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研究-案例分析与点评

聂幼犁 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70-1  

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作者:

聂幼犁  

页数:

30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上海市奏响了二期课改的序曲。研究性学习课程被提出后,作为转变学习方式,各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也迅速兴起。由于自上而下的“跨越式”改革,照例,业界几乎没有在“为什么”上纠缠太多,就“摸石头过河”了,并不断有经验涌出。

作者简介

  聂幼犁,湖南邵阳人,1953年1月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初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工作。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暨第一届教育科学研究班。1982年至今,在华东师范大学任教,2000年任教授。其间,曾任华东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筹备组秘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助理、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院长。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历史课程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无党派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与技术,历史教育理论、目标及其体系,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中学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  主要著作有:《中学历史学科标准化考试与题型训练》《中学历史学科学业评价概论》《现代考试基础理论》《中学历史教育论》《中学历史学科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中学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及案例》《高三学生历史小论文与名师点评》《历史的诠释与论证——高三历史材料简释题和小论文掇英》等。  主要主持过的科研项目有:国家教育部项目《中学历史学科命题理论与技术》和《中学管理中的人文精神》、上海市教委教育考试院项目《大规模考试网上阅卷试验》、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中学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和《中学历史新课程学业评价》等。1982年至今在专业杂志、网站、论文集、编著、教材、影像作品中发表论文、实验报告、翻译介绍、课文、讲话稿等数百篇。

书籍目录

一、导论:务实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二、课前设计的问题式研究性学习秦砖汉瓦的诉说“秦砖汉瓦的诉说”案例分析与点评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吗“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吗”案例分析与点评为什么德、日会走上法西斯道路“为什么德、日会走上法西斯道路”案例分析与点评你会扮演“二战”中的巨头吗“你会扮演‘二战’中的巨头吗”案例分析与点评应该感谢鸦片战争吗“应该感谢鸦片战争吗”案例分析与点评日本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案例分析与点评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案例分析与点评练习与思考《南京条约》赔款的价值是多少日本文明是搅拌式的文明三、即时调整的问题式研究性学习如果宋神宗多活几年,王安石变法会成功吗“如果宋神宗多活几年,王安石变法会成功吗”案例分析与点评没有封建残余的明治维新能成功吗“没有封建残余的明治维新能成功吗”案例分析与点评火烧曹宅对不对“火烧曹宅对不对”案例分析与点评国民大革命史教学中的困惑“国民大革命史教学中的困惑”案例分析与点评抗美援朝战争是否合法“抗美援朝战争是否合法”案例分析与点评如果中国的好东西不传到欧洲去,中国不就比欧洲先进了吗“如果中国的好东西不传到欧洲去,中国不就比欧洲先进了吗”案例分析与点评练习与思考为什么中华民国选都南京列强侵华为什么都要寻找借口四、“本”内专题式研究性学习秦始皇陵兵马俑之谜“秦始皇陵兵马俑之谜”案例分析与点评我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我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案例分析与点评鸦片战争可否称为商业战争“鸦片战争可否称为商业战争”案例分析与点评真的是李鸿章卖的国吗“真的是李鸿章卖的国吗”案例分析与点评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案例分析与点评练习与思考交通——人类文明发展的缩影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什么一波三折五、“本”外专题式研究性学习掸去土布上的尘埃“掸去土布上的尘埃”案例分析与点评听长辈讲那“文革”的故事“听长辈讲那‘文革’的故事”案例分析与点评走进金字塔“走进金字塔”案例分析与点评嘉善田歌“嘉善田歌”案例分析与点评太平天国与中国的近代化“太平天国与中国的近代化”案例分析与点评唐朝社会生活剪影“唐朝社会生活剪影”案例分析与点评宋江投降谜案探究“宋江投降谜案探究”案例分析与点评练习与思考拿破仑究竟死于何因千古奇案——阿房宫后记

章节摘录

  “尊重历史”和“发展学生”是历史课程的基本要求之一,这大概在东西方的历史教育界都没有异议。但是,重在历史本体还是重在前人相信的历史,重在个性需求还是重在共性标准,东西方却有所不同。大体上看,西方的历史教育注重历史本体和个性需求,侧重于发展学生如何了解史实、思考史实的能力和意识,将此视为历史教育的核心和基础素质,将前人相信的历史和共性标准视为达到这一宗旨的阶梯。东方的历史教育注重前人相信的历史和共性标准,侧重于使学生继承前人得出的史实、解释和结论,将此视为历史教育的核心和基础素质,历史本体和个性需求视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的补充或延伸。 从理论上人们很难判定哪一种历史教育主观上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因为前人相信的历史和共性标准凝聚了前人的成就、心血和期望,“拷贝”给学生未必学生就不成才。从教育的实际效果看,总体而言,西方的历史教育见效“慢”,有利于学生的独立、持续发展,而东方的历史教育见效“快”,见长于学生的“趋同”、从众办事。举例来说,遇到同样需要自己独立处理的问题,西方学生通常思考的是该问题应当怎样理解与处理,东方学生习惯的反应是“老师怎么说的”或有权对自己处理问题的行为“打分”的人们是怎么看的。这种差别实际上深深地植根于东西方不同的教育理念与宗旨中,西方的教育认为,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和特长充分发展是“天赋人权”的一部分,教育应当为这种发展提供条件、经验和机会;东方的教育奉行学生应当按教育者认同的“共性”与“个性”正确塑造才有前途。进而思之,教育理念与宗旨又自然地受制于现实的人文环境,一个是先发国家,其文化传统渊源于古希腊、罗马;一个是后发国家,其正统观念的滥觞是以儒学为核心的文化。


编辑推荐

  华东师范大学“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基地建设项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研究-案例分析与点评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