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李泽厚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  

出版社: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

李泽厚  

页数:

36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由“补篇”和“前著”组成。 “补篇”揭示了中国上古思想史的最大秘密:“巫”的基本特质通由“巫君合一”“政教合一”的途径,直接理性化而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大传统的根本特色。巫的特质在中国大传统中,以理性化的形式坚固保存、延续下来,成为解中国思想和文化的钥匙所在。“前著”则从剖析孔子的仁学开始,提出中国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问题,认为血缘、心理、人道、人格为四大因素,孟、苟从内外两方展升为光辉的个体人格和伟大的人类特征,而以“实用理性”和“乐感文化”为总精神。在此前提的贯穿下,渐次论述了自先秦到明清的各种主要思潮。

作者简介

李泽厚,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五四年毕业。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密西根大学、科罗拉多学院、斯瓦斯摩学院客席教授、客席讲座教授,台北中央研究院客席讲座研究等职。一九八八年当选为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一九九八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学位。著有《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思想史论》《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走我自己的路》《世纪新梦》《论语今读》《已卯五说》《历史本体论》《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香港,2006)等书,一九九一年后旅居美国。

书籍目录

内容提要中国古代思想史论(1985) 孔子再评价 一 “礼”的特征 二 “仁”的结构 三 弱点和长处 四 附论孟子 墨家初探本 一 小生产劳动者的思想典型 二 墨家思想并未消失 孙老韩合说 一 兵家辩证法特色 二 《老子》三层 三 所谓“益入神智” 苟易庸记要 一 人的族类特征 二 儒家世界观的建立 三 天、道、人 秦汉思想简议 一 道、法、阴阳、儒家的合流 二 天人宇宙论图式 三 阴阳五行的系统论 四 五行图式的历史影响 庄玄禅宗漫述 一 庄子的哲学是美学 二 人格本体论 三 瞬刻永恒的最高境界 宋明理学片论 一 由宇宙论到伦理学 二 理性本体的建立及其矛盾 三 “心”的超越与感性 四 遗产的两重性 五 《片论》补 经世观念随笔 一 “内圣”与“外王” 二 “治人”与“治法” 三 经学与史学 试谈中国的智慧 一 时代课题 二 血缘根基 三 实用理性 四 乐感文化 五 天人合 后记补篇 中华文化的源头符号(2005) 一 鱼:生命的符号 二 龙:权威/秩序的象征 三 汉字:并非口头语言的记录 说巫史传统(1999)  一 巫君合  二 “巫”的特质  三 由“巫”而“史”  四 “德”与“礼”  五 “仁”与“诚” 六道家及中国文化基本范畴 说儒法互用(1999) 一 “礼”“法”区别 二 “礼”“法”交融 三 借鉴历史 初读郭店竹简印象纪要(1998) “说巫史传统”补(2005) 一 由巫到礼 二 礼的特征:宗教、伦理、政治三合一 三 天道与天主

章节摘录

  孔子再评价  关于孔子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意见分歧也许更大。分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当时社会变革不很清楚,从而对孔子思想的性质和意义也就众说纷纭。本文无法涉及社会性质问题的探讨,而只想就孔子思想本身作些分析,认为其中包含多元因素的多层次交错依存,终于在历史上形成了一个对中国民族影响很大的文化一心理结构。如何科学地把握和描述这一现象,可能是正确解释孔子的一条途径。本文认为春秋战国是保存着氏族社会传统的早期宗法制向发达的地域国家制的过渡时期,认为孔子思想是这一空前时代变革中某些氏族贵族社会性格的表现。但由孔子创始的这个文化一心理结构,却因具有相对独立的稳定性而长久延续和发展下来。  一 “礼”的特征  无论哪派研究者恐怕很难否认孔子竭力维护、保卫“周礼”这一事实。《论语》讲“礼”甚多,鲜明表示孔子对当时“礼”的破坏毁弃痛心疾首,要求人们从各方面恢复或遵循“周礼”。  那么,“周礼”是什么?  一般公认,它是在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本文认为,它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原始巫术礼仪基础上的晚期氏族统治体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作为早期宗法制的殷周体制,仍然包裹在氏族血缘的层层衣装之中,它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直接从原始文化延续而来。“周礼”就具有这种特征。一方面,它有上下等级、尊卑长幼等明确而严格的秩序规定,原始氏族的全民性礼仪已变而为少数贵族所垄断;另方面,由于经济基础延续着氏族共同体的基本社会结构,从而这套“礼仪”一定程度上又仍然保存了原始的民主性和人性。就在流传到汉代、被称为“礼经”、作为三礼之首的《仪礼》中,也还可以看到这一特征的某些遗迹。例如《仪礼》首篇的《士冠礼》,实际是原始氏族都有的“成丁礼”、“人社礼”的延续和变形。例如《乡饮酒礼》中对长者的格外敬重,如《礼记》所阐释“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人孝弟”(《礼记·乡饮酒礼》)。可见,孝弟以尊长为前提,而这种尊长礼仪,我同意杨宽《古史新探》中的看法,它“不仅仅是一种酒会中敬老者的仪式,而且具有元老会议的性质,这在我国古代政权机构中有一定地位”。中外许多原始氏族都有这种会议,如鄂温克人“在六十多年前,凡属公社内部的一些重要事情都要由‘乌力楞’会议来商讨和决定。会议主要是由各户的老年男女所组成,男子当中以其胡须越长越有权威”。《仪礼》中的“聘礼”、“射礼”等等,也无不可追溯到氏族社会的各种礼仪巫术。《仪礼》各篇中描述规定得那么琐碎的“礼仪”,既不是后世所能凭空杜撰,也不是毫无意义的繁文缛节,作为原始礼仪,它们的原型本有其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政治作用。远古氏族正是通过这种原始礼仪活动,将其群体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按着一定的社会秩序和规范来进行生产和生活,以维系整个社会的生存和活动。因之这套“礼仪”对每个氏族成员便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它相当于后世的法律,实际即是一种未成文的习惯法。到“三代”,特别是殷、周,这套作为习惯法的“礼仪”就逐渐变为替氏族贵族服务的专利品了。孔子对“周礼”的态度,反映了对氏族统治体系和这种体系所保留的原始礼仪的维护。例如孔孟一贯“尚齿”:所谓“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论语·乡党10.1》),“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党10.7》)。所谓“天下之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孟子·公孙丑下》)等等,就是如此。  “礼”是颇为繁多的,其起源和其核心则是尊敬和祭祀祖先。王国维说:“盛玉以奉神人之器谓之幽若丰,推之而奉神人之酒醴亦谓之醴,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观堂集林·释礼》)郭沫若说:“礼是后来的字。在金文里面,我们偶尔看见用丰字的。从字的结构上来说,是在一个器皿里面盛两串玉具以奉事于神。《盘庚》里面所说的‘具乃贝玉’,就是这个意思。大概礼之起于祀神,故其字后来从示,其后扩展而为对人,更其后扩展而为吉、凶、军、宾、嘉各种仪制。”可见,所谓“周礼”,其特征确是将以祭神(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化、扩展化,成为一整套宗法制的习惯统治法规(“仪制”)。以血缘父家长制为基础(亲亲)的等级制度是这套法规的骨脊,分封、世袭、井田、宗法等政治经济体制则是它的延伸扩展。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也正是由原始礼仪巫术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所谓巫、尹、史)演化而来的“礼仪”的专职监督保存者。  章学诚认为,贤智学于圣人,圣人学于百姓,集大成者,为周公而非孔子,又说:“孔子之大,学周礼一言可以蔽其全体。”(《文史通义·原道下》)的确是周公而非孔子,将从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加以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范化。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革。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中的论点是值得重视的。孔子一再强调自己是“述而不作”(《论语·述而7.1》)、“吾从周”(《论语·八佾3.14》)、“梦见周公”(《论语。述而7.5》)……其意确乎是要维护周公的这一套。“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6.25》);“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3.1》);“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佾3.17》)……是孔子对礼仪形式(“仪”)的维护。“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2.3》),“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12.7》)等等,则是孔子对建立在习惯法(“信”)基础上的“礼治”内容的维护。  但是,孔子的时代已开始“礼坏乐崩”,氏族统治体系和公社共同体的社会结构在瓦解崩毁,“民散久矣”,“民恶其上”(《国语·周语》)。春秋时代众多的氏族国家不断被吞并消灭,许许多多氏族贵族保不住传统的世袭地位,或不断贫困,或“降在皂隶”。部分氏族贵族则抛弃陈规,他们以土地私有和经营商业为基础,成为新兴阶级并迅速富裕壮大。韩非说:“晋之分也,齐之夺也,皆以群臣之太富也。”(《韩非子·爱臣》)经济上的强大实力使他们在政治上要求夺权(田恒的大斗出小斗进实际是显示实力而不是“收买民心”),在军事上要求兼并侵吞,终于造成原来沿袭氏族部落联盟体系建立起来的天子一诸侯一大夫的周礼统治秩序彻底崩溃。赤裸裸压迫剥削(“铸刑鼎”“作竹刑”“初税亩”“作丘甲”)和战争主张,取下了那层温情脉脉的“礼”“德”面纱,公开维护压迫剥削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理论——从管仲到韩非的法家思想体系日益取得优势。  孔子在这个动荡的变革时代,明确地站在保守、落后的一方。除了上述在政治上他主张维护“礼”的统治秩序、反对“政”“刑”外,在经济上,他主张维持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以免破坏原有的氏族制度和统治体系(“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反对追求财富(聚敛)而损害君臣父子的既定秩序和氏族贵族的人格尊严,成为孔子一个重要思想: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4.5》)  士志干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4.9》)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11.17》)  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已夫。(《论语·卫灵公15.26》)  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欤!(《论语·子罕9.27》)  这些都反映了被财富打败、处于没落命运的氏族贵族的特征。孔子尽管东奔西走,周游列国,想要恢复周礼,却依然四处碰壁。历史必然地要从早期宗法制走向更发达的地域国家制。


编辑推荐

  《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李泽厚认为,中国文明有两大征候特别重要,一是以血缘宗法家族为纽带的氏族体制,一是理性化了的巫史传统。两者紧密相连,结成一体,并长久以各种形态延续至今。《新版》增补了李氏有关巫史传统的重要论述,从源头上探寻中国文化之奥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PDF格式下载



与一些洋洋大观的中国古代思想史相比,本书可谓“简陋”——并末事无巨细的一一死举中国古代思想史中重要的人、事、理,但却了精心选择中,独显了作者的一份深刻,一份学养,一份智慧。尤其是关于中国巫史传统的全面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化民族文化传统与文化心理的的心路历程。作者的三部思想史论,前后前继,全方位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起源、形成、发展过程,也为当下的文化建设提供可供备考的权威经典。
不读此书,不读此系列书,是一种遗憾!而读了,当然是幸甚至哉!
衷心感谢李泽厚老先生,也深为当代有如此大家而自豪,自此当代不寂寞!


李泽厚著作,大陆主要有三家出版社在出: 一是安徽文艺,它在1994年出版了《李泽厚十年集》,这是国内第一套李泽厚著作的标准本。此后,安徽文艺在世纪末又出版了《世纪新梦》(1998),《论语新读》(初版,1998),及哲学、美学、思想史三个系列的旧作的套装本。 2. 到了新世纪,三联书店开始出版李的最新著作(第一版),如:《历史本体论》、《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2003)和《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2005),后两书在2007年间都出了增订本。到2007年三联出版《李泽厚集》,这套著作可算是大陆第二套李的标准本(建议买精装本,当当网上都有,装订极好)。 3.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在2006年出版了一本李的新著《李泽厚近年答问录2004-2006》(2006),这部书收录了一些重要的文章,如:情本体……、回首八十年代、周公……,还有香港版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是李另一本现代思想史的重要著作,可惜在大陆不能出版)的大部分内容,等等。天津社科出版的重要著作(标准本)有:《新版中国思想史论》(2008)、《人类学历史本体论》(2008)(当当网上都有)。这两部著作应该是李晚年最重要的封山著作了。 近日我在当当网上刚看见“承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之余绪,启伦理学研究之新篇哲学大师李泽厚先生的封山之作”《伦理学纲要》……(2010.4.6)


这次新版,增加了极有分量的几篇文章,李先生对巫史传统的研究既有洞见,既有启发。增加的几篇文章,充实了这本中国古代思想史的扛鼎之作!


这本书其实从今年的三月的时候就有买的想法,当时一直没有买到,只是别人告诉我当当网后才在当当网上找到的.书一到手我就首先看的这本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看后很兴奋.该书不仅很全面的把中国古代的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列举出来,而且观点独特,新颖,很有说服力,尽管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但很有生命力.看了这本书其实也可大概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一个轮廓.而且他把人物的排列也打破了传统的习惯,他并非是按儒家,道家,法家等这样的思路去分析和评判的,而是把有联系的人物放到一起,特别是把老子孙子放在一起进行评价更有代表性,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老子都是兵家一说也有渊源.该书在语言上也很流畅,我也是一气读完的.


李泽厚是西方承认的两个中国哲学家之一,他的作品值得一看,书的质量也很好


由孔孟而下,至经世之学,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从中受益匪浅。


喜欢中国思想史的朋友一定要看这本书。


李泽厚先生的书很难读所以大家在读的时候一定要耐住性子,不然的话真的会读不下去而且读着前面的忘着后面的我前几天还买了一本他的《论语今读》,感觉还行不过部分解释并不符合常理辩证地吸收就是了


对中国古代的思想梳理的很好,就是太深奥了,到了后面有点看不懂了


受益匪浅的好书李泽厚先生的书真的写地非常好至今仍给人有很深的启示


这是李泽厚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其实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三本好书评选当中,李泽厚的先生的该作品与《美的历程》着实让评委伤脑经。可见该作品的分量。

而说到这个版本,我们不说印刷和装订,单说内容,比其他版本要好。主要是增加了李泽厚先生近些年的思考,作为修定附在该书的后面。这是其他版本所没有的。所以我推荐这个版本!


这是李泽厚先生写的很好的一本书,书中的观点独到而深刻。


此书是李泽厚先生的知名著作,书中的观点见解,给我很深的启示。而且更坚定我对历史的执着探究之心了。感谢此书1


李泽厚先生在此书中阐明了很多原点的东西,值得收藏。


这本书是李泽厚先生的巨著,观点新颖独到,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值得一看,学习中国思想的发展历程


对于我这个大三的孩纸来说,李泽厚先生的书,内容还是有点深的,可能是我浅薄了吧。但是书本身,很有学习的价值。喜欢李泽厚先生的书。


之前看过政治思想史 配套看这个 不同的感受


了解中国人思想的形成过程与发展。了解了过去才能更好的理解现代。


对各种思想的来源、发展、高潮以及最后的走向分析得很详细,语言也很优美,真的很不错


为了让自己跟得上作者的思维,我不得不拿只笔在书上要点的地方划一划。很耐看,也很能引起自己的思考。以前买过他的论语今读,两相比较着看,更为有趣。


书特别好,就是觉得字有点小,呵呵....


这本书很不错,值得好好研究!


有些难读,涉及的古典很多,深刻是不用说的,需要静下心细细品


作者做学问的态度很严谨,而且还有自己的研究心得,儒学、道学、法家、阴阳家、宋明理学都有涉及,但文字辞藻不如作者另外一本《美的历程》,没有那么的富有韵律,富有美感,而多了许多严谨,不愧为学者。


送货挺快的!这本书也不错


好书 但是印刷质量不给力 文字太小 书籍设计不符合审美要求


认真读完!向大家推荐!


看得很。。。困。老师推荐。


帮朋友买的,还没来得及读。


值得一读,建议购买.


名家之作,不过限于年代,有些观点已经过时。


质量好,开卷有益


建议对各家之言有一定了解再看此书


作者是国内顶尖的思想家,他的书都值得一读.


相信看过的都说好 不解释


绝对是经典读物


李老的书一定要买


就喜欢这些书,非常好


国学入门书之一,对诸子百家的看法自成体系,学习国学必备!


深入浅出,值得收藏,推荐


书不错,很香,字有点小。


价有所值,打算把这一系列购齐全


这样的书,需要反复的读


此书可读性很强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补篇”揭示了中国上古思想史的最大秘密:“巫”的基本特质通由“巫君合一”“政教合一”的途径,直接理性化而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大传统的根本特色。巫的特质在中国大传统中,以理性化的形式坚固保存、延续下来,成为解中国思想和文化的钥匙所在。“前著”则从剖析孔子的仁学开始,提出中国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问题,认为血缘、心理、人道、人格为四大因素,孟、苟从内外两方展升为光辉的个体人格和伟大的人类特征,而以“实用理性”和“乐感文化”为总精神。在此前提的贯穿下,渐次论述了自先秦到明清的各种主要思潮。


与三联版的同名书稍有不同的新版,多了补篇,分别是“中华文化的源头符号”、“说巫史传统”“说儒法互用”、“初读郭店竹简印象纪要”、“说巫史传统补”等。平装本,价钱较优惠。


我很喜欢这本书,希望更多人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史,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此书是李泽厚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总结了中国数千年来的各种思想,是我们寻找我们自我的载体


是老师推荐的数目,本来是买来做作业的,但没想到收获挺多。浅显易懂,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思想。


第一次这么系统学习中国古代思想史,值得一看


读完此书,只是我是一个理科专业的人,对中国古代的思想,看了此书后,我才了解一点皮毛而已,不得不感叹中国思想之深,之博,不得不佩服李老师对中国思想的深刻了解正像他说的,对于创造性思维来说,见林比见树更重要,李老师给了我们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我受益匪浅,只是我还需要今后更长的岁月去参悟


李泽厚先生的经典著作


书的质量很好,内容的话,就看个人喜欢了。这本书是老师推荐看的,如果,你是想看的话,我建议可以买


一本有深度的好书,读后给人启发。。。。


只读喜欢的书


讲得不错啊


内容很值得一看,但字太小了。


大家就是不一样,写极具思想性的理论著述也极具口语化色彩,一般论者敢吗?这也是大家与小家的区别之一吧。遗憾的是,所收论文没有关于唐朝的。


书的内容很好,但是印刷排版会让读者看的很累


粗糙的纸张,内容还是不错的


值得专业人士读读!


买重了,但书是好书,值得仔细读。


解析深刻


值得细细读的书


有些观念比较马思,唯物。


内容好,字小.太伤眼!


不过没有开始看


315、316两页是空白纸,申请换货。


此书实际上我并没有收到,原因是下单发货时间太长,我春节放假回家了,后来选购了古代、近代、现代、三册装,大体上还不做,李先生总是大笔勾勒出框架,实际上早期没阅读过此类有关书籍是无法领悟其中精妙的...


老师推荐的,说有了这本书写作文都不用愁了


刚看过没几页,书页都散了,装订的质量太差了,不知应该如何处理。内容还不错。


李先生的杰作


超值超划算


李先生的书不可以忽视


思想史在古代


比老的好看点儿


有点贵,好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