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
2004-3-1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徐志摩
384
296000
无
说徐志摩代表了一种精神,一种个人的独立自主、不受羁绊的精神,应该是颇为恰切的,正如他自己所宣告的:“我自信我也有我与人不同的地方。我不曾投降这个世界,我不受它的拘束。”这种自觉、深刻而严重的与从不同,不投降,不拘束,不仅表现在他对社会和人生的认知上,对爱情和婚姻的追求上,更表现在他的诗歌和散文创作上。徐志摩成功的创作,如《再别康桥》,如《偶然》,如《沙扬娜拉》,如《海韵》……,无疑是形式、音律和境界所定位的新诗杰作,故广为传诵,至今仍然脍炙人口。徐志摩新诗展示自我的独特风格和情致是十分迷人的。
本书包括创作和翻译两大部分,并配以相关的照片、手迹和书影,以使今天的诗歌爱好者更全面更亲切的分享徐志摩诗歌创作的精粹和风貌。
徐志摩,一八九五年出生于浙江海宁,名章序,曾经用过南湖、云中鹤做笔名。早年就读于杭州一中,后入沪江大学、北京大学等。一九一八年赴美,一九二一年转赴英国。同年开始新诗创作。回国后发表大量诗文。一九二三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一九二六年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徐志摩,我们新时代的新诗人,一个深信理想的人生必须有爱、自由和美的理想主义者,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失败英雄。他的追求,使我们惭愧,因为我们的信心太小了,从未敢梦想他的梦想。 他的失败,使我们恭敬与同情,因为偌大的世界之中,只有他有这信心,冒了绝大的危险,费了无数的麻烦,牺牲了一切平凡的安逸,去追求去试验一个梦想之神圣的境界。 没有徐志摩的诗坛是寂寞的。徐志摩,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因搭乘他人飞机由南京到北平遇浓雾在济南附近失事。
编选者言上编 诗国徜徉 赠狄更生 草上的露珠儿 听槐格讷乐剧 情死 小诗 私语 夜 康桥再会吧 笑解烦恼结 ——送幼仪 马赛 地中海 北方的冬天是冬天 青年杂咏 哀曼殊斐儿 月下待杜鹃不来 月夜听琴 默境 威尼市 无儿 你是谁呀? 悲思 春 一个祈祷 石虎胡同七号 泰山日出 月下雷峰影片 灰色的人生 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 沪杭车中 ……下编 译海浮沉附录
无
徐志摩的诗,至今记忆犹新的还是那首《偶然》。
浮生半世,我们总在感慨匆匆,太匆匆。我们的世界,有太多的擦肩而过,太多的际会姻缘,即便是尔后的频频回眸,顾盼连连,终敌不过的,是早已命中注定的背道而驰。
所以,不愿踟蹰,不愿留恋,只愿让那每一个相遇都如烟花般绚美,每一次交会都如昙花般绽放出那最动人心魄的一瞬,即使短暂,即使枯萎,你无怨,我亦无悔。
所以,每当离别,微笑地道一声,
沙扬娜拉~亲爱的朋友,不愿天长,不愿地久,只愿多少年后,你的追忆有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