情与纯洁性的关系 人生中的困难 困难在人生中的意义 困难后面的“礼物” 问问陈丹燕在漫游中成熟 美好的时刻 十六岁的梦想 脚踏异乡土地的惊奇 发现自己,发现世界 永远的秘密 聚散的缘分 旅行与成熟 在不同的文化中旅行 心灵的收获 不同的感受 世界的肯定 施行的准备 问问陈丹燕青少年周围的世界 环境对孩子们的影响 流行文化与青少年 让孩子们“休克”的书 让孩子学会判断 孩子与信念 秩序和本事…… 孩子的成长与“营养” 问问陈丹燕文雅的乐趣 我的阅读 心的“经营” 书的分类 问问陈丹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梯形教室的六个下午 PDF格式下载



很不错,的确是中学生看的书


值得一看的一本书!喜欢!


这本书还是不错的!


  在家闲来无事,翻看书柜里的旧书,发现了这本书。   重新读来,陈丹燕的文字总是很婉约细腻。   这是关于成长的温暖读本,里面记录了很多的不同的心情,失落,感动,成长中的很多小细节。   听QQ说当年的男ch已经准备结婚了,在此祝福他们。


   偶然在九久买了这本书,因为是薄薄的一本,就利用4月30号的下午和晚上的一点零碎时间把它看完了。虽然书中陈丹燕谈话的对象是一群高一的学生,但我读起来却一点没有距离感。因为我也是从那样的年龄走过来的。
   书中谈到了恋爱,谈到了阅读,谈到了旅行,谈到了家庭教育,谈到了自己的大学生活,没有枯燥的说教,而是娓娓而谈,很亲切,很平易近人。
   很喜欢陈丹燕的书,虽然读过的并不多,只读过《慢船去中国》《上海色拉》和一些零碎的文章。喜欢她笔下的上海风情。


   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部小说,没想到,居然是去学校做讲座的内容的合集。
   还是同样的,一种心情,一份感动。成长的困惑,关于过去,关于现在,关于未来。关于教育,关于流行,关于家庭教育。关于自己,关于他人。关于生活,关于学习,关于旅行,关于阅读。我想陈丹燕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只是把它当作一次普通的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如此而已。
   我总是不经意地会被她的文字所感动,我想这究竟是什么样的魔法在作祟呢?我觉得那是一个女人极为细致地描绘着自己少女时代心情,这种细致达到了共鸣,然后深华。所以我常常能从这样与那样之中看到自己的那些影子。好像就在说我自己一样。
   同样谈论着成长,她说起到孩子的纯真。我在想,也许这是个曾经那个不想长大的我最好的鼓励“成熟不是变脏,而是变得更有力,更懂得如何去清洁自己。”虽然我不能说她的心情就一定能代表我的全部,但是这样的叙述让你感觉似乎是一个很温柔,很体贴人心的妈妈在那里和你聊天,说话,有时我会如此地去羡慕陈太阳。
   陈丹燕说她16岁的时候就一个人背着包去北京旅行了。她有一种忐忑的心情,有恐慌,还有爸爸妈妈在后面畏畏缩缩地担忧,我何尝也不是这样地想一个人就这样背个包然后私奔去远方了呢?可我也会害怕,我的爸爸妈妈没有那么勇敢。。。
   成长的心情,每个人都会有,千姿百态,但却永远少不了那份青春的哀愁与骚动。


  我接触陈丹燕,是得一位学长转抄她的一封答读者信,去信的女孩子遭遇感情挫折,学业压力,十分苦恼,觉得孤独无依。陈丹燕的回信短短,却有别于一般信箱回答的安慰套路。
  她说每个人都要经历没有人心手相连,独自面对的过程,虽然不愿意,但这是别人无能为力的。一个人出生和死去,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无法陪同。所经历的种种,都是独一无二的体验,别人可以因为相似的体验而安慰你,但是绝对无法分担你的感受。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只是你是在这个时候而已。
  那时候想要找出信的出处来,但是一直都没有找到,即使是现在也没有见到。
  但是这本书是和学生的座谈记录,也有着她其他作品没有的理智和循循善诱,其实还是很值得一读的。
  
  感情其实是一件很怕碰的东西,如果你手上的皮肤一直被碰,皮肤上就会有老茧,有了老茧的皮肤不敏感了,如果从不去轻易碰它,它就会很敏感。感情要敏感,纯洁,才会比较甜美。
  
  旅行当中,我经常会发现生活当中充满着秘密,那些因为萍水相逢的人的经历带来的秘密常常是连想都没有想过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