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清至民国闽西乡村民间借贷研究

俞如先 著 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作者:

俞如先 著  

页数:

406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国经济史学,又称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是中国历史科学的基础领域,它伴随着中国近现代学术的探索之路,走过了百年历程。在这百年沧桑的历程中,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既迎来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史观的光辉洗礼,也经受了时代政治变迁的无端磨炼。随着新时期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又不经意地给甘为基石的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界蒙上了一层“低处不胜寒”的失落景象。  站立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回顾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所走过的艰辛而曲折的道路,不能不对我们的前辈们及同仁们的不懈探索与努力坚持致以崇高的敬意。正是有了这么一代又一代人的薪火相传,中国的社会经济史学才能冲破艰难困境,逐渐步入了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时至今日,中国的社会经济史学,已经形成了两大居于主流地位的学术流派,这就是以吴承明教授为代表人物的“新经济史学派”,以及以傅衣凌教授为奠基人的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也称为“新社会史学派”。前者注重于经济学理论的探索,并且将其运用于中国经济历史发展规律的考察,从中寻求中国传统社会自身蕴藏着众多的向近代化转型的能动的积极因素;而后者则特别注重从社会史的角度研究经济史,在复杂的历史网络中研究二者的互动关系,注重深化地域性的细部考察和比较研究,从特殊的社会经济生活现象中寻找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  为了继承和发扬前辈们的探索精神,促进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进一步繁荣发展,2005年,我受中国经济史学会的委托,组织出版了《中国经济史研究丛书》,共20种。

内容概要

  中国经济史学,又称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是中国历史科学的基础领域,它伴随着中国近现代学术的探索之路,走过了百年历程。在这百年沧桑的历程中,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既迎来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史观的光辉洗礼,也经受了时代政治变迁的无端磨炼。随着新时期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又不经意地给甘为基石的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界蒙上了一层“低处不胜寒”的失落景象。

作者简介

  俞如先,男,1967年生。福建龙岩市长汀县人,法学博士,中共龙岩市委党校副教授。主要从事统战理论、战略问题、福建历史文化(包括客家)、闽台关系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专著《培田:中国古村落》曾被评为福建省党校系统社科成果二等奖,论文《论海峡两岸一脉相承的敬字信仰》曾荣获福建省闽台地缘关系研讨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选题的文献综述/1一、关于民间借贷发生的原因/1二、关于民间借贷利率及影响利率的因素/4三、关于民间借贷的社会经济影响的评价/7第二章 清至民国闺西乡村民间借贷概况/11第一节 清代闽西乡村民间借贷概况/11一、民间借贷总体状况/11二、民间借贷发生原因及分析/20第二节 民国时期闽西乡村民间借贷概况/40一、民间借贷总体状况/40二、民间借贷发生原因及分析/49第三章 清至民国闺西乡村民间借贷形式与组织形态/91第一节 无抵押借贷/91一、无抵押借贷的比重与发生原因/91二、借贷条件/93三、借贷的物质形态/95四、借贷达成的形式/99五、借贷关系的中止/104第二节 抵押借贷/107一、抵押借贷概况/107二、抵押借贷过程/120第三节 与商业资本相结合的借贷/158一、商业资本对民间借贷的影响/158二、纸业领域的商业资本放贷/159三、预卖、赊买赊卖与耕牛租借/175第四节 民间借贷组织形态/180一、乡族社会与民间借贷互动的组织形式——乡族组织/180二、营利性组织/202第四章 清至民国闺西乡村民间典当/211第一节 典卖问题/212一、典卖契式的流行情形/212二、典卖契式的特点/215三、典卖契式发生的原因/221第二节 民间典当概况/226一、民问典当借贷双方关系/226二、民间典当抵押物/230三、民间典当借贷时间、数额与期限/235四、民间典当收益/242第三节 民间典当交易过程/247一、民间典当契约的生效/247二、民间典当契约生效后常见的典当现象:重典、转典/273三、民间典当交易的中止:回赎、绝卖/276第五章 清至民国闽西乡村民间借贷利率/288第一节 民间借贷利率/288一、清至民国前期民间借贷利率/288二、民国后期民间借贷利率/298第二节 借贷利率的结构特点/305一、时空差异/305二、类别差异/311第三节 影响民间借贷利率因素与民间借贷地位/317一、影响利率的因素/317二、民间借贷地位/326第四节 高利贷问题/328一、高利贷界定与种类/328二、高利贷的危害/335第六章 清至民国闺西乡村合会/339第一节 合会种类、分布及各类合会的比重/339一、合会种类/339二、合会分布与各类合会的比重/348第二节 借贷类合会的内部结构/352一、会首/352二、会员/359三、会金、会额/361四、会期/363五、完会/363六、会规/364第三节 银会的地位、用途、流弊与衰落/365一、银会的地位/365二、银会的用途/366三、银会的流弊与衰落/367第四节 银会的运行机制:以摇会为例/369一、缩金式会/369二、堆积会/374第七章 结语/379参老文献/qRR

章节摘录

  工业的极端落后造成的消极影响是多方面的,缺乏工业的支持,农业无从获得必要的机械装备和技术力量支持,而且因工业的极端落后导致手工业纷纷衰落,“因为手工业出品不好,成本又贵,比不上机器出品的又好看又便宜。所以,自帝国主义的工业品侵入后,闽西的手工业便逐渐破产,洋布战胜土布,洋纸打倒土纸,卷烟打倒了条丝。……烟厂倒闭,刨烟工人失业,……纸没有销路,纸业工人失业。”而且闽西传统产业的衰落也引起了其他关联行业的衰落。如作为永定县唯一经济命脉的条丝烟衰落之后,“不但影响了农业,也同时影响了烟丝手工业、运输业、商业、屠宰业和饮食业”。所以,传统产业的衰落牵累了整个农民阶层,使许多农民失去了兼业的必要渠道,断绝了收入来源,由此可见,工业的极端落后也是农民贫困化的客观原因。  “劳苦群众无力发展生产,农业停滞不前,手工业萧条冷落。”因无从得到工业的装备和技术的支持以及农民无力投入的影响,民国时期,闽西农业生产力也极端落后。民国前期,“因此无力而且不愿意购买肥料改良农具,因而田地不能改良,生产方法不能进步,结果田地变瘠,生产力日坏一日,若与人口增殖比较,恰好成反比例。……农民穷了无力整顿水利。而且樵采过甚,童山加多,因而水毕禾完,年甚一年”。民国后期仍是如此,“土地生产力不能进展”。民国时期,闽西农业生产技术实际上停留于明代水平,“其农业生产技术几乎长期维持在明代已有的水平上,几百年来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清至民国闽西乡村民间借贷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