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教育年鉴2010
2012-7
余丹红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12-07出版)
余丹红
294
《中国音乐教育年鉴2010》聚焦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现状和发展状况,忠实记录中国当今社会发生的音乐教育事件,及时反映音乐教育学术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成果。《中国音乐教育年鉴2010》由国内外著名音乐教育专家撰文,系中国第一本以音乐教育为主题的年鉴,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一、专题论坛 序曲之后——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的回顾与展望 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后记 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国际对话—一中国广州·音乐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述评二、研究动态 音乐教育——你将会走向何方(Quovadis)? 20世纪下半叶和21世纪初的香港音乐教育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社会音乐教育 边远地区音乐教育专、发展的困境与出路——云南临沧地区音乐教育专业状况调查 2010年我国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研究综述——基于CNKI与万方数据库文献的计量分析 中国九大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主任论坛的成立与意义 2010世界合唱比赛——中国的合唱时代到来了么?三、他山之石 2010年德国音乐教育大事年表四、访谈实录 陈学娅访谈:改革开放30年学校音乐教材的演进 沃尔夫冈·哈特曼访谈:见证历史——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 郁文武访谈:“教研员”对中国普通音乐教育的意义 陈钢访谈:寻回对“美”的追求——专业作曲教学的现状与困惑五、教苑钩沉 民国时期上海国立音专的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科)六、文献综述 2010年全国音乐类期刊音乐教育专业论文综述 2010年国际期刊文献中的音乐教育研究综述七、年度纪享 2010年中国音乐教育大事记
人类形象,音乐本质和哲学 就我所见的中国音乐教育(鉴于我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微薄认识),我看到许多著作以比较、描述外加“仔细的思考钻研”为主,还有许多来自西方,其中主要是从英文和德文翻译成中文的文献。有一些翻译忽视了中西间在语言上及文化上巨大的差异,故其内容也错误百出。对于文化及人文学科来说,光靠“字典式的翻译”是绝对不行的,语义上的翻译一定要正确,同时还应该考虑与其他文化相关的不同视角等方面。在西方曾经在不同领域尝试过,让一位翻译者将文章从A语言翻译至B语言,再让另一位将刚翻译好的B语言重新翻译回原来的A语言。我们愿意相信,最后得出的文章应该是一样的。但事实是,原文与最后得出的译作几乎没有什么共同点。从这点来看,对于学术性文章的翻译我们应该引起重视。 从西方视角来看,对翻译著作的依赖以及学习如何提高翻译能力其实对学术水平的提高帮助甚小。这与翻译者对对方国度文化是否有深层的理解、是否真正理解其内容,翻译者有无对其他文化的调整适应能力以及对其本身的专业能力的提高有关。我在中国还看到,很多音乐教育工作者对来自西方的音乐教育非常依赖,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在开拓新音乐教育法所需的自身能力土缺乏信心。在这里我想说:许多来自西方的东西也存在很多不足(当然也有顶尖的),我们不能概括性地说,一切来自西方的东西都好。另外,中国音乐教育在发展独立教学方法时,面对西方完全没有理由感到畏惧。当然,我这里提到的独立发展,不是指从西方引进的东西中把一些新的东西放一起,而是应该意识到中国在文化及人文哲学上自身所拥有的宝贵财富,试图以这些为基础创作出新的,有别于西方的,不落后于任何国家、任何文化的东西。我这里有个很好的例子:慕尼黑音乐学院的学生乐团和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打击乐团,两乐团都属于高校高水平乐团,但两者在本质上完全不同,都展示了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都对提高未来音乐教师的音乐能力作出积极贡献。相信开展针对这两方的音乐教育功能的探讨和研究能对慕尼黑和上海两地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我想说,音乐教育的合作必须建立在同一高度才能成功。这点上,中国在“音乐教育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感”上需要转变观念。 ……
余丹红主编的《中国音乐教育年鉴(2010)》聚焦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现状和发展状况,忠实记录中国当今社会发生的音乐教育事件,及时反映音乐教育学术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成果。《中国音乐教育年鉴(2010)》由国内外著名音乐教育专家撰文,系中国第一本以音乐教育为主题的年鉴,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