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谈艺

阮浩耕 浙江摄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4  

出版社:

浙江摄影出版社  

作者:

阮浩耕  

页数:

14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茶文化是一种大众生活文化,雅俗共赏,少长成宜,香播九州。社会各个阶层、不同职业人群都有各自的喝茶品茗方式,他们又各自以所擅长的文学艺术手段,记录或抒发自己的茶情、茶趣和茶中的感悟,《中国茶文化丛书》将这些散落的茶文化的串联起来。  这套丛书并非严肃的专著,而是融学术性于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之中,其宗旨是介绍茶文化的有关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本书是系列之一,内容为古往今来与茶有关的艺术作品。  茶叶,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极为普通的饮料,是所谓“开门七件事”即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这说明了它与日常生活须臾不离的关系。曾几何时,茶叶从七件事中凸显出来,开始走入“文化”之列,于是,它变得既俗又雅,既野又文,既能解渴疗疾,又可悦目赏心,受到了世人的青睐和欣赏。  恰恰就是介入了“欣赏”这一具有文化意义的行为,茶所具有的色、香、味、形又被赋予了更浓厚的文化色彩。在文人的眼里口中。一杯清茶可见到大干世界的斑驳色彩,可品味短暂人生的辛酸欢愉,他们为之歌颂吟唱,泼墨运毫——茶叶艺文缘此产生。

书籍目录

序一 阮浩耕序二 于冠西概述/1“茶”、“茗”字形的嬗变/7“荼陵”石印和“掼笥”木牌的文化意义/13唐代之前文学作品中的“茶相”/16“一生为墨客,几世做茶仙”/22怀素和他的《苦笋帖》/28唐代茶诗掇英/31扑朔迷离的《萧翼赚兰亭图》/45《调琴啜茗图》及其他几幅唐代茶画/52茶与酒的论辩/55蔡襄《茶录》及其他/61苏轼茶叶艺文精粹/72“山谷”茗香/81“米癫”茶兴/87形形色色的“玩茶”艺术/90中国第一部茶具图谱的文化意义/96赵孟频的《斗茶图》和“茶榜”/102元代茶画录要/105“吴门四家”丹青品茶/110《煎茶七类》杂识/115“扬州八怪”的茶艺/119缶翁笔下见茶韵/131别有滋味的《喝茶》/136丰子恺漫画中的茶味/141《茶馆》中的茶馆文化/145

章节摘录

  晋代杜育的《■赋》,是第一篇以赋的形式来描写茶的文学作品,在茶  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灵山唯岳,奇产所钟……厥生藓草,弥谷被岗。承丰  壤之滋润,受甘霖之霄降。月唯初秋,农功少休,结偶同旅,是采是求。水  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泽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瓠,取式公刘。唯兹  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蔌。”  全赋不长,但所涉及的范围已包括茶叶自生长至饮用的全部过程。由“  灵山唯岳”到“受甘霖之霄降”是写茶叶的生长环境、态势和条件;自“月  唯初秋”至“是采是求”描写了茶农不辞辛劳结伴采摘秋茶的情景;接着写  到烹茶所用之水当为“清流”,所用茶具,无论精粗,都采用“东隅”(东  南地带)所产的陶瓷。饮用方法也颇具古风。当一切准备停当,烹出的茶汤  就有“焕如积雪,哗若春蔌”的艺术美感了。  《■赋》是第一次写到“弥谷被岗”的植茶规模,第一次写到秋茶的采  掇,第一次写到陶瓷的宜茶,第一次写到“沫沉华浮”的茶汤特点。这四个  “第一”,足使《■赋》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令人刮目相看。  似乎是对《■赋》内容的补充,南朝宋王微的《杂诗》则描写了一个独  饮者的形象:“桑妾独何怀,倾筐未盈把。自言悲苦多,排却不肯舍。妾悲  叵陈诉,慎忧不销冶。寒雁归所从,半涂失凭假。壮情扑驱驰,猛气捍朝社  。常怀云汉惭,常欲复周雅。重名好铭勒,轻躯愿图写。万里度沙漠,悬师  蹈朔野。传闻兵失利,不见来归者。奚处埋旌麾,何处丧车马。拊心悼恭人  ,零泪覆面下。徒谓久别离,不见老孤寡。寂寂掩高阁,寥寥空广厦。待君  竟不归,收领今就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谈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