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传传说
2008-5
浙江摄影出版社
莫高
140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多姿多彩,内涵丰富,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润物无声地滋养着民族世代相承的文化土壤。世界发展的历程昭示我们,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不仅取决于经济、科技等“硬实力”,还取决于“文化软实力”。作为保留民族历史记忆、凝结民族智慧、传递民族情感、体现民族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历史的“活”的见证,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保护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守护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薪火,就是维护我们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对增强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之源,拥有特色鲜明、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据考古发掘,早在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在这方古老的土地上活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浙江大地积淀了著名的“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浙江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熠熠生辉、弥足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省项目数量位居榜首,充分反映了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彰显了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留存于浙江大地的众多非物质遗产,是千百年来浙江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浙江地域文化的瑰宝。保护好世代相传的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努力发扬光大,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责任,是建设文化大省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任务,对增强我省“文化软实力”,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历来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重视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为此进行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特别是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制定政策法规,加大资金投入,创新保护机制,建立保护载体。全省广大文化工作者、民间老艺人,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参与,无私奉献,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抢救保护了一大批浙江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对我省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逐一进行编纂介绍,集中反映了我省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成果,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它的出版对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我省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凝聚力,提升我省“文化软实力”,将产生积极的重要影响。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保护文化遗产,既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我们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保护原则,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再接再厉,再创佳绩,把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上新台阶,促进浙江文化大省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2008年4月8日
《白蛇传传说》作者在个人研究的基础上,条分缕析,解说传说所具有的人文价值和文化内蕴,供读者品读。白蛇传传说起源古远,流布广泛,经不断演绎、丰富和完善,终于由勾栏瓦舍内书会先生编就的人蛇结合的志怪故事衍变而为优美动人的经典爱情作品。
总序前言序言《自蛇传》传说的起源、演变和发展【壹】《白蛇传》传说的民俗渊源【贰】《白蛇传》传说的演变和发展《彝蛇传》的丰富内涵【壹】丰富多彩的《白蛇传》传说【贰】富有情趣的《白蛇传》风物传说《自蛇传》传播的文化空间【壹】《白蛇传》与民间文学【贰】《白蛇传》与俗文学【叁】《白蛇传》的其他艺术形式【肆】《白蛇传》在海外的传播《白蛇传》研究【壹】《白蛇传》研究回顾【贰】的地区协作研究【叁】《白蛇传>研究成果《白蛇传》的社会科学价值【壹】《白蛇传>的社会科学价值【贰】国内外名人论《白蛇传>《自蛇传》传说的保护与传承【壹】《白蛇传》传说的濒危状况及原因【贰】
《白蛇传》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富有神话色彩的民间传说,它以古老的历史、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取胜,可称为我国民间文学发展史上的典范,也是我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份宝贵的财富。 现将《白蛇传》的起源、演变和发展分节叙述如下。 《白蛇传》是白蛇变人、人蛇结合的传说故事。 白蛇是《白蛇传》中的主要形象。尽管各个历史时期各种流传本或改编本对白蛇形象的爱憎不同,然而亦蛇亦人却是所有《白蛇传》故事中白蛇形象的共同特征。民间为什么要赋予白蛇这样的形象特征呢?我们可追溯至古老的民俗。 可以说,《白蛇传》传说最早应该源于上古时期的图腾崇拜。华夏民族都经历过一个以龙、蛇为图腾的原始社会阶段(据闻一多先生考证:龙的基调就是蛇)。当时的人们认为,人类的祖先伏羲、女娲都是“蛇身人面”,“有大圣之德”,且还结为夫妻,繁衍后代。 从人蛇合体的女娲到人蛇合体的白娘子,两个神话故事各不相同,但都遗存着中华民族崇拜龙、蛇的古老风习。 在《白蛇传》“端阳惊变”故事中,白娘子饮黄酒显露原形、吓死许仙后,为救夫而“昆仑盗草”,采回灵芝,熬成药汁,灌进许仙嘴里,许仙随即活转过来。他缓缓地睁开眼,一看见穿着白衣衫的娘子,惊恐地喊道:“蛇!大白蛇!”身子不断地颤抖。 白娘子听了,皱皱眉头,说:“我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会变成白蛇呢?必定是你眼花看错啦!” 小青插嘴道:“相公没有看错,我也看见的。那天,我买了花线回来,听见相公在喊叫,等我奔上楼去,相公已经倒在地上了。我看见一条白闪闪的东西,又像是蛇又像是龙,从床上飞起来,飞出窗外就不见了。” 白娘子也笑着说:“哦,原来是这样呀!如此说来是苍龙现形了,正好应着我家生意兴旺、添子加孙。可惜我那辰光困熟了,要不然,我一定要点上香烛拜拜它哩!” 许仙听她们讲得认真,仔细想想也不错,心里的疑团—下子就化掉了。 从“端阳惊变”中可见“苍龙现,家和兴”的民间崇拜龙、蛇的古老风习。 这种民间崇拜龙、蛇的遗习在白娘子产子、满月,许仙为儿子取名时又再次出现: 断桥相会后,许仙、白娘子、小青三人有了安身之处,生活也渐渐安定下来。 光阴似箭,不觉已是天寒岁暮。 腊月十五夜半,许仙姐姐亲自给白娘子接生。婴儿呱呱坠地,许仙姐姐见是个白白胖胖的男孩子,立即向许仙和白娘子道喜,许仙笑逐颜开,白娘子也十分快活。 三朝以后,白娘子让许仙给婴儿取个名字。许仙思忖了一会,记起端阳在红楼看见苍龙的事,便笑着说道: “就叫梦蛟如何?” “很好,龙是祥瑞之物。但愿孩儿长命百岁,前程似锦!”白娘子和小青欣然同意。 由此段故事情节,可见民间崇拜龙、蛇的古老风习是何等深入人心。 其实,江南百姓崇拜龙、蛇的习俗至今仍流传不衰。如浙江和上海民间传说,每家都有青、黄两条看家蛇,不能轻易惊动。杭州过去民居多墙门大院,加之气候温暖湿润,经常有蛇出没。一般人家都不去惊动它,年纪大的人甚至焚香跪拜,让它平安游去。宁波一些地区每逢过年,有挨家挨户舞青、黄两条小龙的祭祀仪式。实际上青、黄二龙就是看家蛇的变形,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们是家庭的守护神。
《白蛇传传说》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之一。家喻户晓的白蛇传传说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起源古远,流布广泛,于民间口耳相传,经不断演绎、丰富、完善,终于由瓦舍勾栏内书会先生编就的人蛇结合的志怪故事,衍变而为优美动人的经典爱情作品,堪称中国民间文艺发展史上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